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相传为诸葛亮著作,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易学大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八阵图就是他年少时根据《易经》创作的。相传,在行军的闲暇,诸葛亮就推算、预测未来的天下大事,并把结果...
-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
-
一名《新编医学正传》。综合类著作。明虞抟(1438—1517)撰。八卷。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浙江义乌人。家世业医,幼曾习举子业,后继承家学,医术高超,撰有《方脉发蒙》、《苍生司命》等。虞氏为“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故以《素问》、《难经》为理...
-
步虚大师预言,作者,步虚大师。预言诗乃是乩文,在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七日甲辰1904年正月初七日,北京西山碧云寺清虚楼的主人高静涵居士请得随朝天台步虚和尚(又作步真麈君)降乩。民国初年,此乩文即甚为哄动一时,因预言光绪之死,以及清廷灭亡,皆谈言微中也。...
-
方书所载之因症脉治有定,而临床诊治则变幻无定。是故医生于精研方书之外,尤当熟玩 医案,庶几神明变化,活法在人,不为疾病所困矣。本书系无锡中医友谊会理事沈奉江先生口 述,门人周逢儒君笔记。案虽不多,而诊断之精确,用药之工稳,直可上追古人,下启来学。盖沈 君为...
-
医论。清石寿棠撰。二卷。寿棠字芾南,安东 (今江苏涟水)人。家七世业医。曾举孝廉。晚年以候选同知奉檄赴巡抚治所,客死苏州。另辑有《温病全编》。临证注重“轻重之准,刚柔之质,先后之宜”,更重于原,“因病之原,探医之原,并探其原中之原”,故名。约九万字。所论广...
-
二卷。清余霖撰。余霖字师愚,桐城 (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有解肌表热、胃热、泻实热之功,乃恍然大悟,试用石膏重剂治...
-
二卷。明孙一奎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穴以及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对张仲景、刘河间...
-
温病类著作。1卷。清·顾仪卿撰于1863年。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证之证治。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胃、脾所致,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缠绵难愈。此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董废翁《西塘感症》(3卷)。高氏等3位系浙江籍...
-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我国较早的中医眼科专著,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五...
-
眼科著作。佚名撰。不分卷。约撰于清顺治元年(1644)。首载明目论,言及五轮八廓所配脏腑及眼病病因证治等问题。次以歌诀形式论述眼病之寒热虚实及治疗常用中药的药性及治疗宜忌等。对点药法、演药法、制药法、煎膏法、研药法、合药法、用药法、服药法、禁忌等均有...
-
内科著作。元王好古撰。一卷。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先学医于张元素,后师李东垣,官本州教授。撰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认为“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阴证毒为尤惨。阳则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
-
《上清曲素诀辞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六种符箓,即《太极左真人曲素决辞箓》、《上清豁落七元箓》、《上清十天召龙箓》、《上清八威召龙箓》、《上清太玄河图九星箓》、《上清紫纹交带箓》,六种符箓皆出于...
-
眼科著作。清顾锡撰。四卷。锡字养吾,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眼科治验丰富,因道家称目为“银海”,故名。顾氏在《内经》基础上,取《银海精微》、《原机启微》等书精华,广集华佗、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汪石山、薛岳斋等各家有关论述,并参以治疗眼疾经验...
-
《上清素灵上篇》,又名《玄丹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陶弘景《登真隐诀》已引此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人首九宫神君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所载《太上道君守元丹上经》篇完全相同,当系南北朝道...
-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上...
-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不题撰人名,近人陈国符据书中所出地名,考订此书当出于唐朝或五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外丹法注解《参同契》。谓丹砂烧炼至紫赤色而成还丹,「色若不紫赤,不名为大药」。又称:「丹成,取一刀圭鼓成金。若不化五金,...
-
周易参同契(储华谷),宋人储华谷注。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分《参同契》为四十章,加以注解。注文较为简明,大抵以乾坤为鼎室,以日月为运用,以六十四卦爻象解释炼丹火候升降,其说与张伯端内丹学理论相近,行文明白晓畅。
...
-
周易参同契(阴真人),原题「长生阴真人注」。但书中引述隋朝萧吉、唐初李淳风著作。故近人陈国符考证此书当为唐人以东汉阴长生之名而作。《通志?艺文略》着录「阴真君周易参同契三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参同契》注本之一,...
-
儿科著作。10卷。明·鲁伯嗣学著。刊于1542年。其内容卷一载初生儿护养、小儿脉法、变蒸、脐风、五脏病证;卷二载抽搐、急慢惊风、惊痫;卷三载五硬、五软、夜啼证; 卷四载胎疾、解颅及五官科诸病; 卷五载五迟、腹胀、腹痛和积滞证;卷六载伤寒及喘嗽等;卷七载霍乱、...
-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三卷。大纶家世业医,对内、外、儿均有研究,尤以儿科见长。著有《痘痧心法》、《外科经验诸方》等书。王氏继承家学,广采诸家名论,参之己见,于天启二年(1622)撰成此书。全书十一万九千字。上卷主要论述禁风、脐风、胎毒、夜啼等病诊治。中、...
-
又名《推拿秘书》。推拿著作。清骆如龙撰。五卷。如龙字潜庵,太平县(今属安徽)人。精医术,以儿科见长。本书撰于乾隆五十年(1785)。一万四千字。卷一记有保婴赋,论述了儿科病的诊法,主张观面、审音、切脉探求病因。卷二至卷三分述图象穴道,以及各种推拿手法等。卷...
-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太一救苦天尊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世人如遇各种苦难,只须唱呼「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念诵圣号。天尊即应化现...
-
儿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四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韵语之后,复采前人学术经验,融汇己说,阐述对于该病的辨证立法和治法。后二卷为诸病应用方。现存清刻本、1957年出铅印本。本书曾收入 ...
-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古灵宝经」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无上秘要》已引此经。据考本书原为《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中一篇,后单出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宣称凡修学而未得道者,皆因本人身负宿对,罪根不释所致,当于三元之...
-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简称《导引三光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唐王悬河《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已引此经。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原书一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但《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篇,上篇题名《太上导...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原不署注疏者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唐人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本书是南北朝道经《升玄内教经》卷七《中和品》之注疏。作者以隋唐重玄派哲理疏解原经。条分缕折,发明双遣有无,弃边取中,不滞于善恶之义。如开...
-
萧伯章著。1922年刊行。著者从30余年诊治的疑难病案中选取失治或先治不愈、改变方法后收效的病案150多例,一一在书中纪实,对各案脉因证治均详为阐述。如对治血滞经络、风湿阻痺,自制七节汤、消瘀蠲痛汤等方,改金水六君煎为降冲饮,改胃关煎为养脾互根汤等,较前人有...
-
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原书卷品数目不详。《正统道藏》未收。现有敦煌抄本一件(P2818),首尾完好,存经文138行。题曰「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第七」。经文乃老君对惠通真人讲述罪福报应。宣称行十种不善罪行者,受十条恶报,行十种善...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