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医论。明张介宾撰。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为张氏晚年之作。认为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探其义蕴。故取先圣之经,正前贤之误,对其谬误,必加质疑,而予以辨论,故名。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约二万字。书中论有:“论伤寒无补法、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
-
又称《医学一见能》。综合类著作。清唐宗海撰。四卷。宗海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简述临床各科证治,以冀读者“一见而能”,故名。成书于同治十二年 (1873) 。卷首论诊法,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及四诊; 卷一按人体部位如头骨、两耳、眼目、唇口等论述证治;...
-
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八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是书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卷一记脏腑易知、经络易知、四诊易知、运气易知。简述中医基础理论;卷二至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发生发展;卷五至卷七为表证、里证、伤寒各方;卷八为补遗并外...
-
综合类著作。金张元素撰。三卷。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幼攻读四书五经,后弃科举,专心医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曾因治愈刘完素伤寒病而医名日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素问玄机原...
-
丛书。清庆恕撰。五种,八卷。恕字云阁,满族,辽宁抚顺人。少读儒书,后因母病为庸医所误,二十七岁弃儒学医。博览群书,对徐灵胎、陈修园、高士宗、张隐庵、黄元御等诸家著作深入研讨,云阁以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后世名著,补充其未备,结合临症经验,摘取古医籍...
-
医话著作。清黄凯钧撰。八卷。凯钧另有《药笼小品》已著录。“友渔斋”为黄氏室名。本书以医话形式,记述了黄氏医疗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一览延龄》一卷,《橘旁杂论》二卷,《上池涓滴》 一卷,《肘后偶钞》二卷,《证治指要》一卷,《药笼小品》 一卷。内容涉及养...
-
喉科著作。清尤乘撰。一卷。乘字生洲,江苏吴县(一说无锡)人。从师于李中梓,官太医院御前侍直。归里后施济针药,医学理论造诣颇深,治验宏富,擅长针灸,求治者盈门。撰有 《食治秘方》、《勿药须知》 等,并增辑李中梓 《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
-
五十卷。明徐用诚撰。刘纯续增。徐用诚名彦纯,字用诚,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学术上宗朱震亨,兼采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等诸家医说。精于医术,擅长本草,著有《本草发挥》等书。刘纯,字宗厚 (一作景厚),为当时名医,祖籍淮南,洪武中移居咸宁(今陕西西安一带...
-
方书。元许国祯等撰。十一卷。国祯字进之,曲沃 (今属山西) 人。博通经史,尤精医术。曾以治愈元世祖及庄太后病而医名大著。历提点太医院事、礼部尚书、翰林集贤大学士。取御药院淳祐二年 (1242)所刊方书,正讹补缺,详加修订,于至元四年 (1267) 成此书,约十五万字。...
-
医案医论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撰。书成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书名含义是指该书寄寓了喻氏对医学的某些初步的见解。全书共记有喻氏医论、医案64则(一作66则)。除开首两则为医论之外,余62则为医案,共记所治患者70余人次,所治病证多为伤寒危证和内科疑难重症,治...
-
儿科著作。清张筱衫辑。一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医家。辑有《厘正按摩要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说》合为《述古斋医书三种》。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集群书奥旨,采先哲名言,集保婴方法,为预防医书。约七千余字。内容...
-
眼科书。2卷。元·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刊于明初。卷上论眼病之病因、治则,共18论;卷下论眼症之制方例法,述药物之君臣佐使,从逆反正之义,附46方,每方均载炮制方法、临床应用与方义说明。此书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淫热、风热、七情五贼、血凝、气散、血气不分...
-
《月令採奇》四卷,明李一楫辑,是一部辑録性质的岁时类文献。该书以春夏秋冬四季爲序,每季一卷。每卷先季节总叙,次五行生旺,次逐月月令,月令后又有本月逐日杂记、调摄、占候等内容。此外,卷四在十二月后又有闰月令、调摄总论、占候补遗、杂记补遗等内容。由于流布...
-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 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 共分内因类、外因类、诸气病、诸血病、 脏腑及身体类六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方药等...
-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
-
一卷。明刘纯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 (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 《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四则。刘纯承其家学,又从游于同乡冯庭干、许宗鲁、邱克容等人,深受其影...
-
综合类著作。清汪文绮撰。二卷。文绮有《脉学注释会参证治》已著录。作者认为古今运气不齐,方隅各异,禀赋悬殊,嗜好有别,不可拘泥古书。乃酌古准今,凡外感、内伤,详辨寒热、虚实、真假,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初刊于乾隆二十年。卷上首载魂魄论、审虚实、知生死三...
-
又称《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脏腑标本药式》。本草类著作。金张元素(1151—1234)撰。一卷。元素字洁古,易州 (河北易县) 人。另有 《医学启源》 已著录。作者受《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影响,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
-
伤寒类著作。明张遂辰撰。七卷。遂辰字卿子,号西农,祖居江西,后迁杭州。少年体弱多病,钻研医术,博览历代名家著述,对伤寒论研究尤深,医名显赫。因其学生张志聪、张锡驹均为钱塘人,又皆系伤寒名家,故有钱塘“三张”之称。卷一为辨脉、平脉法。卷二至卷六为辨六经病...
-
又名《外科秘录》。外科著作。清陈士铎撰。十六卷。士铎有《辨证录》 已著录。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名。陈氏认为疮疡“其证实多,其变实异,而其祸实大”,不忍千百世人,因疮疡而夭丧,故集前贤名论、家传刀针良法、验方及临床经验,于康熙三十三年(...
-
医案。清张畹香撰。二卷。畹香,浙江绍兴人,世居绍兴洗马池。生活于嘉庆至同治间。著有《温暑医旨》等书,多未刊行。其医案亦系抄本流传,后经曹炳章整理,收入《中国医学大成》刊行。不分门类,载冬温、伏邪、暑湿、诸痛、伤风、咳嗽、疟疾、产后等数十种证治,凡百九...
-
《张氏医通》系综合性医书。16卷。清·张璐撰于1695年(康熙34年)。本书前12卷论病,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兼及五官、疮疡、妇人、婴儿各科;后四卷载方。其论病部分,自中风至婴儿共分16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其证类次第,悉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而选辑较为精审。每病先...
-
二卷。按钱曾 《读书敏求记》称《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李同、王廷光、释昙莹、徐子平四家注解。考《永乐大典》所载共有二本,一为徐子平注,一即此本,而独题释昙莹之名,但李同、王廷光之说也悉存。可能钱曾之本是后人辑四家之说合为一书,所以题名互异,也可能释昙...
-
医案,二十卷。张聿青著。张聿青,字乃修,江苏无锡人,生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少时因病弃儒承父业习医,毕生勤研临床,著述不多,仅存医论若干篇及医案二十卷。治学宗《素问》《难经》,取法仲景,又能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别具机杼。临床善于辨证察色,尤长脉理,遇症情...
-
温病类著作。明郑全望撰。二卷。郑氏因闽、粤等地瘴症流行,危害甚重,遂专心研究。后得北宋佚名辑《瘴症卫生方》,即以此书为基础,参阅诸书,附以己见,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 辑成是书。论述瘴症源流、病因、病理、用药、宜忌、预后等,并论及伤寒、内伤与诸证之鉴别。...
-
诊法著作。清管玉衡撰。二卷。玉衡字侗人。为使脉理昭彰易学而著此书。刊刻于一九二三年。约万余字。分三十二个专题论辨脉理及诊脉之法。首辨诊脉大法,为脉法大略;第二至七辨,宗滑伯仁之六脉而著其所统,共叙二十九脉,每脉各注其阴阳所属,肖其形象,对芤、动、牢、...
-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北宋刘牧撰。南宋《秘目》着录「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灵图类。《四库全书》本以此书附于《易数钩隐图》之后。书中载图论九篇,依次为:〈太皞氏授龙马负图〉、〈重六十四卦推荡诀〉、〈大衍...
-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名《太上真人撰所施行秘要》,收入《真诰》卷九。今《正统道藏》本一卷,当系南北朝道士节取《真诰》之文,加以改编增补而成。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摘抄《太素丹景经》、《大洞精景经》等...
-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二十称东阳章灵民得东晋许翽所书「回元隐道经一卷」,当即此篇。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太上回元谢罪之道」,亦称隐元内观之法。其法以六甲之旬六丁之日,平旦入室,存思...
-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系《九真中经》传本之一,其内容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颇有不同。但《无上秘要》卷十八引《洞真九真中经》,其文见于本书,可证本书应出于南北朝。全书共收入五篇道法。第一篇(篇名残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