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五卷,北宋苏轼撰。苏轼博学多才,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记录;凡所经历,耳闻目睹,也笔录成篇。积累渐多,初欲定书名为《东坡手泽》,继又欲改称《东坡志林》。生前没有编定成书,后人搜集整理,定名为《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书三卷。后刊行...
-
吕思勉著。全面论述了先秦学派的源流及其相互关系,除道、儒、法、名、墨、阴阳等六家外,兼及纵横家、兵家、农家、数术、方技、小说家、杂家等。重在剖析其思想内容,考辨著作真伪。颇多新见。将中国古代学术分为七期: 即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之儒学,魏、晋以后之...
-
刘敦桢著,选取了刘敦桢的建筑研究作品,收录有《琉璃窑轶闻》《大壮室笔记》《中国之廊桥》《六朝时期之东、西堂》《中国之塔》《中国的建筑艺术》等文章。
-
朱自清(1898—1948)著。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
唐君毅著。全一册。1953年台北正中书局初版,1969年出修订版。此书以与中国不同的西方思想为背景,取“方以智”之道的理路,即以清楚的哲学概念来论究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共十七章。前四章纵论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精神、历史发展与中西文化精神形成的外缘。第五至...
-
笔记著作。宋陈正敏撰。陈正敏,号遁翁,延平(今属福建)人。另著有《剑溪野语》。《遁斋闲览》十四卷,成书于宋徽宗崇宁、大观间(1102—1110)。原书久佚。《说郛》(涵芬楼本)有节编本,署范正敏撰,仅四十四则。另有佚文散见于《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草堂...
-
《人生三书》是唐君毅先生的重要代表著作,反映其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充分显示出唐先生对于真实人生中道德承当的高度关注。三书的宗旨均在肯定人生的向上性,其所不同者:首篇《人生之体验》极富文学色彩,如作者自言,多为感兴而发,如暮春感怀;而《道德自...
-
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
-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南北看》收录唐鲁孙所写关于民俗掌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宫廷秘闻的文章二十四篇,介绍了唐鲁孙记忆中老北京街头巷尾常...
-
画论。东晋顾恺之。 一篇。 约380年。 有《津逮》本、《画苑》本、《学津讨原》本、《书画谱》本、《历代名画记》记载。为一幅具有宗教色彩的山水画的创作而撰写的文字设计稿。文章记述了所画云台山的山川布局与人物的安插,具体地勾出整个画面的轮廓特点,对内容复...
-
散文集。唐鲁孙著。1978年11月台北时报出版公司初版。本书除“小引”外,收入《北洋时代的一页“官场现形记”》、《紫禁城的小掌故拾零》、《舞琐》等52篇作品。描写的内容可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是民俗传说,宫廷掌故,名人趣事,旧日社会和景物的忆述。第二部分是谈...
-
唐鲁孙出身贵胄,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奇珍,又遍尝各省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天下味》中收录的包括北方味、山珍海味、烟酒味,百味不离其宗,那就是作者对往昔的人与事的无尽回忆。在北方味中,除了清宫建筑、宫廷生活、宫廷饮食介绍外,对平民生活的详...
-
1956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开设“中国社会经济史”课程,扼要地讲述了自上古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与财政政策,并涉及农业生产状况、土地赋税制度、工商业与城市发展、货币制度及社会阶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分析论证了历代财政经济状况与政治、制度、社会、...
-
元黄公望撰。一卷。凡二十二则。论述山水树石的笔墨、设色、布局、结构、意趣等,继承南宗画理论。提出“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在布局透视上,提出“三远”说。“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
-
四卷。书论。明代王绂撰。绂,字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永乐间南京无锡人。少为弟子员,以善书荐官,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本书原题为绂所撰,据清嘉庆时嵇承咸为之校对付梓时谓得自故肆中。据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所记嵇氏本卷首题九龙山人王绂孟端撰,但检...
-
清初文学家、学者余怀著。该书对妇女缠足的风俗,作了深入的研究论证。记载了妇女缠足始于何时,盛于何时,并详细说明其发展、传承过程。
-
一卷。明李开先(1502—1568)撰。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常侍少卿。曾上疏指责朝政,罢官家居近三十年。李开先与当时的王慎中、唐顺之、陈东、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并称“嘉靖八才子”。李开先喜藏书,又长于...
-
钱基博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该书是《庄子·天下篇》的专门论疏,是王云五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中的一种。全书分叙目、本文、附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旨考论三部分。疏记本文又把《天下篇》分为四部分来解释,它们分别是:总论、墨翟禽滑厘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
-
戏曲论著。潘光旦著。194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著者受欧美“优生学”、“人才学”影响而对中国优伶所作出的一种研究。全书分为绪论、前论、本论三章。绪论扼要介绍以伶人作为人才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前论分成两节,一是介绍近代以前中国的伶人,二是介绍西洋伶人...
-
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研究中国传统家族的专著。1937年成书,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从家谱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入手,即以明清两朝嘉兴地区的望族为研究对象,讨论嘉兴人才辈出与其地有名望的家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望族在氏族通婚、存续时间等方面...
-
著名学者王治心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部学术著作,代表着当时学术界对中国宗教思想史作宏观研究的最系统的成就,以后将近50年间,在中国宗教学术的这一领域,一直没有任何新著能出其右。该书虽出于作者对宗教问题的体认和情感而反映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但却以...
-
本书为陈友松先生的英文博士论文,根据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注重比较教育和教育经济的研究,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赏,被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誉为“在教育学与经济学之边缘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此书为我国教育财政学的第一部专书,开...
-
《骈文通义》分五个部分,简述中国骈文之发展、演变。《骈文通义》认为文/言、文/词、文/笔之分有其必然性,经过文饰的文言是文明演进过程中天然形成的。文语二分,文逐渐独立于经子诸史之外,都是一种自然的演进。而且,钱基博将孔子所撰的《文言》视为“千古文...
-
钱基博著,1937至1938年间发表于《国命旬刊》,在《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中,钱基博将克氏兵法大旨概括为三点:(1)战争之道,尤贵迅速决胜;(2)战略无妨政略,外交以辅军事;(3)操纵敌国之舆论,以煽诱敌国之人心,使之厌战而自为瓦解。本书编译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
-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 (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廷灿崇安知县,悉知其情,任职期间已成草稿,归田后编撰...
-
柳诒徵著。南京中山书局1932年出版。该书撰于1919—1921年间,时值“五四”前后的社会大变革,作者力图宣扬“文化救国”的匡时主张,认为“欲知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首宜虚心探索,勿遽为之判断。”全书共三编,第一编自远古以迄两汉,这时期是中华民族本着自...
-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学论著。郭沫若著。1930年出版。1947年上海群众出版社修订出版。自序称,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研究的方法便是以它为响导”。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书系统地研究了先秦历史,从渔猎、畜牧、耕种、工...
-
修辞著作。陈望道著,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全书共分12篇。第一篇概述修辞现象和修辞学全貌,指出修辞有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两大分野。第二篇讲述修辞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分析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两...
-
汉语语源学的第一部著作。东汉刘熙撰。《释名》 之“名”,指事物名称之名,即现代所谓 “概念”。刘熙在 《释名》 中试图将各种事物得名的来历作一探求,以作出语源上的解释,使人明其 “所以然”。这在古今,都不失为一个有趣的题目。全书分二十七篇,共一千五百零二...
-
徐复观著。1966年台湾学生书局初版,1984年增订八版。1987年沈阳文艺出版社出大陆版。全一册。此书与《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为姊妹篇。作者以中国训诂学、考据学与西方康德哲学、胡塞尔现象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哲学比较间融的方法,审察有关中国古代哲...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