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提傅勤家著。傅勤家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 “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全书共二十章,依次为:绪言、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道之名义与其演变、道教以前之信仰、道教之形成、道教之神、道教之方术...
-
社会学家杨开道著。1937年首印于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在书中,作者将中国农村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①周以前的传说时期;②秦汉以后的破坏时期;③北宋熙宁以后的补救时期。乡约产生于中国农村组织发展的第三个时期。通过对乡约在宋明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的...
-
《土地与农民》是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于1925年12月30日创作的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章。《土地与农民》论述了农民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大意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重视,他把此文编入《农民问题丛刊》,作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全书围绕中...
-
本书收集了李长之1933—1942年期间6篇著译(另有一篇附录,是《五十年来德国之学术》的书评),1942年8月16日编次,1943年9月东方书社印行。6篇文章虽长短不一、译述参半,却也有内在联系:第一篇介绍德国古典主义的建立者、为歌德所向往的温克耳曼,第二篇是对席...
-
研究著作。清劳格著。为作者《读书杂识》中一卷。包括正文、“续补”和“唐文补遗”三部分(未找到)。正文一百二十七条,“续补”七条,共考出《全唐文》中作者姓名、小传有误四十余人,文章有讹误近百篇,重出文三十四篇,误收其他朝代文章或疑伪十六篇,补出阙名作者...
-
二卷。叶德辉撰。该书为《书林清话》刻成之后所作,此前所采宋、元、明人及近今诸儒笔记小说,涉于刻书之事,未得编次收入者;以及己所论述,为前书所遗者,略加条理,分为上、下两卷,故名《余话》。书中对于刻书阙文,用白匡、墨块,论之甚详。又论刻板,有双线、单线,白口...
-
明代茶书,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精妙兼能绘事,博学多才,名重一时。与董其昌齐名,为王世贞所重。或刺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购。屡奉诏征用,皆以疾...
-
清代后期流传很广的蚕书。沈秉成撰。秉成字仲复,归安(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县)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热心提倡蚕桑。同治光绪年间,他先后在江苏、广西、安徽任地方官,所到之处都大力提倡蚕桑。此书是19世纪60年代初他在镇江做地方官时所作。全书分4部分:①告示条规...
-
香学典籍,一卷,董说撰。继明周嘉胃《香乘》之后,对香道最有贡献的就是董若雨了,著《非烟香法》阐述香道。非烟就是不采用焚香,而使用蒸香的方式闻香,不使有烟,故称非烟。《非烟香法》开宗明义就说:“屹然立非烟之法于天下,可以翼圣学。东西至日月所出,入...
-
叙述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国际外交关系,对不同时期外交关系形成的原因、事件及结果等做了深刻分析。共分四个部分:正统主义时代、民族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国际主义时代。结构清晰,资料翔实,具可读性,是研究欧洲外交关系及有关国际法的重要参考...
-
十二卷。清屠文漪(生卒年不详)撰。屠文漪字莼洲,江苏松江人。《九章录要》体例与杜知耕 《数学钥》相似,以 《九章》为序,用实例阐发 《九章》诸术,参以新式算法。卷一与卷二主要介绍乘除诸法与零分法,以提高计算速度为目的,并辅以各种技巧;卷三至卷十一为《九章》...
-
本书是一部由小说“闲”看中国社会的著作。但作者贯通古今,引证诸多历史材料阐发其社会学理论,且借题发挥,谈的是政治、经济、伦理、兵制、士人、社会组织、婚姻问题等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作者有着看透社会与政治的火眼金睛,因此看似游戏走笔,但分析中国社会却...
-
中国近代史学理论著作。李大钊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凡六节。本书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认为过去所谓的历史只是史料,不是今天所要的活的历史本体。历史是人类的生活及作为其产物的文化,因此,本体的历史应该是社会的历史,横看是社会,...
-
1920年胡适撰。所定中学国文的选本,有《老子》、《论语》、《檀弓》、《左传》等。文中并开列有中学生自修应读之书目。简目如下:(1)史书有《资治通鉴》或二十四史(或《通鉴纪事本末》);(2)子书有《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
-
该书运用物理学上的力学原理分析人的心理及其变化的轨迹,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揭示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他还联系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指出了“人事变化之轨道”和“世界进化之轨道。”并对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颇大的达尔文的...
-
由邓中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时在苏联写成,1930年在苏联出版。本打算写30章,因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而未能全部完成,实际上写了13章,即从第4章《原始的职工运动》至第16章《省港大罢工》。叙述了中国职工运动主要是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
在书中,李宗吾系统地阐发了他的教育主张。 李宗吾认为,旧学制的弊端,集中论之可称之为"铁床主义"的教育,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极端戕贼个性,钟点一到,先生即来授课,也不管学生对其所讲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铃声一响,即收书走人,也不管学生对其所授的内容是...
-
1927年李宗吾写成的《宗吾谈》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1928年扩大为一个单行本,名叫《社会问题之商榷》。书前冠自序。内文包括公私财产之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主义之比较(此章本书未收录),人性善恶之研究,世界进化之轨道,解决社会问题...
-
嵇文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出版。 春秋战国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思想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形成了蔚然大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特别活跃、特别繁荣呢?难道那是偶然的?难道只是几个大人物...
-
嵇文甫著,1944年出版。晚明时期可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转型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思想从宋明道学转向清代朴学,也是中西文化接触的开端。《晚明思想史论》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思想史的专著,它重点阐述了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
-
钱基博著。与作者另一本《现代中国文学史》并称双璧。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和理论范畴,熔裁己见,并出之以雅炼优美的文言。此与民初整理传统文化较为普遍的“以西律中”大异其趣,从而构建了与中国学术传统相吻合的文学史模式。共六编,为绪论、上古文学、中古...
-
《澄怀园语》是清代名臣张廷玉所作。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历任太子洗马、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务,是清代前期...
-
近代诗文词曲专史。钱基博著。初名《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无锡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于1932年12月集资出版(非卖品)。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编首”。“绪论”从文字的演变与文学的关系谈起,论述了文学史的形成和近代中国文学史的兴起。“编首”把中...
-
当代美学论集。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这是一本关于美学的通俗小册子,收录了作者的10多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对怎样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等问题,作了较为通俗而详细的阐释,提出并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哲学和心理学的...
-
《孙子章句训义》以清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为底本,并以明正统道藏本、谈恺嘉靖本、崇文官书局《百子全书》本对勘。害中所称“章句”,是指对诸本所长择善而从;所称“训义”,是指对《十家注》中前后重复、相互矛盾的句子“削其繁剩,笔其精粹”。钱基博先生在...
-
中国清代月令形式的农书。编者梁章钜(1775~1849年),字茞林,福建长乐人。本书于同治癸酉年(1873年)付刻。全书分四卷,卷一包括十二个月逐月占候,卷二至卷四分类列出天象、物象乃至草木虫鱼等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谚语,大多是前人著述的摘录。主要根据南方农事活动...
-
翦伯赞著。1946年曾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收录了作者《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和《论刘知几的历史学》3篇文章。1985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增订本时,补入了《略论收集史料的方法》、《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及《关于历史学的“三基”...
-
《古琴疏》一卷,(宋)虞汝明撰。 虞汝明,生平不详。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古琴疏》主要记载自伏羲、黄帝、帝俊等传说中三皇五帝至宋代的名琴及典故。本书据《说郛》宛委山堂本影印。
-
三国魏刘劭著。三卷十二篇。从汉末魏初 地方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的需要出发,对人的本性、才 具以及志业等分别加以阐析。该书的立论方法类似名 家,其言“考课核实”又近法家,而主张“中庸至德”则为 儒家。认为“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 化应节”(《九...
-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