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拳种之一。据传,该拳传自京西“勒建岫云禅寺”万春、万光和尚。清光绪三十四年,河北宁晋李振鸣从养性禅师学得此拳后,清拳始在河北宁晋、钜鹿和北京等地得到流传。该拳以十路弹腿为基本功。单练套路有:轻身小架36式、行气大架36式、硬功十项掌36式; 对练套路有10趟...
-
画学论著。清华琳著。一卷,凡三十则。专论南宗写山水方法。提出“南宗之用笔,似柔非柔,不刚而刚,所谓绵里针是也”的观点。又论用笔、用墨及论三远法,皆从作者亲身的审美体验中提出,强调以“推”为法:“盖有推法焉,局架独耸,虽无泉而已具自高之势;层次加密,虽无云...
-
古代乐学著作。明冷谦撰。提出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为琴声表演的美学原则。认为“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反映了儒家传统的美学趣味。注...
-
著名传统武术著作。清代武术家苌乃周著。该书的苌氏拳理对后世太极拳理论影响巨大。特别是其中的内修学说,对太极拳的内练理论有促进发展作用。主要内容分六卷,卷一: 论正气、勇气根源、中气论、中气歌、肝起肺落、中气、阴阳人扶论、炼气诀;卷二: 阴阳转结论、三...
-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16年11月。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其中第六至第十七章图解说明了八卦掌起势、单换掌、双换掌、狮子掌、返身掌、顺势掌、队掌、平托掌、背身掌、风轮掌、抱掌等基本掌法的具体练法。作者在书中首次总结提出“初学入门三害”...
-
又名《瓯香馆画跋》。中国画著录书,一卷,或作三卷。清代恽寿平著,寿平初名格,以字行,自号东园草衣,又号白云外史,晚号南田老人,武进(今属江苏)人。各种刊本互有出入,此据翠琅玕馆本,为叶钟敬辑录集本为之分类并稍作增补而成。分画跋及题画诗两类,画跋分画筏、画鉴...
-
十二卷。中国书画著录书。明代张丑撰。丑生平在《张氏书画四表》中著录。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取黄庭坚“米家书画船”诗句意为此书名。前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严诚序及例略。卷一至卷二为三国、晋(莺字号、嘴字号),卷三至卷五为南北朝、唐、五代(啄字号、花...
-
近代梁启超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自称寓居日本以来,“每有所触,应时援笔”,所成“或发论、或讲学、或记事、或钞书”之作,取“西儒约翰·弥勒曰: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之意以命名。共六十一篇。以介绍西人思想和政事居多,间融...
-
近代梁启超编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作为《新民丛报》临时增刊发行。分《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章,其重点在《知本》一章。认为“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同”,“道德者,不可得变革者也”(《德育鉴·例言...
-
梁启超撰。该书共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等6章。主要总结清末以来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改造,论述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主张用西方史学方法来整理东方古代文明。并详细分...
-
印学论著,元吾丘衍著。该书载于《学古编》中,阐述篆隶之演变,篆写摹刻方法及篆刻知识、创作经验等,后世篆刻家多奉为科律。清桂馥有《续三十五举》、姚晏有《再续三十五举》、黄子高《续三十五举》等,曾刻入《咫进斋丛书》。
-
晋人嵇康著,从声音本性与情感特征的关联上研究音乐本质的著作。同阮籍一样,他们都去探究追寻“乐”的“自然”本体;与阮籍不同的是:嵇康从“养生论”角度去发掘,而“养生论”在阮籍的乐论中没有什么地位。嵇康认为音乐可以养生,而养生的根本在于精神上的和,因此,嵇...
-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著作。梁漱溟著。写于1941年至1949年,1949年路明书店出版。本书共13章,即“绪论”、“从中国人的家说起”、“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理性——人类的特征”、“阶...
-
二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而撰。时乾隆九年(1744)。此书专载清内府所藏的属释典、道经之书画。书前有凡例,接下为总目,每卷之前又有该卷细目。卷一为御制四朝宸翰。卷二、卷三为名人书释氏经册。卷四、卷五为无名氏书释氏经册。卷六载名人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集体编写。游国恩、王起等5人主编。因5人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教授,故该书又被称为“五教授本中国文学史”。全书4册,86.4万字,196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1964年3月出齐。此后多次印刷,印数近百万。本书以年代为线索,...
-
四卷。书论。明代杨慎撰。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11岁能诗,受业于李东阳门下,以博学名于世。正德年间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曾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后被谪戍云南,颇多感愤,卒谥文宪。一生好学穷理,老而弥笃。著作丰富,有杂著...
-
中国清代方薰(1736~1799)著,约成书于1790年前后,中国画论著,有1卷本(初稿,收140则)、2卷本(定本,收244则)传世,字句章段前后皆有差异,现以2卷本通行。全书以内容可分4部分:画学泛论(82则)、画法(78则)、品评(58则)、名画记述(26则),而以泛论最为精彩。如:首次将画...
-
八卷。明代朱存理撰。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载:“存理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忘学问,人有异书,必从访求,以必得为志。所纂集凡数百卷。既老不厌。坐贫无以自资,其书旋亦散去。又据《江南通志》记载:“元季明初,中吴南园何氏、笠泽虞氏、庐山陈氏书籍金石之富,甲于海内...
-
文艺理论。郁达夫著。1926年1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后曾多次再版。1925年,郁达夫曾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小说论》便是他当时的文艺学讲义之一。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现代的小说; 第二章,现代的小说渊源;第三章,小说的目的;第四章,小说的结构;第五章,小说的人物...
-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
-
工艺学论著。清周二学撰。一卷。分别论装潢书画、补缀破画等技术。强调装潢对于书画审美鉴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好,更剥蚀古香。况复侈陈藏弃,仵乖位置,俗惋心神,妙迹蒙尘,庸愈桓玄寒具之厄。此编不违古,制匪翻新,旁及器用,借...
-
论茶文集。清代程雨亭撰。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有 《农学丛书》石印本。程氏于光绪二十三年任职皖南茶局,此书系辑选其撰写的有关茶叶的禀牍文告汇编而成。全书约一万四千字,主要有“请南洋大臣示谕徽属茶商整饬牌号禀”、“请禁绿茶阴光详稿”等。前有光...
-
中国书画著录书。四十四卷,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命张照、梁诗正等奉敕编撰。成书于次年。后又命董诰、阮元等编纂续编,共四十册,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仁宗颙琰命英和、吴其彦、胡敬等编纂三编,二十八涵,一百十二册,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内府所藏书画可谓...
-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六十卷。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自序。永誉(1645~1712),字令之,号仙客。属汉军镶红旗。康熙中,由福建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好书画、善赏鉴。朱彝尊论画诗中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两中丞,即卞永誉与宋荦。此书辑...
-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抗战时期,郑振铎先生为保存民族文献,曾竭尽全力收购古籍善本,尤重小说、戏...
-
郑振铎著。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重要 著作。作者在第1章以“何谓‘俗文学’?”为俗文学释 义:“‘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 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 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 东西...
-
郁达夫著,1930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丛书。《文学概说》从生活与艺术、文学在艺术上所占的位置、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内在的倾向、文学在表现上的倾向、文学的表现体裁之分类这六个方面,论述了文学。
-
三卷。续三卷。杂著。明代孙鑛撰。矿,字文融,号月峰,谥文简,余姚(今浙江)人。万历(1574年)会试第一,累进兵部侍郎,右都御使,南京兵部尚书。是书名为书画跋跋,因先有王世贞书画跋的著作,矿又跋其所跋,故称“跋跋”。体例如同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所列墨迹、碑刻...
-
梁启超著。主要讲述了该书是梁启超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包括2封致妻子李蕙仙的信,给孩子们的信134篇。大致前29篇为文言,第30篇后为白话。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一位存世著作且多且厚,涉及范围且...
-
二卷。唐窦臮(生卒年不详)撰。窦蒙注。窦臮,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臮“文章凌班、马...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