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哈利与外面的世界
3个月前 作者: 康尼·安·柯克
罗琳坐在爱丁堡中央图书馆里,信手翻阅着《作家与艺术家年鉴》。此前她已经把一份手稿寄到了伦敦的一家出版代理那里,但是被退了回来,那些人在退回她的原稿的时候没有把她寄信时包装书稿的黑色文件夹一并寄回来,这让她非常恼火。所以为了让书能按照她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又买了一个新文件夹。这次她试着把书寄给一家出版社,同样被对方拒绝了。于是,罗琳不得不扫了一下年鉴上列出的各家代理商,找到了克里斯托弗·雷特尔(又称“克里斯”)这么个名字。她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立刻抄下了他的地址。
1996年2月,布里昂尼·埃文斯在克里斯托弗·雷特尔的文学作品代理公司位于伦敦的办公室工作。那时她刚从专科学院毕业,不过是个25岁、欲在出版业谋求发展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她那时刚好在办公室里。布里昂尼打开了信封,其中包括那些罗琳随信寄来的手稿。她打开信封,很快地扫了一眼,随手就把它扔到了退稿箱里。一开始她以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而克里斯托弗·雷特尔对为一些太专业的书,比如儿童读物或者诗歌做代理不太有兴趣,所以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份稿子。
这之后,出于习惯,布里昂尼在寄出退稿通知之前又整理了一遍那些要退回原作者的稿件。这时,罗琳手稿的黑色文件夹和手绘草图吸引了布里昂尼的注意力,于是她又仔细地把这份稿子读了一遍。罗琳的稿子有点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它的简单装潢很独特,更因为作者的手绘插图,为这份稿子增添了一些不同于目前出版业常规的、与专业包装略显不同的味道。但是,罗琳只按通常的要求寄来了稿子的一部分:小说大纲和故事的三章。这一次,布里昂尼一口气把第一章读完了,感觉很不错。她把它放到了一旁,于是这封凝聚着罗琳心血的稿子就免于与其他稿子一同被退回的厄运。
之后,布里昂尼向一位办公室里的自由撰稿人芙洛尔·哈勒提到了这份稿子。如果罗琳知道这两位姑娘为了使哈利·波特问世而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的话,她一定会把芙洛尔和布里昂尼认作是恩人。芙洛尔有幸成为第一个读到哈利·波特第二、三章的人,她一口气读完了三个章节的所有内容。随即,布里昂尼也读完了这部分手稿,她们一致认为应该征求老板克里斯托弗·雷特尔的意见,看有没有必要让作者把其余的手稿也寄过来。在没有和助手深入交流甚至连稿子都没有完整地看过的情况下,克里斯托弗·雷特尔对两位助手说了一句“好吧”,就转头继续自己的工作了。于是,布里昂尼代表她的老板克里斯托弗给住在爱丁堡的罗琳寄出了一封代理公司的标准信函,要求她把余下的稿件寄过来。信中并无确定代理之意,但却不难看出他们对哈利·波特故事颇感兴趣。
罗琳在收到这封信后欣喜异常,在黑黢黢的小屋里,她在餐桌前手舞足蹈,足足把这封信又读了7遍之多。她立刻把余下的稿子寄了出去,这部稿子有9万多字,名叫《哈利·波特与智慧石》,一个星期之内这份稿子就寄到了克里斯托弗的公司那里。对于一般4万字左右的中级儿童(9到12岁)读物的标准篇幅来说,这篇稿子有点长了。罗琳说她把其中的一版手稿特意用单行距打出来,但还是在交稿的时候不得不又用两行间距逐字地打了出来。因为她买不起电脑,罗琳就利用在学校的时间把手稿打完,每当这时女儿杰西卡就伏在她的脚边玩拼图游戏。
布里昂尼·埃文思一口气把全部稿子读了一遍。就在她向克里斯·雷特尔鼎力推荐之后,这位老板把它带回了家,连夜读完。第二天他一上班,就对这部书提出了一些建议,连同布里昂尼的评论一起寄给罗琳。当时布里昂尼对初稿里的纳威·隆巴顿这个形象觉得还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更丰满一些。克里斯·雷特尔建议罗琳把书中的魁地奇游戏写得更为重要一些,因为这本书将会面向很多男孩子,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就应该让他们能读懂其中的规则。这些规则被罗琳详细地记录在她的“研究”里,当然,只要罗琳有需要,随时可以把这些规则放入书里相应的情节中。随处适用的说法也许有点夸张,然而,我们要知道,罗琳要靠打字机把稿子重新打一遍,而不能依赖电脑的便利,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在相互交流、稍作改动之后,布里昂尼和克里斯终于对这份将要呈现给雷特尔的合作伙伴帕特里克·沃尔什的手稿感到非常满意了。沃尔什也很喜欢这部书。于是他们与罗琳之间达成了协议,由他们代表乔·罗琳出版此书,将它推向市场。他们给罗琳寄去了一份合同,里面列出了一些她曾经列出的希望出版该书的地方,于是这本书渐渐开始面世了。
布里昂尼在雷特尔的代理所将手稿准备好,并把它寄给出版商。在出版业里,一件让人心动的事情就是曾经被拒绝的稿子,后来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畅销读物,一个曾被人放弃的大好机会,被慧眼之人适时抓住。企鹅出版社是最初让罗琳吃闭门羹的出版社。还有一家错失良机的,那就是“翻译世界”,他的负责人刚好在稿子寄来那天请了病假,所以这篇稿子就被孤零零地搁置了几天,直到布里昂尼叫人把稿子要了回去,然后寄给了另外一家出版商。最后,书稿寄到了哈珀·科林斯公司那里,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刚成立的的儿童部也同样收到了一份。随后,该部的巴利·坎宁安给雷特尔代理公司打了电话,说他们愿意出2250美元(合1500英镑)出版该书。接着布里昂尼又给哈珀·科林斯公司打电话,告诉他们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的出价,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出价更高。哈珀公司的人回答说他们也非常喜欢这部书,但是他们当时没有时间来竞价,所以他们放弃。总的算下来,一共有12家出版社拒绝了罗琳投去的稿件,直到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买断了该书的首版出版权。
扣除了雷特尔的代理费之后,这次卖书罗琳共获利1910美元(合1275英镑)。她在卖掉书稿的时候拿到一半,然后在书出版之后会拿到另一半的钱。第一部书预计在1997年的夏天和读者见面,那一年仅在英国就有超过10万本书出版。
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特意安排罗琳在伦敦与巴利·坎安宁和克里斯托弗·雷特尔见面。他们在一间靠近SOHO的啤酒馆里见面了,距离那里不远处有一家哈姆利玩具店,后来罗琳光临了这个小店,给女儿杰西卡买了点东西。那天为了见面,罗琳从爱丁堡搭了5个小时的火车去伦敦,然后又搭了5个小时的车回到家,为的是能回到女儿的身边。非常有趣的是,当罗琳拿到第一笔预付款的时候,她就用它为女儿买了玩具。罗琳多次提到因为自己经济上时常很拮据,所以看到自己的女儿在玩那些时常发出阵阵霉味、有些破损的旧玩具时,她就感到十分难受,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儿。然而,就在罗琳在伦敦与坎安宁和雷特尔共进午餐之后,她想都没有想到以后自己的乖女儿再也不用玩那些别人丢弃的破玩具了,这样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巴利·坎安宁对那次同罗琳共进午餐时的情景还留有印象。他注意到罗琳当时有点紧张,略感不安,可能是喝了太多咖啡的缘故。他说,罗琳对自己似乎不是很有信心,但是对于自己的故事书十分有把握,觉得它一定会吸引很多孩子的注意。对于巴利在碰面即将结束时的一番评论,他本人和罗琳都记忆犹新。在了解了罗琳从葡萄牙回来之后的生活有些困难之后,坎安宁告诉罗琳,要想靠儿童文学赚钱似乎不大可能。这番话后来成为罗琳与巴利在谈到先见之明时最喜欢说到的一段。
然而,要想出书,还有一些细节内容需要敲定,这其中就包括罗琳的笔名。在寄稿子的时候,她在首页上签的是自己的本名,乔安娜·罗琳,但是出版商觉得这个名字在以男孩子为目标读者的市场上可能不会那么有卖点。他们认为,男孩子们在看到一部女作家写的故事书时可能会有所犹豫,所以他们问罗琳会不会介意只用她名字的前两个首写字母。此时的罗琳正因为自己即将出版第一本书而紧张不已,所以也顾不上封面上写的是什么名字。然而,她和她的母亲安娜、妹妹黛安娜一样,一出生的时候就没有中间的名字。所以要想找一个中间名字的首字母———她大概可以像很多人一样,用一个挚爱的亲属的名字来代替,这时她想起了自己非常敬爱的已故的祖母凯瑟琳。她喜欢字母J后面跟着个K,读起来就像是在字母表里一样,非常通顺的感觉。而且这样的缩写同《魔戒》作者托尔金的J.R.R.有些类似,也是她所喜欢的。于是,她打算让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把这样的首字母作为书的作者名称印在封面上,这也就是J.K.罗琳这个名字的由来。到后来,用首字母代替作者原名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因为这样使得她能在引起关注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生活的私有空间。几年之后,女权主义者们再次大声疾呼,宣称为了自己的书能出版,又一位妇女迫于出版商的商业压力,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性别为代价,这就像文学史上的乔治·伊丽亚特和很多女作家们一样。
就在她的第一本书即将出版之际,罗琳于1996年7月从学校毕业,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并希望在秋天时能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那时,她打听到有一个“苏格兰文学委员会”的奖金,于是就递交了申请。然而,确切地说,她的第一本书当时还没有正式出版,这项奖金是为有作品问世的作家而设立的。于是她就和委员会签署了一个协议,说她的书不久就会出版,然后她又在申请表里就她女儿的托儿费及自己生活的资金需要做了一番说明,并附上了40页的《哈利·波特与智慧石》的稿子。
后来,罗琳拿到了这笔奖金,这笔钱是罗琳有史以来得到的最大的一笔———总共12000美元(合8千英镑)。用这笔钱,罗琳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自此终于告别了用打字机重新打印手稿的生活,但是她并未因此而放弃手写草稿。她在创作完成第二本书之前,她自己和杰西卡的生活也是靠这笔钱来维持的。
终于,在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和智慧石》由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有精装本也有平装本。第一次印刷只印了500本。当罗琳拿到自己的书的时候,她把书夹在腋下,逛遍了整个爱丁堡。看见自己的书在书店里售卖,她不禁高兴得有些发抖。她发誓说女儿杰西卡说的第一个词“哈利·波特”是她自己学会的。
书刚一出版时,并未引起很大的轰动,但是在《苏格兰人》和《周末时报》上,该书获得了不错的评论,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然而,不幸的是巴利·坎安宁在儿童部的预算不足以支持他买下这本刚在英国出版的书在美国的印刷权。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即便能买下这本书的出版权,也未见得能顺利地竞价成功。
狂热的哈利之风
就在她的第一本书出版之后的第三天,罗琳收到了克里斯托弗·雷特尔从纽约打来的电话,正是这个电话很快地使得罗琳从此扭转了自己拮据的生活状态。《哈利·波特与智慧石》引起了一场全球竞拍,美国方面的竞价进展顺利。和前面写到的不同,斯科拉斯蒂克出版集团的副主席兼亚瑟·A·勒文出版集团的社论编辑亚瑟·A·勒文先生本人说,他本人在1997年3月时拿到了布鲁姆斯伯利的版权负责人卢瑟·洛根先生送来的稿子。他是在从意大利博罗尼亚书市回到纽约的飞机上把它读完的。当竞价抬到了5位数的时候,勒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值得他每次提出那么高的价钱。当竞价提到了10万美元的时候,勒文抓准时机继续抬价,最终以破天荒的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本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为小孩子写的故事书的出版权。
勒文说哈利的故事非常吸引他,因为一开始哈利在并不为人所知的状态下惨淡生活了11年。哈利这个小男孩的故事,让勒文想起了那些美国公共学校里在一些受人瞩目的领域里表现并不出色,但在艺术领域或别的领域中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们。勒文自己在学生时代非常喜欢音乐,而在学校里,那些擅长体育的孩子们才是学校和社会活动中耀眼的明星,他深知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心情。在没有收到霍格沃茨学院的邀请信之前,很少有人认识到哈利的才华和天赋。哈利所处的环境让勒文想起了因为某些原因生活在社会边缘受压迫的人们。他认为这本书中所表达的这个主题有着非常广泛的意义。对于读者来说,哈利被人发现是一个有着旁人不具备的能力的男孩,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深受鼓舞的事情。他是一个有着传奇过去的魔法师。不过他以前并不知道有关自己的这一切。
紧接着,克里斯托弗·雷特尔打电话给罗琳,告诉她新书的销售情况,并告诉她亚瑟·勒文10分钟之后要亲自打电话过来向她表示祝贺。罗琳说自己当时几乎要失去知觉了。她说勒文先生打电话时语气非常亲切,他告诉她不要害怕,她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有点不安。在交谈中,他们谈到斯科拉斯蒂克出版集团方面希望就书的题目做些修改,还有一些英国表达方式可能对美国读者来说有点容易让人混淆。最后,罗琳同意为美国读者作出一些修改,这在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举例来说,罗琳同意把书的题目从英国人普遍熟悉的《哈利·波特与智慧石》改为被美国人所接受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她拒绝把英国拼法的妈妈(mum)改成美国拼法(mom),但对于一些其他的词,比如在英国表示罩衫而在美国表示女裙的“jumper”,罗琳做出了让步。
就在这一切进行的同时,罗琳完成了第二部故事《哈利·波特与密室》。在第一本书出版之后两周之内,她把它交给了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如果有什么能让出版商开心的事情,那么就是看到在图书大获成功之后,这位作家还能为自己提供出新的故事来。从这个角度看,罗琳打算用7本书的篇幅来讲完哈利·波特的故事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激起了读者们的狂热,也同样使得斯科拉斯蒂克集团出这么高价买书的举动十分物有所值。当然,在下一本书还未问世之前的一段间歇会使读者的兴奋度相较于一开始有所降温,就像2002年第4本与第5本出版之间时所发生的那样。人们安静而热切地期待着下一部作品的诞生。
罗琳说,第二本书《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创作有一定难度,因为第一本书非常受欢迎。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刚刚出名的小说家身上。他们总是会担心下一部作品没有第一部那么优秀。然而,罗琳有一个有利条件,因为她创作的故事始终沿着同一主线,人物也还是同样那一群人,而不是为读者介绍一些全新的内容。哈利对读者来说有着很特别的吸引力,读者对这个小男孩非常感兴趣,希望了解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后来都怎样了。
尽管在兼职教课,罗琳还是按时把稿子交给了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罗琳说后来自己又把稿子要了回来,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修改一些她自己认为不甚满意的地方。修改之后罗琳觉得好多了,显然读者对这些修改也十分认同。到了1998年夏天,《哈利·波特》的第二部书一上市,立刻成为抢手的畅销书。
然而,当了解到罗琳在爱丁堡生活的困苦之后,颇引起了读者们一阵不小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大家对第一本书在美国销量的关心程度。让人有点奇怪的是,当她的几部作品出版之后,罗琳和女儿仍然居住在南罗内宫的公寓里。很快,有人破窗而入,洗劫了她们的住所。几年前在曼彻斯特住的时候,罗琳家就遭到过抢劫,当时小偷偷走了一些她母亲留下的十分有意义的物品。罗琳非常希望能尽快搬出这个地区,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附近还有学校能方便杰西卡上学。
在斯科拉斯蒂克集团帮助罗琳出版了书之后,她在爱丁堡榛子堤院19号和女儿一起住了下来。她买的是上面一层的公寓,附近的邻居也都是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玩,有的人在这里居住了30年的时间。这条街上的每座二层的房子门前都有一处小花园。罗琳并不像她母亲那样喜爱小花园,所以她对家门口原本应该是花园却被砖铺平了这件事并不很在意。相反,罗琳倒是对在起居室上面由阁楼改成的一间办公室感到十分惬意,并且很高兴能让5岁大的女儿有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当杰西卡在附近的克拉克劳哈特小学开始上学的时候,那些在门口等候孩子放学的母亲们并不知道曾与自己聊过天的那个乔就是大名鼎鼎的J.K.罗琳,她就是那个每天孩子们都带去学校的《哈利·波特》故事书的作者。对于自己的社交空间和私人空间能被分开来,罗琳自然很庆幸,尽管随着每一本新书和每一部根据故事书改编的电影的问世,这种相对的独立越来越难保持。不过,最终邻居们还是发现了这位母亲的真实身份,而她们的言行也证明了罗琳选择在此居住的决定是个明智之举,因为这里的很多人都对她很尊重,而且友善地与她保持一段必要的距离———这也是他们自己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在学校里,杰西卡一开始还很小,她周围的同学也不足以读懂《哈利·波特》,也就没有什么狂热,但是很快就有人滔滔不绝地向杰西卡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她妈妈什么时候出下一本书,尽管当时她还很小,根本没看过那些书。为了让孩子们高兴,并对他们不去打扰游乐场里的杰西卡的做法表示感谢,罗琳给孩子们搞了一次故事会。她本来想等到杰西卡7岁的时候再给她讲这些故事。后来,她决定提前开始给杰西卡读哈利·波特的故事,以便女儿明白这些人这么大惊小怪到底是因为什么。罗琳说给女儿读自己写的故事让她不免有点紧张,因为她不知道如果女儿不喜欢她的书的话,她该怎么办。不过还好,杰西卡很喜欢妈妈写的书。
至此,罗琳已经为自己和女儿营造了一个很舒服的生活空间,宠物开始在她的生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了。罗琳找来一只猫,起名叫“混沌”,这个名字大概体现了罗琳对小猫咪动作姿态的十分幽默的说法,或者更体现了她最近几个月里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的高低起伏的生活状态。如果罗琳的母亲安娜知道当杰西卡想要一只小兔子乔安娜立刻就买给她时,她丝毫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意外。罗琳和黛安娜小的时候曾经非常想要一只小兔子。罗琳以为自己给女儿买的兔子是那种短小、惹人爱怜的品种,但后来它长成了那种很大的垂耳兔,这要是让罗琳的父母知道了,一定会觉得有种报复之快。为了不用为给那第一只兔子找个伴儿,而后一只一只地繁衍下去越来越多,最终不得不给它们找地方来养的这种情况发生,罗琳买了一只天竺鼠。人们猜想,她在晚上一定会把这只天竺鼠放在远离院子和狐狸的地方来养。
在经历了数年的辛苦奋斗之后,又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罗琳终于可以全职地进行写作,同时可以照顾已经在一所不错的学校开始上学的女儿了。在女儿上学的日子里,她可以很自在地写作,或者进城转转,买点吃的东西或者偶尔在咖啡馆里坐坐,信手涂涂画画。罗琳和女儿在榛子堤院的生活开始纳入有条不紊的正常节奏,安逸且十分安全了———至少对于我们这位哈利·波特故事的全职作者来说,生活是竭尽所能地步入常规状态了。她们养了宠物,罗琳自己有热带鱼,还有一只叫作“茉莉”的天竺鼠,这个名字在它还没有到这个家以前就被母女两个想好了,还有一只略带野性的黑色大兔子,小杰西卡把它叫做“杰迈玛”,罗琳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是有点不妥。罗琳依然经常光顾尼克尔森咖啡店,但是很快她就不得不减少去这家店的次数,因为很多游客都很好奇地来到这里,目的就是为了一睹她的风采。后来尼克尔森小店在重新装修之后易主,变成了一间增加了一处吧台的很有格调的饭馆。对罗琳来说,整修之后的店破坏了她在店里创作的心情。
多数时间罗琳都陪在女儿身边,只有在新书出版后,为了促销罗琳才不得不做一些巡回旅行,于是被迫和女儿分开一段时间。1999年10月,罗琳为了新书《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促销活动,去了美国,她说这次旅行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她以前也去过美国一次,为大约100名热心的读者开了一次故事会。然而1999年的变化却令她始料不及。
她的行程从波士顿开始,在那里的一家书店为读者签名售书。她那时候在给学生讲肯尼迪的生平故事,所以她想去城里的肯尼迪博物馆参观一下。当她的车朝着书店的方向开过去的时候,她问那位给她带路的斯科拉斯蒂克的工作人员,是不是附近有特卖,因为周围从几个街区之外开始就聚集了很多排队的人。这时罗琳才得知———人们排那么长的队是为了来看她。这种阵势让罗琳感到有点招架不住。眼前的这个场面简直就像是1964年“甲壳虫乐队”在纽约举办演唱会时的情形,罗琳说工作人员从商店的后门把她带到了店里,然后她就看见眼前一群兴高采烈的书迷朋友。她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摇滚巨星。人们在欢呼,闪光灯耀眼地闪个不停。她不知道如何能让自己镇定下来,不知道面对这么多等待着她签名的读者,她该做何表现。她努力使自己看起来非常友好,但是不一会儿她就觉得让这么多人站在这里,就为了看上自己一眼,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她表现得有点忧郁。那天,她整整在1400本书上签了字。
后来罗琳到了波士顿,她终于有机会可以去参观肯尼迪博物馆。一路上,她一直和司机谈论着肯尼迪家族的事情。这位女司机告诉罗琳,她曾经与总统约翰·F·肯尼迪及罗伯特·F·肯尼迪的弟弟、一直担任马萨诸塞州议员的爱德华·肯尼迪约会过,罗琳不得不开口阻止这位司机继续讲下去,免得这个女人再讲出什么她和肯尼迪的亲热故事来,破坏了自己对这个家族长久以来的敬仰之情。
曾经有人问罗琳,生活状况稍微改善之后,她买过的最奢侈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她没有说是自己的房子,虽然这应该是她最大的一笔开销,她觉得这不过是为了给女儿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取而代之地,罗琳说她在写第4部书的时候,经历过一阵灰暗的时期,当时开始有一些媒体付钱给她的前夫来作有关罗琳的专访,并将之付诸报端,这令她非常苦恼。罗琳并不认为他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一次她坐在咖啡馆里达两个小时之久却什么也没写出来,她发现自己始终在盯着一张白纸看。那次见面让她感到不安,不仅是因为她的前夫乔治·阿朗斯特对别人说了一些诸如他是如何对罗琳的创作起过重要作用,并为他们的婚姻烙上特殊的印记一类有些欠妥的话。她从来也不想仅仅因为自己发表了几本书就让自己的私人生活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别人的谈资。她有些词穷,写书遇到一些困难,整体的创作有点问题,她觉得有点难过。她认识到,名声真是一把双刃剑;但是这样的经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在她需要立刻感受到好的一面,以度过灰暗的一面时,她有能力这样做。于是,冲动之下她走进了一家珠宝店,以前她曾在这里看上过一只镶着很大、切割成方形的绿色玉石的戒指,当然这只戒指价格不菲。她走进店里,毫不犹豫地就把它买了下来。与此同时,她还为两个女友也买了一些小物件。后来,罗琳说那只戒指实在太大,戴在手上很沉,所以她只在一些特殊场合才佩戴这只戒指,其余的时间就把它放在家里。
2000年,罗琳为第4本书《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做的推广活动在加拿大隆重开始,她也在一些主要的街道,面对一大群人讲故事。她这样做可以在离开女儿的日子里,用更短的时间接触到更多的儿童读者。虽然她承认在一间很大的体育馆里面对那么多的听众来讲故事,不像在一个小房间里给几个人讲故事那样有很好的效果。但她也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更亲密地接触到读者,使之受到故事的感染,所以听众的数量就无所谓了。有一次在多伦多的观天台体育馆,她给12000名读者念了故事书。还有一次活动在温哥华,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听众在台下。对此,罗琳说如果换一种方式,每次面对的听众少一些,那么活动的数量也许就会增多,因而她同女儿分开的时间就会更长,或者遇到的小读者们就会非常有限。那一年,她选择了在体育馆办故事会的形式,这成了她后来多少都难以改变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几次在互联网上的聊天论坛,这是她的出版商为她特意建立的网页,她还参加了一些美国的电视节目,比如《罗奇·O·邓纳尔节目》、《拉瑞·金现场秀》和一些著名媒体,比如畅销美国的《新闻周刊》和欧佩拉·温芙丽的《O杂志》给她做的专访。
围绕着第4本书《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展开的宣传攻势越来越大,罗琳提出一个要求———新书在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同时上市,其中包括英国、美国还有加拿大。这也就意味着英国的孩子们不会比北美的孩子们先看到这部新书了。著名的网上图书经销商亚马逊提前预订了一批新书,并且提供连夜快速递送货品的服务。美国的一些书店在午夜时分举办了哈利·波特晚会,吸引了众多的孩子们前来,他们精心打扮,排成一排,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了一个暑期的夜晚。当钟声敲过12点的时候,他们你争我抢地想买到第一批特卖的书。
在英国,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在2000年7月精心组织了一次推广活动,这次活动中,罗琳要乘坐一辆有57年历史的,看起来就像书中那辆霍格沃茨专列一样的老式蒸汽机车行遍英国,沿途作短暂停留。此次旅行中,有一位加拿大广播集团的记者随行,他在不同时段对罗琳作了采访。采访中,罗琳始终围绕着这次旅行本身来说,显然她对于只能从车窗里向那些小书迷们挥手致意感到非常过意不去,这些孩子是特意来迎接罗琳,并等着她在新书上签名的。她表示在这次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有媒体报道说罗琳本人将在沿途经过的每一个车站停留一下给书迷们签字,这使得书迷们以为这是原订的行程,但后来没有成行,于是引起了一定的混乱。由于来的书迷人数太多,保安人员告诉罗琳最好呆在她的车厢里,向人群挥手致意。看到火车慢慢开动驶出站台时很多孩子的脸上显出失望的表情,甚至有些孩子还大哭起来,罗琳异常难过。后来,这辆老式火车更是坏在了半路上,不得不靠一辆柴油机车牵引走完全程,这更增添了罗琳对以后是否还同意做类似的推广活动的疑惑。
除了写作之外,罗琳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回答孩子们的提问了。自从5年前开始,她就是惟一对哈利·波特了解最多的一个人,现在她仍然很热衷于与自己的读者们分享故事中错综复杂、令人兴奋的情节。她的读者随着小说的深入,也变得越来越谙熟了。他们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而且还时不时地指出故事中这里或那里的一些不一致的内容,这都让罗琳一刻不停地完善着自己的故事书。一些哈利·波特迷们建立了相关网站,上面列举了所有人物的姓名,还有故事进展,从神话到其他一些内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由孩子及成年人写的有关这部小说的书更是充斥了图书市场,这更提高了这部故事书的知名度。罗琳和她的出版商十分谨慎,声明这些网站和书均非经作者本人授意。
对罗琳来说,每次推广活动之间她的生活依旧,只是有过一点点能引起注意的变化,这多少有些奇怪。《哈利·波特与智慧石》出版之后,罗琳开始收到读者的来信,其中第一封信的开头是“亲爱的先生”。罗琳立刻回信给这个人,告诉他自己不是先生,而是女士。书在美国出版之后,读者的来信塞满了她家的信箱,甚至连她的屋子都装不下这些信了,于是曾经做过秘书的她不得不专门雇了一个人负责整理她的来信。此外,她还聘请了一位保姆负责照看女儿,因为她的时间实在安排不开了。尽管她和女儿还在榛子堤院住了一段时日,罗琳后来终于有了很多钱,所以能在莫切斯顿这个富人区买了一处乔治亚风格的大房子,成为伦敦肯兴顿区的另一个“乔治亚”,最后罗琳有了一个更大的住处———2001年她在苏格兰珀斯郡的阿波弗里迪区买下了切利莎斯别墅,不过当时住在这里的还是相依为命的母女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