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20001年
3个月前 作者: 阿瑟·克拉克
……由于在整个星系中,他们发现没有比智能更珍贵的事物,于是他们尽力协助它在各处成长。他们成了星群间的农夫,他们播种,有时会得到收获。有时他们也得硬着头皮除草。
仅从过去的数代以来,木卫二人才敢冒险踏入“远地”,离开他们永不落山的太阳的光和热,进入一片茫茫荒野,那里可能仍然保存着曾经覆盖整个世界的坚冰。更少人敢于留在那里,在光灿而毫无热度的冷太阳沉落到地平线下之后,面对那短暂却可怕的黑夜。
然而,那极少数坚韧不拔的探险者们发现,他们周围的宇宙比他们曾经想象到的更奇异。在幽黯的大洋底练就的犀利眼眸赋予他们超卓的能力,使他们可以看到星星和其他在他们的天空中移动的天体。他们开始为天文学奠基,而且有些大胆的思想家甚至猜测,木卫二的宏伟世界并非造物主唯一的产物。
当他们从大洋上浮之后不久,在融冰期强制性的爆发式大进化中,他们认识到天体可以清晰地分为三种类型。当然,最重要的是太阳,有些传说——虽然没多少人把那当真——声称它原来并不存在,而它的突然出现,带来了一个短暂的大洪水变革时代,木卫二上大量的物种都因之而灭绝了。如果那确实是真的,与天空中高挂着的、微弱然而却永不衰竭的能源所带来的好处相较,只是一个极小的代价。
也许冷太阳是它遥远的兄弟,因某种罪孽而被放逐——被驱赶着永远环绕天穹运行。这并不重要,只有那些古怪的木卫二人,才总爱就所有明智的人都承认的事实提出各种傻问题。
然而,必须承认那些怪人在黑暗“远地”的探险历程中有一些很有趣的发现。他们宣称——虽然这让人难以置信——整个夜空闪烁着无数细小的光点,比冷太阳还要小,光线还要微弱。它们的光亮度各有千秋,虽然它们也升起落下,却永远不会离开固定的位置。
在此背景下,有三个移动的天体,显然它们服从于一种没人能了解透彻的复杂规律。而且与别不同的是,它们相当大——虽然它们的形状大小都在不断改变。它们有时是圆盘,有时是半圆,有时又变成纤细的弯弧。它们明显比宇宙间的其他天体离得更近,于是它们的表面显现出极其丰富的复杂变幻的细节。
认为它们是其他世界的理论最终被接受了——虽然除了一些幻想家,没有人相信它们和木卫二一样大、或一样重要。其中一颗靠近太阳,并且持续处于剧烈的骚动中。在它的暗面能够看到卷舞的巨焰——一种超出了木卫二人理解范围的现象,因为他们的大气层至今仍不含氧气。有时候它表面会出现巨大的爆发,猛地迸溅出碎屑的烟云。如果太阳近旁的这个球体真的也是一个世界,那么它肯定是个不适合居住的地方,或许比木卫二的暗面还要糟糕。
远处的两颗,与木卫二的距离也更远些,那里看起来没有如此激烈的运动,然而从某种角度上讲却更为神秘。当夜幕降临它们的表面时,它们也显示出一些发光的区域,但与内层的狂暴天体迅速变幻的火焰大不相同。它们以一种相当稳定的亮度辉映着,而且只集中在几个小区域——虽然数代以来,这些区域在不断扩张,并且增加了数量。
但最奇怪的要数那些小亮点,亮得如同小太阳一般,常可观测到它们在那两个世界之间的移动。回忆起一些他们海洋中的发光生物体,一些木卫二人曾推测它们可能是活的生物,但它们的亮度又令这种说法难以置信。不过,越来越多的思想家相信这些光点——那固定于一处的、以及移动的小太阳——一定是某种奇怪生命的外在表现。
然而,反对者也握有极其有说服力的论据。如果它们是活的生物,为什么它们从来不到木卫二上来呢?
可还有一些传说。几千代以前,就在征服陆地后不久,据说那些亮点曾经靠得很近——但它们总会在天空中爆炸——猛然放射出比太阳还亮的光芒。而奇异、坚硬的金属洒落大地,其中一些至今仍是崇拜的对象。
然而,没有一件事物,会比矗立在永恒白昼的边缘地带的巨大黑色独石更为神圣,它的一面朝向静止不动的太阳,另一面向着黑暗之地。它比最高的木卫二人还高十倍——即便他尽力举高他的卷须,并伸展到最长——它成了神秘和遥不可及的象征物。因为它从没被触摸过,它只接受远处的膜拜。它周围存在着一个阻力圈,能够阻止任何人的靠近。
很多人相信,正是同样的力量,使天空中移动的亮点无法降落。如果这种力量失败了,它们就会袭击这块处女地,吸干木卫二上的大洋,它们的意图最终会暴露无遗。
如果木卫二人能够了解,那些移动亮点之后的头脑同样为黑色独石感到迷惑不已,他们会感到十分吃惊。几个世纪以来,他们的自动探测仪曾谨慎地从轨道中降落——但结果总是灾难性的。在时机成熟之前,独石不会允许任何接触。
当时机来临的时候——那时,木卫二人可能已发明了无线电,并且发觉了从如此近的距离内不停传送给他们的讯息——独石可能才会改变策略。它也许会——也许不会——选择并唤醒安眠其中的某种存在,以便在木卫二人和他们曾从属的种族之间的鸿沟上架设通道。
也许这种通道是无法建立的,这两种完全相异的意识也许绝不能共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只有其中的一种能拥有太阳系。
到底将会怎样,上帝也不知道——至今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