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3个月前 作者: 田中芳树
其实说到底我也只是个会吹擂的小说家,因此当我在看历史的时候,还是会在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历史小说之间,对其中的关联性做各式各样的考量。以前因为工作的需要而买了一本类似现代人名辞典的书,在买回家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相当左翼思想的书。在读到关于日本当代作家那部份时,无论对井上靖、山冈庄八、还是司马辽太郎、海音寺潮五郎等,全都写了不少批评的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因为他们总写一些少了百姓的作品,因此才故意非难。“少了百姓”?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只写英雄的事迹,而不写和百姓有关的事情。当然,书里头的情况是这个样子没有错,然而这些人的书却都卖得很好,这就表示他们很受到大众的欢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总之,以商业的角度来看,处世教训意味太浓的作品——这样的东西对我来说也觉得是很难吸收的——大多会将民众心中,希望能够见到英雄出现的心情忽视,因此我认为左翼的历史观一定很难获得多数人的认同。
在内容方面也是,只要挥舞着“少了百姓”四个大字,就能够将各个作家的风格和成绩通通加以全盘否定吗?这种自大的态度才最令人嫌恶。而如果是左翼的独裁政权那就更霸道了,只要用“反革命”三个大字,大概就能够将这些作家全部抹杀吧!
不光是左翼的看法而已,最近和我个人对历史的看法有所不同的,还有“暗黑史观”以及“反日史观”,这些对其他人也有所排挤。我非常不希望看到那种成群结党然后相互攻击,或是要求别人非得相信自己的说法这类的事情,如果这种事继续流行下去的话,那接下来不就又要发生像古代焚书一样的举动了吗?就像那个刘大夏一样。
在这儿我还要提出一点,就算我这回所举的全部都是英雄,然而就以李秀成为例好了,他在最后还是露出了人性的弱点。类似地情形还有韩信,他是一个在战场上判断力如此优异的人,为什么会在离开战场之后竟因太过大意而最后导致身亡呢?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一一讨论的。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帆风顺的,悲剧性的角色也不少。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用的虽然还是名将这个词,但如果再回过头来考虑名将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名将的定义本身就会变得暖昧。只不过,从中国流传至今的小说和历史书来看,名声能够一直流传至今的人,应该都能够满足“不危害民众”,以及“爱惜士兵”这两个条件的人,因此最后大概也只能把范围定义于此了。
无论如何,对武将而言,就是透过“武”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历史的,因此女性的登场自然稀少,而且征战杀伐描述也很多,但是依然有许多的人想要知道这一方面的故事。很可惜的,因为我个人的不足,因此我想应该还是有许多人物并未因此获得全盘的了解。由于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还是尽可能将那些日本人还不知道的人物列入主题来加以叙述。在从中国的小说和历史中获得乐趣的同时,多少也希望能够提供参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很高兴了。
在百人以外的武将,关于他们是因为何种理由而不得不舍弃这一点,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一文中已经说明过。不过,其中依然有着相当多的遗珠之憾,像是宋的刘錡,这个人我就真的非常想要好好介绍一番。他是个优于战术的人,当金国宗弼的大军来袭时,他曾数度将之击退。最后,当他把城门打开时,宗弼却认为一定有诈,反而就因此退兵了。这样子类似地计谋在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编者按:三国演义中作诸葛孔明的计谋)也曾经用过,两人在这一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战略人才。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之中,有一个叫做刘猛将军的神明。在这里我要先加以说明,中国的神明大多样都是在生前即受到民众之欢迎,或是拥有悲剧性般人生结局的人,就像在日本的管原道真后来成为天神一般。然而刘猛将军这一位神明,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昵?他乃是守护农田免于遭受蝗虫之害的神明。由于他是这么有名的一位神明,因此若真要在姓刘的人当中,如果要找出一个成为其蓝本的人,那会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个刘錡了。刘錡这个人在战略性的撤退之后,却被冠上了不战而逃的罪名而被处死,因此可说是死得很冤枉。从他悲剧般的死,以及生前极受民众喜爱的这两点看来,会成为神明其实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
接下来还有隋的沈光。这个人乃是隋炀帝时代的武将,当隋炀帝远征高丽之时,他以一介兵士的身份志愿从军,展现了超人的武勇。这个人有着肉飞仙之绰号。重点在于仙人这一部份。仙人是会飞天的,可是肉身是没有办法飞上天的,因此必须要先超脱了之后才可以飞。这个沈光却是个具有肉身亦能飞天的超人,因此才有这样的一个外号。沈光的身体很轻,像是在攻城的时候,虽是从地上二十公尺左右高度的梯子上摔落下去,然他却在空中抓住了系在梯子上的绳子,然后优雅地降落在地上。此外,他还是一名非常聪颖且俊帅的人,即使在街头卖艺也相当地受到欢迎。这个人一直待在炀帝的亲卫队中,而正如大家所知的,炀帝是个政治紊乱、失去民心,造成臣子起而谋反,最后因而被杀的皇帝。这时沈光并不在身边,他是在事后谋反者以十万兵力攻击的时候,只用数百的兵力与之相对抗的。据说他在取下了首谋者之一的首级后,最后还是因为受伤过多而被砍死,当时他才二十八岁。不过,由于沈光的奋战,还是打倒了相当多的敌人。在听闻沈光去世的消息后,扬州——当时炀帝就是下了扬州——街头艺人据说全都因此而号泣。
由于他是这么样的一个豪爽男子,因此我非常地喜欢他,只是由于这次写的并不是快意男儿列传,而是名将列传,而沈光这个人又不曾指挥统率过大军,因此很可惜地,我必须要把他从本文之中割舍。不过,在这样书末杂谈的形式中,我终究还是讲到了他的故事。
此外,也有身为宦官而以武勇驰名的人,像是宋的秦翰、还有前秦的张驰。
根据中国所出版的宦官传里所记载,秦翰生于西元九五二年,十三岁时进入宫中。其容姿和性格皆受到他人的喜爱,然而一旦上了战场,却好像换了个人一样地勇猛无比,就如同北齐的兰陵王那样。在他的生涯中,一共征战四十九回,曾二度大破契丹的军队,立下相当的功名,还曾有七十多次未着甲胄而与敌人作战的经历。当他过世时,据说众多的士兵皆为其哭泣,由此可见其声望。
另一方面,在张驰这边,他所侍奉的则是淝水一战中战败而回的前秦君主苻竖。这个人也是以英勇无比而着称,只是今日关于他的资料可说仅止于此,也许我应该再多学习关于这个人的一些事迹才是。
说到了苻坚,就顺便谈谈另外的一个人——苻融,他乃是苻坚的弟弟。在当时连兄弟之间都会为了权力斗争而互相杀伐的时代之中,苻融和哥哥的感情可说是非常好,而深受彼此信赖。他的天资聪颖,甚至在关于佛教的问题上与道安论战都依然能够取胜,他在谋略和用兵之上也十分优异,逐次立下不少的功劳。此外,他对救济贫穷的人民也相当地热心、且对兵士亦十分厚爱,可说是和王猛共同支撑苻坚的两大人才。
苻坚为了要灭东晋而意图南征时,苻融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说:难道你忘了王猛的遗言了吗?可是苻坚并没有听进去。没有办法,苻融也只好参加南征,并在淝水之战中壮烈战死。对手乃是东晋的谢玄,还有其下的刘裕等,也许他们还曾经与张驰一对一交锋过也说不定呢!
真要说起来,其他还有相当多的例子,真的是没完没了,我想还是在下一次的机会再来介绍吧!希望很快就能够有这个机会。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其实这是相当厚颜的一种想法:在这一次所举的这么多人当中,未经由日本人的手加以小说化的人物尚有不少。“在中国四千七百年的历史中,如果和他人以同样的时代或是素材来作为写作的背景实在太无聊了!”对于有着这种霸气和企图的人,我希望他们也能够将这些人作为小说的主角。
那么你自己又是如何呢?如果我被问到这问题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会尽我的努力。再怎么说,光是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部把他们写完的。在日本作家中,以李密为主角的就只有狩野朝美小姐,而以秦良玉和狄青为主角的,则只有井上祐美子小姐,在日本都各只有一人。我举这些人,还是因为衷心希望能够有接续他们的作家出现。以往在日本所写的中国历史相关书籍里,印象中就只有和史记及三国志有关的东西。在井上靖、陈舜臣等所谓巨匠的手中,打开了对其他时代和其他素材的大门,接下来却没有什么人跟进,如果好不容易打开的大门却因此而关上的话,那可是菲常遗憾、而且可惜的事情。
对了,我想到另一件事,那就是要在这里对有兴趣的人介绍一下必读的好书。不过其实这书要明年以后才会出版,书名也尚未确定,何况还是其他出版社所出的书——那就是由早稻田大学的冈崎由美教授和土屋文子小姐共同在讲谈社的杂志《历史圣经》上所连载的文章。她们从《杨家将演义》开始,把中国有名且有趣的历史、时代小说一一加以介绍。对于那些“偶而也想读一些三国志以外的东西”的人,这可是必读的文章。另外,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东西,无论创作还是研究,以女性为主的题材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这和男性主性旧有狭隘的世界有所不同。这么说来,其实我也应该要反省一下才是。
今年,司马辽太郎教授已经过世,这在历史小说界,好像话题全都绕着这儿转。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好像和司马老师很熟的样子,在此说声抱歉。不过,司马老师的杰作之一,同时也是我个人满喜欢的作品《关之原》,我认为目前想要在政界生存的人都应该要读这本书。我看完后,深感这样的写作方式,可说是再也已经难以分别其为历史小说、商务教战还是处世学了。
《关之原》为什么会是本杰作呢?我在此说说我的意见。我认为光是从书中石田三成、直江兼续、以及岛左近这三个非常具有魅力的虚构情节来看,能够写出这样的感觉,就已经不是件简单的事了。
说到历史小说的使命,并不是把事实给揭露出来。偶而,会有一些广告说是揭露事实的小说即将出版什么的,其实这是一种矛盾。揭露事实乃是做学问或其他工作者所做的事情,而历史小说的使命——这么说来好像有些自夸,但其存在的意义,乃是在于制作出具有魅力的虚构情节才是,至少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这层意义下,《三国演义》自然就是部非常伟大的杰作。只是它毕竟还是虚构的,因此反而使得读者对其内容和真正的史实混乱而难以区分了。
在这儿我想到另一件事,我在前面曾经说过,诸葛孔明曾有意将魏延和司马仲达一同烧死的说法,正确地说起来,在被称为《弘治本》的旧版当中是确实有所记载的,而在被称为《毛宗岗本》的新版当中则略去不谈。再怎么说,这样的说法对诸葛孔明的名誉来说都是有所伤害的。
因此才被编者删除。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在岩波文库的《三国演义》第九卷的注释中也有所记载。
话再说回来,石田三成这个人,其实是蛮讨人厌的。怎么说呢,就像是校长喜欢的风纪委员长一般,也许对现任委员的人有些失礼,但我相信其他人应该相当能够了解我的比喻才是。如果要举更失礼的说法的话,那就是假借虎威的狐狸。由于他的背后有着强大权力之人撑腰,因此他就是以其为后盾而能一开始就发挥其能力的类型。像是在千利休切腹事件,或是丰臣秀次一族被杀的事件之中,石田三成都和事件的主体有所关连,而并非像书中所言,是只以正义感来行动的人。
下面也是一则有名的轶事,有一次三成的手杖掉落在地上,刚好经过的德川家康就亲自将手杖拣了起来并递给三成。三成无言地接了过来,然后就走了。站在三成这一边的人认为,是薪棒十九万石的三成在面对薪俸二百五十万石的家康依然不卑不屈,所以三成比较了不起。然而这应该只是三成不识礼仪才对吧!别人帮忙拣起东西,再怎么说也该道声谢谢呀!这并不是所谓三成只是个薪俸十九万石的小诸候的关系,而是因为他的背后有着丰臣秀吉强大的权力撑腰之故,因此家康的家臣就算再咬牙切齿也不能够对三成出手。而这样的三成在司马老师的笔下,却有着虽然不精明,但却有很强的正义感的人,浮现出正面的形象。
再说到直江兼续,要说这个人实际究竟做过了什么,大概就是把上杉百二十万石的俸给减为三十万石的事情吧!也许有人会说他立下了和石田三成协力共同牵制家康,然后从东西分别夹击的功劳,但这战略如果不是当家康在引兵回关原时,由上杉势从背后袭来的话,那可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因此,当家康退兵、而上杉势就这么目送着其离去之后,事情就这么完结了。是以当关原大战结束之后,直江兼续才会说出:“你明明是发出了‘并非胜败的问题,而是为了正义来讨伐家康!’的宣言的,却以这样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三十万石薪俸。”的话,因此,十五年后,上杉势攻击大阪城,灭了对其有恩的丰臣家。那也是因为家康对于福岛正则有所警戒,而将其抑留在江户,然而对上杉家则没有警戒的缘故。
最后的是岛左近,这个人又做了什么呢?他确实在关原努力奋战,然而却只是地区性的奋战,和全体的胜败可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像大阪夏之阵中的真田幸村,突击家康的本阵之类的事情也从未发生过。
因为这样的缘故,这三个人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只是在司马老师的笔下,却造就出了足以与家康匹敌般极具才能和魅力的人物。
我们知道在关原大战后,家康为了要灭亡丰臣家,采取许多毒辣的手段,因此在关原大战的时候,就己经有家康乃是恶人的先入为主观念,然而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件事。虽说丰臣秀吉是最受日本人欢迎的人物之一,然而统一天下后的丰臣政权却是日本史上最恶的政权。第一个原因是进行无益的远征,第二个原因则是课重税,他让农民负担了比江户时代更重的税负。立此案的人乃是五奉行之一的长束正家,而实行的人则是石田三成。接下来第三个原因是弹劾肃清。对于丰臣秀次一家,光是妻妾就高达数十人,而包括小孩在内,也都遭受杀害。一般来说,就算在作战时,幼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般都会被赦兔。像在大阪之阵后,家康将秀赖所生的男孩子杀死,女的则留下一命让其出家为尼。战时如此,至于平时则是没有如此行事的掌权者的。最后的原因则是大兴无用的土木工程。将以上四者同时并行的,在日本史上就只有丰臣政权了。因此秀吉这个人,恐怕就是日本史上惟一一个具有有如中国隋炀帝暴君般资质的人吧!
在秀吉死后——其前提在于秀赖要继承其业——能够辅佐幼小之秀赖的重臣是谁呢?秀吉必须要从家康或三成之中选择一个。在选择三成之际,其结果就是如同至今所推进的历史演变,认为这很无聊的人,也许会想如果让家康来负责义如何?关原大战其实并不是德川对丰臣的战争,实际上是家康派与三成派的战争。也就是说,东军的诸将,像是福岛正则等,并不是想让家康取得天下,而是如果让三成取得天下的话自己是否可以忍受得了的问题。相对于此,西军的宇喜多秀家也是一样不想让三成取得天下,只是和让家康取得天下比较起来还不如被三成取得来得好,因此才发生了这场战事。
特别是在参加东军的诸将方面,动机应该是出自于“恐惧”,恐惧于石田三成如果取得天下将会如何。像是细川忠兴,他乃是千利休的弟子,也是关白秀次的友人。当秀次一家都被杀光之后,忠兴也差点被三成给肃清,在拜托了家康之后才好不容易得救。因此三成取得天下对忠兴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为了保命,他只有跟随家康努力地与三成作战才行,而如果胜利的话,则可以成为大诸候,也可说是一举两得。
是以,认为“自三成起的西军乃是为丰臣家而战的正义派。至于东军的诸将则是忘了丰臣家的恩惠,为了利益才跟随家康的!”其实是相当粗糙的看法,何况天下并不是丰臣的私有物。不过当然,家康也不是正义的一方就是了。
但就算如此,以关原大战这场日本史上最大的战争——这说法似乎有点不太谨慎就是了——来说,光是以其为焦点而写的这部作品,就可说如同记念碑般的杰作了。
我实在很离题,居然谈到日本史上来了,如果再说到西洋史的话,那更是没完没了,因此就此打住吧。
所谓的历史小说,重点还是在于创造出具有魅力的想象空间,这一点我一直在重复。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并不想硬要别人都接受这样的想法。就我个人来说,我只希望自己不要犯下一厢情愿地说历史小说乃是虚构的,而自己所写的才是事实的错误就好了。
(一九九六年盛夏于轻井泽)
最后感谢帮忙注释的伊原弘先生、附上华丽插图的伊丹子小姐、提供贵重图版的井上祐美子小姐、帮忙制作地图的安达伸子小姐、企划、编辑、制作此书的中央公论社开发局第二编辑部的各位、为了口述而暂住中央公论社南原山庄并对我照顾有加的各位,在此谨对以上的诸位献上由衷的感谢。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田中芳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