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屠营

3个月前 作者: 阿菩
    天下人都以为萧铁奴会沿汾河河谷而上,夺取太原然后威胁京畿,阿鲁蛮也考虑到萧铁奴可能会避开自己,以奇兵越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然后进逼京师、塘沽,所以他自己屯兵太原等候萧字旗,而命任得敬在太行山东线设防,若萧字旗部分东进任得敬理应抵挡得住,若萧字旗全部东进则必难瞒过自己的耳目,那时太原守军再调兵东援也还来得及!


    萧字旗进入河东之后果然步步北上,先下绛州,再破晋州,河东路东部的泽州、隆德府、辽州都没有收到警讯,阿鲁蛮便断定萧铁奴果然是要直趋太原与自己战于城下!


    不过阿鲁蛮还是错了!


    在河东路逐渐逼近太原的那将近二十万的军队确实是萧字旗的主力,这是一支集合胡、汉之长的大军,就战斗经验而言,萧铁奴本部曾征漠北,灭西夏,种去病的部属甚至曾不远万里威慑天山,至于进入陕西后所整合起来的西北兵马也是十里挑一的健卒,在南征期间经历过山地战的考验,就战斗职能来说,这支大军无论步兵、骑兵乃至器械、后勤一应俱全,攻防综合能力绝对是大汉也是当世最强之一!当初萧铁奴要率领这支军队东进与岳飞决战于河南,杨应麒没有答应并不是担心它会战败,而是担心它会成功!


    面对这样一支军队,中枢大臣如杨应麒、郭浩等,边疆将帅如杨开远、刘锜、任得敬、王彦等,都不认为会在中原土地上有哪支军队能够赢它,大家都觉得五将军应该可以拦住萧字旗,但却都不认为五将军能够打败它,大家共同的想法不是直接利用军事力量来击溃这支部队,而是不约而同地希望将它困死,在挡住它攻势之后借由经济层面与政治层面的优势来削弱它、抽干它。甚至连阿鲁蛮自己也认同这种想法。


    人的名儿,树的影子,萧字旗的战绩就摆在那里!在它进入河东以后,就算只是一队数十人的骑兵,只要扛上一面萧字旗号就足以让一县、一州乃至一府都震动起来!太原南部的汾州就是在这样的威风下不战而降。


    “终于要来了!”


    具有深厚战斗传统的太原军民在紧张之余又暗藏兴奋!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是张孝纯时代还是曹广弼时代,这座坚城都是抵抗胡马的大堡垒!他们没想到在大汉平定了漠南漠北以后,太原居然还会再次面临军事威胁——而且是从南边而来的内部威胁!不过太原军民也都很拥护进驻此城的辽南军与中央军,因为他们坚信:无论出于什么理由,萧铁奴都不该在事情还没弄明白的时候就发动叛乱!唯一让部分好事者感到惋惜的,是这次统领大军抵抗萧字旗的是他们感到有些陌生的阿鲁蛮,而不是已故的大元帅曹广弼!


    不过,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在萧字旗主力离开河中以后,萧铁奴本人就已经不在军中了。桑莹也不知道当她告别萧铁奴北上之后,有一支三万来人的纯胡种部队也悄悄地走上她所走的道路。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没有渡河进入河中,在天下人都瞩目于河东战事时,它偃旗息鼓地穿过已听命于萧铁奴的丹州、延安府,绕过陕北唯一高调抵制萧字旗的绥德,越过长城旧址之后,便是旧夏的“河南”地区(这一河南为河套北部、黄河以南地区,即后世之毛乌素沙漠一带),这里人烟稀少,驻军又多是当年萧铁奴征伐西夏时留下来的,所以萧字旗进入这里之后不但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还补充了一些兵源,并就地取船渡过黄河,进入敕勒川。


    敕勒川的平静并没有被打破,因为萧铁奴根本就没有去攻打敕勒川汉民的新据点——白云城。相对于河东,敕勒川一带的人口密度还是很低的,并不像中原地区那样几乎处处都有官吏盘点,当地许多牧民与农人望见身着汉军服装、并未来骚扰他们的萧字旗,全都以为那是朝廷在调动军队,一些下层官吏纵然听到了消息也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干脆不理,或者是不急不忙地向白云城打听消息,等白云城听到这个传闻时,萧铁奴的军马早已到达了云内,萧铁奴又不进入云内州城,而是绕道云内与丰州之间,裹挟了正在这里放牧两个小部落,跟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同府境内!


    如果说在丹州、延安府一带萧铁奴是在自己的控制区域行军,还算不上出奇的话,那么从北渡黄河到逼近大同府,整个行军路线就简直可以用艺术二字来形容!若不是萧铁奴对军队有如臂使腕、如腕使掌、如掌使指的强大控制力,若不是他对这一带的道路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换了另外一个人来,哪怕是曹广弼复生、岳鹏举北上也断断难以完成这次的奇袭!


    萧铁奴进入大同府时,他背后的丰州、云内地区才开始有人觉察到不对劲,但他前面的云中城却还蒙在鼓里。


    云中城外,一直收起来的萧字大旗终于在月下展开,一支绑住马嘴、包住马腿的轻骑兵在月色下接近云中城,朝约定地点发出了信号——云中不比太原,这是一座久受契丹、女真轮番统治的城市,虽然折彦冲当初让许多女真嫡系迁离此地,但这座府城民风却依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城中大部分居民对胡汉之别的感触十分模糊。而且城中的官吏大体上是由三分之一的旧金故吏、三分之一的韩(昉)刘(萼)门人以及三分之一的新晋官员所组成,新晋官员到此日浅,旧派势力根深蒂固,所以云中的实权基本上是掌握在旧派势力手里,汉廷以地缘分辨朝中派别时,常常以真定、云中两地作为刘萼一派的大本营。杨应麒重新执政日子尚浅又诸事繁多,连真定这颗眼中钉都还来不及拔除,对云中更是无暇顾及了。


    当初刘萼向萧铁奴献媚,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献出云中的城防(包括物资消息与愿意投诚的军政要员名单),城内刘萼一派因刘萼在京城失势,也都眼巴巴地等着,希望萧铁奴攻破太原,那他们就可以起事响应,但没想到太原的仗还没打响,城外竟然就已经传来萧字旗的信号!这些人喜出望外之余又不禁对这位萧大元帅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连夜打开西北城门,放萧字旗入内,此时忠于朝廷的官员犹在梦中。


    萧铁奴入城之后马上裹挟了城内守军,控制诸门防务,以投诚者之首脑主政,当晚云中城内马蹄乱响,普通民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家家关紧了门通夜无眠,第二日有大胆的出来一看,望见城头上插着萧字旗才知道萧大元帅来了,口耳相告,满城俱惊。幸好萧铁奴入城后心情奇佳,云中又有充足的物资,无须对民众进行骚扰。又因萧铁奴本来就是大汉第一元帅,他和中枢的纠纷下层百姓也闹不清楚,所以那些顽抗的官员被撤职捉拿以后,云中城内便显得一片平静,军民之间竟没发生半起冲突。


    从大同府再往西,就是人口较为稠密、据点星罗棋布的地区了,所以云中一下,萧铁奴的奇袭便告一段落,萧字旗号正式现身。萧铁奴占据云中当晚便兼并了城中兵马,跟着签发大元帅帅令,号召云中地区、漠南地区、京畿地区响应自己的勤王行动。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大同府境内所有州县在当天便全数宣布支持萧元帅,跟着蔚州、代州、丰州、云内乃至奉圣州、真定府的部分军、县也纷纷归附,漠南地区也有胡汉部落响应南下,短短数日之中,萧铁奴便控制了以云中城为中心的方圆二百里内大部分州县,半个月内便整编了六万大军,民兵被征集者不计其数。


    京师众宰执闻讯心胆俱裂,当他们以为萧字旗还在汾河河谷时就已经惴惴不安,何况现在萧铁奴忽然出现在云中!那个将萧字旗围困在河东的战略登时变成废物!从太原延展到整个太行山的主要防线也成了外围!虽然石康还在居庸关,西山和京城的大军加起来也还有近十万人,但在信心层面上,石康这个名字怎么可能和萧铁奴这个名字相提并论呢?在萧字旗号前面,几万大军根本没法给人带来安全感!


    萧铁奴在战术层面上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他在战略上甚至政略上的劣势!之前整个大汉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和杨应麒合作,但政治是最为现实的东西,如果萧大元帅占据了京师,控制了整个中枢的话,那他就成为胜利者,在胜利者与道义之间,人们通常都会更倾向于与胜利者合作,而不是恪守道义!何况杨应麒是否道义,此刻还难说呢!


    阿鲁蛮自然也深深了解这一点,所以他听到萧铁奴占据云中的消息便急急忙忙领兵北上,钩室劝他慎重,认为萧铁奴占据云中以后己方对萧字旗就由原来的包围夹击变成了被包围夹击,但居庸关有石康,任得敬在河北随时可以拥军北上,京城之防务按理来说应该还可以扛住萧字旗的攻击,一旦萧字旗进军不顺,那它也将面临被京城守军、太原守军以及即将南下的杨开远三面夹击的危险,所以钩室认为应该先看清楚萧字旗的动向再说,以防北援途中遭遇埋伏!


    但阿鲁蛮却没有听钩室的劝告,他不是执拗,他是觉得冒不起这个险!萧铁奴在云中有多少兵马这时他还不知道,石康能否抵挡住萧铁奴他更不知道,如果居庸关一线失守,京城的守军还有勇气抵挡萧字旗么?任得敬还会继续听命于杨应麒么?这一场战争可不是能够单纯计算双方战力就能推出胜负的!政治上的变数太多了!萧铁奴也许根本就打不下居庸关,但也可能他旗号一到,连打都不用打就有人开城迎接了!


    华元一六九一年,冬,大汉元帅阿鲁蛮冒着寒风率军北上,在应州与代州之间遭到萧字旗的伏击,伤亡殆尽。他在混乱中大笑,笑自己终究是选错了,原来萧铁奴毕竟没有直犯中枢,萧字旗攻占云中后的下一个目的原来是他阿鲁蛮!


    “哈哈哈……六奴儿!你好样的!五哥算服了你了!”


    风雪与战火之中,这位打了败仗的元帅放声大笑。已经取得胜利的萧字旗兵将团团围拢,数百人齐声叫道:“六将军有令,请五将军到云中一聚!共享富贵太平!”


    “共享富贵太平?”


    阿鲁蛮不怀疑萧铁奴有这个诚意,不过他却觉得自己没脸去享受这个富贵太平。他朝东面望去,那里有一条已经被荒草掩盖了的小路——当初他们被大宋拒绝入境后北遁走的就是这条小路。杨应麒北游故道,却是先到死谷之后便直接出长城旧址,并没有再到雄州然后走一走这条故道。


    这条故道,此刻除了阿鲁蛮之外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


    “可惜了……”阿鲁蛮忽然觉得当初领兵西来的时候,该去看看那条小路才对,当时没有去看是因为军情紧急,他没这个时间,而现在,他也没这个时间了。


    当萧铁奴赶到战场的时候,阿鲁蛮依然屹立在那里,不过他脖子上的血痕已经被雪花冻住了。萧铁奴大哭着跪下了,周围万余将士也都跟着跪下了。胡马弯刀送了狼牙棒最后一程,再接下来从云中到太原的战事就再无悬念了。留守太原的钩室担心被萧字旗前后夹击围歼,率领大军走平定,由井陉进入河北平原,会合了任得敬,进入京师最后一个防守圈中。种去病随即率领萧字旗主力接收了太原,跟着北上与萧铁奴会师。会师当日,杨开远进驻居庸关全面主持京畿防务的消息也随之传来。


    此时京畿周围既有任得敬部、石康部、钩室部、安塔海部、王宣部,还有杨开远从漠北带来的人马,若杨开远能成功统合这些军队,那么萧字旗在兵力上仍将处于下风。而且杨开远善守之名不在曹广弼之下,河东背后又有刘锜步步进逼,所以种去病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忧心,萧铁奴却半点不放在心上,大笑道:“现在别说是老三,就算是老大病愈、老二复活也挡不住我了!”


    种去病问:“这是为何?”


    萧铁奴笑道:“咱们的兵力虽然比他们少些,可是人人目的明确,老五一死我们就更没有退路了。老三手头的兵力虽然多些,但是个个心存狐疑。老三用一群狐疑之众来斗我这有进无退之师,怎么可能赢?”


    当初杨开远听说云中易帜就觉得阿鲁蛮要糟,当晚他觉也不睡了,将大军交给王宣命他逐次南下,自己却率领三千轻骑直奔京师,到达以后却不进城,只是命副将入城请命。诸将不解,杨开远叹道:“我本该驻守漠南,还没有拿到领兵入京的枢密令呢!如今萧字旗已近在云中,随时抵达城下也不奇怪。京师人心惶惶,一日三惊,我应急南下,如果带兵扣城,城上谁能弄明白我这个杨开远是真是假?就算看清是我也要怀疑我要干什么?甚至连执政也会有所怀疑!”


    果然杨应麒在城内正忧心忡忡,听说城外来了兵马先是吃了一惊,听说是杨开远之后才微微一定,等听说杨开远没有领兵进城而只派副将入内请命不由得大喜,当即签押枢密令,命杨开远全权掌管京畿防务!


    杨开远仍不进城,只请调兵部尚书、枢密院副使郭浩出城作自己的副帅——他们俩是老上司、老部下了,合作起来极为顺畅。郭浩出来以后,杨开远便在城下签发命令,调兵遣将,拱卫京畿,跟着便带着整个文武班底进驻居庸关。入关之后不久便见西边奔来一路骑兵,举孝旗,着缟素,杨开远在关上一望就放声痛哭,石康问怎么了,杨开远指着那孝旗哭道:“老五死了!老五死了!”


    石康郭浩等无不骇然,问道:“元帅如何得知?”


    杨开远指着那孝旗道:“没见旗上挂着一根狼牙棒么?老六派这队人马来是跟我们说:大家还是一家人,希望我们别挡他的路,否则的话就是兄弟也没情面讲了。”


    诸将面面相觑,郭浩低声道:“元帅,那我们该怎么办?”这句话虽没挑明,但语气中已显出抵抗之心不足,他以兵部尚书说出这句话来已是极为严重的了,石康一听就对他怒目而视,杨开远却没有表露出不满的情绪,只是道:“为将帅的,就该听命于中枢,军职不卸就不该干政!老六如果以执政身份进京,他和老七怎么吵都行,但现在以兵干政,那便是要犯我大汉立国之本!危及华夏!若是容他进京,那大汉便是不亡也亡了!这是国之根本!与情面无关!只要我在一日便断断不容许他这么做!现在老五的尸体已经被他踏在脚下,他再要过去,除非是把我也撂倒!甚至就是我死了,我的魂魄也要催促执政迁都,到辽南、到东海与这帮暴徒抗争到底!”


    诸将听了这话无不肃然动容,齐声道:“我等愿与元帅共死生!”


    杨开远即以这番话为底本制作檄文传遍天下,不但王彦、赵立、刘锜等见到檄文后马上坚定立场,甚至连赵宋也对此产生共鸣——武将不得干政这一理念乃是南北共有,如果这个理念被摧毁引起连锁反应,连南宋政权也将不得安生!


    萧字旗自克云中之后便一路高歌猛进,直到这时才稍见顿挫,萧铁奴见到杨开远的檄文后皱眉不语,河东与云中地区原本已经降伏的州县中也有部分再次易帜,甚至太原城内也发生了叛乱。


    种去病对萧铁奴道:“六将军,我看我们不如和三将军和谈吧。”


    萧铁奴怒道:“谈什么!”


    种去病道:“太子失踪一事,中外均有怀疑。六将军你又是执政,以此大疑入京问难,在道理上也还勉强圆得过去。云中、太原都接掌得十分顺手,应、代之战虽然残酷,但那也是一场遭遇战,对民间影响还不是很大。但看三将军这檄文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行了,若我们一定要过去他势必不死不休,这次要是打起来那便将是一场蔓延二千里的大战役!就算我们胜了,万一中枢仍然不肯投降,真如这檄文所说要迁都再战,王彦、赵立、刘锜等纷纷赶来,那整个北方甚至整个华夏就要糜烂了!”


    萧铁奴斜了他一眼,目光如刀,森然道:“若是别人跟我说这些话,便是十个脑袋也都砍了!你今年几岁了!还作这等婴语梦呓!老五之死是让下面的人知道有进无退,但你却应该从长安出发那天开始就晓得——我们早就没退路了!要么就是全胜,要么就是完败!没有第三条路了!”


    种去病手心出汗,不敢再出一语,帐外忽传急报说军中种彦崧旧部谋反,萧铁奴冷笑了一声,道:“都说老三是文武兼通,嘿嘿!这篇文章果然做得不错!他娘的!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犹疑!看来咱们也得想个办法,让这些兔崽子知道他们没退路了!”因问种去病:“那个乖乖上将还带着么?”


    种去病听了这话胆战心惊,口中却不敢不答,道:“还带着……六将军……你……你该不是……”


    萧铁奴挥一挥手道:“去,把他宰了祭旗!”


    杨开远的檄文给萧铁奴的“勤王行动”造成了道义上的致命打击!


    虽然中枢方面老早就已经宣布萧铁奴起事为叛乱,但在太子失踪一事上,当时的在京诸执政都有嫌疑,所以他们对萧字旗的指责便很难让人信服。在许多人看来,杨应麒平叛的理由并不比萧铁奴勤王的理由可靠多少。


    但杨开远就不同了,他以与萧铁奴相近的在外元帅立场,直攻萧铁奴违反武将不当干政的军人操守,在这一点上萧铁奴是辩无可辩。杨应麒与萧铁奴之间是难分是非,而杨开远和萧铁奴之间却是是非分明!萧铁奴若不能澄清这一点,那他面对杨开远时便是以逆击正,再要纠缠下去便只能依靠纯粹暴力上的胜利了。


    不过,萧字旗已经没有退路了,在勤王的遮羞布被杨开远撕下以后,萧铁奴开始显露出他那略微显得有些疯狂的气质来,他没有耗费精力让卢彦伦为自己写文辩护,他最相信的还是成王败寇的道理,他相信只要自己最后能够胜利,那么那廉价的道义也会跟着站在自己这一边!


    “六将军被三将军逼疯了么……”听说萧铁奴杀了种彦崧以后,任得敬私底下对他的副将说。这时候他已经领了杨开远的帅令,在萧字旗突破太行山之前抢先进驻于井陉、灵寿一带,成为京师南大门的看守者。一些刘萼的党羽企图在真定发动叛乱被他以雷霆之势全部剿杀,而萧铁奴送来的招降书也被他原封不动地退回。任得敬在杨开远和萧铁奴之间选择了前者,理由很简单,因为他觉得杨开远就算败了也还有再战的机会,而萧铁奴如果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杨开远无论进退都大有余地,而萧铁奴背后却已经是悬崖了。


    不过,能像任得敬看得这样清楚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过分紧张的当局者,依然被萧铁奴袭取名城、伏杀元帅的威势所震慑。尽管有杨开远亲自主持防务,尽管中央军的兵力依然优于勤王军,但京城内外仍然充满了紧张。


    林舆来见杨应麒的时候,马扩正从屋内出来,两人互相点头致意之后便擦肩而过,马扩刚奉命前往居庸关,代杨应麒向杨开远询问战况,回来报告后又匆匆出去执行新的任务,这时是一刻也不敢耽搁。林舆进了门,却见杨应麒正在屋内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按常理,应该不会失败……按常理……三哥是身经百战的人,现在居然给我这样的回复!若事情接下来不是按常理发展,那该怎么办!”


    杨应麒低声地吼着,仿佛完全无视林舆进来了,不过话说回来,若这时进门的不是林舆而是其他人,杨应麒这些心里话也许就不会出口了。


    他在屋内绕了三四个圈子才坐下,林舆就知道他已经平静下来,上前问道:“爹,你叫我来什么事?”


    “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杨应麒说到这里停了停,然后才道:“是有关太子的事情……你实话告诉我,他能无声无息地跑掉,是不是你帮的忙?”


    林舆没有回答,却有些吃惊地反问:“爹!你为什么会这样问?”


    “为什么?因为太子私人的力量其实很薄弱!按照常理……这见鬼的常理……嗯,按照那见鬼的常理,他自己是很难逃出去的。所以……”杨应麒道:“所以太子能这样无声无息地逃出去,一定是有人帮忙!”


    林舆道:“那你是怀疑我?如果你认为我之前对你撒谎,那我现在说不定也会对你撒谎!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就直接派人调查好了,何必再来问我?”


    “我早就调查了!我到现在才问你,就是因为调查没有结果!”面对林舆,杨应麒不仅不用政治口吻,甚至连心机与技巧也不用:“是!我怀疑你,但也怀疑刘萼!虽然早在太子失踪之前我已经派人将刘萼一派的人盯住,但我毕竟离开了京城两年,回来的时间又不长,刘萼在京畿根基已稳,他都有哪些势力我一时也查不干净!如果太子自己愿意合作,那么你或者刘萼的人能利用我的疏忽把太子带走也不奇怪。不过我知道,虽然你和韩昉、刘萼他们都有嫌疑,但你的目的不会和他们一样。太子若是由你送走,那么也许真会在你的帮助下前往东大陆或其它什么鬼地方了。但要是落在他们手中……那太子就危险了!舆儿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帮太子干这件幼稚透顶的事!”


    “幼稚透顶?”林舆似乎有些不满杨应麒的这个形容:“虽然太子不是我送走的,不过我可不觉得太子离开这个地方是幼稚透顶的事情。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次再生……”


    “胡闹!”杨应麒拍案怒道:“你们多大了!还这么任性!还当你们是在山东读书,不痛快的时候就可以逃课么?你知道这件事情让我陷入多被动的局面吗?你知道国家几乎快因为你们的任性而垮掉了么!”


    “爹,我说过,太子不是我送走的!”林舆道:“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并不觉得这个国家有多需要这个太子。是,他这次逃走的时机对你来说是不恰当,不过如果不是在这个时候逃走,也许他就永远没机会逃走了。”


    听到这里杨应麒忍不住大怒道:“你还敢说不是你做的!”


    “不是!”林舆还是道:“不是我做的!”


    杨应麒冷笑道:“难道真要等到水落石出那天,你才肯承认么?”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任你处罚!”林舆道:“爹爹,我知道你的密子系统很厉害,如果真是我做的,一定瞒不过你的,对不对?”


    杨应麒听到这里脸有些黑了,大汉的密子系统虽然发达,但这个密子系统目前仍是作目的性分布,都是领了任务才行动,如杨应麒为了对付南宋能将大汉的密子打入到南宋朝堂与岳飞军中,在境内虽然对一些可疑的人也有重点监视,却还远没有发展到无处不有特务的地步!因为至少在当前,大汉还没有形成以密子对任何人随时随地进行监察的特务政治。对于密子的使用,杨应麒一直是抱怀谨慎态度的,但这时被林舆一顶撞心中去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喃喃道:“你说得没错,你说得没错!也许现在的密子系统还不够严密!要是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出现失控!如果能将你六伯看得更紧一些,那他的奇袭也许就瞒不了我!如果我从一开始就将太子看紧,那么你六伯的事情就不会发作得这么快!如果我连你也看紧了,那也许……也许这个大劫数就能按照我原来的计划化解于无形!”


    林舆听得心中一寒,赶紧叫道:“爹!”


    杨应麒看看林舆,说道:“太子失踪之前,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让你六伯没有动手的机会!太子失踪以后,我仍认为自己可以将他压制在河东、困死在河东!就算是现在,我也觉得我们会赢!因为我们各方面的实力,无论是道义还是钱,无论是人心还是刀,都比你六伯强!特别是你三伯那道檄文发出来以后,大汉各地、各军都已经表态会拥护中枢,都将萧字旗认定为反叛!就大体方向来说,我们到最后一定会赢的!按常理来说,一定会赢的!”


    林舆道:“既然这样,那爹爹你就别太担心了……”


    “不担心?不担心!”杨应麒提高了声调道:“我怎么能不担心!我已经出了两次差错了!两次都是大体方向确定下来以后,到了实际操作中却发生了偏差!前两次都出现了失误,如果第三次再出现失误那怎么办?”


    “爹!你只是一个人,不是神仙!你不可能控制所有的人,也不能预料到所有的事!”林舆道:“朝廷上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不懂。我只懂得一点生意上的道理,知道做生意时,没到钱入口袋那一刻谁也不敢说稳赚!最多只能是博个赢面大小而已。如果有九成九的胜算而最后还是输了,那也只能说是运气不好。”


    “是,你说的没错……”杨应麒道:“可是我不能再出现失误了!现在都打到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你三伯不慎战败,难道我真能主持迁都不成?那样就算能将萧字旗打败,大汉也要元气大伤!”


    林舆入门之后出言非常谨慎,一直克制着让自己的言语不至于直接干涉到朝廷政务,这时却忍不住叫道:“爹!你……你想怎么办?难道你要直接干涉军务不成?那可是致败之道!”


    在胜负难料的情况下直接干涉军务,对政治首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因为很多人都相信事情到了自己手里一定会办得更好!而且通常越是杰出的人这种盲目的自信心就会越强!古往今来多少政治家都过不了这一关!


    杨应麒的头脑这时也有些发热了,他闭上了眼睛,过了好久才睁开眼来,叹道:“罢了!打仗的事情,我还是愿意相信你三伯。”顿了顿又道:“不过如果这次我们能够打赢,有些事情也应该调整一下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林舆不敢问他要调整什么事情,更不敢问他要如何调整,只是低着头,杨应麒又朝他看了过来,道:“舆儿,我最后问你一次,太子还在不在京城?”


    林舆偏过脸去,说:“我不知道。”


    “不知道……”杨应麒道:“那好!我问你,你愿不愿意帮我的忙?”林舆问帮什么忙,杨应麒道:“帮我把太子找出来!”


    林舆道:“爹,你本事比我大,若连你都找不到,我怎么可能找到呢?”


    “够了!”杨应麒很少用这么重的语气对林舆说话:“你出去吧!”


    林舆转身要出去,但回头看看父亲双眉之间那越来越深刻的褶皱,心中不安,柔声道:“爹,我听橘姨说你最近吃饭睡觉又不按时了,那样不好的。你偶尔放松一下,不要将事情看得太重,好不好?”


    “放松?”杨应麒道:“大哥没病倒之前,我是对他负责,偷懒闪开还有他顶着。现在他病倒了,若我再偷懒,却将这副重担交给谁去?现在的形势,容不得我有半分疏忽了。”


    “我不是说疏忽。”林舆道:“我只是说,你偶尔应该放松一下,那样也许会更好。一直太紧张其实不见得会对决策有利,而且……”


    他还没说完,杨应麒已经在挥手了,林舆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出得门来,却见有人递了纸条进去,不片刻就从屋里传来紧急的召唤,心道:“不知又出什么大事了。”但他也不好再作停留,从走廊的另一端离开了。


    林舆离开之后不久,就有一个蒙着脸的人在属吏的牵引下进入房中,这个人见到杨应麒才掀开面纱,却是一张十分粗糙的脸,脸上还有一块“胎记”,他面对杨应麒行了上将见执政之礼,用嘶哑的声音叫道:“七将军……”


    杨应麒打量了他半晌,吃惊地站了起来,叫道:“彦崧将军?真是你?”


    来人哽咽道:“是,是我。”


    杨应麒慢慢认出了他的举止形态,挥手让属吏出去,然后才道:“你……你不是被老六杀害了么?这是怎么回事!”


    种彦崧道:“七将军,我没死!但我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我在长安失陷以后,就一直被监禁起来,我可以感到他们是带我随军行走,却不知到了什么地方。直到那天晚上忽然有人将我拖了出去,在我脸上涂了什么东西,跟着又灌我喝下了一些甜酒,没一会我的脸和喉咙便如火烧一般,想要喊叫却被他们蒙上了嘴!当时我痛得晕了过去,再醒来时已在一座木屋之中,我对着窗口喊叫,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全变了!第二天忽然来了一拨人将看守者打倒救了我出来,我才发现我被关押的地点是太行山的一座山谷。”


    “那是我的人。”杨应麒点头道:“他们会发现你,倒有一半是巧合!这些我知道。但你……你的脸……”


    “唉。”种彦崧道:“我出来以后才知道自己脸皮也全变了,幸好七将军你派来的人中有一个我认得的张密,否则只怕我们彼此都不敢相信对方的话了!我也是从张密口中才得知我被拘禁后的军情大势,得知萧元帅居然对外号称已将我杀了!可是为什么我还活着呢?我不明白。”


    杨应麒将种彦崧的话细细琢磨一番,这才道:“你不明白……我明白。原来他总算还有点良心!”


    种彦崧问:“他?谁?”


    “救你的那个人。”杨应麒道:“种去病!”


    种彦崧一惊道:“他?当初下令捉我的可也是他!他为什么要救我?”


    杨应麒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才道:“很好!很好!三哥的那道檄文发出以后,京畿攻防战便成了武将干政与反对武将干政的战争!老六已经失去了道义立场。他终究还是改不了本性!认为刀子最终能决定一切!现在只要三哥能挡住他最后一轮攻击,再接下来形势就会全面倒向我们这边。”


    种彦崧一直在为军情担忧,听到这里之后才稍稍放心,忖道:“希望实际情况也如七将军所说才好。”


    又听杨应麒继续道:“不过对于种去病……嘿嘿!自开战以来我或明或暗找了他不知多少次,他却一直不肯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原本已经打算放弃他了,但没想到他居然还有一点良心!彦崧将军,为了这场仗能够早日结束,为了国家能够多保住几分元气,你敢不敢冒险走一趟,去劝种去病停止助纣为虐?”


    种彦崧一怔,说道:“为国家计,种彦崧生死不避!但种金钩会听我的话么!”


    “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杨应麒道:“不过他肯干冒奇险保你性命,想来他的良心还没有尽丧,幼年之庭训尚未忘光……彦崧将军,你帮我带一封信给他。我希望这封信能让他不再回避自己的良心!”


    杨应麒当即安排了一队使者团飞马去见萧铁奴,萧铁奴在与种去病会师以后并没有走云中取居庸关一路,而是要越过太行山,从河北平原进犯大汉京师。当初萧铁奴奇袭云中后没有立刻攻居庸临京城,是担心兵力不足,难以在杨开远从漠南赶到之前解决这两件事,但现在依然不走云燕道路,王彦赵立等私下评论,不免认为六将军终究是忌惮三将军。


    但在太行山一线,任得敬这一关也不好过。萧铁奴以三倍之师倾尽全力,仍然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占领真定,最后虽然胜利了,但自他在长安起事以来军势从未如此不顺。而且任得敬所部并未溃散,只是步步为营地退到安喜,借着这个机会杨开远已经成功整合了王宣、石康、钩室、安塔海以及本部人马,坐北朝南,严阵以待。与此同时刘锜亦已尽复陕西全境,正厉兵秣马准备挺进河东。


    即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萧铁奴依然半点也不气馁,杨应麒的使者请他顺应天命人心及早归降,又许诺如果他肯罢手中枢执政会从宽处置此事,结果却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若不是种去病拦着整个使团的人只怕当场就得身首异处!


    种去病驱逐使团出帐时,混在使团中的种彦崧故意暴露在他的视野中心,种去病见到了他心中吃惊,命人先将这一伙人扣押监禁。第二日萧铁奴出巡灵寿,种去病借故留下,单独提了种彦崧来见自己,两人见面后种去病忍不住指着京师方向骂道:“杨应麒!你好毒的心肠!”


    种彦崧道:“种将军!你无端辱骂七将军做什么?”


    种去病见他仍然这么称呼自己不由得一呆,问道:“他……他没告诉你么?”


    种彦崧问:“他告诉我什么?”


    种去病哼了一声,也不说破,咬牙切齿问道:“那他把你送到这里来,为的又是什么?”


    种彦崧正色道:“七将军让我来劝种将军即时回头,不要再助纣为虐了!”


    “即时回头?”种去病冷笑道:“我怎么回头?回什么头!”


    “你应该知道的!”种彦崧道:“三将军檄文一出,萧铁……唉,六将军就不是在和三将军作战,而是在和整个大汉作战!萧字旗再怎么骁勇善战,也斗不过整个大汉的!”


    “就算六将军最后难免失败,我也宁愿跟着他一起死!”种去病淡淡道:“更何况治国以正,用兵以奇!六将军深得奇兵精髓,仗一天没打完,鹿死谁手,便未可知!”


    “是,虽然渺茫,但我也认为他确实还有机会赢!”种彦崧道:“可就算真让他打赢了,那对天下来说只能是一场更大的灾难!难道你就完全没有一点是非之心,忍看华夏生灵涂炭么?”


    种去病眸中闪过一丝黯然,口中却冷笑道:“是非之心……六将军对我有多信任,你知道么?六将军对我有多倚重,你知道么?他带着数万轻骑万里奔袭的时候,是把那二十万大军都交给了我啊!他让我杀你,我用一颗假头颅挂到旗上,他竟也毫不起疑!现在我能和你在这里说话,也是因为他对我不设防!他信任我,就像是信任自己的影子!我要是背叛他,那才是没有是非之心!”


    “那只是私义!”种彦崧道:“大汉的这个天下,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我们死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你不能为了萧铁奴一己之私而祸害整个天下!因为私义之上,还有公义在!”


    “公义?”种去病冷笑道:“我不懂什么是公义!那些公义,全都是上位者骗人去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把戏!在我最落魄的时候,那些公义没有帮我,在我快死了的时候,那些公义也没来救我!最后帮了我的,救了我的,提拔我的,信任我的,都是六将军,都是你口中的私义!”


    种彦崧有一腔的热血却不善辩论,激情起来倒也能语若悬河,至于坚石白马则一窍不通,以口才而论,要他来做说客那真是选错了人!种去病的话他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是憋红了脸,讷讷道:“你……你……我……我……不是的!这个世界上是有公义的!有的!”


    种去病冷笑道:“在哪里?”


    种彦崧道:“有的!我相信有!”


    种去病继续冷笑:“你相信?哈哈,你相信!”


    种彦崧道:“不但我相信,我祖父,还有我曾祖父!他们,我们种家!都相信!”


    种去病听到这里才真的呆了,种彦崧又道:“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是我相信!我相信是有的!我祖父从小就对我说……”


    “够了!”种去病打断了种彦崧,嘴角不断抽搐,似乎种彦崧的话击中了他的要害。


    “你看,你也相信的有公义的!”种彦崧道:“除了祖父和曹元帅之外,七将军是我最佩服的人了,我相信他看人不会有错的。”


    种去病冷笑道:“他?”


    “对。”种彦崧道:“他说了,你心中还有良知,还有是非!”


    种去病听到这句话笑了起来,笑得有些惨,指着种彦崧的鼻子道:“傻瓜啊!你被他利用了你知不知道!”


    “就算被他利用了,我也甘心!”种彦崧道:“我祖父当年,何尝不知道道君无可救药,何尝不知朝堂遍布奸邪,但他还是恪守住了一个武人应有的操守!恪守我们种家的祖训!今天七将军领导的政府,可比当年的道君朝廷好多了!大汉执政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多少,你又不是没见到!这河北、河东还有长安以东的陕西,多少年没有战火了!可这一切……这一切都让你效忠的那个萧铁奴给打破了!”


    种去病怒道:“你住口!”


    种彦崧道:“你为什么要我住口,你怕么?你到底在怕什么!”


    种去病冷冷道:“你这就给我回去,回去告诉杨应麒:我不会背叛六将军的!”


    “我不回去!”种彦崧道:“我既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了。”


    “你——”种去病几乎为气结,好久才道:“你要真不走,我可真要杀你了!”


    “那你就杀吧。”种彦崧道:“我不像你,种这个姓氏不是我仰慕谁而改的!这个姓氏是在我血里流着,在我骨头上刻着!祖父在九泉之下看着我呢,我可以死,但不能做种家的不肖子孙!”


    种去病一个摇晃,摔倒在椅子上,颤抖着拔出刀来道:“你……你找死!”


    种彦崧延颈待戮,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将杨应麒要他转交的信拿出来道:“这是七将军给你的信!”


    种去病收了刀接过,打开一看,里面并无一字出自杨应麒之手,却是乃祖种师道写给杨应麒的亲笔信!种去病一见之下,仰面哀叹道:“罢了!罢了!”连哭三声,就要自刎。


    种彦崧赶紧拦住,叫道:“你干什么!”


    种去病道:“公义私义,不能两全,唯有一死,方能解脱!”


    种彦崧道:“你现在死了,萧字旗还是会北上打个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你还是以私害公!”


    种去病道:“那你还要我怎么样?”


    种彦崧道:“你若能想办法绑六将军进京,以皇后之仁,诸位将军之义,未必就会杀六将军!”


    种去病道:“就算不杀他!那时他也生不如死!”


    种彦崧叫道:“他一个人难过,胜于千万人头落地!”


    种去病沉默良久,终于道:“好,好,我听你的!”


    若是常人,在这等情况下也必踌躇蹉跎,但种去病已得萧铁奴狠辣之真传,当真忍得!心念既决便即行动,因听萧铁奴犹在灵寿未回,略一思索便知萧铁奴此行所为何事。他在军中作了一番布置之后便携一坛酒赶往灵寿,果然在曹二坟前找到了萧六。


    昏昏夕色当中,萧铁奴见种去病携酒而至,笑道:“还是你知我心。”他三十岁以后,行军打仗时便戒绝杯中之物,这时却接过了种去病手中酒坛鲸吸虎吞,一饮而尽。他酒量本宏,但这坛酒里却下了药,因此没多久便觉得头脑昏昏,竟而睡去。梦中似闻千狼哀嚎,万鬼悲哭。


    萧铁奴这一觉睡得好长,醒来后脑袋犹自疼痛,却已闻到一股扑鼻尸臭,挣扎着大叫道:“什么味道!什么味道!”


    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启禀六将军,是敢死营!”


    虽在昏暗当中,但萧铁奴一听就知道是种去病,顺口问道:“敢死营?”


    “是。”种去病道:“在二十万大军当中,敢死营是绝对不可能随我归降的,所以我昨晚把他们诱入死地,堵住出口,尽数烧杀了。”


    这几句话说的当真轻描淡写,但萧铁奴听了一开始是不敢相信,随即在种去病的眼神中知道这不是一句大话,胸口一痛,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好久才能出声,叫道:“你……你说什么!”


    种去病单膝着地,跪在萧铁奴面前,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说道:“六将军你放心,我做下了这么大的罪孽,将来一定不得好死。不过这条命我还得多留几年,为了我死去的祖父,也为了我心目中的那位六将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