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投资,靠什么取胜
3个月前 作者: 周倩
1.投资是自己的事
投资的真经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到的,亦非每天一刻不停盯着盘面就能掌握,自己把心放慢才能看得更周全、更精深,投资过程是一个做“有心人”的过程。
做投资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和理念。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独立思考。
2008年5月,王亚伟所在的华夏基金不拘“抱团法则”,抛售基金重要领地钢铁股(主要是武钢股份、宝钢股份),致使两只股票短期大幅下跌。华夏此举,被坊间渲染为违反“行规”,但客观上,华夏靠迅速减仓,规避风险,成功躲过一波大的跌势。
华夏基金此次特立独行总算是成功了,但之前,王亚伟应该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因为他违反了基金行业“抱团取暖的潜规则”。
某基金经理曾直言:“我们考评,只看相对排名。华夏的做法,就是破坏了这个‘规矩’。”
在这位基金经理看来,基金界就是一个大圈子,绝大部分人要生存,就得遵守规则。抱成大团,不可能成为最好,但至少死不了。
不遵守“行规”最后通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做错方向,大幅亏损,成为业内笑柄;另一种,表现太出格而又获得成功,像华夏基金这样,免不了成为“眼红”对象。
一位老资格的基金经理坦言:“尽管我管理的基金,仓位可以降至60%以下,但我从来没有把仓位调低至60%。如果把仓位调太低,无论方向对错,都会被其他人当成笑柄。”
基金这个行业,基金经理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神圣,他们只是从事一个工作,没有必要拿名誉作赌注。他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排名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而这跟收益并不直接相关。
华夏基金风格为何如此果敢?
投资是自己的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线,不宜轻易跟随同行的思路,也不应跟风当下很有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
目前,市场对于价值投资存在一些误解。不知道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没有讲清楚还是有些人在理解上出了偏差,很大部分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根本不是在做价值投资,他们做的只是贴标签——给自己贴上价值投资者的标签,给与他们投资方法不同的人贴上投机者的标签,给某些股票贴上价值股的标签,给那些他们没有认真研究过的股票贴上投机股的标签。如果只有买这些被人贴过价值股标签的股票才算价值投资的话,这个门槛简直高不可攀。比如说,中国船舶和中国平安都是好公司,他们可能会在250元以上买中国船舶,在140元以上买中国平安,只是因为这些股票上有他们贴上去的价值股标签。什么“‘中国平安’这四个字就值250块”,什么“中国船舶200块不算贵,因为中国马上就要造航空母舰了”,现在看来,都成了笑话。而当初那些放话的人认定自己永远是对的,错的只是这个市场。
王亚伟庆幸自己不是这样的价值投资者。如果说只有价值投资才能获取持续稳定的收益的话,王亚伟完全有资格说自己更接近于一个价值投资者,尽管他从来不愿这样归类。从长一点时间看,市场不会以价值投资、非价值投资来区分投资者。同样是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是成功的投资者,而他的某些中国信徒则是失败的投资者。市场会这样来划分,残酷但很公平。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无须费尽口舌去表白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业绩会说明一切。
我希望以自己的投资实践去丰富价值投资的内涵,对于会不会被贴上价值投资者的标签,我毫无兴趣。——王亚伟
是否属于价值投资,取决于如何投资、在什么价位投资,与谁在投资、投资什么无关,贴标签是没有用的。巴菲特经过研究,在八元买了比亚迪,这算是投资。如果只是听说巴菲特买了比亚迪也跟着买,即使有机会在八元以下买入,也只能算是投机。因为这种行为是跟风,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如果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一只ST股的未来预期价值远高于当前价格,在低位买入的行为也是价值投资。
2.做好投资的“农民”
2008年大熊市中期,业内出现一种观点:每次市场发生转折期间,基金从来不能起到领导作用,只是趋势的追随者,助涨助跌而已。当时,业内一位知名投资人士、以价值投资闻名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很无奈地表示:“目前,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做基金经理,可能一半都没有经历过熊市的考验,整个队伍良莠不齐。这使得在国内研究基本面、做价值投资非常之难。”
再对比2007年牛市时的状况,那时基金经理四处作秀,浮躁心态严重,内部管理粗放。按理来说,基金从业人员不应当随便发表对市场走势、个股价格的看法。不过,为了争得“明星基金经理”的桂冠,很多基金经理不是把精力放在深研股票上,而是频频抛头露面于电视、电台、报纸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体之上,大肆吹捧自己的投资理念和远见卓识,唯恐“天下有人不识君”。“时势造英雄”,2006年、2007年市场造就了一大批“英雄”,投资做了半年不到就非常牛,而且还有公司把他们当台柱子一样挖过去,整个业内的投资心态都非常浮躁。
在整个过程当中,王亚伟保持了出奇的淡定,自始至终埋头做事。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里,王亚伟最终获得成功的一大原因来自于良好的心态。
中国股市是一个半强有效的市场(也就是说股价会及时地反映企业的基本面信息、产品销量、财务报表、治理结构、资本运作等,但仅仅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已经不可能带来较好的收益,因为这些信息已经包含在股价之中了),是充满噪音的世界。投资人要想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并做出超过他人的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头顶“最牛基金经理”的光环,每年年末参与公募基金排名战,成为市场紧密跟踪的焦点……以至于王亚伟自己也坦言,他承担了一些额外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化功能”,王亚伟注定要比绝大多数的同行承载更多压力。
说话不急不慢的王亚伟,留给市场的总是一副正在思考的神态。华夏基金内部人士是这样描述王亚伟的:“他就是这样,不喜欢言语,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大家觉得他挺好的,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一次华夏基金的内部交流会上,王亚伟坦言自己看错了市场。
很多见过王亚伟的同行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低调、淡定。“他真的很低调、很淡定”,将他放在众人中,如果没有最牛基金经理的荣耀,他属于“很难被人在第一时间发现的那种”。
范仲淹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话诠释这样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投资比拼的不仅是资金、技术、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比拼谁的心态更稳定、更健康。基金经理掌握庞大资产,诸事经纬万端,惟有把心放慢,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份平常心,方能张弛有度,笑傲资本江湖。
3.最牛基金经理选股逻辑
王亚伟最可以借鉴的思路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企业的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一些独特的角度,跟市场上主流的观点有所区别。如果自身评估公司的角度跟其他投资者差不多,那就很难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机会,很难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率。
王亚伟非常强调要从产业投资者的眼光出发去看待企业的价值,这一点应该是他区别于众多基金经理的地方。对于并购重组类股票的投资,是其最为著名的。很多企业尽管赢利不多,甚至很长时间看不到好转的迹象,但对于某些产业投资者而言,却具有很大的并购价值。
王亚伟遵循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跟典型的价值投资者并没有太大区别,也是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回到合理估值或者高估时卖出。王亚伟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对公司价值的评估能力,也就是他强调的多角度对公司进行估值的能力,他可能有一个或几个较为独特的角度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从而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并提前于市场发现投资机会。
对于公司价值的判断,王亚伟主要强调的角度有三个:一是从行业成长性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企业;二是寻找隐蔽资产和隐蔽价值;三是被并购的价值。关于前两条,很多基金经理应该已经做了很多,但第三条,对于并购价值的判断,可能是王亚伟比较独特的。
王亚伟另一个很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他的风险管理方式,即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将重组类股票的风险变为可控,从而可以享受其中的超高收益。这样的投资方式依赖于其个人特定的知识结构、经验和社会关系等因素。他自己可以轻易地复制,其他人却难以模仿,因而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收益率,而不被同业竞争所侵蚀。
4.最牛基金经理卖出原则
有过投资经验的人可能有这个体会,卖出是比买入更为困难的任务。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买入原则一般比较类似,即都是在保证一定的安全边际下买入,但卖出原则则不尽相同,大体有两类典型的方式:一类是在股票价格回到合理估值的范围就会考虑卖出,并将资金转移至其他被低估的股票,彼得?林奇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第二种是一旦买入就几乎永不卖出,只在严重高估或基本面变差的情况下才卖出,费雪和巴菲特主要采用的就属于这种方式。
对于两种典型的卖出方式,支持阵营各是大有人在。第一种方式的卖出逻辑非常清晰,既然已经不低了,就没必要继续持有一只股票,主动管理的职责就是寻找被低估的公司。晨星美国2008年基金经理奖得主,ArtisanInternationalValue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第二种卖出方式背后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即由于公司拥有一定的经营杠杆,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一般会高于销售收入增速,一旦销售收入好转,利润层面一般会加速增长,并能持续地超预期,这样就提供了快速获取高回报的机会。
从王亚伟反复强调的观点来看,他应该属于前者,这跟彼得?林奇比较类似,麦哲伦基金的换手率一直不低。不过,相对于第二种卖出方式,由于卖出时机普遍更早,第一种的换手率肯定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