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3个月前 作者: 李可
对普罗大众而言,不论情愿还是不情愿,竞争总是无所不在。竞争通常由两种情形造成:资源不足造成的竞争,以及为维持现状而进行的竞争。
来看看我们面临哪些自觉不自觉的竞争。
大多数人倾向于拥有一份压力不大的工作,高薪,工作内容有意思,那么其实现几率如何呢?时光倒退20年,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高考录取率大概是8%——当年的大学生因此被冠名以天之骄子——而现在,这个数字被放大了10倍。数字是最客观的,80%的高考升学率的背后有两个事实——高校已经营成了庞大的产业,以及与之成反向的竞争激烈、不容乐观的应届生就业。
想象一下,当面对一份陌生的简历,HR首先会检视应聘者的相关工作经历、技能、学历等,这些都合适后,HR才会试图在面试中探寻应聘者的智商、性格、价值观——这几点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特质。根据近年来在一线招聘网站投放招聘广告的经验,一个较好的职位能收到二百份申请,从书面资料来看,其中合资格的大约是二十份,那么无论如何,1:20的竞争在所难免了。当一个人是新手的时候,这种竞争轻易地就被放大了10倍。
世界每天都在变,2007年《杜拉拉》第一部刚出版的时候,无数人都在致力于尽情分享黄金十年的盛宴,时至今日,当经济学家们争论着是经济将要二次探底还是经济正在二次探底的时候,人们——尤以日益消融的中产阶级为甚——殚精竭虑的是如何在通货膨胀中使个人资产免于贬值。
对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一个人也许能相当的随遇而安,然而涨价的不仅是房价,还有房租,房租同样能够轻易地将人逐出市区,于是他(她)开始承受交通的折磨,日复一日地辗转跋涉所带来的疲乏足以动摇乃至破坏一个人的理想,使得淡泊名利的超世脱俗成为形同鸡肋的想象。
简而言之,盲目的乐观于事无补,就未来几年的情形而言,最乐观的职场人恐怕也难以回避三种类型的压力:饭碗引起的压力,包括工作和就业;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资产不断缩水,使人进退两难;环境带来的压力,以拥挤阻塞的上下班交通为典型。现实主义者倾向于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悲观主义者更是极度渴望安全感,这两部分人群通常会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那么还得加上对教育、养老和医疗的考量。
说到底,真正做到置身世外、独善其身,需要不菲的资本作为前提,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动物,我们身不由己卷入竞争和竞争带来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形下,仅仅靠追随喊口号式的励志或者鄙视厚黑并不解决问题,对于现实给予的种种难题,解决之道从来都不是那些玄而又虚的传销式煽动或者批评一切的愤世嫉俗,你喜欢也罢厌烦也罢,踏实加逻辑总是比较靠谱的路径,而源于智慧提炼和规律总结的职场规则,其作用正是为了让这条路走得更加容易而有效。
杜拉拉的特质中有不理想的地方,不够达观,宽容不足,但起码,从青涩到练达,她一直都是一个认真思考、坚忍不拔的理想主义者,杜拉拉式的职场哲学信奉的是踏实、唯物、努力并且适当忍耐,前提是理想和逻辑。
《杜拉拉大结局》讲述的是拉拉在SH的职场经历。在SH的头一年对拉拉而言充满压力,上司不体恤,下属不得力,本职工作不熟悉,公司制度不完备,当总监的奢望三年两载她顾不上想,只求能坐稳C&B经理的位置。然而,李卫东争当先进,偏偏麦大卫又不容后进,拉拉被动地和李卫东展开竞争。千头万绪之中,拉拉选择了做什么放弃什么,站稳了脚跟。然而,她发现自己夹在各有立场各怀心思的头头们之间,为了平衡好各方关系和公司的整体利益,拉拉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谨慎地选择自己的位置——所谓做事又做人。拉拉在职场中忍耐,也在职场中成长,一步一步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积累,她在时刻准备着。
在西式的职场词典中,说到理想,人们首先联想到的英文单词就是ASPIRATION(渴望,志向,抱负)和AMBITIOUS(野心勃勃的,雄心勃勃的),尤其是在谈到个人职业发展的时候,这两个单词频频出现,它们名下的内容经常抱负高远、激动人心,但有时候也颇为平和实在,而紧随其后的,必定是非常具体的行动计划,用以确保和组织目标结合了的个人愿望得以实现。
看看中式说文解字:所谓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折中东西方的说法,理想未必非得光辉高大,完全可以是某个平和的愿望,但是,离开了踏踏实实的行动,就谈不上什么理想,只是空想和幻想罢了。
《杜拉拉》第一部出版至今已有四年,在《杜拉拉大结局》出版的今天,我想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见,职场小说!再见了,杜拉拉!她属于这个时代。
曾尝试为杜拉拉写过一首歌词,允许我以此结尾,算是对我心目中的杜拉拉的一个注释。
我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
有理想,
爱自由,
我喜欢聪明地努力。
升职没有那么简单,
爱情没有那么容易。
真话惹事,
假话没劲,
我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