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浮空山(22-23)
3个月前 作者: 居尼尔斯
第44章浮空山(22-23)
22、
宿海在山居老人院外一棵榕树下等到李勰,两人之间隔着老榕树的树须,恰似挡了一道帘子。
“行囊放在门口,世子若信不过,我可以等你清点完。”宿海道。
李勰没接话,转从袖中掏出一包什么,往半空中扬了扬,朝宿海扔过来。
宿海一把接住,见是一团纸包,先闻了闻,闻出草药香气,正想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听李勰道:“本该给你一张方子,十几味药材,怕你的水精兄弟没命等你抓齐。”
宿海闻言一笑,心知纸包里装的已是解药,小心将之收好。“多谢世子好意,就此告辞。”
往前走了两步,宿海忽又回身,见李勰还没走,便接着道:“我和世子往后还会狭路相逢,今日之事,当作恩情,记下了,来日方长,必会相报。”
“阁下身负武艺,路数出自我大唐军中,为何甘心替昆仑奴卖命?”
“我这条命是昆仑奴救回来的,没有卖命一说。”宿海道。“世子暗中研究我的武艺,对我有兴趣?”
李勰冷笑一声,“阁下使的箭术,并不避人,但凡长了眼睛,都能看出一二,何需暗中研究。”
“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你我本该后会无期,阁下既说狭路相逢,不免多问一句,你究竟图什么?”李勰道。
“世子别误会,我不图什么,只不过刚好是个守信之人。”宿海道,“只要玉京子一天不放弃那件宝物,蒲岛岛民信奉玉京子一天,我与世子的缘分,就一天不会结束。”
李勰沉默不语。
“世子若不想与我牵扯,不妨尽早远离那乌娘子。”宿海道,“玉京子神力非同寻常,远非人力所能对抗——”
“阁下再耽搁下去,你的水精兄弟恐怕会先远离。”
宿海闻言,哈哈大笑,好半天,方道:“我同世子,没准更适合当朋友……后会有期。”话毕,宿海转身,踏着横斜月影,径向浮空山去。
23、
卫习左从昏睡中醒来,已是两日后的夜里。
满室昏暗,卫习左花了些时间,静静觉知自己身体。这两日昏迷间,他听到山居老人和军医谈他的病况,宿海伤李勰,伤得轻,分明有意留他性命。卫习左没有世子的好命,宿海对他下的是杀招,以致他失血过多,全凭吊着一口气活下来。
静躺了片刻,卫习左想爬起来,试试到底伤得多重,咬牙试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力气支撑。
卫习左脱力躺回榻上,瞪着眼睛看顶上椽子,回想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
不知过去多久,房门吱嘎响,卫习左没听见脚步声,继续瞪眼往上看。
胡阿藏点亮油灯,端着托盘走近榻边,被他吓出一声惊叫,托盘差点失手。
“你醒了?”她问。
卫习左不接话。
“我去叫世子!”
“……叫他做什么?”
“世子一直在等你。”到门口,胡阿藏又退回来,“你先把药喝了。”
喝过药,又帮他少量进了一些吃食,胡阿藏闷声不响端走食具,迈过门槛,听卫习左发出蚊子般的声响:“谢了。”
胡阿藏顿住,也不回头。“你就别说这种话了,我只是不喜欢欠人恩情。”声音比卫习左大不了多少。
卫习左看她离开,不多时,李勰走了进来。
见他要把门关上,卫习左道:“不要关门。”
李勰照做。
等他走近,卫习左看他气色,“世子恢复挺快。”
“先生也不错。”
“乌娘子回家了?”
李勰点头。
“伤重,起不来,见谅。”卫习左道,“世子找我何事?”
屋内陈设简朴,不见坐具,李勰倚梁柱而立。“来找先生请教一些往事。”
“问。”
“我知道先生来岭南是为异蜂。这之前,可有人指引?”
“没有。”
“先生自何处听得异蜂传闻?”
“长安术士都在传,年前发生的事,传了有些日子,想不知道都难。”卫习左道,“只是上都宝地,没多少人信,也没多少人在意。”
“先生怎么就信了?”
卫习左轻哼一声,“你到底想问什么?”
李勰静默须臾,道:“长安出现异蜂传闻之后,先生是否遇到过道术高深的道人?”
“没有。”卫习左想也不想地说。在他眼里,长安真正的高人,一只手数得过来,都是避世隐士,哪会轻易抛头露面。
李勰不再接话。
良久,李勰站直身体,向卫习左道:“天色已晚,不打扰先生休息。”
在他离开之前,卫习左道:“等等。”
李勰面露疑色。
“你的岭南行,到此为止了?”
李勰点点头,道:“往后,先生可自行安排去处。”
“可是……你的命解了吗?”卫习左急问道,带得伤口一阵尖锐疼痛,额头禁不住沁出汗来。
李勰摇头,“既是家师批的命格,合该找他求解。”
“那乌岚……”
李勰目光一利。
“她在山上救了我。”卫习左解释道,“我还没跟她道谢。”
“她救你,不是为了要你谢她。”
卫习左自嘲一笑,刚才胡阿藏也这么说。李勰解散了几人队伍,往后他可以自行安排去处,照常理,他该觉得雀跃,他可以不怕死地再上浮空山,不寻到几件宝贝不罢手,也可以回长安,可他并不想做任何打算、不想动,恍然间,一切都变得了无生趣。
李勰迈步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停下,回头道:“对了,先生从何处得知,南海异蜂蜂巢宝贵?”
“我早说过了,古书上。”
“书名?”
“书是残本,没名。”卫习左道,“小时候我在务本坊遇到一个云游老道,他赠给我的。”
“这位云游老道可有大名?”
“那时我小,没问,除了几册书,他还教了我一些咒术,若要推究,他算引我入道的师父。”
“请教先生,这是哪一年的事?”
“德武九年。”
“先生确定?”
卫习左面上泛起冷笑。“那一年,岁星异动,天时不正,长安到处人心惶惶,我与父母失散,成了孤儿。我不会记错。”
“也是十七年前了。”李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