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3个月前 作者: 米兰·昆德拉
第一章面相
1
那女人约摸六十或六十五岁,我坐在健身俱乐部游泳池边一张折叠椅上看她。这里是一幢塔楼的顶层,整个巴黎可以尽收眼底。我正在等阿汶奈利厄斯教授,每有必要,我们就相约在此聊天,但今天他迟到了,我便只好看那女人。她独自站在齐腰的池水中,两眼直盯着一个身穿运动长裤、正在教她游泳的年轻救生员。他发出指令:让她手把住池边做深呼吸。她做得那么卖力,认真,活像一台老掉牙的蒸汽机在水下呼哧呼哧喷气。(那充满诗意的声音,早已被人遗忘,若要向不知情者描述,不妨就说像一个手把着游泳池边的老太婆没入水中的出气声,那再确切不过了。)我看得出了神。她让我着迷,是因为她的姿势很滑稽(救生员也注意到了,他的嘴角微微绷着)。这时,一个熟人过来搭讪,分散了我的注意力。等我想再看,授课已经结束。她正绕着水池朝出口走去。她经过那个救生员,朝前又走了三四步。忽然,她扭过头来粲然一笑,向他招了招手。就在此时,我心头怦地一震!那笑靥,那动作,分明属于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她抬臂时,有一种令人销魂的轻柔感,仿佛顽皮地将一个五色彩球抛向她的情人。那笑靥和动作,优雅而富有魅力,但是她的那张脸和身体,却已魅力全无。这是淹没于身体的无魅力之中的一个动作的魁力。毫无疑问,那女人已意识到自己不再美丽,但此时此刻,她却忘记了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一部分存在于时间之外。我们或许只在某些特殊时刻觉察到自己的年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无年龄可言。不管怎么说,她转身、微笑、向年轻救生员招手(他忍不住而嗤笑)那一瞬间,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年龄。她的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内在魅力,在那动作的一刹那显现,令我目眩。我奇怪地受到感动。于是,阿格尼丝一词浮上脑际。阿格尼丝,我从来不认识一个名叫阿格尼丝的女人。
2
我躺在床上,美滋滋地假寐。大约清晨六点时分,曾有过一阵醒觉前的翻身,我伸手摸出枕边的半导体小收音机,按了一下按钮。正在播送早晨的新闻节目,但分辨不出具体在说些什么。我迷迷糊糊又睡过去,于是播音员的话语混进了我的睡梦。千金难买回笼觉,这是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刻:多亏了收音机,使我能品味这似睡犹醒的乐趣,在清醒与沉睡之间回旋真是妙不可言,仅此一点,我们应不必为自己出生而懊悔。我究竟是在做梦,还是真到了歌剧院,聆听两位穿骑士服的男高音关于天气的一段二重唱?他们为什么不歌唱爱情?我想起来了,他们是播音员。唱歌停止,他俩开始逗趣:今天将又闷又热,可能有雷暴雨,第一个话音未落,第二个又调笑似地插入,真的?前一个声音也报以调笑的口吻说,Maisoui①请原谅啦,伯纳德。但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忍着啦。伯纳德哈哈大笑说:这是对我们罪孽的惩罚啦。接着又是前一个声音:伯纳德,我凭什么要为你的罪孽受罚?伯纳德的笑声更响了,为的是让全体听众明白这罪孽指的是什么。我猜他的意思是,这是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愿望:让每一个人都把我们看作是罪孽深重的人!让我们的恶行被比喻为暴风、旋风、飓风!当法国人今天晚些时候撑开雨伞的时候,让他们充满嫉妒地回想起伯纳德模棱两可的笑声。我调到另一个台,因为我觉得又一阵睡意正袭来,我希望一些更有趣的意象掺入我的睡梦。在隔壁那个台,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说今天将又热又闷,可能有雷暴雨。我很高兴,法国有那么多的电台在同一时刻用同样的话语说同样的事情。这正是统一与自由的完美结合人类还能要什么呢?于是我又拨回到方才伯纳德大谈他的罪孽的地方,但这时已换成另一个声音,正为一种新型雷诺汽车唱赞歌;我拨动旋钮,听到庆贺裘皮酬宾展销的女声合唱;再拔回雷诺台,只赶上雷诺赞歌的最后两拍,接下去又是伯纳德的声音。他单调地摹仿着渐渐逝去的旋律,然后宣布海明威的一部新的传记第一百二十七部传记出版,说这部传记才真正有价值,因为它透露了海明威一生没有说过一个字的真话。他夸大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负伤次数,他一向把自己装成勾引女人的老手,可是早在1944年8月就已证明,后来又一次证明,他从1959年7月以后完全丧失了性功能。啊,真的?另一个声音笑着说,伯纳德又调侃着回答:Maisoui接下来,我们觉得又一次登上了歌剧舞台,与阳痿的海明威在一起,说着说着,不知哪里冒出一个非常严肃的声音,讨论起几周来一直为全法国瞩目的审判:一名年轻妇女因麻醉操作不慎而死于一次非常简单的手术。由于这个事故,一个为保护它所谓的消费者而成立的组织建议,将来一切外科手术都必须实况录相,胶片存档。该保护消费者协会认为,只有这样,法庭才可能恰如其分地为每个死在手术台上的法国男女伸张正义。听到这里,我又睡着了。
我大约八点三十分醒来,醒后就试着描画阿格尼丝的形象。她和我一样,也躺在一张大床上。床的右侧空着。她的丈夫该是谁呢?显然,是个星期六也必须清早离家的人。这才能说明为什么她此刻独自一人,甜蜜地在清醒与沉睡之间回旋。
然后,她起床。面对她是一台电视,由一根鹤脚似的长腿支着,她随手把睡袍往显像屏上一搭,颇像舞台上一挂缀满流苏的白色幕布。她贴床站着,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的裸体:阿格尼丝,我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个美丽的女人,也许她觉察到了我的目光,急忙捱进邻屋去穿衣。
阿格尼丝是谁?
恰如夏娃由亚当的肋骨变来,恰如维纳斯诞生于海浪之中,阿格尼丝是从游泳池边那个六十岁女人向救生员挥手致意的动作中蹦出来的,而那个女人的五官特征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淡忘。当时,那动作唤起我对往昔的一种无法解释的深切怀念,这怀念产生了我称之为阿格尼丝的女人。
一个人,或者椎而广之,一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就其定义而论,难道不应该是个独特无匹、不可模仿的存在吗?那么,当我看到某人做了一个动作,这个与她有联系的动作,这个表现其特征、作为她个人魅力一部分的动作,何以同时又成为另一个人的内质、成为我的梦中所见呢?这,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的星球见过八百亿人,那么很难设想人人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套路。从数学上说,这也根本不可能。毫无疑问,世上的动作要比人少得多。这便引出一个令我们吃惊的结论:一个动作比一个人更有个性。再说得简明扼要些就是:人多动作少。
当初我在谈论那个游泳池边的女人时曾说过,她的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内在魅力,在那动作的一刹那显现,令我目眩。这是我当时的感觉,其实我错了。那动作根本没有显现那女人的内质,实际上是那女人向我展现了一个动作的魅力。一个动作不能被视为一个人的表现,不能被视为他的创造(因为无人能创造一个完全独创性的、不属于任何人的动作),也不能被视为那人的工具,相反,恰恰是动作把我们当作它们的工具使用,当作它们的载体或化身。
阿格尼丝这会儿已穿戴整齐,走进了客厅。她停下脚步,侧耳谛听。隔壁隐约有响动,她知道是女儿刚起身,便急忙闪进走廊,好像要躲着她似的。她走进电梯,按下去门厅的按钮,电梯非但不下降,倒像害了舞蹈病-样抖动起来。这电梯作怪、让她担惊受怕,已经不是第-次。有一次她想下楼,电梯却往上跑;还有-次门就是不开,把她囚禁了半个小时。她觉得它想同她达成某种谅解,以它那粗鲁、无言、兽性的方式告诉她什么。她向门房抱怨了好几次,可是电梯对别的房客相当正常友好,于是门房认为阿格尼丝与电梯不和是她自己的毛病,未予理睬。这一回阿格尼丝傻了眼,只好走出电梯从楼梯下楼。谁知楼梯间的门刚刚关上,那电梯又正常如初,跟随她下了楼。
星期六是阿格尼丝最辛苦的一天。她丈夫保罗通常七点之前离家,午饭与朋友在外面吃,而她就得利用这一天的空闲,料理那成百上千比正经公事还要讨厌的杂活:上邮局耗半小时排队,到超级市场采购,在那里跟一个职员吵了一架,在付款柜台等候浪费时间,给水暖工打电话,央告他准时上门,免得整天等他;她还想抽个空,挤出点时间洗个桑那浴,休息休息,这是她一个星期都干不成的事;而到了傍晚时分,她发现自己总是与吸尘器、鸡毛掸为伍,因为每星期五前来打扫的女佣变得越来越丢三落四。
然而这个星期六不同一般:这天正好是她父亲去世五周年。她眼前出现了一幅特别景像:父亲拱背坐着,面前是一堆扯碎的照片,阿格尼丝的妹妹正朝他吼叫:你千嘛要把妈妈的照片撕掉?阿格尼丝站在父亲一边,妹妹俩大吵,突如其来的憎恨让她们失去了理智。
她出门钻进停在房前的汽车。
①法语,意为是的。
3
电梯带她来到塔楼顶层,这里是健身俱乐部,里面有一个大游泳池,有涡旋浴、桑那浴、土耳其浴,还能观赏巴黎全景。更衣室的扬声器里传出隆隆的摇滚乐。十年前她初来时,俱乐部还没有这么多会员,比较冷清。年复一年,俱乐部不断改观:玻璃越来越多,彩灯、人造花草、仙人掌、音响、音乐也多了,人也越来越多,俱乐部的管理人有一天决定把健身房的四壁都安装上大镜子,这一来又使人数翻了好几倍。
她打开一个衣柜,开始脱衣。两个女人正在一旁闲聊。一个是女低音,不紧不慢地抱怨她丈夫把什么都摊在地板上:书、袜子、报纸、甚至火柴和烟斗。另一个则是女高音,嘴皮子快一倍,完全是法国人的习惯,每句话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提高八度,听上去像母鸡生蛋后愤怒地啼叫:你的话真让我吃惊!你真让我失望!我真是吃惊!你得拿定主意!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毕竟是你的房子!你得拿定主意:别让他捏住你!那另一个女人依违于两种选择之间,一方是她的朋友,她尊重她的意见;另一方是她的丈夫,她仍然爱他;于是她只好郁悒地解释说:我该怎么办呢?他就是这么个人!一贯如此。打从我们认识,他就把东西摊得到处都是!那他必须停止这么做!这是你的房子!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你得把这-点跟他讲清楚!那女高音说。
阿格尼丝从未参加过这样的交谈;她从未说过保罗的坏话,即使她觉察到这使她多少与其他女人疏远。她扭头朝女低音方向看去:她是个年轻女人,浅发,面庞像天使。
不,不!毫无疑问是你有理嘛!你不能让他那么做!另一个女人又继续说:阿格厄丝注意到,她说话时脑袋飞快地左右乱晃,还耸起肩膀,竖起眉毛,仿佛有人胆敢不尊重她朋友的人格,她必须表示极大的愤怒和震惊。阿格尼丝熟悉那动作:她女儿布瑞吉特摇头扬眉时一模一样。
阿格尼丝脱去衣服,关上柜门,通过一道转门来到一间铺了磁砖的大屋子,这里一头是淋浴,另一头是用玻璃隔开的桑那浴室。女人们挤坐在里面的长木凳上,有人还裹着特殊的塑料布,像不透气的罩子蒙在身上(或身体其他部分,最常见的是腹部和臀部),这样皮肤更能出汗,她们就能更快地减肥,或者说,她们相信会这样。
她爬上最高的一张凳子,因为只有那里还有空。她倚墙而坐,闭上眼睛。音乐声传不到这么远,但女人们声势不减的聊天,亦吵闹得可以。一个不太眼熟的年轻女人走进桑那浴室,她刚进门就吆喝众人挪动,要她们挤一挤,然后提起一桶水倒在石头上。滚烫的蒸气腾起,嘶嘶作响。坐在阿格尼丝身旁的一个女人怕烫而后缩,双手捂住面孔。那新来的见了说:我喜欢滚烫的蒸气,这给我真正的桑那的感觉。她边说边挤进两个赤裸的身体当中,开始谈论起昨天电视中的聊天节目,说的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最近刚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他真了不起!她说。
另一个女人点头称是:啊,是的!而且那么谦虚!
新来的说:谦虚?你不觉得那人是多么骄做?但我喜欢那种骄做!我崇拜骄做的人!她转脸问阿格尼丝:您觉得他谦虚吗?
阿格尼丝说没有看那个节目。新来者似乎感到这句话表示了婉转的异议,顿时两眼直视阿格尼丝,高声重复说:我厌恶谦虚!谦虚是虚伪!
阿格尼丝耸耸肩。新来者说:洗桑那浴,要的就是真正的热腾劲儿。我必须大汗淋漓。然后我非得再来个冷水澡。冷水冲凉!我最喜欢这样!即使早晨我也喜欢冷水澡。我觉得热水澡很讨厌。
不一会儿,她又宣布桑那浴太闷人;她重复一遍多么讨厌谦虚之后,起身离去。
阿格尼丝还是小姑娘时,常常跟父亲去散步。有一次她问他是否相信上帝。父亲回答说:我相信造物主的电脑。孩子之所以记住是因为这个回答很奇特。电脑这个词很奇特,还有造物主,父亲从来不说上帝,总是说造物主,仿佛他想把上帝的重要性局限于他的工程活动。造物主的电脑:人怎么才能与电脑交流呢?于是她问父亲是否祷告。他说:那就像电灯泡烧了向爱迪生祷告一样。
阿格尼丝自忖:造物主给电脑安放一个详细的程序后就离去了。上帝创造了世界,然后把它交给人类;被遗弃的人类在茫茫虚无之中不断呼唤着上帝却得不到回答所有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新颖。但是,被我们的先祖上帝抛弃是一回事,被宇宙电脑发明者的上帝抛弃则是另一回事。程序取代了他的位置,程序在他不在时不停运作,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给电脑安放程序:这并不意味未来的一切都已纳入计划,什么都由上苍写好。譬如,程序并没有具体说明1815年滑铁卢有一场大战,法军败北,它只说明人的本性好斗,注定要交战,而技术的进步将使战争愈加凶险。从造物主的眼光看,其余一切都已无足轻重,只不过是一个总体程序中的排列组合游戏。这些不是对未来的预言式的期待,它只是标明了各种可能性的局限,在此范围内,各种决定性的力量均受到偶然的摆布。
我们称之为人类的设计也是这样。电脑不曾安排一个阿格尼丝或一个保罗,它只规划了所谓人的原型,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一大批样品,它们都没有内在的个性。这就好比一辆雷诺轿车,它的内质储存于车外,在设计中心办公室的档案库里。单独的轿车只有序号的区别。人类样品的序号就是面相,即各种面部特征的组合,它纯属偶然,却不可重复。它既不反映性格,也不反映灵魂,更不反映我们所谓的自我。面相仅仅是样品的序号。
阿格尼丝回想起刚才那位讨厌热水澡的新来者。她进来是为了向所有在场的女人通报1.她喜欢滚烫的桑那浴;2.她崇尚骄做;3.她不能忍受谦虚;4.她喜欢冷水淋浴;5.她讨厌热水淋浴。寥寥五笔,她勾勒出一幅自画像,通过这五点,她界定了她的自我,并展示给大家。她没有谦虚地展示,(她毕竟说过,她讨厌谦虚!)而是一付咄咄逼人的架势。她用的动词诸如崇拜、讨厌都充满激情,这仿佛是宣布,为了这五笔中的每一笔,为了这五点中的每一点,她随时准备拼个你死我活。
为什么如此激动?阿格尼丝反躬自问。她想:像我们这样被抛掷到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与掷骰子时那特定的一掷认同,与超凡的电脑所安排的偶然动作认同:我们看到这(镜子中面对我们的映像)就是我们的自我时,不必大惊小怪。没有面相即自我这种信念,没有这样一种基本的幻像、原幻像,我们就无法生活,至少不能认真对待生活。与自我认同是不够的,必须充满激情地认同,视为性命攸关之大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人类原型的一个变体,而是一种有其不可替代的内质的存在。那位新来者之所以要给自己画像,而且明确告诉大家它体现了某种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属性,某种值得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的属性,原因也正在于此。
阿格尼丝在桑那浴蒸气中熏了一刻钟,起身一猛子扎进了一个注满凉水的水池。然后,她也来到大屋躺下休息。四下都是女人,她们仍然在没完没了地说话。
她很想知道电脑程序安排的死后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她脑子中出现两种可能。如果电脑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们这个星球,而我们的命运又完全依赖于它,那么死后的存在除了我们现世已经历的几种排列形式以外,不会再有什么;我们将重复类似的情景和存在。我们将独处还是群居呢?可惜,独处不太可能;活着时只有那一点点,我们死后还能指望吗!不管怎么说,死者的数量远远超过生者!她现在正斜躺在一张折叠躺椅上,死后的存在充其量与此刻的经历相仿:四面八方都传来叽叽咕咕女人的说话声。这没完没了的说话声就是永恒:当然还可以想象出更糟的比喻,但女人的无休止的说话声已足以使她一定要抱住生命不放,一定要竭尽所能把死亡挡在远处,越远越好。
还有第二种可能:在我们这个星球的电脑之外,或许还有更高级的其它电脑。那么,未来存在就不会重复我们的过去,人死的时候就会有希望,虽然朦胧,却值得怀抱的希望。阿格尼丝想起近来萦回于脑际的一个情景:一位陌生人上门来见她。此人态度和善、性格可爱。他捡了一张椅子坐下,面对她和她的丈夫,侃侃而谈。他的友好态度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保罗情绪极佳,有说有笑,还取出了家庭影集。客人一页页翻看着,对某些照片感到困惑。例如,有一张是阿格尼丝和布瑞吉特站在埃菲尔铁塔下,客人间道:那是什么?
那是阿格尼丝,没错。保罗回答。这是我们的女儿布瑞吉特!
我知道,客人说,我问的是这个结构。
保罗惊讶地望着他:啊,那是埃菲尔铁塔!
哦,是埃菲尔铁塔!他的语调听上去仿佛你给他看了一张爷爷的照片,而他则说:啊,这就是您那位大名鼎鼎的祖父!很高兴终于见到了他。
保罗有些困惑不解,阿格尼丝却表现但然。她知道这男人是谁,知道他的来意,以及他会问些什么,所以她又有点紧张;她想把保罗支开,与他单独在一起,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安排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