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幸福来敲门
    李世民闻言身子一颤。


    赵军大营一边,李重九也看见了屈突通率领骑兵突击的一幕,对左右笑着道:“屈突通,也算身经百战的老将了,却也犯此大错,李世民已失去得胜的唯一机会了,传令下去!”


    十几名塘马跪在李重九面前道:“请陛下将令!”


    李重九将令旗一挥道:“令李元吉,李瑗,尉迟恭各部,放过屈突通部,让他们直接冲击中军,他们只需要截杀突厥骑兵,让他们不要过来就是了。至于罗士信的骑兵,包抄屈突通部,朕今天要全歼李世民这支精骑。”


    “诺!”


    十几名塘马一并得令,然后骑着快马奔去。


    然后李重九目光扫过姬川,张玄素等人道:“至于我们继续撤退,廷卫军撤过山梁后布阵,迎击屈突通部!”


    在李重九的军令下,屈突通的一万骑兵突击得十分顺利。李元吉,李瑗,王马汉部,他们只是坚守阵地,待屈突通的骑兵通过时,以强弓劲弩射去。而屈突通的骑兵没有纠缠,而是迅速脱离了战斗。


    不久屈突通部骑兵攻陷了原先赵军中军大营所在。但是在屈突通策马越过山棱之后,却发觉原本以为已是崩溃的赵军廷卫军,却是严阵以待。


    在山坡之后,赵军七千廷卫军布下十个步兵方阵。


    步兵方阵外竖重盾,重盾是深插入地上的,重盾之后,则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刀兵,陌刀兵,长矛兵,步槊兵,后面则是强弩兵和弓手。每个方阵七百士卒,十个方阵互为犄角,相互依持。


    在最后面则是李重九本人所在的中央方阵,赵军步卒犹如磐石一般守护着李重九所在的将旗。


    “赵军没有撤退!”屈突通恍然醒悟。


    但是唐军冲锋的势头已是完全停止不了了,排列成纵队的唐军骑兵队,已是来不及重新布阵了,他们再越过山棱的一刻,就已经开始全力驰骋,向山坡下冲击。


    这山坡虽是不陡,但是骑兵居高临下视野一片良好,而赵军的将旗清晰可见,到了这一刻屈突通就是下令撤退,这些骁勇的唐军骑兵也是不肯。而到了现在屈突通也只有一搏了。


    但是面对拿起长枪的步兵,就算经过严格训练的战马,也不敢硬往上面冲撞,对于骑兵资源十分稀缺的唐军而言,更不可能将骑兵用于冲阵。


    眼前这一幕,犹如澎湃而至的巨浪,突然在河道上遇到了礁石。尽管巨浪来势凶猛,遇到了坚硬的礁石,只有绕道而过,否则迎头相撞只有粉身碎骨。


    所以在战马冲击的一刻,唐军骑兵纷纷勒起马头,向步兵方阵的左右两旁冲击而去。


    “弓弩手,准备射!”


    “朝敌骑的战马射击!”


    “不要射人,射马!”


    吩咐完这些,方阵中的赵军郎将重重将剑往下一斩。


    在长矛如林的重甲步卒的掩护下,赵军的弓弩手早就准备好了,面对扑入整个视线的唐军骑兵,无数跳动着马头,他们就是闭着眼睛都能射中。


    “射!”


    一声号令之后,中箭的战马在狂跳,或者双蹄失陷,唐军士卒从马背上滚落,或者被战马掀飞。马嘶声响作一片,满目之内唐军骑兵一片人仰马翻,沉闷的坠地声,撞击声响起一片。


    一排蓄势已久的齐射之后,赵军弓弩手没有一人观察战果,而是低下头装填弓弩。


    “弓弩手,自由射击!步兵向前,掩护!”方阵的郎将对左右大吼道。


    “诺!”赵军士卒轰然答允,两排长矛长长的竖立在外,摆出枪林盾墙的态势。


    面对于此唐军骑兵自是不敢冲阵,但是他们也是从马鞍旁抽出弓箭,用破甲的重箭进行射箭。


    咻!咻!


    箭矢如飞,赵军重甲步卒铠甲上,重盾上顿时被不少箭矢射中,方阵中不时传来闷哼,中箭的士卒突然身子一软,从一排人堆里倒下。赵军的弓弩手,对于身旁倒下的袍泽,也是无暇看一眼,尽管他们不少人都是用身躯来挡住唐军骑兵的箭矢,来救下自己的性命。


    赵军以坚定的步兵方阵,顶住了唐军骑兵的骑射。攻不破步兵方阵,唐军骑兵犹如误入险境的群狼,他们只能在赵军十个坚壁步阵面前,晕头转向的兜来兜去,每个方阵间隙的空地上,成了唐军骑兵的坟墓。


    在赵军弓弩手射击下,唐军骑兵宛如被割草般被射倒,在战场上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士卒在大吼着,惨叫着,长矛折断,马刀斜插在地,战旗被无数马蹄一遍一遍的踏过。


    战马的尸体更是堆垒在一起,空地上都是人马的尸体横握,有些未死的战马,扭动着身躯,垂死的士卒,徒劳地在马蹄践踏的缝隙中爬行。


    屈突通指挥唐军英勇奋战,不过勇气抵不过伤亡。在重大的伤亡前,唐军骑兵攻击失败,唐军骑兵惊慌失措地溃退下来。


    屈突通与亲卫死命保护着将旗,来到一旁的空地上。屈突通看到了随他一起攻阵的其他两名唐军大将程咬金和张公瑾都已是没在阵中,恐怕凶多吉少。而眼下想要重整兵马,唯有靠他一路人马了。


    屈突通竖起将旗,正要重整人马,但是在这时候从左翼马蹄声大作,一杆罗字大旗出现,原来是赵军大将罗士信率三千骑兵从背后掩杀而来。


    屈突通和他的部下这一刻面无血色。


    此刻在山坡另一面,长孙无忌对王马汉所在村落的激战,也已是进入僵持阶段。唐军五万人马围攻王马汉的三万赵军,整整打了三个时辰,两方士卒的尸骸都是布满了村庄内外。


    身为大将的长孙无忌,指挥了一日,声音嘶哑,口唇干裂,没有喝过一口水。


    长孙无忌盯着战局,捏着拳头道:“再给我一点人马,再给我一万人,不,哪怕是一千生力军,我就可以攻破赵军的左翼。”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转身问道:“向陛下要求援兵的人回来了没有?”


    长孙无忌话音刚刚落下,一匹塘马抵达,向长孙无忌道:“将军,陛下说他手上,没有多余的兵力。眼下唯有靠长孙将军率将士英勇奋战了。”


    长孙无忌闻言,不由重重顿足。


    就在片刻之前,在唐军中军大营,塘马不断出入,递送着军情。


    房玄龄捡起李世民掷下的马鞭,递给李世民问道:“陛下,是派军增援长孙将军呢,还是派人马救出身陷重围的屈突通呢?”


    李世民望向正在激战中的中军道:“屈突通已入死地,救之何用,眼下先击破赵军左翼,再左右合围进攻赵国中军,方是上策!”


    杜如晦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也是如此认为。”


    李世民正在传令,一旁塘马前来火急火燎地禀告道:“启禀陛下,在渭水西侧,杨都督率军与赵军大股骑兵激战,但是已是支撑不住,赵军最少有三万骑兵正在渡河!”


    李世民转过头去问道:“这骑兵是哪里来的?”


    “应该赵军王君廓的西路军,杨都督之前追击王君廓的柴将军三万人马,被王君廓设计甩脱,眼下他率领十余万骑兵已是逼近三原,不用一个时辰,就可以抵达这里。”


    听闻这消息李世民左右大将,附近士卒脸色刷地一下都是苍白了,他们之前用尽计谋击败的赵国西路军,眼下不仅兜了回来,而且还在这大战之际赶来,来抄李世民的后路。


    “陛下,长安方向也是局势不稳,从汉中奇袭子午道的赵军,刚刚攻下蓝田,陈兵长安以南。”


    又一则坏消息传到了唐军军营里,现在战场上一片沉默。


    第八百六十章


    大胜


    烈风疾来,挂得李唐的旗帜折起。


    远处唐军的伤兵,躺在地上无力呻吟。四周吵杂的声音,慢慢进入耳中,鼻尖上都是随风飘来鲜血的味道。本来繁忙的塘马,这时候也是停下,人与战马一并喘着粗气。


    众将此刻心想,眼下就算是击败了正面赵军主力,但是一个时辰后,又如何抵挡渡过渭水的王君廓十几万骑兵。中军之中渐渐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而此刻身在战场上搏杀的唐军士卒还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最坏的消息。


    “怎么了?”李世民望向众将,“还没有到最后一刻呢,诸位难道就放弃希望了?”


    唐军众将都是垂下了头。


    “陛下,不如趁赵军还未合围,我们先退至长安,还有希望……啊,不要!”


    李世民收回染血的长剑道:“谁还敢言撤退!”


    众将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将领,一并道:“愿随陛下死战!”


    房玄龄这时候道:“陛下,还有一个时辰,我们还有机会,若是击败正面赵军主力,我们面对王君廓十几万骑兵,仍有一战的实力。”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知道了,你先去告之长孙无忌,就说朕这里没有多余的兵力给他,让他奋战至最后一刻。”


    众将听了都明白,时间不多了,所以增援长孙无忌,就算打垮了赵军的左翼也无济于事。倒不如破釜沉舟,先歼灭李重九所在中军为上。


    “诺!”


    李世民看向左右道:“传朕的旨意,命令参旗军,折威军,招摇军,苑游军四军出击,攻打赵国中军!朕亲自至第一线督战!诸位到此刻,朕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只有决战到底!”


    李世民遥遥望向前方的山丘,将长剑向前一指道:“诸位随我将旗前进,若有人退过将旗一步者皆斩!”


    听李世民这么说,众将都是领命。


    “陛下,李世民动了!”


    “是全军而来!”


    望楼上的将领疾步而来,向李重九禀告道,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李重九听了脚步一顿,眼前屈突通骑兵虽已是溃败了,但是自己伤亡也不小,而现在李世民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底子压上来与自己决战。


    姬川言道:“陛下,李世民已是急红了眼,这下是不顾一切地压上了,要与我军作最后一搏!”


    不少大臣眼见唐军这气势汹汹的样子,不由心底忐忑,打起退堂鼓来。虞世南想到方才自己主张撤退为李重九所斥,当下不敢再说。而其他众将,幕僚不少也是露出踌躇之色,但是却暂无一人敢言。


    “此刻唯有坚持到底。传令下去,全军坚守原地,不可退后一步!”李重九喝令道,他的目光扫过众将,心底打退堂鼓的将领仿佛被他窥破了心思一般,纷纷垂下了头。


    李重九军令已下,这时候一匹塘马疾驰而来。


    一名大将先是着急地探出头问道:“是援军到了吗?”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