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雨天下雨
    而德国引进的中国滁州飞机公司的CZ38发动机,不但推力可以轻松一千三百公斤,而且可靠性非常高,中国国内的两大研发生产航空发动机的企业中滁州飞机公司和福乐电气航空部一直都存在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为了竞争军方的订单可谓是花费了大工夫的,而滁州飞机公司虽然在大推力发动机的CZ40系列不如福乐电气航空部的FL43系列,但是在小推力的方面,他们的CZ38可是比福乐电气的FL39系列强得多,两者虽然推力都相当,但是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却是相差比较大。


    所以目前来说,福乐电气在大推力发动机上获得了诸多订单,不但有空军的F12战斗机的订单,而且还有海军的F11的订单,但是在小推力这一项上,却是连接败给滁州飞机公司,不但失去了F13战斗轰炸机的订单,而且在前个月刚进行的空军新型远程护航战斗机“F14计划”的招标项目中,福乐电气航空部和广安飞机公司联手推出的采用双发FL39发动机,单座布局的GP451原型机败给了滁州飞机公司的CP12原型机,而上面装备的自然是滁州飞机公司自家的CZ38系列发动机,如此也就代表着福乐电气已经连接失去了F13战斗轰炸机,F14护航战斗机这两个大订单。


    由此可见,德国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没有选FL39而是选了CZ38。


    在获得了大量CZ38发动机后,德国人的TA183战斗机迅速进行量产并服役的状态,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已经服役了一个中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德国人的TA183实际上就是历史上苏联米格15战斗机的原型机,而德国人另外一款和TA163存在竞争关系的MEP1101则是被美国人借鉴并设计出来了P86。现在德国还没跨,苏俄和美国自然也就得不到德国的大量军事装备技术,但是这个时代的技术却是有共通性的,美国人虽然没得到德国人的喷气式飞机技术,但是却一样可以仿制中国的F12战斗机。苏俄虽然得不到TA183,但是美国却是已经答应向苏俄提供喷气式飞机的技术,不但有机体方面的技术,而且还答应提供J33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的技术资料。至于更新式的J65轴流式发动机以及还处于研发状态的J47,就算是给了苏俄他们也没那个加工精度来仿制。


    抡起工业技术和底蕴,苏俄是各大参战国里最差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发展时间太短,和英美德法这几个老牌工业国就不比了,俄罗斯帝国留下的底蕴也不足,而后期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也不顺利,就算是中国发展工业的时间也比他多,苏俄是在一战结束后才开始,又是经历了几年内战,实际上一直到二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大规模发展,而那个时候,中国都已经提前发展了十年时间,而且还在一战里捞取了诸多好处。


    而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期间,世界上新型的工业市场并不是苏俄,而是中国,也就是说中国抢走了原本很多属于历史上苏俄的外国投资资金,没有资金来源,没有援助,苏俄只能靠饿全国人的肚子出口农产品,然而换回来工业设备,发展速度比历史上要缓慢的多。


    实际上要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强悍与否,直接看他们的飞机尤其是喷气式发动机就行了!


    而现在,各国都已经先后进入了喷气时代,但是苏俄依旧挣扎在喷气式飞机的门槛之外,估计等他们把J33仿制出来,都得一两年之后了。


    随着中国向德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加上在中国的全面战争压力下,盟军和苏军被迫暂停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进攻,也是让德国获得了宝贵的喘气时间,当然中国的这种帮助也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除了几乎搬空了德国的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储备外,一些德国的先进技术也是大量卖给到了中国,比如德国自己才刚研发出来不久的红外线技术,又比如钢铁,化工方面的一些基础材料技术,还有非常重要的高精度加工这方面的技术,这些都是中国所需要的。


    这些东西,尤其是高精度加工以及传统钢铁和化工方面的基础技术一直都是中国工业的短板,中国毕竟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很多技术不是依靠创新就能够搞出来,得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而这种时间积累是中国所缺乏的。


    中国的整体工业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来比较的话,优势是在新型产业上,比如电子产业,中国的雷达说全球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但是在其他的传统产业上并不存在优势,甚至落后不少,比如装甲钢就一直是中国的短板,在战列舰等军舰上使用的大厚度装甲钢性能上一直都无法和美国乃是和英国以及德国比肩,而去年击败日本后,中国几乎搬空了整个日本的重工业体系,也获得了不少装甲钢方面的技术,以此改进了不少,但是距离美国的水平还是有一段差距。


    另外化工方面也是个短板,比如航空燃油上,中国飞机所使用的航空燃油一直不如美国,甚至为了改善这方面的技术,军情处的特工们甚至打算过在美国盗窃技术,不过一直没能成功。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工业体系需要积累的东西还非常多,而从德国方面引进的诸多传统行业的技术对于提升整个中国工业体系的水平而言,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


    当然了,中德之间的技术合作虽然多,而且好处不少,但是现在最为关键的还是中国对德国的军事援助。


    大量喷气式发动机,螺旋桨飞机被运输到了德国,极大的加强了德国的防空能力,而大量生活物资的抵达,也是让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德国民众能够继续活下去。


    军事以及生活物资的大量援助,让德国的情况开始好转,而具体体现下来就是,德国联合共和国政府在稳定了局势后,迅速进行了军队的整备工作。


    把那些被打的半残的部队整合起来,重新编组,而大量空番号被撤销,重新建立了多个集团军群,整合了下属各军,并把这些整合后的部队部署在东线两条防线上。


    “现在德国方面的整合进行了一个多月,也快完成了,根据他们的通报,现在他们还有大约三百万的野战部队可以用于作战,另外还有数百万的民兵部队,不过这些民兵部队的质量太差,而且现在德国国内现在严重缺乏劳动力,他们已经是准备把这些人力补充到工厂当中去恢复军功生产!”例行的每周军事简报上,陈仪对陈敬云道:“而我们的话,第九集团军部署在南斯拉夫北部、奥地利这一地区,第十集团军部署在罗马西亚、匈牙利地区。如果有战事爆发,可以配合德军进行作战,此外联军内的土耳其、伊朗、泰国等盟友的部队也是部署在希腊、南斯拉夫等地区!”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的军事力量在欧洲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劣势,过去的一个月内,盟军部队向法国以及意大利地区陆续增兵,规模完全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之数,而且在北非地区,盟军也有明显增兵迹象。”


    陈敬云听罢皱眉:“这美国人扩军的速度倒是不慢!”


    去年的时候,美国陆军包括陆军航空队在内也不过七百多万人,但是虽然日本已经被击败,但是美国却是没有停下扩军的步伐,去年美国陆军不过只有九十个师不到,但是现在已经是扩编到一百二十个师,陆军总兵力已经是突破了千万之数。


    这说起来的话,美国陆军的数量实际上已经不比中国差多少了。


    中国虽然也在扩军,过去几年里已经把国内的诸多地方守备部队改编为野战部队,但是如今野战部队也就一百五十多个师而已,但是总人数并没有增加,依旧维持在千万左右。


    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走的路子相当,基本理念都是火力之上,而且采用的是大师编制,具体战斗中又是以营为基本单位,可以说过去数年来,这两家陆军是相互学习,你今天改了,明天他一看到你有了变化,立马就给该了。比如说前几年美国人给普通摩托化步兵师配属坦克,中国一见立马就跟风也给自己的步兵师陪了坦克,而中国的机械化步兵师出来之后,美国人看到了,立马也是跟进改变了好几个摩托化步兵师,配属大量坦克和履带式步兵战车,编成了美国式的机械化步兵师。


    至于战斗群这个概念也是,一开始是中国的装甲师使用,然后美国人的装甲师也用而且还改进了不少,到后来中国又是根据美国人的改进把自己的战斗群作战模式也改进了一番,而且扩大应用到机械化步兵师当中。


    这两家之所以能够相互学习,一方面是这两家都不缺钱,各种武器产量足,打起仗来都是炮弹不要钱一样往前线扔,战斗模式的相似以及工业规模都比较强悍,这才能相互学习。至于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来,德国、苏俄现在都还停留在徒步步兵上面了,别说机械化了,就连摩托化都没彻底完成,至于英国倒是有这些技术,但是它们没钱也没这个工业规模,弄小规模部队还行,要是把几百万部队都学中美两国陆军一样来建设,把英国皇室给卖了都筹不够钱。


    第一〇三一章


    海军的换代


    欧洲希腊雅典,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并没有过多的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中受到太大的破坏,二战爆发之初意大利和德军进攻希腊的时候,并没有在雅典打太大规模的战役,而后来中国第九集团军进攻希腊的时候,主要战事也是集中在希腊西北部以及南斯拉夫境内,对于希腊南部包括雅典在内的诸多城市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战争创伤,和西欧以及波兰苏俄等国境内被打的全部成为瓦砾的城市相比,无疑要幸运的多。


    现在的雅典甚至是已经完全看不到战争的痕迹,这里并不像是土耳其境内的伊士坦布尔,那里是联军最为重要的物资中转基地,从遥远东方运输而来的各种物资都得通过这里运输巴尔干半岛以及德国,雅典也不像是南斯拉夫境内的萨格勒布,因为那是中国陆军第九集团军的司令官所在,聚集着诸多陆士兵。更不像是奥地利内的诸多城市,因为现在奥地利,尤其是奥地利西部地区,乃是第九集团军主力布防地区,几乎整个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的。


    位于后方的雅典并不是军事重镇,同时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而这也就让它比其他地方更快的恢复过来。


    不过现在是特殊时期,雅典虽然已经成立了新政府,但是按照中国和雅典达成的军事合作协议,中国是有权利使用雅典境内的军事设施的,所以雅典城内也可以看见不少的中国军人,不过总体数量并不多,实际上在希腊地区里,驻扎部队数量最多的并不是雅典这个希腊首都,而是距离雅典不远的比雷艾夫斯。


    因为根据中国和希腊新政府签订的相关协议,中国征用了比雷艾夫斯军港作为中国海军的基地。


    为了给地中海活动的第七机动舰队一个容身之地,海军方面可是花费了大力气的,不但打算把这里扩建为超大型的海军基地,同时空军那边也是把这里作为了在欧洲的主要空军基地,为了保护这里的安全,陆军方面可是在这里部署了一整个师的兵力。


    而如此下来也就让比雷艾夫斯成为了中国在地中海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军事基地,现在海军方面的第七机动舰队已经正式把比雷艾夫斯作为了主要基地,至于土耳其的那个几个港口基础设施太差,而且中国海军在土耳其的诸多港口只有有限的使用权,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改造之类的,所以干脆就是把主要基地转移到比雷艾夫斯这边来。


    如今的比雷艾夫斯港,港口里停泊着大量悬挂五色旗的中国海军船只,天空中的飞机轰鸣声几乎整天都不停歇,而建立在港口边上小高山上的大型远程预警的雷达,更是正在严密监视着周边盟国海空军的活动。


    在地中海这个小地方,可是很容易被人家突袭的,必须时刻关注。


    而实际上由于大型航空母舰在地中海部署限制太大,而且由于苏伊士运河的不确定性,在七月份中英美等国局势极为紧张的时候,原先部署在地中海的两艘航空母舰就已经紧急通过苏伊士运河返回阿巴斯港,中国海军方面可不希望让自己那两艘宝贵的青山级航空母舰在地中海里当靶子,在和美国对抗严重的现在,中国海军里每一艘大型航空母舰都是宝贵的。


    如今中国海军第七机动舰队在地中海的主要是炮舰为主,其中有一艘刚从国内增援而来的大型巡洋舰黄河号,水面舰队虽然只能说一般,但是岸基航空兵部队却是强大得很,海军可是在这里部署了四个作战联队,高达一千多架的作战飞机,就以地中海这个小地方,岸基飞机足以用来争夺地中海上的制空权了。


    而今天停泊在比雷艾夫斯军港中的诸多中国海军军舰里头,有两艘却是长的怪模怪样,和传统军舰有着很大不同的军舰。


    如果单单看外形的话,不难分辨出这应该是中国海军的复广级轻型巡洋舰,但是船体是像了,但是上面却是只有船首一座双联装六寸炮塔,也就是说,另外两座炮塔消失不见了,此外很多75毫米防空炮以及四十毫米的防空炮数量也减少了很多。


    代替出现的却是两侧多了一排排古怪的装置。


    这种在外人看来的古怪装置实际上就是中国海军刚投入现役的舰载导弹,其中甚至还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海军研发多年,并早就已经进行过测试的反舰导弹,在年初的时候正式定型并开始实验性的装备,型号为SH-4型,大体上可以理解为这是海军研发的第四款反舰导弹,至于前面三款都因为可靠性以及其他因素而被放弃,只有试验型号但是并没有大规模装备。而这个SH4反舰导弹是海军内首款可用于实战并大批量装备的反舰导弹,不过海军内部的很多将领对反舰导弹的功效依旧保持怀疑态度,所以目前只是改装少数几款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


    而同一时期内批量服役的还有海军的舰载防空导弹SK5型,实际上就是空军S1防空导弹的舰载版本,海军内部虽然不愿意承认SK5防空导弹是S1防空导弹的复制版本,但是依旧无法改变其拥有的S1防空导弹血统的事实。这个SK5防空导弹由于体积庞大射程也比较远,所以在海军内部是担任远程防空的角色。


    至于海军内一直期待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则是进展有些缓慢,所以在海军装备SK5远程防空导弹的时候,中近程的防空依旧得使用三寸防空炮和四十毫米防空炮。


    过去的几年内,中国海军曾经改建了多艘军舰作为舰载导弹的试验平台,但是真正把装备了导弹的船只派遣到战区执行实战任务,这还是头一回。


    这里头海军也是有着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实战数据的愿望,不如天天试验来试验区但是没有实战过的话,终究是缺乏了一份信心。


    中国海军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导弹进入现役上,实际上更为关键的变化随着F11战斗机研发的成功并服役,使得中国海军率先于各国海军进入了喷气式时代,当中国海军陆续换装F11战斗机的时候,美国海军这才反应过来并匆忙下达了喷气式舰载机的订单,不过等他们的喷气式舰载机首飞并服役,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了。


    为了进一步加大F11战斗机的服役规模,海军从中日战争结束了后,就是开始了现役航空母舰的大改装,首先是两艘天山级,主要任务是加装蒸汽弹射器,而接下来是青山级航空母舰,同样是加装蒸汽弹射器,同时也是进行起降机的改进。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舰载机的体积和重量是越来越大,战斗机方面还好,现在的F11喷气式战斗机并不比F15重多少,但是舰载攻击机方面,体积却是攀升迅速,海军今年开始装备,用于代替B18俯冲轰炸机的新型B23攻击机,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是超过了十吨。如此庞大的起飞重量是原有的轻型航空母舰甚至是未改装前老旧航空母舰所无法支撑的。


    更加不要说海军还在研发一款可用于投掷核弹的重型舰载轰炸机,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可是达到了三十二吨之巨,如此巨大的轰炸机只能在那些超级航空母舰上才能够顺利运作,轻型和老式航空母舰根本无法有效应用。


    而喷气式飞机的话,F11重量最大不大,但是需要的起飞速度非常高,没有蒸汽弹射器的话是很难有效运作的,更加不要说海军还准备装备喷气式攻击机了,而这款还处于设计阶段的喷气式攻击机,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了十八吨,不但可以用来作为常规轰炸,而且还可以作为战术核弹轰炸机来使用。


    随着现在以及未来舰载机越来越重,海军的航空母舰全面加装蒸汽弹射器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原先的轻型航空母舰以及多艘老式航空母舰,由于改装成本太高,而且哪怕是改装后作战效能也不大,海军那边是打算近期继续让这些航空母舰装备螺旋桨飞机,勉强还能支持几年,等几年以后,看情况决定换装直升机还是说装备螺旋桨攻击机用来对地支援作战。


    随着差不多一年时间的紧急改装,中国海军已经是完成了六艘青山级航空母舰的升级改装工作,而未来的一年内,其余八艘青山级航空母舰也会陆续完成改装。到时候这些改装后的青山级航空母舰就可以运作新式攻击机以及喷气式飞机了。


    当然了,由于新式飞机的重量和体积都加大,使得了现有航母的搭载飞机数量严重下降,比如天山级航空母舰,换装之前可是能够搭载超过一百四十架飞机的,然而现在只能搭载九十来架而已。青山级也是同样如此,之前搭载一百来架的螺旋桨飞机,但是现在换装F11以及B23之后,搭载的飞机数量迅速下降到只有七十多架。而这些搭载的飞机中,也不全都是固定翼作战飞机,还有几架直升机。


    舰载机数量的下降并没有说降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相反由于新式飞机的服役,极大的提升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实力。


    而这种实力的提高对于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来说非常重要!同样是新式飞机的缘故,才能够让航母数量较少的中国海军敢于摆出架势和美国海军打一场全面决战!


    第一〇三二章


    变化


    在这一场世界战争里,由于战争的刺激,各种军事技术可谓是发展的极为迅速,中英美德都是陆续推出诸多以往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武器装备,而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出现也就直接导致了战争期间的各种战术变化是非常大的。


    如果说二战初期各国的交战模式还停留在三十年代甚至还有一些一战时期的影子的话,那么等到了1945年的今天,各国的交战模式已经是和二战初期完全不同。哪怕是改变最少的陆军方面,也是变化极大,以中国陆军自身为例子,在二战刚爆发的时候也就是1939年,中国陆军不过刚刚换装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而陆军整体战术也还停留在三十年代,步兵班的战术依旧是依靠班组机枪为核心而组建,而对于机械化部队的应用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在1945年的今天,当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前往欧洲参战的时候,已经是完全不同,大量新式武器被装备,比如具有划时代性能的T18坦克,这款被定位于主战坦克的防护和机动性能就不说了,最为主要的还是它的主炮发射的是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穿甲能力足以横扫世界上所有现役乃至研发当中的所有坦克,包括T18自己。


    和坦克紧密关联的就是步兵战车,在三十年代时期,中国的步兵战车还局限在半履带式上,后来由于半履带式步兵战车的诸多缺陷,加上中国的履带式底盘发展一直都比较迅速,所以陆军干脆直接采用了全履带式底盘作为步兵战车的底盘,并实验性的开发了1938年式全履带步兵战车,并经历了中苏奥拉夫冲突,表现不俗,各种性能以及使用上都优于1937年式半履带步兵战车。于是乎随后几年就加大了采购量,并且在1941年开始就研发新式的全履带式步兵战车,而这也就是在1943年下半年正式服役的1943年式全履带步兵战车。


    当有了T18坦克和1943年式步兵战车,那么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搭建一个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了,再结合这两年出现的无后坐力炮,1944年式突击步枪,1943年式通用机枪。以及普遍装备的无线电通讯设施,那么就是构成了中国如今的主力机械化部队。


    而这种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模式,实际上已经和二战的中前期有着极大区别。而随着中国陆军也正在加速装备直升机,那么从局部上来看,中国在欧洲的远征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有了历史上五六十年代的影子了。


    就连是德军,他们现在也是正在逐步抛弃传统的毛瑟栓动步枪,正在中国的有力支援下,逐步换装STG44突击步枪。德军在二战的轻武器发展上也一直不算慢,虽然主力还是栓动步枪98K,但是研发却是没有停止,褒贬不一的G43半自动步枪,还有极为优秀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


    在中国和德国的带领下,世界陆军已经是开始进入了突击步枪时代,就连美国也是改装了M1半自动步枪试验服役了部分大M1步枪的全自动型号。


    在整个二战期间,各国从传统的栓动步枪过渡到半自动步枪,再到现在的全自动步枪,可谓跨度是极大的。而这个过程中,谁要是没能够及时跟进,那么就会被各国立马给甩在身后。


    从重武器再到轻武器,诸多的变化也就导致了陆军作战模式的变化,所以说,1945年的陆军和1939年的陆军是两码事。


    战争模式的变化最小的陆军都如此了,而空军和海军方面变化更大,海军的话在三十年代甚至二战初期还被视为镇国支柱的战列舰已经是被各国海军彻底抛弃,战列舰无用论充斥着中美两国海军内部,中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少还好点,勉强还能顶住压力继续服役,当然作为主力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充当护航舰,执行执行岸轰的任务还是不错的,不过即便如此,中国的四艘老式战列舰加上缴获日本的三艘战列舰的继续服役也是遭到了极大反对,原本预定对这几艘战列舰进行升级改装的计划也是被搁置。


    而同为俘虏舰的日本云龙号航空母舰则是要好一些,虽然中国海军认为云龙号的设计局限太大,改装划不来,而不改装的话又无法有效运作大吨位的轰炸机以及喷气式飞机,但是依旧和中国海军的几艘老旧航母一起继续服役着,搭载不了F11喷气式战斗机,不代表他们搭载不了F15战斗机啊,搭载不了B23俯冲轰炸机,不代表他们用不了B18俯冲轰炸机和B14鱼雷机啊。


    所以实际效能而言,云龙号比另外三艘日本战列舰用处要大的多。


    这年头虽然中国海军已经正在逐步进入喷气时代,但是可以预料的未来几年里,海军当中的螺旋桨飞机以及会是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人家现在美国海军连一架喷气式舰载机都还没有呢。


    老旧航母还能继续用,但是战列舰已经是用处非常有限了,尤其是海军的反舰导弹进入服役后,原本一大票的雷击派将领迅速转为反舰导弹派,叫嚷只要给我一艘装备了SH4导弹的驱逐舰,我就可以在三十公里外击沉任何一艘战列舰。如果说舰载机的出现让战列舰的主炮发挥不了作用,只能沦为护航舰的时候,那么反舰导弹的出现就是彻底压垮了战列舰。


    尽管现在中国海军装备的SH4反舰导弹还非常原始,而且也不是后世里常见的那种有主动搜寻雷达的超视距反舰导弹,实际上这个SH4反舰导弹依旧只能依靠船只上的雷达来搜寻目标,并为发射后的导弹继续提供引导数据,直到命中目标。


    而这种不依靠自身进行搜寻和引导的导弹,也是四十年代的常规做法,毕竟雷达技术发展虽然迅速,但是也没有能够一下子就能跨越到了五六十年代,现在中国空军为了给F12战斗安装雷达系统都还在绞尽脑汁呢,更别说把雷达装进体积更小的导弹上面去了。所以不管是空军装备的S1防空导弹还是海军装备的SH4舰对舰反舰导弹还是说SK5舰队防空导弹又或者是由岸基或者舰载机搭载发射的SG2空对舰导弹,都是这种模式:导弹本身是没有搜寻目标功能,只能由发射平台上的雷达提供引导数据。


    不过即便如此,哪怕是再原始的导弹,它也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防空导弹不说了,S1和SK5防空导弹能够打下两万米高度的作战飞机。而反舰导弹的话,舰对舰的SH4还只能算一般,还得依靠船只靠近到二三十公里后发射。但是飞机装备的SG2空对舰导弹,却是既有效。


    SG2空对舰导弹,实际上就是1943年式航弹的改进版本,1943年式电视制导航弹是属于无推力的自由落体航弹,武器操作员只能更改方向而已。但是现在海军上的防空火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海军自己的内部演习中,在双方的战斗机进行颤抖,攻击机们有了最优化的攻击窗口后,老式的B18俯冲轰炸机的突防率依旧低的吓人,而更先进的B23俯冲轰炸机一样好不到那里去。


    不考虑到战斗机的因素,只单纯考虑军舰上的防空火力和攻击机之间的对比,以中国海军内现在普遍装备的全自动防空武器系统来说,不管是五寸还是四寸还是三寸又或者是四十毫米的高炮,都具备了全天候的全自动射击能力,加上无线电近炸引信,使得飞机想要靠近舰队上空并成功投弹成为了极为困难的事情。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