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貌似高手
因此当初724内部吵成一锅粥,本就缺乏互联网基因,这么一吵吵,企划部门和研发部门差点打起来,项目都有点崩溃的架势。
结果到了12月份,忽然,孙大圣通过国朝这边拐弯抹角的关系引入了一组第三方服务,效果立竿见影,马上显示出不一样的活力。这才使得岛国那边率先推出类似于健康币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才使得724在国朝能够反攻倒算。
可惜就是反击慢了一步,使得小康在不受阻力的情况下放飞自我。
要说云这个东西是真的好,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算力上。云服务是要输出服务的,输出给谁?大量的后端对象。这就使得云服务商可以被动增加对各类后端业务模块的理解,这些用户的流程控制、采购方式、质量检测和物流等等业务细节尽收眼底。
而且后端用户们还不能不给看,相当于普通人用APP就得被无良APP窥探隐私一样。无良APP国家还能通过约谈进行限制,云服务商怎么限制?
因此只要拥有云资源,就可以对后端企业们进行渗透和控制,他就不是一个资本能力问题,海量的数据构成了庞大的剩余价值。
更有趣的是,国朝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对社会信誉体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体现在云服务的交易中的就是更愿意相信有品牌有口碑积累的。724虽然在云赛道内是个新丁,但是信誉卓著啊,不管是不是真的卓著,国朝的企业家们都会认为本方信誉卓著。这又是个巨大的品牌效益。
“李桑,你和王桑,到底能不能让第三方服务团队尽快并入我们的体系?我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始终拒绝,现在这样的架构虽然也可行,但是效率上始终还是低了一些啊。他们还在硅谷吗?孙先生已经在硅谷了,如果方便是否能够安排双方直接见一见?孙先生对会面的期待值非常高。”
李靖飞心说如果直接见到了,我和王月恒的价值不就消失了吗?“内田先生,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对方团队真的是完全封死了所有沟通的余地啊。而且现在据说已经离开米国了,整个团队搬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去了,我也不知道对方这是图的什么。”
其实他十分清楚对方图的是什么,因为整个团队没有一个无辜的。所以,换成普通人,听说孙大圣想要会面,不得乐得蹦起来?但是耿斌团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至少耿斌本人绝对不敢。会面,要不要让技术团队出来溜溜?出来溜溜就会和不该说话的人说话,就有可能说出不该说的话。
所以,李靖飞知道他们在米国有案底,十分理解他们转移阵地的动机。
但是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节外生枝。
在内田看来,小康跑的太远了,追起来费劲,但在李靖飞看来,能追而且有希望,那就是大大的好事啊!别看这些天楚垣夕频繁接受专访之类,风头一时无两,但是王月恒给埋的这根刺可是正在茁壮成长中呢。
关键是李靖飞和王月恒两个人个人的利益得到巨大的提升,孙大圣又不是个抠门的人,不可能只有“奉为上宾”这种无形的奖励。但这一切都来自耿斌团队的稳定技术输出,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罢了。
此时被他们视作大出风头的楚垣夕正在浏览最近的工作计划表,不但有他的,还有两家公司的重点项目安排和推进进度等等。这个时间窗口是小康最后一个可以全力以赴不怎么受到干扰的时间窗口,阿里就算要来也是4月份,724暂时还在做内部梳理。因此,后面怎么走不好说,4月之前的宣传肯定要火力全开。
好在,因为早就憋着打这场一波流的战役,楚垣夕准备的弹药还是足够的。2月份是《我服了》,3月份变为《罗马之敌》动画电影,4月份则由《稷下学宫2》接档。这档综艺其实早就拍完了而且可以上,但是因为小康完全控盘,可以要求泰山台配合,自行决定档期,楚垣夕早早给安排到了4月份。
这一档综艺就是赤裸裸的广告宣传了,从冠名到内容都是优先考虑广告输出的效果。当然,白沙对此是颇有微词,但是内容创作者在资本的面前总是无从抵抗的,所以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5月之后,恐怕只有消耗巴人集团的底蕴才有可能继续维持这种高功率的输出了,当然,还有几个办法。
比如说造节,电商赛道的好手们要么自己造节,要么过别人的节。就好比618明明是大狗东造出来的节日,是人家的店庆日,结果是个电商都跳出来搞自己的618,请问6月18号这天对你们来说有何重要意义呢?
当然,要说意义还是有的,那就是如果不跟进,就会让大狗东一骑绝尘。因此,拖也要把强东哥拖住!
但是,在本地生活行当里,有能力过节的是少数,小康恰恰新晋为有能力过节的玩家之一。因此,是否要在五月份造个节呢?离618太近,要造就得造出别开生面来,这个想法最近不断萦绕在楚垣夕的脑子里。之所以没有下决断,主要是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太仓促。
此外,还存在的大型宣传推广活动,也就是明年的春晚了,这又是个可以争取的项目。只不过离得又太久了,远水不解近渴。
在这么忙碌紧张的时段思考这种事情,而且还要追求能够在近期落实,都是因为楚垣夕判断最近就是小康晋升为“国民级”最好的机会。等到下半年,情况估计就会有变化,再想晋升为国民级要付出许多倍的努力,说不定还要付出点什么代价。
国民级这三个字,实际上并不是由产品力来决定的,而是国民级别的认知,要形成全社会大多数人的统一认知谈何容易?
BAT之所以是BAT,正因为他们都是国民级,而不是因为市值。这个叫法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就已经非常普及了,那个时候体量和市值比三者更大的企业有的是,就算是互联网行业内,门户巨头也还没有完全衰落呢,游戏巨头更是一个接着一个,首富的位置远远轮不到双马。
但是他们叫做BAT,因为在各自的核心领域内,只要一想到相关的功能和场景,第一个总是想起他们。百度不管怎么掉队,国人只要想到搜索,绝大多数人第一个念头就是百度,哪怕是“老子打死都不用百度”,这个想法的核心也仍旧是百度。
这就叫国民级。
小康想要晋升的也是国民级,做本地社交的国民级,让国人一想到本地社交首先想到的是小康。为此,在本地生活领域小康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是工作是自身努力就能完成的,国民心智不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这就是楚垣夕集中释放手中所有宣传子弹的原因,不能等到第二个本地社交产品出现!抖音和快手算是国民级吗?从体量上来说肯定算,但是他们互相厮杀分散了国民级别的注意力,使得国人想到短视频,只会想到抖音和快手,不唯一。
或者说,这是抖音生生的把快手从准国民级给拉下来,虽然自己也没有完全上去,到底还有机会。巴人想要晋升国民级大概率是很难了,但小康很有机会,相当于2016年的快手,只要速度足够快,2017年的抖音就追不上!
此外这几天楚垣夕发现外界对巴人的宣传有点失焦,或者说吹捧他的方向感和他自己的预期不一样。别人可能还没感觉,他自己感觉这是媒体有把他打造成创业教父的趋势,这可不行!
只是,让他比较无语的是素材都是他自己提供的。比如说有记者问为什么巴人可以在文化娱乐赛道成功的如此之迅速,他说那是因为别人慢了显得巴人快,原因在于整个行业和用户群进入了内容时代,但是资本普遍不懂内容,于是拖慢了脚步。
这话是没错,但记者给大肆演绎成了巴人集团CEO楚垣夕逆风而行,完全不按照资本既有的模式去做,资本有成熟的方法论,但他更尊重内容创作者的意见。
而且还有现成的例子,那就是《乱世出山》的内容,巴人高级副总裁声叔黄路军提出一个和楚垣夕既定计划相比可谓天翻地覆的修改意见,然后楚垣夕从善如流。
事情确实是这个样子的没错,但关键是包装的方式和角度。这个故事被描绘的非常美好,重点是把楚垣夕描述成了一个既懂内容,又虚心好学的人,而且慧眼识金,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远赴西京长安请声叔出山。然后才有了声叔进谏被信任,使得《乱世出山》终于获得大成功,颇有一种“君臣相得”的感觉。
第1194章
填补空白?
创业教父的人设中首先就得有对创业的深刻理解,否则怎么能做教父?能够突出这份理解的最佳方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功的例子。
此外就是要有独到的思维方式,这是创业教父的卖点,要独特但又不能胡来,让人深思之下品味出内涵。
最后,创业教父的管理也不能拉稀,创业过程中的关键,按楚垣夕在采访中的说法,正是创始人从团队管理晋升到企业级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永远都是人。
而其中作为内核的就是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君臣相得是白沙给的评语,他不但给评语,还给断语了呢:“楚垣夕尊重内容创作者?他就是死的这儿,死外边,从那跳下去,他也不可能尊重内容创作者!”
至于楚垣夕自己的评语则是:“这就好比岸本就是个画漫画的,他懂的个毛毛球的火影?”
问题是创业教父的人设并不好,他想要的是明星企业家的人设啊喂!什么是明星企业家?悔创阿里、普通家庭,这才叫明星企业家,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激发全民探讨或者全民玩梗,形成标签,进而固化为国民级的辨识度。
本来他都已经准备好炒作明星企业家的料了,采访中特地安排了记者发问,为什么要把公司的名字取做小康呢?似乎很接地气的感觉。
而他准备的回答是:为什么我们要叫小康?因为科技以取名为本啊。20年代全民进小康,进不去的都要被那啥,这名字多吉利?
结果采访稿发出去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关键是这段时间小康加盟店还在大规模开张,按说社会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结果想要打穿“企业家-企业产品-用户-公众”的这道厚厚的墙,显然没那么容易。
楚垣夕自诩为炒作高手,但是到了这个时间,发现自己从业多年积攒下来的炒作功力还不够,段位上差一口气,只是个普通强者。按说王者段位已经足够虐菜了吧?但是冲击国民级明星企业家需要达到荣耀王者。
刘璐有时候就很好奇,问楚垣夕你有心思忙活国民级企业家的人设问题,怎么不思考针对724的对策呢?是你觉得没威胁吗?
“显然不是啊!”楚垣夕苦笑,“怎么可能没威胁,724别的都不干,就跟黄团合作,就够咱们喝一壶的。只是这事儿不受咱们控制,所以先干好咱们自己的事儿吧。”
实际上这一壶现在已经开始喝了,因为黄团重整了策略,继续加大对共享街机的攻击力度。之前是既没有区块云解决方案,又看不到短时间内解决的希望,因此偃旗息鼓,不希望刺激小康采用激进的策略,比如再找巴人集团拆借个一百亿之类的。
双方都深知,巴人可以上市,也可以暂缓上市,并没有什么申请了IPO就不能在给小康出资这么一说。只是这么做过于激进,代价也过于激进,巴人集团真的这么做了,一两年内想在我大A股进行IPO基本上就是妄想。
这叫麻杆打狼两头怕,黄团怕的实际上并不是楚垣夕采用激进的办法,而是战争一起,黄团自身技术能力不足,只能砸钱硬挺,没法对线压制,大打出手之后小康越打越精神,越打越茁壮,抗压的抗压打野的打野,公司在战争中完成跃升,然后一波carry全场。
可是724的出现填补了空白,使得黄团重拾勇气。
虽然想要落实到位,需要完成技术接口的对接、组网,关键是共享街机的代工要重新做,才能把区块云方案加入进去。小康做这件事只需要一个月是因为方案是自己的,经验已经积累了快一年,对于黄团这种从来没搞过区块云的,三个月都是神速。
然而,这不妨碍黄团立刻大张旗鼓,一边作战一边完成自己的升级换代。这就变成了小康并不害怕跟人打,但是并不希望现在就跟黄团打一场对等的战斗。
要知道网赚用户是最没忠诚度的用户,谁家赚钱就去谁家,谁家方便就去谁家。小康的底蕴和黄团没法比,体量现在看起来是上来了,但是完全就是虚胖,在对等的情况下战斗岂不是脑子进水?
一旦开战,理想状态是通过战斗加速消化掉虚胖的部分,甚至还能得到大量新用户,推进支付业务。但不理想的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小康反而变成了克制的一方,不以战争的角度去衡量业务的推进。
这还只是一个黄团,就不用说还有一大票其它企业看到机会纷纷涌上去。还好阿里还保持着逼格,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人家自己的研发也到了关键时刻,再有几个月就可以拿出自有的区块云。
自有的区块云不比跟人合作来的爽?以阿里的底蕴,可以让724线跑几个月。
实际上这是黄团比较滖的地方,因为没有信心让别人先跑。阿里追赶区块云的短板需要一年,所以沉得住气,黄团自己都不知道需要几年?因此只好引入724的服务。
只是这个引入也很神奇,既不是走类似于开源平台一样的流程,也不是提供接口输出服务,而是724派出岛国攻城狮一家一家上门去对接服务,把黄团搞得鸡飞狗跳欲仙欲死,必须先做切割,哪些代码可以给人看。要知道黄团的历史课时不短了,里面有着大量祖传代码,这个工作量,emmmm……
其实这也是楚垣夕比较纳闷的地方。像724这种合作方式就不可能幻想出现一堵不透风的墙了,如果有的话也是一堵像透明的筛子一样的墙,让小康一方需要花费最大精力的地方是排除掉杂乱的信息,724带来的合作流程相当于对他公开。
因此,他和小康甚至巴人的管理层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724为什么不是自己拿出一个软件包,然后开放接口给合作者,让他们调用API,从而实现他们自己的区块云业务。如果小康本着开放开明的精神引入合作者,肯定是这么个流程。
但是724这个方式,楚垣夕长这么大了只在某些游戏大平台不信任研发方的实力时才见过类似的行为。也就是派出攻城狮去研发公司,打开对方的后台,在对方的代码包里直接写SDK的形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固然,很多年前国内工业界引入岛国技术和产品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需要维修,先交一大笔费用,然后岛国工程师过来之后不让观看维修过程。人家卖产品,但是要做技术封锁。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这技术,不是国内做到“进口替代”填补空白,而是您特么做的“国产替代”啊喂!而且,火都烧眉毛了,您还封锁个毛啊?
小康上下百思不得其解,可能,这就是岛国IT界的风格?
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内田先生是个稳当人,所以还把持得住,孙大圣在硅谷都已经怒了!说我们这么搞能成?要打败小康,首先要在效率上打败小康,现在别说打败小康了,特么阿里过几个月就撵上来了好不好?到时候还打什么劲啊?啊——
因此内田也被逼的不得不说的直白一些,这让含蓄了一辈子的老头感到非常不适。
“李桑,王桑,你们两人不知道孙先生的苦恼。我们,我是说我和孙先生至今不知道这个神秘团队的底细,甚至连他们在哪里,团队构成,leader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这项服务对我们确实非常重要,至关重要,但是这么至关重要的工作,框架内的重要技术服务商不露面,我们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啊?这是正常人能做出的选择吗?对方的技术如此出色,却藏头露尾的,这是为什么啊?”
其实这也是大圣急于和对方会面的原因。一个是沟通的问题,且不说将对方吸收并入体内或者组建一个基于云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型企业让对方占据满意的股份,就输出服务本身来说与技术团队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724简直成了一个“技术转口贸易商”,说不好听点叫二道贩子,关键是还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二道贩子,所以才采用了让合作者乃至整个市场都一脸懵逼的合作框架。宝宝心里苦而且宝宝不能说!
比起沟通,更重要的是对方莫名其妙的态度。一开始坚持不见面那叫犹抱琵笆半遮面,后来叫矜持,叫端着架子,叫高傲,都特么已经把服务接进来了,这边如鱼盼水,您还坚持不见面是因为长的太丑了吗?
王月恒当然理解,十分的理解,心说要不是实在没的选了您当然是不会采纳我提供的选项。关键是耿斌这个孙子明明很强但是过于谨慎!接头的时候谁知道他居然这么硌涩啊?
事到如今王月恒也有一丝悔意,因为本来他只是想看个热闹,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所以才把耿斌这个资源引荐给李靖飞。因此他们的合作框架合理不合理,严密不严密,高效还是搞笑,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吗?
结果孙大圣一看居然有人能拿出和小康区块云差不多的技术服务,对王月恒的利益可不是一般的照顾,这一下子就不只是一毛钱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