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纳兰凌云
    因为这个时候,真的是你能感觉得到,似乎整个国家都在进步。


    这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


    因为你提升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而且你提升的是你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你的一切影响都在不知不觉当中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你说的是真的?”江彦海有些惊讶的翻了翻手里面的资料。


    告诉江彦海的是黎若白,黎若白虽然也在研究,但是他们那边的研究任务其实没那么重,实际上,民间的芯片暂时还是在3纳米以及甚至要进不到1纳米左右的地步。


    但是依然是硅晶芯片,但是硅晶芯片这方面,黎若白他们已经没有研究了,或者说,研究已经交给了全新的团队,也是年轻的团队。


    因为这些芯片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提升而已,架构固定等方面的情况下,加上有盘古系统,也就是幻境模拟程序,已经不难了。


    而黎若白他们研究的全部都是转自了全新的石墨烯芯片。


    石墨烯制备和石墨烯材料芯片其实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石墨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像是电子屏幕等许多不同的领域之内,但是石墨烯CPU距离成功一直都缺少一些东西,毕竟你不可能真的全部的用纯粹的石墨烯来制造一个芯片。


    它最后注定是多重材料合成的,而这些材料在有了几个世界的材料支持之后,终于不管是制备还是完成最后的应用,都只是时间问题了。


    按照黎若白他们的估计,高达100G主频的CPU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更高,这意味着更加恐怖的运算效率,以及运算速度,这种提升已经不止是一两倍那么简单了。


    之所以加快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国家的业务太过于广泛,需要国家层面的主控智脑等来进行了,尤其是盘古系统所肩负的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原本那个超算已经不堪重负了。


    国家已经拨款,全新的盘古主控超算基地将会一共建造四个,大秦世界和现实世界一边两个,其中两个将会作为主要主控基地,一个是辅助备用,另外还有一个则是日常维护,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的话,所有的数据将会自动备份到这个里面。


    光是这四个超算基地所需要花费的资金就达到了千亿的级别。


    不过江彦海得到的消息并不是这个,可以说跟科研没什么关系,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水稻之父的研究团队发现的,是跟粮食有关系的。


    不过水稻之父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已经无法主持工作,但是他的团队可没有解散,他的许多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而这一次的研究成果就是他们发现的。


    至于说具体的研究成果,听起来有点玄幻,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增加人类的寿命。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是真的,他们已经进行测试过无数次了,大秦这边人的身体素质实际上在刚来到大秦这边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比我们那边的身体素质要强很多。”


    “刚开始他们一直都以为是这些人一直都是生活在危机之中,生物在危机当中是会进化的,哪怕是人类这样的高等智慧生物都是如此,如果长期处于危机当中,几千年,几万年,乃至于几十万年迟早会进化的更加优秀。”


    “加上大秦的环境比地球好许多,所以大秦人的身体素质一直都高于我们那边人的身体素质,我们一直都以为这是正常的。”


    “不过根据他们的后来的研究发现,其实并不是,而是来自于是一种大秦人经常吃的食物,这种食物可以刺激人体细胞,增加人体免疫力,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能力,寿命等等,虽然幅度很小,但是日积月累下来,那就非常可观了。”


    “按照他们的数学模型计算,如果大秦人有我们现代科学的医学辅助的话,他们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95岁!”


    “而且更神奇的是,在宋国居然也发现了类似的东西,并且,估计海哥你想不到,这些来自于不同世界的食物,如果我们人类全部都食用的话,按照他们的数据模型,从小开始食用,人类的平均自然寿命大概可以达到105到110岁这个数字。”


    黎若白给江彦海讲述这些,她多少有一些兴奋,毕竟增加寿命这种事情,只要是智慧生物恐怕就根本没有办法隐藏的。


    而江彦海则是有些愕然,因为他的脑海里面闪过了一句话:生命总是会自我找到出路。


    人类在进化吗?也许很多人说,人类都几万年,几十万年了都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现代人类比古代人类最起码在抵抗病毒这方面,就不知道进化了多少。


    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进化。


    当然,人类进化之所以缓慢的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科技代替了人类自身的进化。


    不过现在之所以让江彦海想到这句话,是因为他想到了,人类的瓶颈。


    很简单,以现在的科技,就江彦海所拿到的这些来说,人类从启蒙,一直到上小学开始,然后一个如果天赋是中等偏上,但是一直都很努力学习,那么他学习到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尖端科学要到什么年纪?


    差不多要学习到30-35岁这个年纪才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人的精力最旺盛,发明精神最好,是什么年龄段呢?25-35岁这个年龄段。


    超过35岁之后,人类的大脑就开始处于下降阶段,随着人类科技进步,人类的学习到已经掌握的知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那么文明科技进步的时间就越慢!


    很简单,光是基础知识就需要你至少用几十年的时间来掌握,人的一生留给你发明创造的黄金年龄还有多少?


    第1566章


    进步


    而现在,出现了这个情况,那么事情就已经有了变化了。


    就像是之前所说的那样,生命总是会自己找到出路。


    如果说人的平均寿命变长的话,那么意味着人的黄金年龄自然就会变长的。就像是国内之前的平均年龄大约是在76岁,但是退休年龄是65岁。


    如果平均寿命达到了120岁的话,这意味着,人的退休年龄甚至可以推迟到100,乃至更高。


    这意味着人的黄金年龄的寿命自然是更长。


    对于目前学习的知识来说,自然也没什么问题了,而且人的寿命增强,并不仅仅是寿命增强这么简单。


    这么说吧,人本身的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单纯的某一个零件加强是无法让整个机器的使用寿命增强的,想要增强机器的整体使用寿命只能是让整个机器的所有整体都增强。


    而整个机器整体增强,意味着人类的整体都会增强,这包含着大脑在内,也就是说,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如果一二百年之后,人人都像是江彦海这样的智商,那意味着人类本身学习能力也增强了。


    就江彦海这样的学习效率,他可以在20年的时间里面完成别人30年的学习效率,这本身也是一种进化。


    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这是必然的。


    也许这并不是人类的大脑进化了,只是因为知识大爆炸,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增加了,开发了人的大脑而已。毕竟人类的大脑太神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这就是像是一种智慧生命提升所必须要经过的结果一样。


    “这对我们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这些食物开始测试了吗?”江彦海想了想问道。


    黎若白也不是迂腐的人,她很干脆的点了点头,“已经开始测试了,以资助流民的名义,在宋国开始测试的,宋国那边的普通人身体和我们这个世界的普通人从基因层面已经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没有任何区别。”


    “而那个世界的那些流浪的人,如果没有资助的话,他们估计活不过几个月,在我们资助之下,至少他们可以活下去,而且根据生物研究所那边的研究,出现风险的概率极低。”


    江彦海点了点头,对于那些流民来说,他们能吃饱饭已经是千恩万谢了,宋国那个世界还处于封建社会,那样的封建社会遇到灾难,什么观音土之类的都会吃,所以,以资助的名义,吸收流民,并且进行相关体检和测试,正好一举多得。


    国内那边的测试肯定暂时是不会开始的,至少要初步的测试结束之后才行。


    江彦海翻了翻这些信息,初步的测试,也就是在宋国的测试要持续两年,然后第二步的测试就是在大秦这边开始,第二步测试是五年。


    在进行第二步测试的时候,第一步的测试是不会中断的。反正在宋国那边,国内一直都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控制面积,宋国那边的全球地形已经探测清楚了。


    不愧是共生星门,宋国那个世界和大秦的世界整个大陆架都是一模一样的,全世界可以说就一个完全独立的大型岛屿,就是英伦岛。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而国内则是和红星世界大陆架等等几乎相当,只是略微的有所差距。


    “看起来我们也不能被他们比下去啊。”江彦海笑了笑说道。


    “当然。”黎若白同样也笑了,如果非要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生物研究所那边的研究结果自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影响整个人类的进化进程,但是江彦海他们也不能被比下去啊。


    他们这边的研究速度自然也是飞快的。


    江彦海这边研究的都是关于星门方面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可以说处于前期吸收的阶段,另外就是开始试着制造那些用来制造初级星门的工业设备。


    别看初级星门的外形就是一个直径八米的圆形金属大门,但是光是这金属大门里面所蕴含的结构以及零件,很多目前都无法制造出来。


    也不能说无法制造出来,而是说目前无法大规模的工业制备,不过其实也不需要工业制备,毕竟初级星门也不是流水线产品,不可能一次性建造几十个,几百个那样。


    所以实验室将这些零件制造出来也可以,成本可以接受,无非就是几十亿的成本而已。


    江彦海他们已经在盘古系统里面进行过了模拟测试,目前来说,所有的零件完全都可以制造出来,只不过是其中的几种材料性能暂时无法达标,但是已经有类似标准的材料了。


    只要给材料研究所那边,让他们按照这个性能去进行试验就行,这材料弄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江彦海他们目前反正也在吃透整个技术的过程当中,所以材料那边江彦海也没有参与,他不可能参与到所有的研究当中去,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仰仗他,那样百害无一利,这些科学家自己有着非常高的实力。


    他们迟早都是会进行这些技术突破的。


    不过江彦海他们现在有一些纠结,他们纠结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一个月之后,当月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并且伴随着月球资源探测卫星入轨,如果探测清楚大秦这边的月球上面有着跟地球差不多的矿物结构。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世界的月球也有着大量的氦3,他们建造的第一个初级星门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是直接上第三代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还是上第二代。


    所谓的第三代自然就是氦3和氦3进行聚变反应的完美反应堆了。


    第二代则是氚氘反应的聚变反应堆,第三代核反应堆最完美,但是初步的核燃料就需要采用飞船带回来,然后开启初级星门,接着就可以形成完美的循环。


    但是如果采用第二代的话,那么等初级星门建设完毕,就有了氦3,这似乎落后了一代,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有很的,至少安全性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别。


    第1567章


    开始


    江彦海他们的决定其实也是会随着最终的探测结果来进行的,在江彦海他们进入大秦研究初级星门第三个月,第一艘可重复返回式登月舱制造完毕,一共有3名宇航员将前往这个世界的月球。


    实际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国内的第一次登月行动并不是在自己世界的月球,而是大秦世界的月球。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