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为情成痴
    人们只有躲在山洞或者地下掩体才能幸免于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撞击产生的巨大热量,会使得海水被蒸发,岩石、泥土还有无数的硫酸物质被气化,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冲向天际,然后形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随之而来的,还有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甚至是陆地板块地大规模运动以及两极冰山的融化。


    保守估计,这场灾难会让全球人口锐减十数亿,华夏虽然隔得远,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火山和海啸还有地震所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


    江博听得咋舌,一颗直径4.2千米的小行星,造成的威力居然这么大。


    惊讶过后,江博的眉头又不禁深深皱了起来。


    他问道:“小行星带的引力为什么会发生异常想象,查清楚了没有?”


    曾文河:“我们有一些推断,但不知道正不正确。


    引力异常,很明显是受到了大质量物体的吸引,后来的一部分小行星莫名消失,也恰好证实了这一推断,但是从巡天号空间望远镜传回来的图片显示,那片区域并没有任何可见天体。


    所以我们推断是有一颗小质量的黑洞当时经过了小行星带。


    今天早上,从FAST传来的有关小行星带边缘释放出大量X射线和国家宇航局的太空伽马射线探测器捕捉到伽马射线的消息,也间接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正是由于黑洞经过小行星带时捕捉进食小行星,才会放出大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


    曾文河继续说:“可是,根据现有天文资料,我们通过计算,又发现这种小质量的黑洞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黑洞的事件视界的直径不足100米,对小行星的引力捕捉范围也不超过10千米。


    它的质量也就是几个地球大小,这对黑洞来说太小了。


    当初从恒星死亡坍缩形成的时候,自身的引力怎么可能使得它的物质向内坍缩,绝对不可能。


    连太阳这么庞大的天体,等他的燃料耗尽了,也不可能形成黑洞,因为质量太小,引力不够!”


    江博诧异道:“不可能吗?我之前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著作,对此也有一些了解,假如说一个恒星死亡时新成的极小的黑洞,只有几倍太阳质量。


    处在一个相对虚无度比较高的区域,周围没有物体进食,而它自身又会发出辐射,质量随之减小,这样一来几十亿年或者上百亿年后,不就会变成小质量的黑洞了吗?”


    曾文河苦笑道:“不会的,辐射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发射率越大。


    一个几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其温度只有一千万分之一度,这比充满宇宙的微波辐射的温度2.7K要低得多。


    所以这种黑洞的辐射比它吸收的还要少。


    这种情况下,假如宇宙继续膨胀下去,微波辐射的温度需要等待1后面66个0年以后,才会比黑洞的温度低,这个时候的黑洞,才会发射辐射,损失质量。


    所以,在现在的宇宙背景下,基本不可能出现恒星坍缩形成的黑洞质量减小的情况,它们只会越来越大。”


    江博:“你说得有点深奥了,不过,在正常情况下没法形成小质量的黑洞,但也许有特殊情况呢?”


    曾文河愣了愣:“特殊情况?”


    他一直在理性可观测的范围内考虑,就没想过特殊情况。


    曾文河忽然眼前微亮:“还别说,经过老板您这么一提点,我有点开窍了,特殊情况,如果考虑宇宙大爆炸初期,压力较大的时候,形成的太初黑洞,倒也不是不可以出现小质量的黑洞。


    而黑洞的质量越小,温度越高,辐射的就会越多,质量也会出现损失。


    只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确实有可能在一百多亿年的今天,出现小质量的黑洞。”


    而经过小行星带的那颗天体,如果是黑洞的话,九成九就是太初黑洞。


    是了是了,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对得上了,老板,您可真是……”


    江博朝他摆了摆手,没去和曾文河讨论小质量黑洞形成的问题,他更关注的是地球的问题:“我想知道,那这颗黑洞会不会撞上地球?”


    曾文河:“不会,黑洞与小行星带几乎呈圆切角,没有冲向地球的角度,且速度这颗黑洞的速度极快,在太阳系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唉,这可是人类发现并观测到太初黑洞啊,这可黑洞的质量不大,如果能把它捕捉了,这将是一个天然的能源库。


    再用一个大质量的物体去牵引它围着火星公转,人类未来就算没有了核能和太阳,也不用担心能源耗尽的问题了。


    只可惜这颗太初黑洞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就算捕捉到了,人类目前也没有很好地将辐射转化为可用能源的手段。


    可惜啊,可惜了。”


    略过曾文河后面表示遗憾的话。


    江博松了口气:“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那颗直径4.2千米的小行星了?”


    曾文河:“不,不止那一颗,是五颗!”


    江博:“我们现在还剩多少时间?”


    曾文河:“目前那五颗小行星距离我们1.62个天文单位,大概有2.43亿公里,按照它们现在的飞行速度,中途没有遭遇陨石的话,第一颗大概需要110天,才会抵达地球。”


    江博:“也就是说,还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


    曾文河:“没错,7月11号,第一颗小行星就会与地球相撞,但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弹指即逝,面对五颗高速行驶的小行星,甚至一颗的直径达到了4.2千米,想要阻止它们撞击地球,太难了。”


    江博:“难?难道就不去做了吗?”


    曾文河:“也对。”


    江博:“这个消息向外界通告没有?”


    曾文河:“还没有,在没有使用量子计算机多次验算得到准确的结果之前,我们不敢随意公布消息,一方面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一方面是怕弄错了,搞出乌龙。”


    江博:“那就先不要对外界说,把消息传给谭局长吧,让他们来做决定。”


    曾文河:“好的。”


    ……


    小行星危机(三)


    外界。


    3月20号,下午四点。


    NASA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撼无比的消息,人类首次近距离观察到黑洞。


    就在三天前,一个小质量黑洞以2000万公里的时速,路过了太阳系,与地球最近时的距离,只有1.8亿公里,但因为这个黑洞的质量太小,速度也太快,并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然后,NASA还公布了这个黑洞的图片。


    结果,NASA刚刚公布消息没半个小时,华夏这方就发起了一个联合国的紧急圆桌会议。


    会议上,华夏官方的代表人称,由于那颗小质量的黑洞经过太阳系,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球目前正面临着一场形势极为严峻的危机。


    美国一方的代表笑道:“黑洞引发的危机?


    先生,我方的宇航局已经说明了,黑洞现在已经远离地球了,并且每秒都在以数千公里的速度离开,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你们是不是搞错什么了?


    召集我们来开会,就是想说一件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吗?”


    华夏代表人淡淡地看了眼美国人:“黑洞本身是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但是,它经过小行星带的时候,使得一部分小行星偏离了轨道,其中五颗小行星,正在以每小时8.65-9.2亿千米的速度冲向地球。”


    美国人眉头一皱:“这不可能,NASA已经确定过了,根本没观测到小行星轨道异常的现象!”


    华夏代表:“我们有巡天号空间望远镜,你们……有吗?”


    美国代表语塞。


    心里MMP,你在炫耀什么,你到底在显摆什么?


    美国代表心里极为不爽,但联合国的秘书长埃里克却急忙问道:“到底什么情况,华夏代表,请您仔细说说。”


    华夏代表:“三天前,我们的天文机构观测到小行星带的引力异常现象,发现一颗黑洞以高速经过小行星带。


    黑洞的引力使得一部分小行星被黑洞吞噬,而另一部分则被高速甩出小行星的轨道,有的飞向远离地球的地方,而有的则朝地球飞来。


    根本我方超级量子计算机的上万次推演和计算,五颗小行星碰撞到地球的几率高达90.5%以上。


    而且,他们的直径都在200米以上,最大的一颗小行星,直径更是达到了4.2千米,而这颗最大直径的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几率是100%,会落在几内亚湾。


    届时,整个大西洋周边的大陆都会遭难。”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会议很快散去,各国的代表很快把消息传回本国。


    美国一方,总统先生得知此事后,吓了一跳。


    但冷静下来后,他觉得华夏是在危言耸听吧?


    可是,很快,当哈勃的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华夏方给的坐标,调整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高速朝地球飞来的小行星后。


    总统沉默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