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大多时候,这个老家伙值得都是三令,难不成……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惊喜,不过,他们还是没有说出来,刘衢又与他们聊了许久,方才看到有一人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来人正是姜维,姜维走到了天子的身边,拜见了面前的两位两千石,方才看向了天子。
他似乎有什么话要与天子说,正要低声耳语,刘衢不悦的说道:“有什么话,只管讲述,曹公与周公又不是外人!”,听到刘衢如此言语,姜维方才无奈的说道:“庙堂送来了书信,要陛下赶快回去,还有诸葛令公,庞令公等人,也都发来了书信,希望陛下能迅速返回。”
“哦?发生了什么事啊?”
“陛下,据说是绣衣使者,他们以腹议君王,泄密之罪,抓捕了数个大臣,还要将他们处死……”
“啊?我不在,袁尚怎么敢去杀那些大臣?”,刘衢惊讶的问道,姜维一愣,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情,周瑜皱着眉头,思索了许久,不知在想些什么,至于曹丕,则是格外的惊讶,似乎对此事颇为的上心,毕竟,他还有个弟弟也在庙堂,刘衢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这样罢,朕修书一封,赶快送回雒县去,朕就是现在走,也赶不上了,还是通过书信罢!”
“谨喏!”,姜维说着,匆匆离去。
曹丕这才着急的问道:“陛下,我那胞弟,他为人急躁,不会是……”
“唉,你就莫要多想啦,子建啊,为人聪慧,又跟着诸葛令公在忙碌,他绝对是没有什么事的。”刘衢说着,曹丕方才有些放心,至于周瑜,却还是没有言语,三人一直逛到了傍晚,曹丕方才告辞离去,只剩下周瑜与刘衢走在一起,刘衢欣赏着周围的风景,问道:“周公啊,朕也要回去了,这交州的事情,你可得办好了。”
“臣明白。”
“朕啊,其实是很想带着周公回雒县的,如今的雒县,实在太缺一个像周公这样的果断之人……可是朕又很担心,周公可知朕在担心什么?”,刘衢问道,听到刘衢的询问,周瑜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陛下担忧臣与庞统,仲长统等人的关系。”
刘衢一愣,随即笑了起来,“周公还是诚实君子啊!你说的很对,朕的确是在担心这个,朕放心的将庙堂大事都交给了三位令公,不过,这三位令公之中,朕对于庞令公,也不是不信任,就是担心,他会把太多自己的想法施加在国事上,侍中台里,庞令公的支持者,已经开始压过诸葛令公了……”
“朕倒是不在意谁压得住谁,可是,朕不希望庞令公那什么扶持豪强之类的政策,在大汉之内全力的实施……这就是朕没有将周公你接回庙堂的原因了。”
“陛下可曾想过,或许庞令公说的真的能让大汉变得更加富强呢?”
“哈哈哈~~”,刘衢再次大笑,他摇着头,“朕可没有父祖的才能,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出一番超越他们的伟业,朕只要能保住这先祖的基业,不让他在我的手里被毁掉便可以了……至于这更加富强的事情,还是留给朕的后人罢。”刘衢说着,又问道:“周公你该不会将这些话告诉庞令公罢?”
“臣不敢。”
“你可别告诉他,不然啊,回到庙堂里,只怕他便要跟朕说什么辞官回乡,他这样的人才,朕怎么舍得让他离开呢?”
“陛下,群臣大多都小看了你啊……臣也是。”
“哎,怎么能说是小看了呢,朕的确算不得什么好皇帝,对朕而言啊,这国事,哪有沙场好玩?朕也只是想安安心心的去玩啊,可若是谁让朕不能安心的去玩,还要去照顾他留下的烂摊子,那朕就会跟他好好的玩一玩,这些年里,海外府扩张了不少罢,不过上缴的税赋,却是一动不动……”
“周公啊,你说,朕能安心的去玩么?”,刘衢转过头来,满脸的微笑。
“能……能。”周瑜点着头,后退了半步,刘衢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当然,周公你也不要多心,朕绝对没有怀疑你的想法,只是啊,这海外府要扩张什么的,你可以跟朕说嘛,朕肯定是会支持的,用要上缴庙堂的钱去建设海外府,这本身没有什么,但是还是要跟朕说一声,周公认为呢?”
“臣知罪。”
第0972章
飞鸽传书
天纪四年,秋。
天子返回雒县,南军归营,而刘衢却是进了皇宫,皇后早就知道他要赶来,故而带着长子阿石,次子坚,以及刘衢的胞弟去疾,等候着天子的到来,刘衢刚刚进了泰殿,长子便是大叫着,冲到了阿父的怀里,小家伙模样有些黝黑,虎头虎脑的颇有些刘衢幼时的气势,双眼却酷似阿母,看起来俊美而又健康。
刘衢将他抱了起来,在他脸上啄了一口,方才笑着说道:“好家伙,又重了些,你这是想要超越为父啊!”,小家伙委屈的看着他,告状道:“前些时日,阿母打我!!我哭了她也不管!”,刘衢皱着眉头,说道:“她趁我不在欺负你啊,没关系,我回来了,她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刘衢看了看皇后,“皇后啊,以后不许打阿石,他还这么小,你揍他干什么呀?”
“哦,那以后就不揍了,对了,他挨揍是因为他把你在琼苑里养的花拿去喂马了。”
刘衢面色一凝,深深的看了阿石一眼,阿石茫然的看着阿父,大眼对小眼,刘衢深吸了一口气,方才笑着说道:“没关系的,不过是一些花花草草,随他折腾罢。”他正说这话呢,在阿母怀里的皇子坚却是忽然大哭了起来,“我的阿父!!你不许抱!!”
“哈哈哈~~”,刘衢大笑着,放下了阿石,走上前来,从皇后手里接过了小家伙,小家伙恶狠狠的看着不远处的兄长,随后便是拿头蹭着阿父,撒着娇,刘衢又拍了拍去疾的肩膀,方才与皇后走进了泰殿里,阿石从得宠到失宠,也只是经历了几刻而已,小家伙也不气,若有所思的看着胞弟,又看了看一旁的叔父。
“小孩子啊……”,他摇着头长叹了一声。
去疾险些笑出声来,伸出手揉了揉他的头,方才拉着他,走进了泰殿内。
刘衢跟着自己的家人们聊着天,说着扬州的那些新奇事,聊的很是开心,刘衢是个耐不住孤独的,跟着家人在一起,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刻,不过,庙堂群臣显然是不愿意让他享受这欢乐时光的,在泰殿待了不到一个时辰,便有黄门走了进来,禀告天子,说是三令前来拜见。
刘衢显得有些无奈,不过还是走了出去,三令同时赶来,他也得给与相应的礼遇。
“诸葛令公!!哈哈哈,朕昨日还梦到了你呢!许久不见啊!”,刘衢笑吟吟的走到了诸葛亮的身边,诸葛亮看到天子这般模样,心里的许多话,也就没有办法说出口了,道了一声拜见陛下,随后刘衢又拜见了叔父,以及庞令公,这才与他们一同走进了厚德殿内,厚德殿内并没有别的大臣,只有他们这四人。
“朕这次出行啊,还没有赶到扬州呢,扬州水军就帮着朕收拾完了,不过,朕也没有白跑一趟,却是让朕发现了扬州官吏的奸诈之处,你们不知道啊,朕刚刚赶到扬州的时候,有几个商贾对朕不敬,若不是姜维挡着,朕就将他们全部格杀了,回去之后,朕让当地官吏捉拿那些商贾,这些官吏倒好,全力剿灭各地的商贾,夺取他们的财产!”
刘衢恼怒的说道:“好在姜维即使发现,这才没有酿成大祸啊。”
天子完全不给众人发问的机会,愤怒的将自己在扬州的经历说了出来,这让庞统也没有了询问的机会,庞统一直都是比较推崇重商的,扬州的情况,他或许心知肚明,这次刘衢到达扬州之后,扬州的商贾遭受到了一次重创,庞统的心里绝对不会太高兴,从面色上便能看得出,他绝对是一肚子的火。
不过,他不敢对天子发泄罢了。
“陛下……”,诸葛亮开口说道:“陛下离去之后,雒县内却是不大太平,直指绣衣使者袁尚,以泄密之罪,捉拿庙堂大臣数人,不顾侍中台之令,直接处死,其中有荀相之子,荀缉,有……”,诸葛亮正要继续说呢,刘衢却是冷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怎么?难道侍中台还想要管一管绣衣使者?”
诸葛亮一愣,无奈的说道:“臣并非此意,只是,如今还有很多的大臣被关在绣衣大牢,即使他们有罪,罪不至死啊……”,刘衢看了诸葛亮一眼,方才说道:“来人啊!将袁尚带进来!!”,刘衢吩咐了一声,没过多久,袁尚便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说起来,袁尚与诸葛亮还是旧相识,只是,如今他们之间不和,也没有了过去的情谊。
随着在绣衣使者府待得时日越来越久,袁尚的变化也就越加的大,如今的他,愈发的冷酷,让人难以亲近,整个天下,与他相熟亲近的人,也找不出一个来,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袁绍如此的反对袁尚执掌绣衣,不过,说什么都没有用,袁尚已经变不回来了,他冷静的看着天子,他的眼里,也只有天子。
“袁直指,他们说你随意抓捕大臣,滥杀无辜,这是怎么一回事?”,刘衢皱着眉头询问道,袁尚认真的朝着天子大拜,方才开口说道:“回禀陛下,陛下离去之后,虽令任何人都不许泄露天子行踪,可庙堂里的一些奸贼,违抗了陛下之诏令,将陛下率军征伐的事情传了出去!这是违抗诏令,谋逆之罪,罪当万死!臣诛之!”
听到袁尚的话语,众人大惊,袁尚当初抓捕他们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他明明说的这些人是泄露庙堂内的诸多商谈结果,他们正要开口,刘衢便是一拳打在了面前的木案上,木案顿时裂开,三令都被他吓了一跳,刘衢冷冷的看着三令,问道:“莫非诸君以为,他们不该死么?”
听到刘衢的询问,诸葛亮也开不了口了,只有刘懿开口说道:“当死。”
刘衢方才看着袁尚,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既然杀了不少人,朕也没有出什么事,就把剩下的人给放了罢……”,袁尚有些迟疑,可还是应允了,刘衢这才看着一旁的诸葛亮,说道:“令公啊,朕这也是看在令公的颜面上,希望令公能多多管教这些大臣们,有些东西,是不该往外说的,不然,就是袁尚不动手,朕也会亲自杀了他们。”
“谨喏!”,听到还有一部分人能保住性命,诸葛亮已经很是知足,急忙回道。
袁尚离开厚德殿之后,这事也算是过去了,刘衢眯着双眼,以后再有人忍不住想要说些什么,也得要好好的想想后果了,这是最好的,只是用了几条性命,这点牺牲比起收获而言,还是值得的,随后刘衢又问起了庙堂内的情况,诸葛亮逐一的回答:
“邓仆射又找到了两种奇特的作物,其中一者乃是胡椒,只是这种胡椒不同,更大,色泽更为鲜明,味道也更出众,邓仆射已经将这种作物也推广了下去,在各地设立的农府的特行府,专门负责调查各地的耕作情况,以及推广作物,称为天纪椒,还有一种乃是从贵霜引进的,乃是一种豆,当地人唤作扁豆,如今也是开始了推广,唤作天纪豆。”
“满仆射完成了道路之律法,已经开始在大汉施行,唤作《大汉天纪车舟律》,鲁仆射也设计出了三种道路,分别取名为单行,双向双行,单向双行,在司隶地区建设新道之后,马车拥挤的现象减轻了很多,交通得到了舒缓……钦天府再一次改进了日历,不过这次改动比较小……”
“郑仆射制定了一套书籍监察制度,用以书籍之发行……袁耀已经赶到了庙堂,正在忙着设立文化府的诸多政策……刘仆射在兖州等地区发现了假钞,已经上奏,要与马公再次改进纸币的规格,使得贼子难以模仿……对纸币的价值也进行了改动,公发布了六套纸币,纸币花纹也进行了改动,书以圣人之语。”
“曹仆射提议将分级税法进行再次详细的划分,如今正在制定……”
“驿府孙仆射,上奏希望能够加大对驿站的扩设,近期有一胡商献鸽,据说这鸽能传递书信,能如古人之雁,颇为新奇……”,诸葛亮说着,原先的那些,刘衢还没有怎么上心,可是当他听到了这所谓的飞鸽的时候,他双眼一亮,急忙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那是什么神鸽啊?”
“咳咳,陛下,胡商言他来自于比安息还要遥远的地区,这种鸽子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他说,他可以与大汉交换这种方法……”
“哦?他想要多少钱?”,刘衢冷冷的问道。
“他说不要钱,他想让自己的儿子进太学读书。”诸葛亮苦笑着说道。
“哈哈哈,好,此事朕准了,就是他献上神鸽这事,就足以让他的儿子进入太学了,让朕来看看那鸽子,它们在哪里呢?”,刘衢好奇的问道,诸葛亮说道:“陛下,且等我将其余的事情说完,臣再带着陛下去看那鸽子……”,刘衢无奈的坐了下来,只能听着诸葛亮继续讲述这段时日内所发生的事情。
不得不说,当群臣聚集侍中台之后,庙堂的办事效率是有明显的提升的,过去,这些事情都需要天子首肯,而天子就是再勤勉,他也是一个人,完全没有办法将精力放在这么多的事情上,而如今,群臣各自,随后进行分工,各府互相协助,各项政策的施行也就飞快,大汉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要快,不断的朝前飞驰。
第0973章
师君欺我
天纪四年的秋,雒县中满是来自各地的学子们,今年乃是考核之年,故而,雒县再一次变得拥挤起来,若不是庙堂在近期内对道路进行了新的革新乃至是翻修,只怕如今学子们都得在雒阳外过夜,只要一堵,等考核完了都不一定能进雒县,学子们的大量涌入,对于雒县内的商贩们而言,也是一个好机会。
尤其是刘禅,在得到了庙堂的允许之后,在雒县的郊外建了不少的房屋,对暂住之人进行一种租售,所谓的租售,便是给与他们一段时日的居住之便利,而他们要按着居住的时日付钱,这样的新模式刚刚出现,便顿时引起了各地的纷纷效仿,如今与过去不同,庙堂对于百姓没有过去那样严格的限制。
在过去,你要出自己的里,需要得到里典,亭长等人的允许,方才出门,另外,出里门也需要正常的理由,你若是说自己想去县城吃吃风,只怕里典就把你给轰出去了,如今不同,虽说还是需要里典的证明,不过对于出行理由却没有那么的苛刻,因为很多百姓都需要去县城购买一些所需,或者出售些东西。
乃至是去县里听上一首曲,看上一次说书,这都是很正常的,毕竟,百姓如今都富裕了,手中有钱,消费的欲望也有所增长,也没有人再斥责他们不务正业了,而这样限制令的缓和,才是导致大汉愈发富强的基础,大臣们一直都很担心百姓的自由会导致他们不愿意再耕作,会让大汉出现巨大的粮食空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不过,他们的担忧并没有出现,在发现耕作不只是能让他们养活自己,还能让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之后,百姓们并没有放弃耕作,反而是更加的勤劳,希望能多产些粮食,不少耕农都在盘算着,今年多种上十亩地,等明年,争取买上三头猪来养……刘巴最先提出的“生产积极”,也有不少大臣已经感受到了。
官学里,祭酒正在激动的讲着课,刘氏孪生兄弟,刘谌,陈寿这四位,坐在下方,显得很是无聊,“你们定要努力啊,今年的考核,就要比以往难了很多,据说啊,这考核录取线又提高了二十分,你们若是不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之后,只怕考核的压力会更大,今年可是有足足三十七万学子参与考核啊!”
“可想而知,到你们这一代的时候啊,怕是要有数百位的学子来参与了,那个时候,考核的竞争还不知有多大呢!”
听着祭酒的话语,成文成武两兄弟丝毫不在乎,不屑的扬起头来,家父刘令公!这次坐镇考核的便是他,将来通不过考核?呵呵,开什么玩笑?刘谌也是打着哈欠,看着窗外,谁要去什么考核啊,我将来是要去兵学的,成为北军统帅,开疆扩土,那才是男儿应当做的,岂能在案牍之间荒废了人生?
也只有陈寿,认真的听着祭酒的言语,甚至,他还拿着笔在记。
“天纪四年,考核学子达三十七万。”
祭酒很快也就说完了,清了清嗓子,方才说道:“好了,话不多说,学不学在你们,今天的史学,我们要进行一次小考核!看看各位的成绩,这次的结果可是要送回你们家里去的,莫要小看啊。”祭酒说着,便要去书房内拿自己的试卷,他刚刚离去,学室里便喧哗了起来。
“嘿嘿,阿寿……我们是不是最好的兄弟?”
“阿寿?你想吃些什么,我稍后去给你买啊?”
“阿寿,你还记得么?我上个学年曾请你吃过饼!”
陈寿只是淡然的看着周围的同窗好友们,并不言语,很快,祭酒便已经走了进来,学室内便顿时安静了下来,祭酒重重的将试卷丢在了案上,愤怒的说道:“我还没有走到学室呢,就听到你们的吵闹声!整个官学里就你们最吵!!我当祭酒这么多年,就不曾见过你们这么差的学子!”
他骂了许久,骂的众人都不敢抬头,这才将试卷分发了下去,忽又想起了什么,说道:“陈寿,你来这里写!!”,陈寿站起身来,走到了祭酒的身边,祭酒对待他就温和了许多,陈寿可是他的得意门生啊,是将来最有希望考入太学的,只是他的性子太软,之前的史学考核,所有的学子们都拿了满分,而祭酒最后揪出的罪魁祸首,乃是陈寿与刘谌。
陈寿倒是没有参与,他只是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试卷而已,就是刘谌这厮,他将陈寿的试卷抄了一遍,方才将答案高价的卖给了同窗,被抓到之后还嚷嚷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为此事,刘谌险些被他阿父给打死。
陈寿拿起了试卷,便开始了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