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郑益沉默了许久,脸上方才露出了一丝笑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上古贤才们之所以没有料到如今的盛世,就是因为他们的时代,百姓根本没有能填饱肚子,能获得衣服,故而,在他们眼里的盛世,就只是百姓能吃肉,能穿的上衣,而现在,三代天子已经成为了这追求……”


    “故而,百姓们想要的也就变得更多了,其实,我们早就超越了那些先贤……”,郑益好似着了魔,不知在蒂固着什么,王肃热切的看着他,说道:“郑君啊,要是想不清楚,你不妨就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也好继续看我的书……”


    “对,你说的很对,多谢君为我解惑!”,郑益朝着他一拜,“我们的确应该去外看一看……这是一个全新的盛世,没有任何贤才预料过的盛世,这个盛世的礼法,当由我们自己来定!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亲自去看看,了解一番这全新的盛世,究竟是如何的,这是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大道啊!”


    郑益激动的拉着王肃便走出了书房。


    “我不去!我的书!!我还没看完!!阿父!!救我!!”


    王朗冷冷的看着自家孩子被郑益拉走,又在拼死的挣扎,一旁的奴仆上前,询问道:“老家主……这……”


    “不必理会他……难道有人愿意带这个蠢物出去,这厮都已经数个月没有出门了。”


    第0958章


    太平盛世


    郑益带着极不情愿的王肃,终于还是来到了雒阳最大的不正经之地,这里乃是雒阳一个姓罗的大商贾所开设的,也是一个庞大的酒肆,与叙贤院一般,只是,这里的舞女要更加放得开,而前来的大多都是年轻人,有道德的儒家大贤是通常不会来这里的,而王肃只是看到门口那俩个“穿着不礼”的舞女,就险些被吓死。


    说什么都不肯再往里走,郑益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带着他进了这个大院,院落内处处都是些年轻的学子们,他们畅快的饮酒,谈论着诗歌文赋,也有几个是直接搂着舞女,实在有违礼法,再往里走,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到这个时候,就已经不只学子们了,有的人在谈论着当前最火的书,也有人谈着最近的趣闻。


    有小厮上前,看着郑益与王肃的模样,显得有些吃惊,他们都是穿着儒袍,身上也别有一番气势,看起来不像是来这里坐的,反而是像来这里抓捕学子们的,那小厮连忙带着他们便朝着另一边走了过去,“贵客啊,那边正在装饰,尚且不能进去,只能坐在侧庭了,各位莫要见怪啊……”


    郑益点了点头,带着王肃便跟着那小厮,走进了一个偏庭,坐了下来,郑益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摇了摇头,说道:“百姓的追求,莫非就是这般,不该是如此,就算是追求,也应该要高雅一些,如此下去,只怕以后太学出身的都是些酒囊饭袋,这官学形同虚设,大汉需要的是能力与道德同样出众的大臣啊……”


    “必须要禁止大臣们出入这样的场所,另外,还有学子们,也不该来此处,至于其他人,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随意了……嗯嗯,子平啊,我们必须要想个办法,盛世不一定就是这些歌舞姬,对罢?”,郑益问道,王肃的心思压根就不在这里,他睁大了双眼,津津有味的看着远处的舞女,很是惬意。


    “咳咳。”郑益清了清嗓子。


    “你说得对。”王肃这才反应过来,憨笑着说道。


    郑益看着他,长叹了一声,站起身来,“算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由我自己来想罢,子平……回去罢。”“这就要回去了??咳咳,好吧。”王肃急忙也站起身来,郑益将钱放在了案上,跟着王肃便要走出去,刚刚走到了门口,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正被小厮拉着朝着这里走来。


    郑益与王肃呆愣的看着那人,那人也是见了鬼一般的神色,看到面前的两人,刘衢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竟会如此的倒霉,初次前来看看,就遇到了两个自己最不想遇到的人,郑益这老头很古板,今日被他碰到了,斥责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了,至于王肃,好家伙,这是自家岳丈啊!!!


    嗯??不对,他们在这里做什么??


    “郑公啊,你说的果然很对,朕这次微服前来,这才明白你说的不虚,唉……这些年轻人啊!”,刘衢恼怒的说着,方才朝着王肃轻轻一拜,王肃并不在意,郑益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那陛下……就好好巡视罢……臣先回去了……”


    “额,我已经巡视完了,也要回去了……回去了……”


    ……


    天纪二年,运河的修建已经到了最后,曹司徒心目中四通八达的大运河,最终却是在诸葛亮的手中落实,从荆扬到兖雒,再沟通河北之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可以说,天纪之年的税赋,几乎是全部都用在了运河之上,不过,这次也的确是修建运河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这些闲散在家的游侠,进行不断的挖掘,可谓是起到了诸多的作用。


    首先就是没有动用百姓,没有耽误农忙,另外,还解决了游侠们在乡野里惹事的问题,最后,这些游侠因惧怕庙堂的徭役,很多都选择去当了匠人,以及其他的行当,因为游侠,成为了大汉最为重要的徭役对象,成为游侠,就代表了你整日都在外忙碌,与泥土打交道,回不了家,累到半死,这还不如去当匠人或者商贾呢!


    从前,就有这种办法,例如在秦,为了避免众人都去经商,故而商贾是徭役的优先征发对象,至于游侠,秦是没有游侠的,在大汉,商贾,赘婿是优先征发对象,到了如今,当这种灾难落在了游侠头上的时候,有效的遏制了游侠的增加,诸葛令公功不可没,一石数鸟,大抵就是如此。


    按着诸葛亮的推测,大概到天纪五年,运河便能完成大概,要全部完成,估计还是要等很多年,毕竟这不是一项小工程,而庙堂也不能再全力的进行运河的修建了,因为鲁肃,他召集了诸多官吏之后,成功的拿出了几项有效的道路解决办法,在天纪二年的六月,鲁肃与满宠完成了大汉第一个道路律法。


    其中记载了关于出行,让道,以及撞人之惩罚,饮酒驾车,服散驾车等等的规定,这律法用时一年,因为有大汉律打底,故而还是比较的全面,也是比较完整的,其中详细的记载了道路出行的种种要求,例如同一方向行驶,双向行驶等全新的知识出现,更是在天下引起了一阵轰动。


    而这些先进的知识,塑造者还是我们的诸葛令公……


    他在看过各地的道路,以及车马行驶之后,据说是思索了八日,整整八日都在书房内,也不外出,终于,他拿着一些画好的图走出了家门,而在图画上,正是一些道路的图画,以及诸多马车行驶的示意图,其中有将道路分成两段,双向行驶的图画,也有画出数条道路,同一方向多车行驶的示意图。


    对于马车的制式问题,鲁肃等人也是拿出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将如今的马车分成了五类,对于这五类不同的马车的大小规模都做出了详细的制定,对天下进行统一,并且规定拥有马车者需禀告庙堂,记录在侧,方可通行,在对于道路的设计上,仲长统也曾提出过自己的建议来,奈何,他的建议太过疯狂,故而不被接受。


    仲长统提议成立一些道路之符号,用以明确各种道路之知识,只是他那数百个鬼画符一般的符号,众人都认为起不到什么作用,车夫们也不会看得懂这些为由,拒绝了,而仲长统再次提议,可以让马夫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者才能上路,也是被众人所耻笑,在乡野之中,就是七八岁的孩童都能行车,这还进行什么考核啊?


    人们总是嘲笑仲长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厮脑子里总是藏着很多奇怪的想法,有的时候,他的想法让诸葛亮这种革新派都无法接受,实在是有些胡说八道,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加以思索,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仲长统也不在意,在他人谩骂自己的时候,他还会放声大笑,使得对手更加的愤怒。


    天纪二年,七月,庙堂正式颁发了《大汉律道路律》,同时,又针对马车,以及道路进行了改动,在众人的商讨下,他们决定就从司隶地区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道路的改动,看看是否会有成效,若是真的能够起到作用,那么他们就可以将这些道路推广至于全国了,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雒阳每天来回的马车都是非常多的。


    要对司隶地区的道路进行维护,还不能急着完成,不能同时动工,不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堵塞,马车可能就从雒县排到长安了。


    在运河,道路之外,新成立的监察台,也开始了自己一系列的动作,他们四处行动,亲自到达地方上,从百姓们的口中打探消息,再进行核实,果然,从百姓们的口中,还是能发现很多的问题,百姓们畏惧庙堂,害怕官官相护,故而不敢去揭发,可是当监察台的官吏装作过路者,向他们打探消息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很多的信息。


    官吏们正在府邸内休歇着,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还没有起身,便是看到几个士卒站在他的面前,手持长刀,一手拿着监察台的牌,也不听这些官吏们的辩解,直接带上囚车,便是押回监察台大牢,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在各地,陆陆续续的,有很多的官吏落网,百姓们无不赞颂当今天子。


    在九月,张飞又上奏庙堂,希望能让刑府成为监察台名下之府。


    诸葛令公不允。


    九月二日,传出监察令张飞在监察台大牢内极其残忍的虐杀官吏的传闻。


    九月十三日,张飞带人前往诸葛亮之府,查询其财产情况,未曾发现有任何的不妥,随后离去,天下哗然,皆然斥责张飞的这种无礼行为,随后,张飞又对庞统,甚至是刘懿等重臣的府邸也都发动了突袭,也不事前提醒,便进行盘查,如此一路盘查下去,监察台的行为使得众人都格外的愤怒。


    可是,张飞还是给众人带来了更多的惶恐,很多官吏们,整日担忧自己的恶行败露,做梦都是梦到张飞那狰狞的脸庞,第二日就去刑府自首,希望不要经由监察台来处理的官吏,也是不在少数。


    张飞最后还是达到了自己所想要的那种效果。


    第0959章


    天要亡我


    天纪二年十月,皇后又为天子生下一子,唤坚。


    刘衢自然是非常得意的,膝下双子,长子阿石今年不过三岁,长得很是可爱,虎头虎脑的,刘衢很是喜爱,至于次子坚,出生时比兄长要壮实一些,皇后都说他酷似阿父,刘衢整日都在皇宫里照顾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也不去理会什么政务,这若是在孝德,孝宪,孝康的时期,只怕群臣已经聚集在皇宫门口开始斥责天子的行为了。


    不过,如今的庙堂,自从侍中台改制之后,刘衢去不去厚德殿,都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侍中台在这两年多的时日内,因刘衢总是不愿前来厚德殿,无奈的进行了完整的改制,由庙堂二十七位重臣组成了侍中台,由庞统来负责召开侍中会议,这些重臣都成为了侍中台大臣,如诸葛亮,便是尚书令领侍中台大臣。


    平日里,他们将各地的奏表进行整合,再进行商谈,随后确定如何当批阅,而朝议却渐渐没落,召开朝议,更多还是将侍中台大臣们所商谈好的事情放在此处进行商谈,由百官交流意见,看看是否会有更好的想法,可是在实际上,百官们已经无法干涉干预侍中台的诸事。


    朝议形同虚设,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只是听取侍中台大臣们的决策罢了。


    刘衢百般无聊的坐在上位,脑海里还在想着别的事情,看着面前的群臣,刘懿开口召开朝议之后,即刻便由庞统等侍中台大臣将早先商讨好的政策提了出来。


    “因推广铁制农具与天下,铁器渐有不足,故而,庙堂准备与宁州,贺州,新州,幽州设大厂……可容纳数万之众,具有商贩,住宅,在这些区域设立几个铁县……与其一样的,还有盐……茶,庙堂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将进行对这些材料的大规模集中式的开采,种植,培养,铸造等!!”


    “从匠学内吸收大量的匠人……并且自愿的从贵霜等地区吸纳人手……”


    “解决无业游侠之问题!”


    “放开商贾之限制!”


    “将自愿从中原地区向周围开阔地区移民,给与安定之费用,给与土地可以进行耕作……与天纪四年之前,要在西州,贵霜,迁徙百万之众,要往宁州迁徙六十万民众!要往交州迁徙三十万民众!”


    庞统一一说出了这些政令,百官只是认真的听着,他们都知道,所有的这些政令,都是由侍中台大臣们一同商谈后得出的,他们就是反对,也是没有用的,这些侍中台大臣才是庙堂的绝对核心,而如今的朝议,却逐渐演变成了形式上的东西,再也没有原先的那种氛围。


    若是王节信再世,只怕也不会再有人在朝议上请烹王节信了,二十几个侍中台大臣会聚集在一起,商讨好要不要烹了王节信,要是决议通过,那么第二天朝议上就没有王节信了。


    群臣并没有觉得什么,反正他们的主要职务也不是在朝议,他们还有各自的职务,还有各自的事情要去做,唯独一个感到惊慌的,乃是中书令刘懿,在整个朝议的过程之中,刘懿都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他冷冷的看着众人,心里却是焦虑到了极点,匆匆忙忙的完成了这次的朝议,他就离开了此处。


    正要上马车,却有一人走到了他的身后,刘懿眯着双眼,转过头去,来人正是诸葛亮,诸葛亮站在他的身后,说道:“许久不曾在一起用膳,可能让我去中书令的府宅里蹭上一顿饭?”,刘懿挤出了一抹笑容,还没有说什么,诸葛亮便与他上了马车,刘懿也没有再言语,两人坐在马车内,马车缓缓朝着中书令府邸行驶而去。


    “刘令公啊……这些时日,在厚德殿里,你也是一言不发,朝议上看起来,也不是很开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向来就是直来直去的,于是也就不加掩饰的询问道。


    面对诸葛亮的质问,刘懿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我无碍,只是身体原因,有些不大好受罢了。”


    “哦?原来如此啊……”


    诸葛亮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


    两人回到了府邸,刘懿还是一言不发,与诸葛亮也没有了什么亲近之意,诸葛亮倒是不介意,坐着便与他一同用膳,两人吃着饭,诸葛亮方才问道:“我看刘君这饭量也是正常的,不像是有什么大碍,莫不是我做了什么让刘令公厌恶?”


    刘懿眯着双眼,猛地将手中的筷丢在了案上,不满的说道:“我还有什么不满的?我现在非常的开心啊!开心极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侍中台内议论,那还要我这个中书令做什么??朝议形同虚设,我一天到晚都要闲着了,干脆直接取缔朝议,取缔中书令好了!!我也好辞官回家!!”


    “我一个堂堂的孝康皇帝之孙,竟被诸君如此欺负?!三令之制,莫非全部都是空的?!”,刘懿愤怒的叫道,看起来有些歇斯底里,在院落内玩耍的两个孩子,也都被阿父的模样吓坏了,被奴仆带出了院落内,看着刘懿如此愤怒的模样,诸葛亮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他这次来,本来就是与庞统商谈之后,准备改变朝议的时日,甚至是……看看能否废除平日里的朝议,毕竟能议论事情的大臣们都被聚集在了厚德殿内,庙堂压根就没有必要再举行朝议来虚度时光,他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没有跟刘懿隐瞒,他说道:“不敢欺辱刘公,其实,我心里的确是有延缓朝议召开的想法……”


    “我乃孝康之孙!!你如何敢?!”


    刘懿愤怒的咆哮道。


    诸葛亮冷静的看着他,摇了摇头,方才说道:“这乃是陛下的意思,我也是受了陛下之令,还望令公莫要怪罪。”诸葛亮说了这些,也不顾刘懿的愤怒,直接离开了此处,刘懿还在愤怒的大叫:“你们要将我处于何地?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你回去告诉天子!!我不从!!”


    在刘懿的愤怒之中,诸葛亮还是离开了,刘懿坐在座位上,额头上满是青筋。


    “相公,你莫要动怒,张医师不是说了么,不许你动怒……这什么朝议,不开就不开了,反正天子也不可能废除你令公的位置……”,张氏心疼的走在了刘懿的身边,一边为他收拾面前的碗筷,一边又关切的说道。


    “你懂什么?!!”,刘懿愤怒的大叫着,张氏被他吓了一跳,他们一同生活如此多年,这还是刘懿初次对她如此恶劣,她愣了片刻,方才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继续收拾起了碗筷。


    刘懿捂着头,坐在胡椅上。


    年幼的成文想要去阿父那里,却被他阿母一把抓住,“别惹那个官迷,就让他去想那些争权夺利的事情罢!”,张氏说着,带着儿子进了内屋,刘懿并没有理会他们俩,就如此坐在了院落,一坐便是坐了数个时辰,正在坐着,忽有奴仆跑了过来,走到了刘懿的身边,说道:“家主,有户府仆射仲长统求见。”


    “仲长统?他来拜访我做什么??”,刘懿皱着眉头,他与仲长统也没有什么交情,仲长统忽然来访,这让刘懿的确是有些困惑,他挥了挥手,“让他进来罢。”


    过了片刻,奴仆便带着仲长统走进了此处,当仲长统微笑着走进来,朝着他附身一拜的时候,刘懿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仲长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礼了?不过,刘懿还是摆出了一副臭脸,问道:“仲长君啊?怎么想起来拜见我了?如今我失势,朝议形同虚设,庙堂都没有我的位置了,你还来做什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