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骁骑校
第294章
人类的命运
改变人类是个宏大命题,鉴于刘昆仑的文化知识有限,姬宇乾不厌其烦地向他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英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德国作为战败国正处在社会动荡之中;美国还不是世界警察,奉行着单边主义;日本野心勃勃,妄图占领邻国;中国刚完成北伐,依然四分五裂,百废待兴。那时候的列强,以钢铁和煤炭的产量论英雄,打仗打的是战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是有多少个师的兵力,炮弹的储备,铁路的公里数,士兵的素质,飞机的质量。在那个年代,发动战争依然是性价比很高的事情,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可以倾销商品,可以掠夺资源。那么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姬宇乾打开随身的虚拟屏幕,展现出一百年前的纪录片,一战、二战、民间生活,黑白胶卷影片的质感模拟出那种时代的沧桑感,一百年不过人类历史沧海一粟,但却发生了超越之前五千年的改变。
“现在的战争,不再以争夺土地、人口、矿产资源为目标,占领一个国家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战争的形式也不再比拼钢铁煤炭石油的产量和适龄兵员人口的数量,打仗靠无人机,占领靠机器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战争无利可图就不会发生,只是不再大规模死人罢了。”
“今天,地球上的人口有八十亿,新增加的人口几乎全在非发达国家,他们信仰一神教,按照一千年前的教义指导生活。相反,发达国家的人口呈下降趋势,医学发达,基因密码的破译,使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留意近年来的讣告就知道,去世的名人基本上寿命都在一百岁以上,但发达地区的人类却越来越不爱生孩子,一方面是退休人口的增长,养老金缺口增大,压力转嫁到年轻人身上,于是年轻人更没有经济基础来养育后来。”
“有人说了,我们引进人口不行么,就像十年前欧洲那样,从北非中东引进大量难民,补充劳动力。我且不说难民素质怎么样,即便他们像中国人一样勤劳肯干,可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工作岗位留给他们?”
“二十年前,我们去饭店吃饭,还有服务员点单,上菜。现在呢,从迎宾到传菜员全是机器人,快餐店里甚至连厨师都是机器人。工厂里就更可怕了,百分之百自动化管理,整个工厂见不到一个活人的影子。我们网购,无人机和机器人送货上门;我们交通违章,电子眼记录拍照;我们乘坐火车飞机,从购票到安检,已经不需要人工;我们出行,打的是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经过收费站的时候,自动计费。一个活生生的工人,需要吃喝拉撒,有时候磨洋工,需要交纳五险一金,他要社交,要娱乐,要恋爱,要繁殖,要房子车子,有时候会生病请假。那么机器人则不需要这些,机器人七天二十四小时工作,虽然购置费高了些,但后期成本低,而且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试问这些难民,哪一点比得上机器人?”
“姬总到底想说什么呢?”昆仑忍不住问道。
“我想说,我们的世界已经变了,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大批人失业下岗,却又不能立刻去死。相反,由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可以克服,这些人没法好好活着,也没法赶紧去死。但科技的进步是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的未来很麻烦啊。”
“所以呢?”
“所以需要我们共同改变人类。”姬宇乾终于点到正题,“我们的身体比不过机器人,我们的智慧,比不上人工智能。无数好莱坞电影预示了恐怖的将来,人工智能造反,取代了人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我们未来科技研发的人工智能就毫不隐晦地告诉我,它觉得人类的存在纯属多余。”
惊悚的科幻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让科技停止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螳臂当车。人类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姬宇乾给出了答案:“人类自身束缚了自己,我们的大脑运算速度是恒定的,而人工智能可以不断地提升效率。我们的身体会疲劳,会受伤,会死亡,但机器人受损只需要更换零件,只要意识不灭,人类就不会灭亡,相反人类会发展成更高等级的生物,我将其称为新人类。”
“你们一定很好奇,新人类是什么样子的,我可以描绘一下,新人类的外形就像你一样,颀长而俊美,匀称而健康,体能发达,不知疲倦,大脑运算精确,反应能力超强,永远不会生病,即便遭遇空难车祸也不会死亡,即便身体灭失,随时可以打印一个新的出来,科技发展迅猛,将来我们不需要再靠克隆人来维持永生。事实上我的公司一直在从事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的研发,但我们有一个瓶颈,如何将意识,也就是灵魂导出和植入,这严重阻碍了我们的进程,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你们。”
姬宇乾说完这些,并未当场让刘昆仑做决定,而是留下一本书,潇洒离去。
这本书叫《科学的革命》,是一本很罕见的纸质印刷品。这年头书籍已经成为奢侈品,阅读物都是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姬宇乾不但是科学家,还是一位预言家,他在书里呈现的东西比刚才讲的故事更加的系统,更加的有理有据,看了让人不寒而栗。
姬宇乾的著作里阐述了生物学革命和信息革命带来的危机和转机,人类种族民族的差别将会被生物差别取代,不再区分黑人白人黄种人,而是分成新人类和人类两大类,新人类才是人类发展的方向。而人类则慢慢蜕变成一无是处的废物,他们找不到工作岗位,最简单的体力劳动都不再需要人类,甚至连从事人类最古老的行业都不够格,因为仿生美女的腿更长胸更大,还比真人温柔体贴。
没有任何人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是曾经主导世界的人类,那么人类的归宿是何处?姬宇乾给出答案,信息革命后的世界,海量信息高速流转,万物互联,人类停留在线上的时间更久,这些废物人类每天吃饱喝足就躺在沙发上,接入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充当活生生的NPC角色,才是他们唯一的功能。
姬宇乾在书中提醒,人类的发展进程到了最为关键的时代,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势不可挡。而时代在抛弃你的时候,并不会和你打招呼。
刘昆仑比普通人更能理解这本书的含义。姬宇乾并未夸大其词,生物技术革命就是老妖精斥巨资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未来人类将击败疾病和死亡,只要意识永存,躯体是可以更换的,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生物技术必须和信息革命同步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当人类掌握灵魂移动的技术后,姬宇乾所说的新时代就真正来临了。
而昆仑这个人,就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超前的结晶,是姬宇乾所预言的新人类。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修罗会和未来科技都如此看重自己,因为自己身上寄托了人类的命运,可以说掌握了自己,就掌握了人类的未来。
但修罗会和姬宇乾也有不同,季宇梵所说的“族群”的目的是想控制人类,继续他们的统治,姬宇乾的目的是改变人类,开创新纪元。
季宇梵和姬宇乾都想从刘昆仑这里得到灵魂转移的秘密,他们认为刘昆仑的技术比老妖精更胜一筹。但事实上刘昆仑对生死流转技术也是懵懂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没有秘密可以拿来交换,能交换的只有昆仑的身躯。
何去何从,刘昆仑陷入迷茫,附在小白杨上的十八年不算,他在这个世界上一共才活了不到三十年。他没上过大学,甚至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只知道兄弟义气,快意恩仇,只知道做人要厚道,滴水之恩涌泉报,只知道要善良,做人留一线。他能应付自己的事,亲人的事,公司的事,但是当全人类的进程摆在面前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
季宇梵代表的“族群”冠冕堂皇地将人类和平、世界大同挂在嘴边,其实只是想继续维持他们的优越地位而已。他们也意识到世界在改变,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他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必须将技术控制在手中,从幕后走到台前,遮遮掩掩长生不死的族群成为神一般的人,继续统治世界。
相比之下,姬宇乾倒是坦荡,刘昆仑觉得他的观点有道理,可是觉得不那么让人舒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又说不出。
王海昆和昆仑坐在客厅的金丝楠木太师椅上一言不发,低头沉思,一直到日落掌灯时分,家里的工作人员在外面噤若寒蝉,不敢打扰。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昆仑终于做出决断,但他还需要验证自己的想法。当世大儒中,硕果仅存的也就是邵文渊了,他又是刘昆仑的恩师,请他答疑解惑是最合适的。
……
北京的国际航线大多交给大兴机场,首都机场承担国内运输和私人飞机业务,深夜的候机楼,昆仑登上了湾流专机,目的地近江。
老人家最喜欢早睡早起,清晨六点,邵教授就出来遛弯了,在小区花园里偶遇昆仑。
邵文渊已经是年近九十岁的老人,但头脑依然清晰,他看到昆仑身上的露水,就知道其在这里等候了许久,便问他大老远跑来找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还请您老答疑解惑。”昆仑奉上姬宇乾的《科学的革命》,邵文渊接过来翻了几页说:“这本书我读过,内容不算新颖,七八年前有个以色列学者就写过类似的预言。”
昆仑便将最近发生的事情简单叙述了一下,请求邵老的理论支持。
邵文渊说:“我问你,这世间,最公平的东西是什么?”
昆仑心中闪起火花,这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他回答:“最公平的是时间和生命。”
邵文渊赞许地点点头:“对,只有时间和生命是最公平的,时间不会给谁多一秒少一秒,世间之人,不管是帝王圣人,还是贩夫走卒,终究都有一死。世界永恒的规律有两个,一是平衡,二是变化,打破一种平衡,必然有另一种平衡取代,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逆势而为。”
昆仑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邵文渊说:“知道就去做吧,我再送你一句话,每一个英雄降临到人间,都是肩负使命的,造物主是不会亏待他派向人间的使节的。”
第295章
使命的召唤
昆仑是当天晚些时候真正领会邵教授这句话的,他到昆仑面馆是看三个孩子,发现店里营业的是两个陌生面孔。打听了一下,得知仨孩子在家里开了个暑期辅导班,专门辅导高二升高三的学生。
“这仨孩子不得了,辅导班开的红红火火,春韭这下可放心了。”隔壁迟大姐这样说。
昆仑慕名前往,辅导班就在以前春韭住的小区里,是一处新租的三室一厅的大房子,敲开门,里面有十几个少男少女齐刷刷扭过头来。年轻人都认识昆仑,这可是当下最红的大明星,他们顿时课也不上了,扑上来要合影,和签名。
好不容易安抚好这些孩子,昆仑问木孜、塔格,开辅导班是谁的主意?
“是王锡之发起的。”木孜说,“他分析了我们的优劣势,虽然面馆一样能赚钱,但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费效比太低,并不适合我们。高考刚结束的学生,处于人生中基础知识最丰富,考试经验最强的阶段,而我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优势如果能利用起来就太好了,所以我们开了这个……应该叫俱乐部更合适,因为我们没有办学资质,只能以这种形式,大家一起做作业嘛。我们把面馆交给其他人经营,只抽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五,然后租了这个房子,在网上打了广告,效果很好,报名的人特多,我们选择性的招收学员,都是能够快速提高成绩的那种,他们学成之后,就是最好的广告。”
塔格也说道:“实践证明,学生教学生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都是同龄人,沟通起来特别简单。我理科好,木孜文科好,王锡之外语好,我们仨简直是黄金组合。”
昆仑见孩子们小脸上洋溢着光彩,这是成功者专属的光彩,欣慰不已,刚要问你们的收成怎么样,忽然客厅里有人喊塔格,说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
塔格出去指导做题,昆仑也跟了出去,他没什么文化基础,听也听不懂,大家都在忙,没人招呼他,索性拿起一本数学书开始看,看着看着居然入迷了,从来没觉得数学会这么有趣。
他看的是一本初中代数,以一秒钟一页的速度翻完,接着看下一册,辅导班里最不缺的就是教材教辅,他看得酣畅淋漓,一直看到高三下学期结束,急不可耐地想找一本更高难度的大学高数看看。
这时候,塔格和一个男生争执起来,关于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这道题是葛军出的,难度属于地狱级,就连塔格解起来都费力。
昆仑忽然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走上前去,抢过粉笔,刷刷刷写下解题步骤,写出答案,将粉笔一扔。
孩子们都惊呆了。
“不过瘾,再来!”昆仑喊道。
孩子们兴奋起来,见过贱的,没见过这么贱的,做数学题上瘾,那就满足他。这里别的东西不多,数学题管够,不光有葛军的,还有黄冈的,衡水的,应有尽有,翻着花样的增加难度。
一道道高难度的题目丢过来,每一道都是高考试卷压轴级别的,但昆仑解起来如同烧得通红的钢刀切黄油一般,迎刃而解,出题的速度都快跟不上他解题目的速度了。
最难的题目做完了,昆仑意犹未尽,有一种手痒的感觉,不,是脑子痒痒,运算能力超强的大脑需要烧脑级别的题目才能过瘾。
塔格递上来一道物理题,说要不用这个代替一下。
昆仑却抓了瞎,他不会物理题,连送分题都不会,同学们又纳闷了,这位昆仑老师未免太偏科了吧。
“稍等。”昆仑找到一本物理教材,三下五除二翻完,然后做出了这道题。
“你现学现做?”塔格问他。
“不然呢?”昆仑反问。
塔格翻了个白眼,根本不信。
昆仑却突然明白邵教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造物主不会亏待自己派往人间的使者。
只具备超人的体魄还不足以对抗邪恶,拯救世界,一个超强的大脑是必须的。自己必须快速将超级大脑和超人躯体结合起来,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昆仑陷入沉思。
“昆仑老师?”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刘璐老师来了,她一直关心着这三个孩子,虽然孩子们已经毕业,但师生感情长存,以后永远是朋友。孩子们开辅导班,没一个大人也不合适,所以她经常过来看看。
“刘老师,帮我个忙,走!”昆仑拉着刘璐下楼,上车,让她带自己去找大学教材看,“我要看所有基础学科的教材,理科的。”
刘璐开着车,帮昆仑想着主意:“最简单的办法是去图书馆,什么书都有,主要还是看你想干什么,难道想参加明年的高考?”
“不,我想学会人类所有的基础科学。”昆仑严肃地说,“时间很紧迫,如果学得够快,或许能拯救人类。”
刘璐轻笑,大明星神神道道的好可爱。这位大明星爆红以来没有任何绯闻,没有女朋友,有传闻说他和季宇梵是一对CP,但是看起来也不像,莫非……年轻的女教师心里小鹿乱撞起来。
昆仑能猜到刘璐在想什么,她就是姬宇乾所说的可以被取代的普通人,以后老师这个职业会被淘汰,学生上课只需要打开虚拟屏幕,就能接受全国最好的名师教育,或者干脆在后脑搞个C口,用优盘接入知识,当然这个知识是要付费的,那时候刘璐这样的人就会下岗,沦为废人阶级。
“想什么呢?”刘璐瞥了他一眼。
“在想人类的未来。”昆仑说。
……
到了图书馆,又有惊喜发现,现在流行电子阅览,打开屏幕,输入书名,内容就自动跳出来,不用去浩如烟海的书架上一本本寻找。
刘璐有借书证,她帮昆仑找了一大堆教材电子书,然后又去帮他买了一包A4纸和一打水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