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日日生
这已经是涉及国家的事情,当地官府不敢怠慢,迅速组织人手调查。
还没等他们调查,凶手前来投案,是一群高丽民夫。
他们自称是因为高丽人屠杀了自己的亲眷,为报私仇,前来埋伏杀人。
天津官衙的公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出来顶罪的,这些人看上去老弱病残,还有几个明明就是快病死了。
他们如何能杀得了这么多人,真要是打起来了,指不定是谁被灭呢。
官府最关心的,是高丽的朝鲜国王杨资谦,结果经查不在其中。
官府的人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在暗暗担忧,生怕他是被俘虏了去了。
剩下的几天时间,找遍了天津附近,也没有任何的线索。
此时在鸭绿江畔,杨资谦度过浮桥,来到了高丽军营。
他只带了三个人,便敢经过高丽民夫最集中的沈阳府,来到了高丽大营。
营中上至主将拓俊京,下到普通士卒,全都人心惶惶。
拓俊京脖子里绑着一个绷带,惴惴不安,生怕被问责。
杨资谦解去披风,身穿盔甲,面沉似水。
“殿下?这次的事,是下官一时疏忽……”
杨资谦摆了摆手,道:“擂鼓,召集诸将,来此汇合。”
鼓声擂起,营中大小军将,悉数到场。
有几个平日里拖拉的,也不敢怠慢,扶着头盔就赶来了。
来到中军帐前,赫然看到是杨资谦在场,不少人都怔了一下。
眼看人来的差不多了,杨资谦这才看了一眼拓俊京,把后者吓得又是一个激灵。
“还差几个?”
“都到了……都到了。”
杨资谦拧了拧护腕,这个往日里对夏人卑躬屈膝,对同胞重拳出击的郡王,竟然有一丝的霸气。
“区区几个民夫,手无寸铁,身无片甲,竟敢进攻鸭绿江沿岸工事。”
在场的人纷纷低下头,不敢说话,他们没有一个敢去收复。
杨资谦提高了声调,冷冷地道:“我只说三点,一是既往不咎,我没来时不管是谁的过错,全部清零。
二是严明军纪,从此刻起再临阵退缩者,定斩不赦!
三是有功重赏,传令下去,不管是谁,杀一个敌人换五贯钱。杀敌十个,加官晋爵。”
只用了三句话,士气萎靡不振的高丽军营,奇迹般地复苏过来。
没有一丝的耽搁,高丽军营不再防守,打开营门杀了出来。
外围的民夫,愕然看着涌出的官兵,到死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完全变了。
疏忽的民夫,甚至还大多躺在草堆里取暖,就被疯了一样杀过来的官兵剁去了脑袋。
虽然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反抗,但是毕竟是一群民夫,手中根本没有多少的兵刃,大多是上次的战利品。
官兵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杀光了这次叛乱的民夫,首次遣返的一万余人,全部被屠杀。
鸭绿江上,扔着无数没头的尸首,血慢慢渗入了冰冻的河面。
第783章
高丽风云
大夏初立,第一道诏令,竟然是裁军和组建工程兵。
裁军与组件工程兵同时进行,难免就要优先从不愿意回乡的士卒中挑选。
这些边军,在训练时,就有筑造工事一项。
先前大宋打赢的战争,都是采用堡寨推进,蚕食对手,压缩敌人生存区域的战术,取得的大胜。
这些人当然是可以胜任工程兵的,边关几十万大军,计划是裁撤掉二十万。
各省都有自己的总督,麾下厢兵按照正规程序操练,而且武备、粮饷不缺,实在没有必要养着这么多职业军人。
这一刀下去,就切掉了边关一半的兵力,但是如今的北境实在是历代最弱的时候。
契丹、女真、蒙古挨个没落,或者蒙古干脆没来得及崛起,就被清洗干净了。
这一场“圣”战,出了名字带着个圣字,其他的跟圣完全不着边。
残酷的杀戮,差点让本来就不是很稠密的蒙古人灭种,各种罪恶简直将草原变做了人间地狱。
用狂热的信仰,鼓动起来的军队,就是这样的难以控制。
北边的异族都纳入了统治,有的是时间慢慢融合,短时间内他们却再难聚集起一支可以南下的武装。
边关的压力,是几百年来甚至千年来最低的,这也是杨霖有底气裁军的理由。
长春州、沈阳府内,各有几十个招募点,卸甲回乡的将士,依依不舍地和留下来的同袍告别。
他们带着丰厚的奖赏,即将回去家乡和亲人团聚,然后开始自己的人生。
留下的,则领了一套号牌,从此是工程营的兵马了。
日暮西下,苍凉的山脉间,一阵突如其来的落雪,平添几分落寞的感觉。
河面的冰层上,无数人向南而去,不知道有多少爷娘妻子,正在翘首期盼他们回归。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阵歌声在雪天传来:
“少年配刀剑,从师戍幽州。”
声音次第变大,终于汇聚成一道合唱,响彻云霄,于空谷回荡。
“少年配刀剑,从师戍幽州。燕赵兵马地,唯见古时丘。长城登北望,万里夷狄秋。功成凯旋日,征夫已白头。”
……
……
工程兵营的成立,让遣返高丽民夫的事,提上了日程。
当初杨霖答应过杨资谦,要把崔洪旭杀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反正也是口头约定,杨霖现在也不想遮掩,摆明了送回去让他们内斗,自己好收渔翁之利。
一时间,十五万高丽民夫,十万高丽士卒,被集中起来,通知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国。
而边军裁军之后的武器,也都如数卖给了杨资谦,这让两边的实力差距,缩小了一些。
杨资谦约法三章之后,奇迹般地扭转了高丽将士的军心士气,一战将最早回国,并且直接作乱的民夫击溃。
现在他正在鸭绿江畔,等着迎接更多的民夫回国。
这些人可不是回来做自己的顺民的,他们在那个破落门阀子弟崔氏嫡子崔洪旭的带领下,要造自己的反。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隔岸的宋军,分明是看戏的态度。
其实在灭金战中,高丽民夫出力甚多,而汉人素来是念旧的,他们心底倒偏向这些民夫多一些。
一片空旷的地带,是夏军开辟出来,方便民夫们回高丽的。如今作为缓冲区,双方杀气腾腾,互相死死地盯着。
杨资谦手下的将士,已经张弓搭弦,瞄准了这些阔别故土两年的子民。
只待夏军撤走,杨资谦一声令下,就是一场血腥的杀戮。
崔洪旭拨开身前的人,竟然走在了最前面。他身材高大魁伟,这几年的民夫生涯,让他往日里白净的皮肤晒得黝黑,更加了几分英武。
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民夫衣服,虽然破破烂烂多有补丁,但是干净整洁。
他就这样,在夏军、高丽官兵、和民夫的注视下,缓缓上前走去。
本来生性怯懦的高丽百姓,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一看出身高贵的门阀之子,竟然愿意走在贱民的前面。这种从未有过的怪事,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神经。
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怯懦卑微,胆小怕事,这一刻都短暂地消失了。
一个个人,夸张地喊叫着,快速小跑到他前面,将他死死地护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