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叫天
    自从近一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在军事上的实力,那是越来越强,完全可以说,超过了那些中亚国家,或者干脆说,是超过了地球上绝大部分国家。也因此,就只是成立殖民公司而已,就能去殖民全球了。


    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的军力,那是绝对非常强大的。还有那么多有名的将领在,战术上也不可能犯错。


    凯瑟琳越想,就越是有点担心了!


    郑芝龙见了,便笑着安慰道:“陛下英明神武,做到都是有把握的事情。既然让我们这边不需要有任何举措,那就按陛下所说得去做便是了。”


    说到这里,他加重了点语气,强调道:“要相信陛下!”


    曾经崇祯皇帝和他谈过好几次,话里话外,无不透露出,崇祯皇帝最重视的,就是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哪怕那个时候,还在镇压建虏的叛乱,皇上都早已定下了以欧洲各国为目标。


    这也就是说,皇上如此重视之下,绝对不可能轻视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的实力。能下那样的旨意给他,这就说明皇上有绝对的把握!


    虽然郑芝龙心中也是有点想不明白,可他更多的,还是选择相信了崇祯皇帝。


    ……


    相比较葡萄牙这边,奥斯曼帝国这边就有信心多了。


    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也想着把欧洲国家踩在脚底下,但一直没有如愿。如今,竟然有机会把欧洲各国都踩在脚底下,哪怕不是奥斯曼为主导,他们也还是兴奋的。


    “太后放心,这次跟随大明皇帝前去决战,只要我们出力多了,往西的疆域肯定能分到很大一块!”穆斯塔法兴奋地奏道。


    不过皇太后却还有点疑虑道:“大明皇帝提前了两个月通知,让欧洲各国有了准备,那万一欧洲各国的军力都集中到了华沙,这能打赢么?”


    “肯定能打赢!”边上没说话的艾哈迈德,此时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微臣仔细研究过大明皇帝历次的战事,发现大明皇帝喜欢毕其功于一役。就让敌人先进行集结,然后打败敌人。呵呵,微臣说句不大尊敬的话,估计大明皇帝的性子比较懒,就经常用这一招。”


    “……”皇太后听得无语。


    穆斯塔法被艾哈迈德这么一提醒,便也跟着说道:“没错,就连发生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海战,也是让欧洲各国自己集结了舰队送上门去,然后不就赢了!”


    “好吧,没想到大明皇帝真得好厉害!”皇太后听了,由衷地赞道。


    虽然她不管外面的事情,可宫斗的事情她是在行的。能直截了当地先说要干什么,浑然不怕对手做出任何反应,然后就打败了对手,这种能力,她也是不得不佩服的。


    “太后,这次的华沙之战对我们奥斯曼是否能重新崛起至关重要。”艾哈迈德又开口说道,“虽然大明那边传来的命令,是让我们出动五万军队就可以了。但微臣以为,多出一点兵力,就能多表一分对大明的忠心,还能多抢一分功劳,回头就能多分一点利益!”


    皇太后听了,就回答他道:“这些事情,就由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


    料到她会这么说,因此,艾哈迈德说话时,其实已经有了决定。穆斯塔法驻守西部边境,采用守势。而艾哈迈德亲自领军,集结十万大军前去华沙会猎,听从大明皇帝的调遣。也有展现实力的意思,至少让大明皇帝看到,在大明的藩属国中,奥斯曼帝国是大明最好的鹰犬。


    ……


    奥斯曼帝国如此,沙俄这边也差不多。都是被明军收拾服帖的,最是知道明军的厉害。哪怕他们也知道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会有多强。但是,他们对大明皇帝的期待,却是要超过他们自己的预估,也就是没法获悉大明皇帝的本事到底有多强。


    和奥斯曼帝国一样的算盘,想着在战后获得足够的好处。沙皇阿列克谢也竭尽全力,征调尽可能多的人马,亲自领兵,前往华沙听候大明皇帝的调遣。


    而波兰这边,也算是最倒霉的。


    原本强大的波兰和立陶宛联邦就因为事情不断,国内叛乱,沙俄和瑞典趁机出兵渔利。这几十年来,可以说是波兰最倒霉的时期了。


    如今,明国皇帝竟然通知说,要在两个月后攻打华沙。这么一来,必定是大军云集。波兰这边,想要在边境拦住明国和他的藩属国进攻,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华沙,也要靠欧洲各国的军队赶来支援才行。其他国家当然不会帮波兰去防守边境,最多是把军队开到华沙和明军决战。


    如此一来,波兰这边,不得不放弃华沙以东地区,反正不可能防守住,还不如趁着明军打过来之前就把东西搬空了。


    就因为这个原因,沙俄和奥斯曼等大明的藩属国,往华沙这边来集结军队都是很顺畅。欧洲各国那边,也没有派出军队先行攻打这些大明的藩属国。


    总之,所有人都把精力集中在了即将开始的华沙之战。别的战事,都是小细节,只有华沙之战才是决定东西方胜负的最关键战役。


    ……


    在欧洲各国和大明藩属国都在往华沙集结的时候,崇祯皇帝领军坐着火车,终于到达了明威堡。


    在明威堡这边的火车站,早已戒严,明威侯洪承畴领着手下高级将领和地方官员早已恭候多时。


    随着车上的锦衣卫下了火车,接手火车站的防务之后,崇祯皇帝终于走出了火车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承畴等人,都是心中激动。这都好几年没有见到皇帝了。这次皇帝再次御驾亲征,那是要把整个欧洲给平了,从此以后,整个地球上,就惟大明独尊!


    这么大的事件,不管身份如何,参与其中,说激动都是少了的。震天的吼声中,足以表明他们的内心,是激动到了一个极点的。


    见礼之后,崇祯皇帝走到洪承畴的面前,微笑着对他说道:“洪卿看朕这次带了谁一起过来了?”


    低着头的洪承畴一听,便抬头一看,却发现在皇帝的身后,站着一个须发全白的绯袍官员,很是眼熟的样子,但是,一时之间,就是认不出来。


    不用说,这个人当然就是孙传庭了。此时的他,也在打量孙传庭。


    他们年纪差不多,同样是须发全白。大概二十来年没有见到,真得改变是比较大的。


    想当初,他们都还是中年,闻听京师警讯,千里勤王。


    当初大明的局势,真得非常不乐观。说实话,他们虽然是领兵勤王了。可当时他们的心中,却是没有一点把握。


    因为他们当时好不容易把流贼镇压了,刚想着喘口气呢,建虏就杀进关来了。以建虏的凶名,真得不是疲惫之师能抵挡。


    然而,他们没想到,这一次的勤王,不但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反而还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皇上犹如换了一个人一般,不但变得有担当,让他们能放手去做。甚至还亲自御驾出征,大明从此就踏上了连战连捷,再战再捷的不归路。


    随着大明疆域的扩大,两人也开始各自南北,很难再有见面之时。没想到此时此刻再次见面,两人都已经是须发全白的老人了!


    “亨九,是我,白谷啊!”孙传庭看到洪承畴有点认不出自己来了,不由得笑着说道。


    “白谷?”这么一提醒,洪承畴终于认出来了,不由得惊喜地说道,“真得是你啊!呵呵,老了啊!”


    “可不是,你也老了啊!不过我还能吃三大碗!”孙传庭听了,哈哈一笑道。


    “我信……才怪了!”洪承畴听了,也是呵呵笑了起来。


    此时的他明白,以孙传庭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皇上却还带他来,很显然是念旧,让他们这些中兴之臣能重新聚聚,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参与最为辉煌的一战。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笑着插话说道:“大军会在明威堡休整半个月,给欧洲各国军队留足集结的时间,两位爱卿有得是时间聊。对了,朕也让卢卿去华沙,到时候,你们三人都能聚首了。”


    第975章


    一炮糜烂几十里


    让敌人先集结,然后一锅端。这种非常有自信的作战方式,是崇祯皇帝的特色。洪承畴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因此,他也没在意。因为他知道,皇上既然这么说了,那绝对是有把握的。


    可是,当洪承畴发现,从军列上下来的随驾军队,估计了下大概只有两万人马,而且大多数还是步军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傻眼了。


    没错,这次的决战,明威堡这边,波斯那边也都还有军队,而且还有藩属国的军队也能凑数。可是,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是整个欧洲的联军。他们的实力,其实比各大藩属国都要强不少的。


    就算是以前的大明,比如建虏还在那个时期,如果欧洲各国可以无视距离直接到达大明的话,真得连大明都是难以抵挡的。


    皇上带了这么少的兵力过来,会不会有点托大了?


    这么多年以来,洪承畴第一次对此产生了疑惑。


    和崇祯皇帝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知道皇上不会因言获罪。因此,他就顾不得和孙传庭寒暄了,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欧洲各国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集结,想必他们必定会集结所有能集结的兵力到华沙和我们决战。欧洲各国的火枪火炮不可小觑,而且……”


    稍微犹豫了一会,他立刻又奏道:“前两个月的里斯本之战,欧洲各国已经破译了我们大明火炮和火枪射程远,精度高的原因。据消息回报,他们都在全力改造他们的火炮火枪。陛下,不可小觑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的军队实力啊!”


    其实他是有点意见的,如果不是里斯本海战先打的话,明军这边就能保持火炮火枪上的优势,对于陆军的决战,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如今却是没有了!


    听他说了这么多,一脸担心的样子,崇祯皇帝和孙传庭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都露出了笑容。然后,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不改,对洪承畴说道:“洪卿放心好了,那些枪炮都是要淘汰了的,他们要学,就学去好了。朕就是故意的,让他们以为能追上我军在装备上的优势。”


    有穿越所带来的四百年学识,还有一个庞大帝国的人力物力可以用,加上又有这么多年的发展,如果不能对欧洲土著进行武器装备上的碾压,这个皇帝就白当了。


    这次的决战,正是因为大明有了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所以就提前通知了两个月,让欧洲各国来集结。不管怎么样,新式武器的第一次亮相,绝对要用最为震撼人心的方式出场才行!


    此时的洪承畴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问道:“可是兵仗局又发明了什么更为厉害的火器?”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这一次的主要功劳,却是太平夫妇两人。兵仗局的发明,只是顺理成章而已。”


    说到这里,他往后看了下戒备森严的火车站,看着从火车上正在下车的将士,然后又转回头对洪承畴说道:“这也是朕要你戒严的原因,新式武器是绝对碾压欧洲各国目前的军备。华沙之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决战。但是,对于朕,对于大明将士来说,只是一场屠杀而已!”


    “……”听到这话,洪承畴有点傻眼。到底太平公主夫妇发明了什么东西,竟然能让大明军队可以做到屠杀欧洲各国的联军,无视他们人数上的优势?


    如果别人这么说,说真的,他肯定会质疑这话的合理性。因为他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有碾压这样的优势。


    不过,崇祯皇帝自信地说了,他当然不会质疑,不过在他心底,还是非常好奇的。


    边上的孙传庭这个时候开口了,笑着说道:“这些其实都是陛下的功劳,是陛下的新学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哪怕这次的新式火器,也都是陛下直接指点,才会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足够的枪械大炮。”


    大明如今变化的方方面面,全都是和崇祯皇帝有关。对此,所有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新式火器的威力,京师那边的百姓都是听说了的。而以孙传庭的位置,他更是亲眼见识了的。因此,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是充满了浓浓的敬佩之意。


    真不知道皇上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这么厉害!皇上的新学,和儒学明显互补,大明从此以后,就再没有短板了。


    洪承畴越听,就越是好奇了。连孙传庭都这样说,那新式武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