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叫天
“臣使人通报德川幕府,言有日本人敢以琉球不给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军费的理由,霸占琉球,要求德川幕府给出一个交代……”
听阎应元说到了关键之处,云台上的所有人,包括崇祯皇帝都凝神听着,日本人到底是何反应?
“德川幕府说那是倭寇,他们也想管,但国内局势已经有点力不从心。因此他们感到非常抱歉,特意遣使前来京师请罪。”
阎应元说到这里,就停住了。德川幕府既然要来京师请罪,那么如何处置日本,就得有朝廷、由崇祯皇帝来决定了。
当然,在之前的时候,朝廷其实已经议定了,主要还是吓吓日本人,并不是真要和日本打。
崇祯皇帝听明白了事情经过之后,便让阎应元下去了。他得为即将到来的真正正事,即唐王封建北美保驾护航,而做准备。
等阎应元一退下,崇祯皇帝便对诸位臣子说道:“诸位爱卿,对于日本使者一事,该如何处置?”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略微扫过群臣一眼,然后停在了钟进卫身上。
群臣见崇祯皇帝看向钟进卫,便都没有说话,只等兴国公来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
“陛下,可以召日本使者前来,听听他们的认罪态度如何,顺便可以多加点他们的朝贡额度,看他们会有何反应。”钟进卫也没意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道。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这钟师傅真是一有机会,就会去占敌人的便宜,这点朕喜欢。
他自然对此也不会有意见,下旨道:“好,那就传日本使者吧!”
人可建一郎已经来过两次,对大明的礼仪已经驾轻就熟。一上来,就按照礼制做足了规矩,态度显得极其端正。
崇祯皇帝冷着脸,看着跪在地上的人可建一郎道:“霸占琉球的倭寇,是真得倭寇还是某个大名故意为之?你日本当年胆大包天,还敢企图侵占朝鲜而对我大明有非份之想。现如今又以琉球不提供侵朝军费而对琉球动武,是你日本对我大明的觊觎之心不死么?”
“不是,不是,小国不敢有此念想,全是将军手下大名私自为之。小国对大明是忠心耿耿,以大明为宗主国,岂敢再有非份之想。对大明有非份之想的,乃是前朝丰臣秀吉这个权臣。我家将军就是看不下去,才起兵反……”
人可建一郎还没有解释完,就被钟进卫的话打断了:“以前的事情,我大明自然知道。现在这个情况,又该如何交代?”
人可建一郎稍微抬头,认得说话之人乃是大明威名赫赫的战神兴国公。他更是不敢怠慢,急忙又解释道:“此次事情确实不是我家将军之命,如若小国对大明还有觊觎之心,虾夷地之事,也不会配合大明而令国人撤回,并且在虾夷人事件后又重重处置幕后指使之人……”
钟进卫听到这里,又打断了人可建一郎的话道:“好,既然如此,那这次的事情,那幕后指使倭寇侵占琉球的人,也得重处才行。”
人可建一郎一听,当即苦着脸,抬起头来看着钟进卫,又看向崇祯皇帝道:“我家将军听闻琉球之事后,也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很是恼怒。可此次的大名非上一个可比,我家将军怕国内局势失控,因此遣小人来贵国做一解释。情愿增加朝贡限额,请求皇帝陛下给我家将军宽限一个期限,以便能慢慢处置。”
听到日本使者自己提出了增加朝贡限额,钟进卫和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视了一眼。这下好了,都不用己方开口。
崇祯皇帝微微示意,让钟进卫来继续问道:“怎么,你家将军还有难处?不要当我大明好欺,否则一旦知晓,绝不轻饶!”
人可建一郎知道此次出使,肯定不舒坦。听兴国公紧逼相问,他哭丧着脸,真心实意地诉苦道:“陛下,国公,有所不知。我日本国内诸多大名,手中武士众多。虽我家将军最为强大,且分化瓦解各部大名,可他们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我家将军一直很伤脑筋,不知道如何化解他们手中的兵权。”
崇祯皇帝听到日本使者把这种事情都说出来了,再结合钟师傅所说过的日本内部情况,明白这人应该没说谎。
在历史上,德川幕府最终就是靠着闭关锁国,全力经营自己的统治,最后解散了武士阶层,才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当然,也正是德川幕府解散了武士阶层,导致很多武士失业,最终又成了倒幕的急先锋和主力。
那边钟进卫听了,眉毛一扬,想到了一个想法,他对人可建一郎说道:“你家的事情,很容易解决的!”
第855章
雇佣兵
内阁次辅孙承宗就站在温体仁的身后,他久离京师,因此刚回来之后,都是多听少说。现在听到钟进卫说这话,心中有点惊讶,盯着钟进卫,不知道国公会有什么鬼点子?
而人可建一郎一听钟进卫的话,当即是又惊又喜,他有点失态,急忙问道:“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
说完之后,才发觉自己失礼了,连忙又向崇祯皇帝道:“一时激动失礼了,还请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很好奇钟进卫张口就能解决日本国内武士阶层的事情,他也不计较人可建一郎的事情,看着钟进卫道:“钟师傅,既然你有主意,就帮他们一把吧!朕对德川幕府的请罪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如果德川幕府不配合的话,大明在北海道的事情,就不会那么顺利。至少到目前为止,日本的德川幕府对大明还算是恭敬的。
钟进卫转头面向崇祯皇帝,躬身答应一声道:“是,陛下。”
他在说着的时候,还向崇祯皇帝眨了下眼睛。人可建一郎因为跪在钟进卫的身后,因此并没有看到他的这个举动。
而崇祯皇帝一见,便知道钟师傅是又有什么想法,准备用在日本人身上了。他当即心中一喜,准备听钟进卫说出一个什么办法,但在其表面却是保持波澜不惊的样子。
只见钟进卫转过身子,看向望着自己的人可建一郎,对他说道:“你们将军不是头疼国内的武士太多,怕各路大名拥兵自重,威胁到你家将军的统治,是这样吧?”
他这话说得直白,不过人可建一郎却没有在意。越直白就越容易懂,他当即连连点头道:“是,是,正是这样。”
“既然如此,减少你们国内的武士不就可以了!”钟进卫在人可建一郎一确认之后,便理所当然地说道。
“啊……”人可建一郎一听,张大了嘴巴,无语在那里。
其他大明的高级文臣一听,不由得在心中也是微微摇头。这兴国公怎么出了一个馊主意,要能简单的杀掉那些所谓的武士阶层,那么他们的将军也不会头疼了。
人可建一郎马上反应了过来,满脸的期待转为苦笑。他给钟进卫解释道:“国公,要是我家将军能强大到把各地大名手下的武士都杀掉,也就不会发愁了。我家将军一旦这么做,小国必然会重新陷入战乱之中。”
他原本以为兴国公会有一个好主意,没想到是杀掉武士。人可建一郎的心中很是失望,不过转念一想,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对于大明的战神来说,还有什么比杀还简单的事情呢!
可谁知他想错了,所有人都误会了,只见钟进卫摇摇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了?整一个武士阶层,能杀得了么?”
云台上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兴国公,这下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人可建一郎一听,结结巴巴地道:“不是……不是杀么?那怎么……怎么减少?”
钟进卫微微摇头,露出一种孺子不可教的神态,对人可建一郎说道:“你们可以劳务输出啊!哦,劳务输出是我家乡的说法,就是我大明可以帮你们这个忙,雇佣你们的武士为我大明服务,这样不就减少你们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了!”
“啊,这……这样啊!”人可建一郎失声道。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有点意外。
而云台上其他人,包括崇祯皇帝和孙承宗等人,也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法子,不由得也和人可建一郎一样,有点意外。
钟进卫看着人可建一郎,有点夸张地说道:“怎么,你们不乐意,不乐意就算了,我大明也就不用破费了!”
“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我家将军只要能解决国内的武士,肯定是乐意的。”人可建一郎一听,连声否认道。
他在心中暗想,兴国公提出的这个方法好。不但能不用流血的手段减少国内的武士,还能额外赚多一笔钱。这种好事,要是被自己否认了,回去后将军定然不会饶了自己。
钟进卫提出的这个法子,其实就是雇佣兵制度。他先向崇祯皇帝看了一眼,对了下眼神,然后又转身向人可建一郎说道:“按理说,你们日本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只要宗主国有令,你们就得出兵替我大明效力。可我皇刚才也说过,念你家将军还算对大明忠心,因此为帮你家将军解决国内之事,可以用出钱雇佣的方式,让你们的武士替我大明征战。只是这费用……”
“费用好说,费用好说,意思下就成,意思下就成!”人可建一郎一听钟进卫的话,连忙表态道。
他在出使大明之前,德川秀忠父子都授予了他极高的权力,因此大部分事情他都可以当场拍板。
现在这事又是对日本国内局势、对德川幕府有利的事情,他拍板就更没问题了。因为担心大明其他臣子由于这个费用问题,而反对兴国公的主意,就有了他急不可待地表态。
“好,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那么回头将会有一份协议送到你手中。”钟进卫一听,就对人可建一郎说道。
在说完之后,他想起一事,就又补充道:“如果你们国内那个大名敢反对这个政策,只要你家将军愿意,我大明可出兵协助你家将军平叛。当然,如果不希望我大明出兵的话,军械火炮便宜卖给你们去平叛也是可以的。”
人可建一郎听得满心欢喜,连忙答应。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知道钟进卫的目的已经达成,便让人可建一郎先下去了。
等人可建一郎一退下,云台上好几个人想问钟进卫。不过他们见崇祯皇帝先开口了,就闭嘴没说,只是在一边听着。
只听崇祯皇帝问道:“钟师傅,我大明人口众多,兵卒不愁,为何还要出钱去雇佣日本武士,为我大明征战?”
“呵呵,臣正要解释一二,请陛下先听臣细说。”钟进卫微微一笑,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一听,用手示意了一下,让钟进卫继续往下说。
第856章
用兵何处
“陛下,我大明现在正在整编军队,今后的治军路线也将以精兵为主。如此一来,每名士卒的成本都将会提升。其实,就算是原来的标准,如果战死一名士卒,抚恤金也是很高的。因此臣才有了这个想法,替我大明找一些既便宜又好用的兵源。”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到这里,不由得重复他的话道:“既便宜又好用?”
钟进卫一听,点点头道:“是的,陛下。日本武士就是专为打仗而生,或者说他们是职业的士兵,并不从事生产。因此这个阶层的军事素养比较高,加上日本人天生的欺软怕硬,却又能吃苦耐劳,因此日本武士可被我大明用来征战艰苦地区、或者可能会有比较多牺牲的战事中。”
一边的温体仁还是有不解,他代替崇祯皇帝问道:“兴国公,既然如此,你刚才也说了,我们大明作为宗主国,完全可以令日本派兵出征,岂不是还不用花钱?”
钟进卫闻声转向温体仁,给他细心解释道:“温大人,日本比朝鲜强多了,他们远在海外,不见得会奉召。就算奉召,也可能敷衍了事,派出一些老弱残兵而已。上次的朝鲜出兵,可有起到作用?”
听钟进卫问起,温体仁摇摇头。确实,在上次出战萨尔浒的战事中,朝鲜人根本就没起到一点作用。
钟进卫得到答复后,重新转向崇祯皇帝,继续细说道:“陛下,如今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日本的当权者德川幕府正头疼他们国内的武士太多,怕各地大名造反。因此我大明现在提出雇佣日本武士,为我大明征战,刚好符合他的利益,必然会积极推动此事。”
“而为什么要用雇佣的方式?就是想把此策作为长久之计,不断地持续下去。只有双方都有利益,才能长久。如此一来,对我大明也会有利……”
温体仁听钟进卫说到“只有双方都有利益,才能长久”这话时,脑中闪过钟进卫在这几年来所建议的一系列事情,好像很多都符合这个原则,所以大部分建议都付之实施,而少有阻力。
他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欣赏地看着钟进卫。
而崇祯皇帝则关注到另外一句话,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的意思是除了能替我大明征战四方之外,还有其他好处不成?”
钟进卫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当然,日本国内的武士减少,不但利于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且也会减弱他们的战争潜力。只要日本国内的武士少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再没有力量敢有觊觎我大明或者朝鲜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