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九孔
“派二十名家丁出去,不管用多少钱,用什么办法,将天水郡范围内所有名医全部给我请来。”
听到张青煜这句话,王君临才明白,不是毒药没有吓住张青煜,而是后者压根就不相信他会替其解毒,所以想抓住陈家人换解药。
王君临看到一群人从客厅中冲出,打着灯笼匆匆离开张府。
没过多久,王君临听到张青煜突然又喝道:“能够孤身猎杀成年金钱豹,这样的人岂是好惹的。”
第5章
天水城
“他已经出价一百吊钱,算是给足了我们张家面子,你竟然不见好就收,我们张家是以生意起家,凡事讲一个度。若不是你姐姐嫁给了昌平王府,我们张家虽然有钱,连低贱的商籍都难以脱离,更别说在清水县呼风唤雨。这才几年,你便将纨绔子弟的毛病全部学会……”
王君临知道这些话是张青煜给张宏蒙说的,不待张青煜说完,王君临看到又有一人匆匆从前院跑来,禀报后进了客厅。
“启禀老爷,卑职刚刚打探到一件重要事情,那王君临与新上任的鹰扬郎将韩子良有过接触,韩子良曾经欲收王君临为亲兵,被王君临拒绝,但后来王君临与公子发生冲突之后,又去酒楼找了韩子良,两人之间说了什么话,卑职打探不到。”
砰的一声,王君临听到张青煜又砸东西的声音,“那狗贼竟然被韩子良看上了眼,这样一来,要杀他就有些麻烦了。”
“张韬,你带上一千两银子去天水城找二爷,让他在郡府和车骑府打点一下,特别是打听一下韩子良的来路。另外,派人盯着天水城四个城门,只要王君临一出现便向我报告,但不要轻举妄动。”
刚进去那人恭敬称是,然后匆匆离去。
王君临知道张青煜短期内不会再派人追捕陈家人,再加上天边渐亮,再潜伏下去有暴露的危险,便悄悄的下了房顶,离开了张府。
……
两日后下午,王君临牵着一匹马,站在一片山岗之上,望着北方,远山山色苍翠,脚下十数里外河水哗哗,河对岸便是一座雄城。
这条河名叫藉水,河对岸的雄城便是天水郡的郡城。
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看见城池,王君临极为好奇,所以忍不住驻足眺望。
“这里放在后世便是腹地,可如今已经接近隋朝的边关……”王君临心中感慨,放在古代,只要是边关,特别是北方的边关,不管天下是否承平,因直接面对着各种凶悍的异族,烽火不断,从未真正的得到安宁。而他王君临显然就要卷入这种烽火不安之中。
王君临很清楚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所以这两天时间已经打听到一些基本情况。
比如,他知道天水郡往西北方向还有陇西郡和金城郡,都属雍州管辖,真正与吐谷浑接壤的是金城郡。但王君临仔细回忆过隋朝历史之后,知道大隋在西北的心腹大患并不是吐谷浑,而是西突厥。
在王君临所了解的隋朝历史中,隋朝立国同时,突厥族盛起于阿尔泰山南麓,后南下建立汗国。大隋开皇二年,突厥南侵,被隋军击败。开皇三年,隋文帝采纳开国明相高颎之计,设下离间之计,挑拨分化再加上军事打击,致使突厥分成西突厥、东。突厥两部。自此之后,东。突厥雄踞北方,西突厥称霸西域,并控制丝绸之路,东起敦煌,西尽里海。而敦煌至金城郡一带则是吐谷浑的势力范围。
王君临心中一边努力的回忆自己所知道的隋朝历史,一边牵着马下山,向天水城走去。
所谓看山跑死马,直到黄昏时分,王君临才来到了藉水河南岸一个小村庄,他已经打探清楚,在夏天的时候天水城戊时便会关城门。此时已经过了戊时,只能等明天进城了。
王君临看了一眼河对岸天水城,正准备在这村里面找地方住一晚上,突然看见天水城北边山顶上出现五团亮丽的火焰,在昏暗的天空中格外刺眼,天水城的城头上响起了沉重的示警钟声,隔着五六里的距离,王君临都能听到钟声回荡。
王君临身后村子里面一片哗然,数百民村民从房子中冲出,远远的看着天水城,看着城北山头上的烽烟,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担忧,王君临从他们的议论声中,知道那便是烽火,意味着有敌兵来犯。
王君临心中凛然,神色凝重,但他发现旁边村民并没有多少慌乱。这让他心中有些疑惑,左右看了两眼,看见一条渡船到岸,一名身穿文士长衫的书生下了船,向这边走来,他心想读书人见识广,便迎了上去,拱手施礼,谦虚的问道:“这位大哥,我听说天水郡北边还有陇西郡和金城郡,即使有异族来犯,也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在天水郡,为何天水城会出现示警烽火?”
这男子看王君临气质不俗,又牵着马,不似普通人,再加上王君临表现得谦虚,便欣然说道:“这位兄台想必是从外地刚过来,不熟悉雍州情况。从金城郡一路南下,过陇西郡,到我们天水郡,每隔二十里便修有一座烽火,按照以往惯例,只要吐谷浑或者突厥人超过一万大军来犯,便会以烽火向陇西、天水两郡传递警讯。至于来敌是吐谷浑人,还是突厥人,有多少军队,那在下就不知道了。”
王君临一脸恍然,再次拱手,说道:“多谢兄台解惑。”
……
同一时间,天水郡城太守府,太守元杰棠正在宴请新上任车骑府鹰杨郎将韩子良,天水郡有品级的文武官员都到场了,偌大的客厅内丝竹声声,一队舞姬舞动着曼妙的身姿,酒宴已入酣,众官员前后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当沉重的警钟声传来,客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原因。
坐在客厅门边的一名小官忽然指着远处夜空高喊:“快看,是烽火!”
二十多名文武官员纷纷涌向客厅门口,望着城北山顶夜空里的五道烽烟,一时间议论纷纷。
“万人烽烟,应该是从金城郡传来的示警,意味着金城郡有超过五万人的大军来犯。”比起其他人的忐忑不安,韩子良神色中满是兴奋之色,心中战意冲天,恨不得现在便出现在金城郡,杀敌立功。
第二日,天一亮,韩子良便带两万五千大军匆匆北上,只留下五千守军驻守天水城。而这个时候,王君临正准备过河。
……
藉水在雨季时还算是条河,在旱季时其实就是稍微大一些的水渠,如今正是雨季,河面宽阔达二十多丈,要想过河,唯有坐渡船。
下了船,王君临牵着马向着六七里外的天水城走去。
在藉水南岸举目远眺,天水城在北面重重山峦的映衬下,显得是有些渺小,可当王君临跨河而过,来到近处时,才发现天水城墙厚重巍峨,不愧是雍州下辖天水、陇西、金城三郡之首。
在后世时,王君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西北之地更是熟悉,据他所知,雍州州城位于后世甘肃平凉市所在,而天水城便是后世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所在。至于南北两边的山峦,北面唤作长山的应是属于六盘山,南面便是千百年来从未改换名号的秦岭。
天水城位于东西南北的河谷要道之处,南来北往的各族商人为数众多,天水城人口更是多达十数万,比起雍州城也相差无几。
王君临知道,正因为天水郡的富庶名传西北,再加上周围山沟纵横,极易潜进偷袭,所以自汉以来,经常遭到突厥、羌人、吐谷人的劫掠。
随着城墙在视野中越来越大,王君临行走的官道两边也越发的热闹起来。难以计数的商贩拥堵在官道周围,将足有四五丈宽的官道占去了大半边。
王君临看见凡是带着货物进城的行商,不但城门士兵仔细检查,而且还要缴纳税钱,而不带货物的人同样被查身,王君临亲眼看见一名身背弓箭的羌人不知被查出什么,被几名士兵拳打脚踢拉到一边绑了起来。
王君临猜想这多半因为昨天傍晚出现烽火,边关有外敌来犯,所以城门士兵神色中才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绵长的进城队伍慢慢前进,终于轮到王君临。王君临高大魁梧的身形,再加上牵着马,腰跨长刀,马上有弓箭,早就引起城门守兵的注意,他刚刚进门洞,便有一队士兵围了上来,其中一名火长冷冷的说道:“非军籍不得携带兵器进城。”
王君临观察了半天,心中早有数,从怀中拿出韩子良当初给他的令牌,说道:“我是车骑府韩将军的亲兵。”
城门守兵顿时肃然起敬,问话的火长更是恭敬施了一礼,说道:“原来是自己人,兄弟请进。”
“多谢。”王君临点了点头,便牵马进城。
穿过阴暗的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大小道路纵横如阡陌,店铺宅院以千百计。行人络绎不绝,只是街巷之中,有铁骑巡道,城墙之上,有弓手护持,城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王君临一路打听,来到车骑府之后,才知道果然是吐谷浑人竟然主动出兵攻打金城郡,而韩子良一大早便从北城门带兵出发,前往金城郡支援。
好在韩子良非常看重王君临,不但给王君临办理了军籍,而且做出安排,让王君临随押送粮草的队伍前往金城郡去找他。王君临只好问清楚了押送粮草队伍出城时间,然后找地方用饭住下,等明天一早出发。
新书发布,求捧场,收藏和推荐支持。
第6章
野心萌发
王君临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进城没多久,张青煜坐着马车也进了天水城。
……
深夜,万籁俱寂,城南一家皮货商铺后院客厅中还亮着烛火,张青煜正与张韬隔案对坐。这三天,张青煜不惜耗费大笔银子,请动了天水郡几乎所有稍有名气的大夫,在最有名望的几名大夫共同诊断他没有中毒之后,张青煜惊喜之余,却又半信半疑,直到过了三天果真没事,才知道被王君临给戏耍了。
大难不死,张青煜欣喜若狂之余,便亲自来到天水城,筹划击杀王君临。不杀王君临,难消他心头之恨,而且王君临一日不死,便让他日日寝食难安。
“是否都安排妥当?”张青煜郑重其事的问着张韬,神色之中透着阴狠。上一次他这般谨慎计划,是将上一任清水县令逼走;再上一次,则是将一个和他身份相当的仇家弄进了天水郡大牢。
“老爷放心,明日跟着王君临一起走的辎重兵中,有四人是二爷的亲兵心腹,而且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此去金城郡六七百里,一定能找到机会杀了王君临。”
言毕,张韬看着张青煜,小心翼翼的说道:“不知老爷意下如何?”
张青煜皱眉问道:“就这些安排?”
张韬楞了一下,有些迟疑的问道:“难道老爷觉得二爷派出的人手对付不了王君临?”
张青煜看了一眼张韬,有些不满的说道:“韩子良是什么人?他老爹是大隋朝上柱国韩擒虎,整个天下武艺能够胜过韩擒虎又有几人,所谓虎父无犬子,这韩子良不论是武艺还是眼界,都定是极高,可是他却如此看重王君临,甚至为了王君临不惜得罪昌平王府,可见这王君临绝对不简单,更何况王君临的武艺和手段我们张家难道还没有受够,这种情况下,不管多么高看王君临,我认为都不为过。”
“若是吐谷浑人这个时候不攻打金城郡,以我们张家和吐谷浑几个部落的关系,只要老爷一句话,定能让他们出动人手杀了王君临,可是如今……”张韬闻言,冷汗直流,他发现自己的确是小看了王君临,怪不得老爷亲自来到天水城谋划。
张青煜冷哼一声,打断张韬的话,说道:“如今当然不能再让吐谷浑人出手,羌人戈刀部与我们也有些生意往来,你连夜去找二爷,就说是我说的,和他要一个通行令牌,出城去戈刀部,让他们动手,要银子还是要粮食,亦或是绸缎,你做主和他们谈。”
张韬有些迟疑:“老爷,让他们杀王君临容易,可是王君临随粮草队伍一起,戈刀部怕是不敢。”
“放心,戈刀部的人向来贪婪,且胆大包天,你再建议他们假扮成吐谷浑人,反正羌人长得和吐谷浑人一样,再给他们许以重利,定会同意。另外,我会给二爷说,让明天和王君临一起走的粮草队伍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即使出了事,也不会引起州府和郡府几位大人的重视。”
张青煜略一沉思说道。
张韬略一犹豫,说道:“老爷,正如你所说,戈刀部的人太贪婪了,代价太小多半使唤不动他们。”
顿了一下,张韬又说道:“再说,万一二爷的派去的四位高手杀了王君临,根本就不用戈刀部出手。”
张青煜摇了摇头,说道:“这笔钱省不得,宁可到最后白白便宜了戈刀部的人,也要确保杀了王君临!”
王君临对付他们张家的手段让张青煜对其忌惮之极,再加上韩子良的重视,这种人只要不死在战场上,想在军中不出人头地都难。这让他隐隐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所以王君临必须死!
“卑职明白了!”张韬低声应下,然后匆匆离去。
……
第二天,也就是仁寿三年年八月初四,天上铅云密布,风雨欲来,今天显然不宜出行,但大军前线开战,后方押送粮草自有既定计划,岂能轻易改变。而王君临如今却已经是军籍,擅自离开便是逃兵,那可是死罪。
正如张青煜所安排,与王君临一行粮草只有二十一车,随行的有四十二名赶着骡车的民伕,此外就是押送军资粮草的一火士兵。
大隋朝采用的是府兵制度,全国设十二卫,每卫十个车骑府,分上、中、下:上府为一万二千人,中府为一万人,下府为八千人。每府主官为鹰扬郎将,下面有左右偏将各一人,长史、兵曹各一人,下辖十团,主官为都尉,每团一千人,下设五十火,每火二十人,由火长统领。
也就是说这火押送粮草的士兵除王君临之外,还有二十人,火长名叫刘刚,但王君临通过观察,发现有四名士兵对刘刚态度明显没有其它士兵那般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