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六 奥斯曼>

3个月前 作者: 西方蜘蛛
    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之后对奥斯曼帝国最后的攻击开始。[..info超多好看小说]上千门火炮对伊斯坦布尔进行了昼夜不停的炮轰。无数的炮弹落到城内伊斯坦布尔每一处都在燃烧着火焰。大量的奥斯曼人在炮火中失去了生命。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无穷无尽的折磨!


    大相一再冒死向瓦丽德苏丹娜进言这样的战争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在失去了外部力量支持的情况下面对明军这么疯狂的炮火伊斯坦布尔根本无法支撑下去。为了奥斯曼帝国未来能继续生存下去自己愿意出城和明军进行一次不对等的谈判。


    有几次苏丹娜动心了但每次都被及时闻讯赶到的特尔斯曼将军所制止。其实特尔斯曼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要想守卫住伊斯坦布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战争目前已经打到了这么惨烈残酷的份上丧失理智的将军是不会去管什么可能或者不可能了……


    军权都在特尔斯曼将军的手上再加上那些疯子一般的真耶尼萨军团大相完全失去了自己说话的权利。在离开王宫后的当天夜里他忧伤的给苏丹写了最后一封信最后一次规劝了苏丹尽早地投降。然后大相选择了自杀。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尽管大相想以生命来唤醒他为之效忠一生的苏丹但这份信却最先落到了特尔斯曼将军的手上当看完了这份信后。特尔斯曼将军非常不屑地哼了一下然后撕毁了这封生命写成的信大相的那点忠诚再也不会被苏丹所知道了。


    在整整轰击了十天之后天知道有多少炮弹落到了伊斯坦布尔。原本看起来坚固无比的城市在炮弹无节制的轰炸下早已变得满目疮痍。城墙早已全部毁坏只要郑天瑞和他的明军将士愿意的话他们可以从任何地方。从从从容地进入到伊斯坦布尔的城中……


    大明武英四年八月十九日明军进入伊斯坦布尔。


    他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座城市了出现在他们眼里地只是一片废墟。他们甚至没有遇到任何形式上的抵抗就从容地接管了这座城市。测试文字水印2。除了那个王宫以外。


    特尔斯曼将军已经决心抵抗到底了哪怕他和他的真耶尼萨军团全部死亡他也在所不惜。过一万的真耶尼萨军团的士兵被聚集在王宫内外准备进行最后地战斗。瓦丽德苏丹娜和她的儿子。被严密地监控起来。根本没有任何行动的自由。


    做为真耶尼萨军团的领特尔斯曼将军很明确地告诉哭泣着地瓦丽德苏丹娜和他地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明军即将进入到王宫之中他和他的士兵们已经决意战斗到底。而作为奥斯曼的苏丹和他的母亲为了奥斯曼地骄傲应当随时做好殉国的准备。


    毒药被送到了穆罕默德四世和瓦丽德苏丹娜的面前幼小的穆罕默德四世看着哭泣的母亲他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他只觉得奇怪母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是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他只觉得母亲抱着自己的手变得越来越紧了……


    郑天瑞给了王宫中地人足够地投降机会。但一直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王宫里依然没有任何投降地迹象。反而在王宫里还不断响起了枪声。终于郑天瑞丧失了最后的耐心他下令士兵们可以进攻王宫了。奥斯曼的王宫很快便陷入到了厮杀和呐喊声中……


    真耶尼萨军团是奥斯曼帝国的近卫军是奥斯曼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无数次的政变中都一直有着他们的影子存在。几乎每一个奥斯曼人都知道要想取得奥斯曼帝国的政权坐稳自己的王位那就绝对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在特尔斯曼将军的指挥下真耶尼萨军团的士兵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且依靠着王宫的坚固和复杂的构造造成了明军一定程度的伤亡。这让本来准备保留王宫这座古建筑的威武侯郑天瑞将军心里产生了一些不快。终于他下达了可以使用炮火的命令。


    在隆隆的炮声和阵阵的硝烟散去之后王宫里的枪声变得稀落起来。明军士兵很快便控制住了绝大部分的地方。王宫里到处能够见到尸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真耶尼萨军团的士兵。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些士兵们的抵抗还是值得明军尊敬的。


    在清扫战场的时候明军士兵找到了一具尸体据被俘的真耶尼萨军团的士兵指认这具尸体就是他们的领特尔斯曼将军特尔斯曼将军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才被明军的炮火所无情的击中起码到死他还是保持了军人的尊严!


    在内宫之中明军士兵们也找到了两具体尸体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他们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后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和最后的苏丹娜瓦丽德。他们显然是服毒而死的而且能够明确他们并不是自愿死的。在服毒自杀之前他们显然经过了一番挣扎。


    随着伊斯坦布尔和他们的王宫落到了明军的手里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曾经强大而古老的帝国就此轰然倒下。奥斯曼帝国的使命到此也就结束了他们过去拥有的光荣和骄傲都已经化为了人们记忆中的片断。也许再过了几百年甚至人们都会淡忘它的存在。


    奥斯曼帝国为突厥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因此日渐兴盛。


    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苏丹。自灭亡东罗马帝国后其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完全能够称得上一个庞大的帝国。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执政后帝国步入强盛时期。大明景泰四年经过苦战之后攻克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成为帝国的新都并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他制定伊斯兰法典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同时穆罕默德二世扩建用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对新征服地区实行伊斯兰化的各项政策对其他宗教团体实行自治的“米勒特制”展经济从而巩固了统治大大增强了向外扩张的实力也为日后的奥斯曼帝国的强盛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丹苏莱曼一世在位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国势臻于极盛。他励精图治整顿朝纲大力加强中央政权展经济国库充盈。他先后征服和控制了希贾兹、也门等广大地区辖有除摩洛哥外的马格里布地区并向东南欧派驻军事长官、伊斯兰教法官等等。


    明嘉靖五十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在勒班多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自苏莱曼一世死后奥斯曼帝国渐趋衰落。在内部地方封建割据加强致使土地高度集中。


    加上对农民的徭役赋税加重国家财政危机。国内民族压迫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变得日趋尖锐起来小亚及西亚各地先后爆了数十次农民起义和教派起义加上帝国内部连续生几次的政变终于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到了崩溃的时候。


    也许本来奥斯曼帝国还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上几百年但是不幸的是另一个东方古国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在世界强势崛起之后趁着奥斯曼帝国内乱的时机给予了它最后的也是最为致命的沉重一击而这个东方古国就是武英帝领导之下的大明王朝!


    这是大明整体战略上一个存在着很大的阻碍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大明连接亚洲与欧洲通道以及对俄罗斯完成包围的最大障碍。所以它的灭亡实际上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


    对于自己的亡国奥斯曼人的反抗并不和想像中的那样激烈也许是当初奥斯曼帝国本身尖锐的矛盾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吧或者是奥斯曼人更愿意换一种活法?


    周边那些被奥斯曼曾经强行吞并的国家在大明王朝的支持下也都纷纷复国。而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大明攻陷奥斯曼的做法并没有遭到什么国家强烈的反对。


    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亡国了而事先制定的作战目标对于俄罗斯的战略包围也已经顺便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大明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对俄罗斯最后的攻击!


    s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