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无二日

3个月前 作者: 无名之翼
    没想到胡太后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说出这种话驱赶自己离开她正在密谈的地方元怿心下登时大怒。


    但一向慎于言行的元怿并没有将这一点流露在脸上他只是觉得有点悲哀自己到底是胡绿珠的什么人呢?是辅阁大臣吗?是宗室领吗?是倚为肱股的亲信吗?还仅仅是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面?


    是自己的犹豫不决才招来了今天的侮辱啊!他有些悲哀地望了一眼胡绿珠却见她根本就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气恼。


    元怿一言不转身离去。


    也许杨白花的决定是对的与这样一个过于爱惜自己的女人相守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看到月食这不祥之兆元怪第一个想到的是胡太后而胡太后呢第一个想到的却只是她自己。


    也许她连杨白花也没有爱过吧她爱的始终只是她自己。


    随着元怿的身影消失在清凉殿外崔光这才向前膝行了两步诚恳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而我大魏朝却竟有两位皇太后!高太后虽然已在瑶光寺落出家但封号并未去除陛下这二日之争必有一败天狗食月之象正是天示其警陛下宜作决断!”


    他说的倒是真心话崔光过了两年抄经的清冷生活天天只能抄石经、跟闲官牢骚的日子终于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只能当一个听话的忠臣或者说一个忠仆才能在大魏朝得到他想要地东西。高官显爵财富和权力。。。而过于强项想当个明是非、坚持礼仪的直臣只会给自己还有儿孙带来灾祸。


    他年纪已大没有太过时间可以挥霍眼下胡太后正要求教于他这也是崔光命运转折的机会他必须好好把握。


    他必须拿出一个既高明又有独到之处的主意。才能让这位有些刚愎自用的女主对他恢复信任。(..info无弹窗广告)


    从那年极力反对“留犊去母”祖制开始他就已经把自己地命运和胡绿珠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还妄想做什么直谏之臣想让胡太后全部按他的意见从事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回想两年多前胡太后刚刚临朝听政时对他这位崔太尉言听计从那时节。崔家的门前车马如云门下奔走之徒众多洛阳城里的大小官员谁不羡慕得眼中出火?


    是他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他得意之下还以为胡太后是靠了自己的力量才能顺利成为一代女主居功自傲没把太后陛下放在眼中才导致了后来的失宠。


    而一洗前愆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崔光崔光更加卖力地说道:“陛下唯今之计只有作决断才能避免天谴。”


    天谴?胡绿珠心底不禁打了个寒噤。尽管这个夜晚并不让人觉得冷她沉声问道:“崔光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处措才能避免受祸?”


    “臣地意思。已经清清楚楚地对陛下说过了。”崔光并未吐出胡绿珠心底已经想到的那两个字。他垂下眼睛面无表情。一副“言尽于此”的模样。


    这个主意的确有些缺德高太后虽然年轻时心狠手辣害死过不少人但她已经出家多年成了一个虔诚的比丘尼突然把她拉出来当替罪羊崔光也害怕受到朝野的指责。


    两年的抄经生涯让崔光还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要随便去承担一个重大的责任。


    自己刚才的一番话早让胡太后明白了只有嫁祸给另一位皇太后高华才算得上是却灾之法何必还要把话挑得那么明白呢?


    胡绿珠当然清楚什么是“天无二日”虽然高太后早就败给了她只能落为尼在青灯古佛旁打剩余的岁月胡绿珠也无意非要逼死这个早就告败地对手不可。(..info)


    可天象如此就怪不得她了!二十年前的那次月食文明冯太后好端端地就一病而亡这一次她胡绿珠可不会对这种“天意”束手无策!


    “好!”胡绿珠猛然咬住下唇右掌击在殿柱上低声喝道“崔光即时起诏命人到瑶光寺给高太后送去一丈白绫、一壶灭心莲药酒、一柄御用腰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朕怎能与她分享皇太后的名义?今夜月食之象是天灭高华她须怪不得朕!”


    “陛下圣明!”不知道为什么崔光的声音在破晓时分地清凉殿中听起来有些阴恻恻的令人生怖。


    十几年明争暗斗胡绿珠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应该将这个仇人还留在世上。一路看


    当时她刚刚登上宝座得志之下一念之仁没有赐给高华一杯毒酒以至于今天有了月食之事是上天在讥嘲她的愚蠢啊当年高华曾经数度对她痛下杀手产后三天就派人在她的饮食中下毒;在斗兽场让人把她推落看台送到棕熊的长吻边;还几次派了刺客欲取她性命当时若不是胡绿珠为人机警加上杨白花在她身边寸步不离哪还有今天的一代北魏女主?


    虽说如今的高华已经万念俱灰早就甘于做一个瑶光寺中的练行尼可这也洗刷不了高家曾经对胡绿珠、对宫中后妃们所犯下地种种罪行今天该是高华还债的时候了。


    几个月前胡太后听建德公主说过高华自落后日夜诵经不止已悟出不少高明的佛理佛义学问日进。


    这一年来。高华更是经常在瑶光寺菩提阁宣讲引来了无数洛阳仕女前往听经甚至连南朝都有人传抄高华注的《小乘经疏注十二引》。虽然只是微探幽地短小文字但由于出自北朝太后之手还是颇令人瞩目。据说梁武帝萧衍就公然说过。北朝的两位太后若以佛缘来说是高太后更胜出一筹尽管她当年曾经作恶多端但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番姿态就非至今仍然浮沉在权力与欲望之海地胡太后可比。


    不知道这些传言是真是假可胡绿珠隐隐觉得。一个失败者地然姿态和注经的成就会令高华得到更多地敬意而自己呢夙夜匪懈、日劳宵旰除了得到老百姓夸一声“女主英明”之外还得到了什么?杨白花的叛逃使她受到来自朝野的各种讥笑非议甚至有人写了诗、编了曲儿来嘲弄她!


    高华一个智慧、勇气、才能、美貌均不如她的女人凭什么在大权旁落后。还能在瑶光寺中安享尊荣?


    傍晚前往瑶光寺下诏的内侍带回了高太后已死的消息。


    据说高华一眼看到那个托盘。竟然脸现欢容旋即合掌为什平静地念佛道:“阿弥陀佛种下业因必有业果因果报应毫厘不昧。我常谓三十岁以前多作恶业为何至今无报应?常存疑惑之念。今日见此物。我心乃安。我佛慈悲为免弟子永堕地狱竟让弟子我在寺中学三年佛法以明本心。我佛弟子愿世世诵经以完此劫!”


    她前往菩提阁。在木鱼边诵《华严经》三卷后。重返精舍写下两份遗书。闭目吩咐道:“拿酒来我当不使胡绿珠受赐死无辜练行尼之恶名!”


    接过灭心莲毒酒高华一饮而尽似乎她根本就不留恋人世早就盼望着解脱。


    剧毒登时作高华口鼻流血、脸色乌青忽然间她挺直身体嘶声道:“修行三年我当不堕阿鼻地狱!来生若必托生为女儿我愿为关中一民妇善侍翁姑、相夫教子也不愿为贵极天下的皇后!佛陀我亦不愿为女身也!多苦难、多怀忧、多嫉妒薄命悬之人手即为天下母仪亦难逃此厄!倘有万一可能佛陀我只求为一平民男子安然度过一生!”


    向来读书不多的高华竟能在临终前说出这样一番富有哲理释义地诀别之语令胡绿珠震惊。


    来生愿为关中一民妇?这就是年轻时野心勃勃的高太后的最后希望?她当真悔悟了自己的人生?她当真深深地厌恶起了自己的宫中生涯?


    胡绿珠有些茫然地接过内侍跪交的高太后遗书一共是两封一封给已经出嫁外州的建德公主一封给高家几个仍然在朝做官的子弟。


    遗书中高太后说自己缠绵病榻已久料知不久于人世故打算饮药自杀要他们效忠于大魏和胡太后为国分忧。信尾分别写了几句偈语意为高太后今生多种恶业、害人太多希望来生再带罪修行。从字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一点怪罪于胡绿珠的意思或许高华真的不想让这些仇恨代代相传下去。


    对于她地亲生女儿建德公主高华也没有更多的眷恋她只是平静地说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自己这一生作下的恶业太多也许会牵连到建德公主唯愿建德公主能多修福缘好好修行。


    览毕两信胡绿珠有些厌恶地把信扔了回去吩咐道:“去交给建德公主和高家的人。”


    她不但没有一点原谅高太后地意思甚至连本来仅有的一丝怜悯之情此刻也荡然无存。


    胡绿珠对高太后还留有敬意的原因之一就因为高太后本来是个心狠手辣、敢作敢为的女人而如今胡绿珠却觉得高太后因长期修行变得伪善、懦弱、迂腐、无能……这样的人令胡绿珠有些作呕她简直后悔自己没在刚掌权时就除掉高华以致于让高华好好忏悔了一番后赢得了不少不知情的外人廉价的同情。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