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恨不嫁与东家王

3个月前 作者: 无名之翼
    用了三个月时间杨白花也无法找到潘夫人的墓葬只能含恨扶着一座空荡荡的灵柩回了荆州他一去就是月余胡绿珠几乎习惯了没有他陪伴的日子。


    在桂殿批折直到深夜内侍仍来回报:“清河王元怿求见。”


    “着他进来。”胡太后头也不抬他们每天因公因私不知道要见多少面也许是太熟悉她在他面前已毫无戒备之意连衣服都没换只穿着家常的深青色织染印花长裙髻半散全身上下一件饰也没有。


    元怿离得远远的跪了下来:“参见陛下。”


    “元怿!”胡绿珠皱起了眉头“朕说过你多少次私下里不要给朕见礼!你是朕的兄弟和至亲之人朕视你如父兄如手足你就象以前和先帝相处那样与朕相处好了……为什么你总不肯听朕的话?”


    她一半是薄哂一半也是真不想让元怿与她如此见外相识十载他们都从青葱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在这些流荡起伏的岁月里元怿似乎是她唯一的倚仗他像山一样沉重而稳健永远耸立在她的背后。


    “是。”元怿并没有站起身来他跪在地下静静地回答“臣入宫来是想请陛下今后不要再坐申讼车在京城内外巡视了。”


    “为什么?”胡绿珠又埋头去看满桌的奏章。


    元怿的声音忽然变成从未有过的那种激烈:“洛阳城中自有先帝建成地理讼所。几十名大小官员、几百个文吏差役会去听取百姓们的诉讼纷争认真审理后妥为判决太后何必还要费这个心神呢?臣听说。陛下自建立申讼车以来三个月时间亲手收到的状纸下至邻居争三尺之地上至揭外镇谋反大大小小竟有一千多件!”


    胡绿珠震动了她停下笔怔怔地望着元怿。(手机阅读


    t)她本以为自己是个勤政的君王没想到在元怿眼中她只是个事无巨细全部包揽的独裁者甚至不懂得如何去指挥大局。


    元怿根本就不看她地脸色仍旧侃侃而谈:“陛下即使不眠不食又能在三个月时间里处理掉一千多余争讼吗?就算陛下洞鉴万里、英明果睿又能保证每一件案子都处理得妥当公平吗?或者陛下当真有神人之明每件案子都能断得公平难道陛下君临天下。就是为了判断这许多只牵涉到一家一姓的普通讼争吗?陛下陛下心怀天下须当放眼大局怎么能为了几个老百姓的感激。而忘记自己的大任而乱了国家的制度?自陛下开通每三日一出宫的申讼车以来理讼所早已门前冷落三个月来接案只有十一件!臣伏请陛下三思!”


    “元怿!”一番话惊醒梦中人胡绿珠猛然站起身来叹道“元怿。你真的有帝王之能可惜上天没给你这个命。朕本来以为自申讼车之设洛阳城里会清平许多听你这么一说朕才恍然惊醒。你说得对朕不能为了几个老百姓的感激涕零。而忘了全天下地百姓!自明日开始。申讼车改为十日一出宫车上改由当朝几个言官御史轮流值差。以免有所徇情收来的讼状经朕审看后再交由理讼所落。元怿你看如何?”


    元怿这才拂了拂衣服站起来他看着这个年过三十后益显示出智慧和成熟之美的妇人心下十分佩服。


    从谏如流、瞬息间做出英明决断这才是帝王风度。


    胡绿珠她配得起那威加四海的地位。


    夜色沉沉虫声在殿门唧唧而鸣胡绿珠见元怿并没有告辞离开的意思索性在砚上搁下笔笑道:“三王爷夜色静好崇训宫旁的永宁寺也快要完工了你愿意陪朕去步月谈禅吗?朕为了无法自悟佛理上月派了洛阳白马寺高僧慧生等十三人前往西域取经往返四千里务必要取回真经。元怿听说你早已通读《华严》、《阿含》诸经参透了佛性还请为朕仔细分说。”


    “臣求之不得。”


    新建成的永宁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寺费了十万人工高大庄严、美伦美奂正殿上造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纯金佛像旁边有十尊真人大小的纯金罗汉像、两尊名贵和阗玉的菩萨像佛殿与胡绿珠听政地太极殿规模气派一模一样称得上是天下最豪华的佛殿。


    一片寂静的墙垣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影子在月下淡淡地浅浅的模糊不清地投入长草和乱石之中。


    过了很久元怿才开口打破了沉默:“今天臣得了一份南朝诗稿的抄本极之妙丽陛下猜猜看那是谁的手笔?”


    “谁?沈约?江淹?”胡绿珠有些好奇元怿好久没和她清谈了自从杨白花来到她身边后她的确有很久都没与元怿这样独处。


    “都不是”元怿叹道“竟是梁帝萧衍的手笔陛下想听吗?”


    “念来听听。”胡绿珠并不看他脸向树荫下侧去。


    “这歌叫作《莫愁歌》据民间流言说……”元怿欲言又止。电脑小说站


    “说什么?”胡绿珠将眼睛转了过来清河王元怿一如八年前仍然具有玉树临风、神姿英朗的气度三绺短短的棕黑髭须越增添了他地俊秀和沉静。


    元怿凝视着月色中她秀丽非常的容颜定了一定神才答道:“南朝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莫愁歌》是为你我而作。”


    “什么?”胡绿珠大惊失色对待元怿她向来十分礼敬。虽然两人从前曾有过一段“拒婚”的往事但胡绿珠早已将其淡忘了今天从元怿的眼睛里她又读到了那种熟悉地关爱和倾慕。


    元怿扭过脸去。不再注视她的眼睛。


    八年前他曾经在这双闪动着灵气和慧黠地眼睛中沦陷而这段经历不过带给他浑身地伤痛还有久久萦怀的愁绪他真地想忘记一切往事。


    他们沿着石径向永宁寺的毗卢殿走去元怿在胡绿珠的身边轻声道:“从南朝抄回诗稿的人说歌中所写的莫愁女就是暗喻的陛下。而那诗尾所说的东家王则影射的是臣。萧衍号称风流僧帝最喜夸耀自己地怜香惜玉但是陛下他在这诗内毫无半句讥刺之意。”


    胡绿珠遥望着永宁寺后那座还未完工的去地千尺、高达九层的石塔忽然体会出了一种全新的心境这境界在她和杨白花相处的几年中从来没有领悟过。


    那是一种至大至深的宁静毫无患得患失、情爱纠缠。而只是一种令人放松而沉溺、带有睡意的宁静和欢喜。在这一刻她忽然悟出这世上只有元怿一个人。能够带给她这样的平静和安全感那是一个多么宽厚而温暖的肩头。


    在月色中心醉神迷的一刹那胡绿珠几乎想让自己被各种政务和宫事闹得昏沉沉地头靠在元怿的肩上然而她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元怿饱含着深情和忧伤的吟咏声: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嫁与东家王!”


    长诗吟毕他们已经并肩走到了永宁寺空旷地院落里院内到处都是散落的青石和木料。今天上午。大匾刚刚悬上是胡绿珠的亲笔:“毗卢宝殿”。


    永宁寺。是前古未有的壮观寺院里面建有天下独此一座的九层浮图木塔高九十丈离地千尺开建时在宫里头挖地基居然在塔基的地下挖出了三十尊金像胡绿珠认为这一定是天意所以倾尽国帑要兴建天下第一寺。


    毗卢宝殿不但规模跟太极殿一模一样而且里面供奉了一座当世最大金佛像有丈八金身另有中等金像十座绣珠佛像三座织金佛像五座白玉佛像二座作工奇巧南朝的和尚也来看过说梁武帝萧衍在同泰寺的供像没一个比得上永宁寺地。


    胡太后还准备在永宁寺里建一千多座僧舍楼宇规模比皇上居住的永乐宫还大里面收集所有外国贡来的经书佛像将其营造成万僧来朝的佛家圣殿。


    就在这座即将建成的天下第一寺前胡绿珠却没感受到那种佛家圣地应有的清澈空明只觉得心底一阵厌烦。


    她冷笑一声举步往前走了两步睥睨着元怿道:“这就是你今晚要向朕谈地佛理佛义吗?元怿你是太憨厚了还是被这诗地华丽文辞所迷惑?萧衍明明是在讥刺嘲笑朕青年守寡、耐不住寂寞你却相信他是为我们俩惋惜……朕问你这么多年来朕曾向你假以颜色吗?朕曾向你暗示过什么吗?朕曾有一言半语向你传达过心意吗?不错朕现在确与杨白花相爱相守比起你来杨白花身份低微、不值一提但朕不在乎!天下人都说朕是个荡妇朕也不在乎!朕这一生只对一个男子用过情那就是小我八岁、被你们所有人轻视的杨白花!元怿从今后你再对我提起此事朕宁肯失去你这位才干无双地辅阁大臣也不愿因此而放弃杨白花!”


    这番话说得正言厉色、荡气回肠在这么安宁的月色中元怿却觉得似乎听见了海上巨涛的声音。


    他的脸刹时间变得惨白目送着胡绿珠疲倦的身影远去这个素来刚毅的权倾天下的汉子脸颊边竟流下了两行清泪。


    “莫愁莫愁……”他喃喃唤着诗中女子的名字忽然从这两个字的字面上读出了一层深藏于内的怜惜他生命中那个冷漠绝情而刚强非常的魔障愿她永远能够从与杨白花那不可思议的情缘中得到快乐。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