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丹尼尔秦
“神仙聚会!”
“玛德,就冲着这些脸,老子花几十块钱都值得啊。”
“季铭真的是越老越帅了。”
——“……越老?季铭才25啊……正是一个男人最风华正茂的时候。”
——“哈哈哈哈季铭气死。”
——“楼主我懂你,是不是有一种季铭已经出道几十年的错觉?”
“季铭真是让多少古言男主有了自己的脸啊。”
——“哈哈哈笑死,这些年无数淑芬都在喊着叫着季铭才是我心中的某某某,可惜人家一个都没去演。”
——“别担心,今天之后,B站剪刀手一定会发威的。”
网友如潮一般的讨论内容,很快把首映礼的热度草到数十亿上百亿,其中各大现场媒体、网媒各种快讯、报导、分析、评论,聚焦红毯造型的时尚博主,分析咖位排序的娱乐博主,凑热闹的数码搞机博主分析举着手机的粉丝们,用谁家的最多……
“这场首映礼本身已经超越它的功能,成为一场如此广泛和深邃的现象级狂欢……压力现在回到了季铭身上,他已经将所有人的期待和注意力带到了极致和巅峰,只等正菜上桌。究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百川归流铸造属于季铭和国产电影新的传奇故事,还是虎头蛇尾,在季铭辉煌的履历上落下外强中干的全新一笔——全看幕后之后的风景。”
首映礼的正菜,当然不是红毯,而是面向近千名观众和媒体的全球首映。
戴上3D眼镜,看向IMAX屏幕的观众们,发现自己的《山海》之旅,从一只奇怪的小蚂蚁开始,在一块乌黑岩石上的绿苔藓下面,这只奇异纹路的两头蚂蚁左右嗅着,走走停停,突然,一条长长的舌头穿过浓密的蕨类植物,准确命中了它,镜头后拉,一只碧青色的三眼蟾蜍,匍匐在蕨类丛中,吃掉蚂蚁后,它眼珠转了转,往沼泽边一跳,镜头再往后拉,一条骨刺遍布全身的巨鱼悄无声息地吞掉了三眼蟾蜍,然后潜进水潭之中,水潭底下,水草疯长,仿佛一座原始丛林——很快,丛林的平静被一只从天而降的赤脚搅乱,骨刺巨鱼也被压在趾缝之间,被毛发和尖锐的指甲掩盖住,镜头迅速上升后拉,一个独脚巨人捏着一根巨木,仿佛踩过小水潭一样,经过沼泽湖泊。
此时画面由静转动,独脚巨人快速追逐一头狰狞猪兽,惊起始祖鸟一般的飞禽,不远处打鼾的长尾异兽睁开一线猩红巨眼……
苍莽荒野,神秘恐怖。
显然,为了表现出小大之分,季铭不惜花费近两分钟的开头,而这些细腻入骨的特效镜头,在有心人眼里——那都是一摞一摞的人民币啊,甚至就是一套一套的二线城市的房子。
这才叫精工细作。
啧。
看到这里,其实很多人心里已经放下担心,只凭借这个特效水平和美学理解,《大荒纪事》就足以为国产特效,尤其是神话特效片开先河了——国产特效片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仙侠游戏化,大多尴尬的不得了,被认为还不如几十年前徐老怪那一部《蜀山》。另一种是西方化,基于各种恐龙面貌的变异怪兽,尖牙厉爪,鳞片厚皮。
前者过于离地,完全无法获得共鸣,后者过于考古,完全没有东方神话的浪漫因子,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统一,并创造出真正属于东方神话的美学标准,是季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也是最耽误时间的难题之一。
显然,他做到了,整个团队做到了。
《山海经》给了他们很多具体的形象要素,比如穷奇,它像虎,但长着刺猬毛,叫声跟狗一样。这让他们不必要局限于恐龙家族,可以从全世界的动物身上去获取要素组成——这些熟悉又不熟悉的形象,配以数百位美术专业工作人员的不断调整尝试出来的那种,肥而不腻,妖而不艳的设计语言。
是如此有说服力。
简单的行纪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去探究的,只有流畅一词可做评价——极致流畅,几乎没有任何尿点。逃亡、战斗、开启新的旅程,大环境微环境的切换,各种纷繁而不慌乱的出场异兽,全都恰到好处,仿佛拿尺子比出来的一样,领着所有观众走进这个全新的山海世界,经历全部这些匪夷所思的异兽和环境——直到走出山海,步入大荒,远远处,密布的部落石屋草棚,崖壁上刻着粗犷的图腾石刻,那是蛇尾人身的圣人,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镜头最后是一片热火朝天的部落生活景象,以及镜头无限拉高之后,在满世界的阴云里几片为数不多的堂皇之地,这星点光明仿佛在说,拯救之路才刚刚开始……
啊~~
太多人在看完之后,才来得及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然后两两相望,竟然想不到上一次这么专注看电影是哪年哪月了。
“……我是在落幕之后,感受着脑子的缺氧,肌肉的麻痹,和时间的错乱时,才意识到,哦,这部电影做到了一部商业片能做到的某一种极致——把你的一切都吸引在了座位原地。”
尽管暂时还没有影评可以出去,包括很多暗示的话也都不适合说,但一些博主还是旁敲侧击地说了一些。
“怎么说呢,看之前你已经在期待华丽无比的一次狂欢,但看了之后,你才发现,狂欢什么的,太初级了。”
“是比《流浪地球》之于国产科幻片,还要来的更加夸张的一次跃进。”
“完全想不到,它会成熟到这样一个地步。”
“不愧是季铭花了两年多做出来的电影,提醒一下,《默》《流浪地球》《遇仙降》加一块,也没有花了他两年多时间。”
“想看季铭演技大爆发的会失望,但想经历一场神话盛宴的观众会非常满足。”
“现实和神话被处理的妙到毫巅。”
“还得是季铭,必须是季铭!”
成了!
从这些遮遮掩掩的暗示里,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季铭,又成了,至少在国内。太多的担心,此时都不再必要。其实担心真的有很多,虽然项目势大,很多时候这些担心被压制了,但却是广泛存在于大家心里。
比如前面一位博主说的。
季铭固然有成功的商业大作,但他没有主控过商业片,他主控过的是艺术片——而一部商业片中,主控过于关注表演,往往是致命的。谁特么关心你的微表情啊,你的哪根手指勾了勾,有什么区别?眼神里头透着三分不屑,四分茫然,还有一分委屈,一分决绝,剩下一分,是释然——啥玩意儿啊。
要是《山海》搞了这些,就太需要让人担心了,而以季铭的履历,这是大有可能的——直到此刻,有这种担心的人,才放下心来。
季铭没有犯下大错。
他一如既往地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给出什么样的表演,而不会被影帝光环所拖累,这难能可贵。
“在这部电影里少走几步,远比他演技爆炸更难,也更考验他对不同电影的控制能力。至此,我们可以说,季铭已经是一位完全成熟的电影制作人了。”——独眼娱乐记者评价。
其实这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电影,很难会担心首映礼的口碑——还没上映,你就说坏话,是想要结仇么?
所以依然需要等待上映后的反馈。
第二天,《山海·大荒行纪》正式全球公映!
番外4
《山海:大荒行纪》下
票房!
这两个字可能是《山海:大荒行纪》即将上映以及真正上映之后,几乎所有人最关心的事了——对一部商业片的成绩来说,票房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到了今天,诸如烂片拿到高票房的案例已经越来越不足为凭,半天时间就足够口碑蔓延全网的时代,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市场的自限性了。
高票房,代表可看性强的好电影,基本如此。
“30亿。”徐铮在出席首映礼之前,和黄渤、宁昊他们齐聚沪上,毫无疑问就讨论到票房的话题。
黄渤对这个数字完全不感到诧异:“30亿的话,应该不算特别成功吧?”
宁昊笑了几声,让黄渤侧目。
徐铮也标志性地“呵呵呵”了一阵。
“嘿,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我这话儿哪儿不对了?”
徐铮摇摇头,摸了一把自己的光头:“我说的30亿,是底线,跟成功不成功压根不搭噶。《大荒行纪》的开画排片至少也是80%以上,没有第二部片子敢跟它抢档期。那个眼儿上想看的人数,工作人员跟我说都破千万了……吓人不吓人?这两年,多少轮的新闻轰炸,数都数不清了,也就是季铭了,换一个人电影都不用上了,早被人喷死了。不过就算是他,现在也是压力巨大啊,要是出来口碑没到一个程度,反噬也不会没有的。”
小眼睛眨了眨,黄渤倒是没有听到后面这些,都是圈里混老的,什么反噬不反噬,有资格被反噬的,也没有几个人,他倒是对数字跟有兴趣一点:“30亿是底线,也就是说肯定能到这个数字喽?”
“当然,首日六到八亿是大概率,首周单日破10亿都不是不可想象的,举国看一部电影,你以为呢?这么一来,首周三天25亿是个大概率事件,再加一个周一,就是30亿了。”
“哦豁。”
哦豁之后,三个人沉默了一下,越想越觉得这个走势非常可能。
“……那要是称得上成功的话,得有多少?”
徐铮跟宁昊对视一眼,伸出了一根手指。
“100亿?国内?”
“应该说,体量有多大,票房数字就会有多大。《战狼2》打到56亿的时候,你能想象么?《大荒行纪》打到100亿,难道就不可能么?”
“这才几年,一百亿?那就是14亿美元,按照一张票,算它3D,IMAX多,50块钱可以了吧?那就是要两亿人次,两亿——”
“哈,”宁昊长长地哎呀了一声:“是不是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能?《战狼2》是1.6亿。”
沉默。
单片到100亿的体量,这过于惊人了。现在全国全年总票房不过七百亿出头,观影人次还只是接近20亿——如果一切如徐铮所说,《大荒行纪》一部电影就要砍下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总票房,十分之一以上的观影人次,真真正正的吞金巨鳄。
“你再想一想,目前《复联4》,28亿美元,依然是影史第一。《大荒行纪》国内如果有14亿美元,海外如果有6到7亿美元,那就大概率会超过《复联3》,位列全球影史票房前五!”徐铮伸出一只手,撑开五指:“这就是季铭为国产商业片开疆拓土的成绩了,高吧?上面是什么,《星战》《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复联4》——如果有人跟你说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数字有可能跟它们齐头并列,你大概会觉得那人是疯了。”
“我现在也觉得你疯了。”黄渤摇摇头:“你想的太好了,国内100亿,那太难了,天花板不是那么容易打破了。至于国外六七亿美金,虽然有《默》的底子,季铭在海外知名度也堪比好莱坞一线,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随意。”
“所以我说那是成功的标准啊。”
“太高了。”
“对季铭来说,就是这个标准,对国内大众的期待来说,全球20亿美金票房,也不是什么不敢想的事情。”徐铮深深吸了一口气:“所以说他难啊。这部片子他做了两年,不说我了,昊子也清楚的,季铭到底做了多少工作,苛刻到了什么程度。国内做特效这一块的,他没有过过眼的,大概已经没了吧?搞疯掉的工程师,那不是一个两个,是论公司算的,一个公司一个公司的疯啊,换了公司继续疯啊,哈哈。还有那些搞美术的,搞设计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残暴’这个词了。以前,提到季铭,顶多说他教戏的时候魔鬼、狂暴了一点。更多的,还是说他谦逊礼貌,脾气好,性格好,人品好,对吧?”
“那倒是。”黄渤想了想,发现自己居然也听过几次对季铭的抱怨:“哈哈,还真是啊。”
“威风也是这么立起来的啊。”宁昊啧了一声:“我跟电影局,还有那几个单位部门说起的时候,看他们对季铭也都有点犯怵的样子,还挺过瘾的。”
“唉,有些人就是手长,偏偏季铭,又是挂了号的。”
“说起来,当初拍《疯狂的外星人》时候,徐铮你还想帮季铭要个角色来着,”宁昊突然想起从前:“那会儿还说没有适合的。我记得好像他刚刚客串完你的《药神》?是吧?这才几年时间啊,还是我们仨,坐在这里猜人家的新电影会不会有100亿国内票房,150亿全球票房,哈哈,神吧?”
“神,他本身就神啊,往前看往外看,没有第二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