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丹尼尔秦
    这出戏,基本上凭一己之力让昆曲重回大众视野。


    “《雷雨》跟牡丹亭不完全一样,但院里也希望探索一下怎么争取年轻人进剧院,所以这个C组青春版,更多的还是让青壮演员担纲,另外,从长相、身材这些因素上也进行一些考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素养,这是不容商量的。”


    砸牌子的事儿,能商量么?


    季铭听明白了,心脏开始扑通扑通跳,别看只是个C组,而且报酬肯定有限——但中国国家话剧院和《雷雨》这两个名头,就足以让任何一个中戏学生心动。


    中戏也好,北电也罢,并非人人都能红的,哪怕是被称作黄金一代的96级,回归平凡的学生依然占绝对多数。


    而只要这个青春版的回响不错,能持续演出。毕业之后,季铭进国话就简单太多了。即便他有意追梦娱乐圈,这份资历也绝对是金字招牌。


    可遇不可求。


    “坦率的说,虽然我来你们班了,但确实没想到能从大二的学生这里挑出人来,你对周冲的理解,让我非常惊喜,我感觉只要磨合一下就可以上台演出了,呵呵。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谢谢周导,非常感激您能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周少红终于露出笑容来,别看机会很难得,但现在流量为王,不少年轻学生都想着一夜爆红,粉丝无数,身价暴增。话剧这种严肃艺术,那得是摸爬滚打几年,被骂演技骂到臭,才会想到的东西了——很多一线人气演员,后来都会选择去舞台剧、话剧上滚几圈。


    事实上,如果去查一查国话和人艺所属的演员名单,就会发现有太多演技派影视剧明星,竟然都榜上有名。


    ……


    因为还愿任务并未提示完成,季铭在台词课后,还是要继续琢磨周冲。


    大师级的周冲表演,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季铭不知道。他只能不断精进,等到锦鲤自行判定才行。


    一个角色,先旁观理解,再融入体会,最后抽离思考——这就是所谓看山看水三重境界。季铭猜想,大师级,应该至少是第三重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不过锦鲤的帮忙,也没让他迅速进入这个境界。


    直到到了国话通知开会的时间,季铭对周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但“还愿成功”的声音却依然没有到来。


    第一次开会是大会,除了几位明星级别的大咖,院内的重磅演员、绝大部分的参演演员都到场了,重要人物们也全数到齐,可见国话对《雷雨》的重视程度。


    季铭随便听听,直到大会结束,周少红给他介绍了两位老师:


    A组的周冲扮演者汪磊,有点娃娃脸,但已经35岁了。


    B组的周冲田一河,北电毕业,今年28岁,并不是国话的人,是地方上借来的。


    “有什么不太懂的,尽管问。”田一河笑容爽朗。


    “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去看看两位老师的表演,学习一下。”周少红说道,尽管她心里认为季铭的水准,不比田一河低。


    等周少红带着季铭去开小会,田一河才转向汪磊:“这个小朋友也不知道是谁的关系,周导对他倒是用心。”


    汪磊笑着摇摇头,并不应和。


    “不过她恐怕要失算喽,心气太高,一来就是《雷雨》。估计为了选周冲这个角色,也花了不少心思。”田一河挑了下嘴角:“以为咱们俩演的多简单呢。等到他上台,就知道轻重了,年轻啊,嘿,汪哥,咱们打个赌怎么样?”


    “赌什么?”


    “就赌这个小朋友担不住!要是我输了,我就让他来我们组登台。您要输了,就让我也去您那组见识一回,怎么样?”


    ……


    相对于剧院的大会,周少红的小会更有意义。


    《雷雨》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周少红引用了很多原作者曹禺的观点,也说了很多评论家、剧作家、大演员对《雷雨》的评论。


    “对这部戏的解读有很多,就像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一层两层三层,各种隐喻、象征——比如周冲,有人说他是曹禺为这出悲剧安排的一道光,光终究灭了,却曾经亮过。哪怕在最黑暗的时代,依然有那么多人为了寻找光明孜孜以求,不顾身不惜命,一派天真,理念纯粹。


    还有人说周冲是曹禺先生的自画像,他写这出剧,其实就是在思想世界里寻找那一片海,吹着风,有点咸,但空阔无极,自由无限。”


    周少红将各种背景,各种研究,娓娓道来。


    演员们也时不时参与其中,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全盘托出,毫不保留。


    每个人都做了扎实的工作和思考。


    这个小会,一开就是一天,一连开了三天。导演的理解、演员的理解,碰撞出的新火花,以及对“青春版”的想法,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脑风暴狂吹。


    季铭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讨论。


    太透彻了,甚至显得有点咄咄逼人——轮到你说的时候,大家就静静地看着你,哪怕你一下子语塞,也没人笑话,也没人催促,但却坚持要等到你说完,而且言之有物。


    人的可耻心、自尊心和好胜心,在这种环境下都会爆发,逼着自己去想,去琢磨,去查资料,去通读剧本一遍又一遍,去看经典版本一遍又一遍。


    第三天的会开完,季铭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的功夫,就听到了锦鲤的声音:


    “还愿任务完成!”


    第0005章


    大师级水准


    季铭略微一呆,大师级的周冲,成了?


    他身边饰演周朴园的贾平老师,没发现有异,还在跟他说话:“其实你这个年纪来演话剧,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您是说?”


    “话剧太抠表演,也太抠现场了。你以后去拍电视剧、拍电影,会不适应。”贾平顿了顿:“不过你要是尽快去演个戏,倒是可以预防这个,两线并进嘛。”


    “哪儿那么容易。”


    “咱们中戏的学生,机会还是有的。”


    “我说老贾,你别光顾着你小师弟,咱们这戏还没开始连排呢,你就让他分心啊?”周少红不同意了。


    贾平挤眉弄眼。


    “不过季铭,你这师哥就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他自己就有戏,主演的,导演的,怎么没说给你找个合适角色?”周少红开始挑拨离间。


    神仙打架,季铭就不掺和了。不过他知道,这些老师们和他经过三天的交流,他对艺术的认真、对表演的态度,都有被看在眼里。


    这会儿跟他打趣,就算是初步认可他了。


    在季铭达成大师级水准后,又经过半个多月的走台、定位,台词对演,青春版《雷雨》终于要开始大戏联排。


    周冲的戏份分布于第一幕、第三幕和第四幕,基本上全程在。跟他母亲繁漪,跟他哥周萍,跟爱慕的四凤,跟父亲周朴园……都有对手戏,看似不是那么核心,但剧中每一个重要人物都通过周冲映照出一部分人物性格。


    这非常挑战季铭的功力。


    “小季要上了。”贾平坐在幕后,他等会要出声儿:“呵呵,等会估计有乐子看。”


    其他几个演员也是笑嘻嘻,作为前辈,看晚辈出他们曾经出过的丑,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


    话剧舞台是非常挑战人的,声音、形体、表演……所有这些都跟镜头演出大相径庭。更何况季铭才大二,连学校的舞台作业都没做过几次。


    “我看朱曼表现的就挺好。”周少红盯着舞台,又瞥了一眼观众席上。


    A组的汪磊和B组的田一河,今天早早地跑来观战——不同组之间互相观摩,这很正常。不过两人相约而来,恐怕有点意味深长呢。


    “朱曼虽然也是刚进团的,但人家中戏研究生都毕业了,也有话剧经验,不能比的。”


    朱曼,国话青年演员,四凤的扮演者。


    “我相信季铭。”周少红突然想起在陈老师课堂上的季铭:“我觉得他可以。”


    ……


    观众席上。


    汪磊、田一河,还有AB组的几位配角演员。


    “快上了吧?”


    “嗯。”田一河点点头,显然他们说的是周冲,也是季铭。


    “也不知道周导是怎么想的,一个大二小孩,十九岁,国话真就找不出一两个合适的了?”这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田一河也不是国话的,顿时刹车。


    田一河对国话人的骄傲,心里是有数的,国内除了京城人艺,他们大概就看不起别的演员单位了:“小孩子嘛,还是要给机会的,不然怎么成长呢?不过揠苗助长也不太好,我记得当初刚进团的时候,帮着搬道具,顺带跑个龙套,都跑了大半年。汪哥也差不多吧?”


    “到点儿了。”汪磊提醒了一句。


    大家顿时安静,这是专业素养使然。


    ……


    舞台上,四凤爹退场,执行导演示意,季铭吸了一口气,调整了气息,一嗓清越、欢快的声音,先声夺人:


    “四凤,四凤”


    混杂着渐渐清晰的脚步声——这是声效老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