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丹尼尔秦
    《花样年华》是为祁卉度身定做的,林海文破例出手,如今祁卉居然退出了,这太匪夷所思了。更何况《花样年华》一段时间来各种风波不断,祁卉放弃董事长职位转行当演员,林海文亲自编剧,田呈宗病倒,泄露事件,李斐接手,如今又是祁卉退出,简直事儿精——电影还没出来,风波都能拍成连续剧了。


    “讲真的,如果不是大神的作品,我真以为是哪个不入流公司的炒作流程呢——事儿太多了吧。”


    “哈哈,林海文之前太顺利了,所有的不顺利都集中在这一部戏上了。”


    “所以说还是踏踏实实做电视剧吧,非得去凑电影的热闹。”


    “祁卉估计是不适合当演员,还是回去继承万贯家财,当林海文的太太吧——玛德,怎么感觉这么心酸。”


    “好事多磨,期待吧。”


    而有所心思的人,就更是耐不住了。


    肖芳然第一时间给李斐打了电话:“你看到消息了么?”


    “什么?”


    “祁卉退出《花样年华》了,据说是因为项目不稳定,林海文认为有碍她的发展,为她安排了别的项目,你不知道这个情况?”肖芳然的声音又急又快:“你真的不知道?”


    李斐慢吞吞地应了一句,开始上网搜信息,果然看到差不多的新闻,心里有些了然,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王景峰不是一般人啊。”


    “什么意思?”


    “没什么,你要是有兴趣,就准备准备吧。”


    肖芳然一阵惊喜,李斐言下之意,自然是说明他已经能接手《花样年华》,而且祁卉出局也脱不了他的手笔。


    真是又让这个老哔得逞了。


    “那我可就等好消息了。”


    如果说祁卉退出,还不是那么靠稳的话,孙飞那边传来消息,王景峰的小姨子在霍市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而且递了信儿给孙飞——这就坐实了王景峰已经动心了。


    稍后一点,更有媒体引述敦煌内部人士,表示对敦煌未来有所担心,期待创始人林海文能够再扶持公司一段。


    几乎每一步都踏在他们商量好的路线图上。


    如果不是宏鑫院线的赵照最近开始推脱他们,一切几乎都无比顺利——赵照给的理由了,总公司不希望宏鑫跟林海文走的太近。理由也是现成的,总公司大老板跟林海文的恩怨无人不知。


    连续的消息之后,王景峰跟李斐这边的联系更加隐秘了——尤其在透露《花样年华》有可能在11月份重启的时候。虽然觉得有点晚,但李斐也能理解,毕竟泄露事件在前,敦煌想要清理一番再重启,是人之常情。


    所以他很快推掉了好几个计划——有一个他也颇为心动的,最后落在了另一名大导演的手上。


    孙飞也是差不多,他甚至更为急切,资本市场迅速传出消息,博雅天和将与敦煌公司密切合作,公司股价旋即涨停,几个亿的账面财富,让孙飞欣喜若狂,以至于他连跟王景峰签的意向合约都没有仔仔细细地研究。


    ……


    “李导,新电影什么时候开拍啊?”


    海城国际电影节盛夏时间,在海城开幕,李斐风光得意,业内几乎都知道他跟敦煌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花样年华》更是笃定落在他的手上了。


    往来的各方人物,都很关注啊,尤其祁卉退出,女主悬空,感兴趣的就更多了。


    “还在准备呢。”


    “我们家方然有没有机会请您商量吃个饭啊?”


    “当然,方大影后开口,我自当从命啊。”


    这就是一个好项目的魅力,娱乐圈本身就是个关系圈,人情圈,利益圈,好项目绝对是圈子里最稀缺的东西。孙飞说文艺片都是虚的,但人情、关系这些虚的东西,却又是最重要的。


    李斐在影展上应下了一二三四个大明星的邀约,五六七八个大老板的请吃,可谓万千瞩目在一身。


    甚至肖芳然都开始患得患失了,三番两次地他——这个离开他的女人如今上赶着来讨好,更是让李斐作为一个男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


    八月下旬,林海文出发到意大利,在机场接受了简单的采访。


    媒体在面对林海文的时候,比较讲规矩。


    先问此行——去意大利罗马看歌剧,这部剧是否在国内上演?什么时候?


    再问巴黎的油画展决赛,最后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花样年华》怎么搞?李斐接棒?这么多风波怎么看?祁卉退出之后有新安排么?还会写电影剧本么?


    外面风言风语那么多,却都敌不过林海文亲口说一句话的价值——在记者问出问题后,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林海文。


    他今天穿的挺帅还。


    “嗯,事儿好像是挺多的啊,我倒没怎么关心,敦煌的事情还是让管理层去操心吧。关于《花样年华》的话。”林海文露出一种不解的神态:“这部戏是给祁卉写的,既然她都不演了,自然项目就取消了呀,还能怎么搞?后面的话,如果她想要,我再给她写个合适的吧。”


    “……”


    取,取消了?那,李斐,要……怎么办?


    第1124章


    大有什么用


    记者们脸上的表情,如果被仓颉看到,大概“懵逼”这两个字的样子,就不是今天的模样了——可能是上面两个大大的圆形,代表瞪大的眼睛,下面一个大大的口,为了凸显这个口张的太大,里面还有两条道道,代表露出了牙齿,至于是不是好在边上加几条波浪,代表脸皮抽动,那就要看仓颉的观察能力是不是足够细腻了。


    总之,现在记者们很典型的懵逼了。


    取消了?


    原本他们希望听到的是林海文亲自确认消息——毕竟按照李斐的做派和业内信息综合来看,王景峰跟李斐已经达成了一致,难道是林海文对王景峰很不满?


    “林先生,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您的意思是,《花样年华》这个剧本,这个项目,将会取消掉,不继续拍了是么?”国视电影频道的记者,作为领军人物,不得不再确认一遍,以防止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林海文好脾气地点点头:“不错,田导现在身体还不是很好,祁卉呢又退出这个作品了,那它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什么叫意义不大了?


    你知道业内为敦煌进军电影界产生了多大的震动么?


    你知道多少人在关注敦煌的第一部电影么?


    你知道我们这些可怜的记者,为了分析形势,跟踪发展,熬了多少次夜,写了多少的稿么?


    没有意义?


    我掐死你,你就知道有没有意义了,没人性的。


    林海文瞅着眼前这个记者,觉得有一种危险的气息从他身上蔓延出来,不由得退后了一两步,往傅成方向靠了靠。


    “那林先生,敦煌从未跟李斐导演达成一致过?还是说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情况,或者您对王景峰的工作不满意?”地方台的伶俐小姑娘,没有那么大煞气,嘚嘚地爆出一大串豆子。


    “没有——没有达成一致,没有什么意外,没有不满意。”


    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李斐剃头担子一头热?


    太丢人了吧。


    记者们默默对视,李斐这下子脸要丢尽了,这也太邪门了,李斐怎么可能在没有达成一致的时候,就那么高调?


    没等大家继续追问祁卉接下来的发展,傅成就拦住了所有人,护着林海文进入安检区了——记者们只好眼睁睁看着林海文进去,然后飞向了欧洲大陆,再回来起码要九月下旬了,黄花菜都凉了——这么一想,他们好歹是最后一批采访到林海文的记者啊。


    聊以自慰。


    接下来就是比拼手速和网速的时候,微博娱乐抢得头筹。


    “林海文否认李斐将接《花样年华》,电影计划将取消!”


    粪坑掉进大石块。


    网友们还没有吃完这个瓜,各家各户的记者都开始发文出来了,措辞五花八门。


    “意外!《花样年华》计划取消,祁卉处女作仍未知。”


    “一记响亮的耳光——林海文明确否认李斐将接拍《花样年华》”


    “任性!万众瞩目的林海文电影首作宣布取消拍摄,只因旧爱不再演出。”


    “连串风波之下,《花样年华》计划取消,林海文进军电影受挫。”


    这瓜是一串一串地来,一片一片地来,让网友吃的脑满肠肥,都快撑住了,不吐不快。


    “取消了?我的个神哎,李斐那样儿,不是都等于昭告天下了么?这下子脸要肿了。”


    “肯定发生了什么,不然李斐不可能在未确定的时候就那样啊。”


    “卧槽,这特么就是有钱人的任性啊,《花样年华》起码已经投了千万以上了吧?取消之后,演员的片酬也不可能拿的回来,前后起码是两三千万啊。更不要说这么受关注的项目能赚多少钱了——就轻而易举地取消了?只能说有钱任性了。”


    “嘿嘿嘿,我就喜欢看大人物丢脸——兄弟们,跟我去李斐的微博瞅瞅。”


    李斐吃到瓜的时间也并不长,尤其让人尴尬的是,他正在跟影后方然吃饭,两个人谈到苏丽珍这个角色的时候,电话打进来了——他自己的手机跟方然的手机,几乎是同时响起来了,方然的还要快一秒钟,只不过她歉疚的笑容还没有摆出来,李斐的就也响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