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丹尼尔秦
林海文确实没有时间去扶桑,也没什么兴趣,他很快又要飞巴黎了,除了国际青年油画展的决赛之外,源古典主义版的《爸爸》也要在巴黎开拍,巴黎高美方面也是借这个时机给林海文发了份聘书——教授,并且在国际范围内继纽约大学艺术学院之后,成立第二家林海文源古典主义美术研究中心。
这个揭幕仪式,林海文需要亲自到场。
纽约大学的研究中心跟高美的研究中心,名字一样,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源古典主义这个词汇,本身就来自于高美,这么多年来,高美也是推动林海文艺术流派建立的重要力量,在此时此刻成立研究中心,大有一举定鼎的意思。差不多类似于古代祔祀文庙这样的待遇了——这是要成圣的节奏。
去巴黎之前,他还要去一趟意大利罗马,《图兰朵》的进度快过他的预期,谭云秋邀他到场,意大利歌剧届的大人物,其实都已经看过了——他们当然还是很聪明的,抵死不认这种事情很蠢,而互利共赢就非常聪明了,相对于承认一个华国人的歌剧创作才华的窘迫,能让意大利歌剧诞生新的经典并且在国际上再度扬威,毫无疑问是更加重要,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所以林海文这一趟罗马之行,是一条花路啊。
而他也将带着国家京剧院的大师们一同赴意大利,演绎一出东西方艺术的交响——谁也别想单占便宜,有好处大家一起来嘛。
第1116章
新的战场
不过在此之前,林海文还有一件事情。
田呈宗病情恶化,然后就查出了癌症,二期,要做手术——做完手术还得休养,是彻底导不了了。敦煌方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人选,愿意接手的,敦煌看不上,多是赌徒,想借着这出大戏给自己增加资历的。敦煌看得上的,都不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田呈宗的风格本来就比较独特,不是一般人能接得住的,而且《花样年华》还牵扯到了林海文的本子,祁卉的演出,关注度如此爆棚,更是让很多爱惜羽毛的导演望之却步。
最后事儿还被推到林海文这里来了。
“嗯,你们觉得谁合适呢?”林海文想了想:“我去问问看,看人家是不是能愿意。”
王景峰犹豫了一下:“在田导的基础上拍,还是推倒重来?”
“你问我?”
“……”王景峰有点尴尬,不过他也不是混饭吃的:“公司的意思是,如果能请到比较有说服力的导演,也可以重新来,如果不成的话,就在基础上拍摄,毕竟也拍了这么久了,而且搭了这么大的景,一二千万已经投进去了。”
文艺片这个数字,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那谁是那个有说服力的导演?王志东?吴城晗?还是李斐?”林海文数了数,大概跟田呈宗差不多的,也就这么几个了。
“吴导手上有戏,王导他明确拒绝了,说是不适合这个风格的作品,李导的话,之前我们在田导跟他之间选择了田导,所以……”
所以一个也不成。
这也不是林海文能量的问题了,他不可能去强迫谁,这种事情强迫不来,也无谓去做。
“那次一级的导演呢?”
“选择就比较多了,就是分量上差一点。”王景峰吱吱呜呜的。
林海文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感觉他有点欲言又止:“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说吧。”
王景峰看了一眼祁卉,然后又看了一眼林海文,一咬牙:“你能导么?”
林海文导演?
这其实是一个没有怎么深入思考的可能,林海文是制作过电视剧的,尤其在敦煌的发展前期,那些菜嫩导演,基本上是按照林海文的意思来拍摄,而林海文则根据原版来指挥——但他确实没有导演过。所以在《花样年华》的一开始,他就没有怎么考虑自己导演的事情,而是找了田呈宗。
他未必导的好——附身王家卫?林海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恶人谷的界面,按照目前恶人谷的善解人意,如果他接下这个活,还真是有可能出现这种兑换品的,只是要做这件事情么?
“我来导?怎么会这么想?”
“从商业上来说,你如果愿意导演,我觉得市场还是会比较期待的。从质量来说,你也没让人失望过,不是么?”王景峰作为一路看着林海文获得斐然成就的人,对林海文是有一点盲目信任的,更何况,不是都传林海文有妖术么。
林海文皱了皱眉:“那你怎么看呢?”
他问的是祁卉。
祁卉沉默了大概两分钟:“我觉得我可能撑不起苏丽珍这个角色。”
说完之后,她大松了一口气。
“在跟田导一起拍摄的这段时间,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力不从心,虽然《花样年华》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是苏丽珍的角色非常难表演,简单地说她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已婚女人,但她本身又是一个被出轨的受害者,同时还在帮助何老板周旋出轨的事情……而她跟周慕云之间的情愫又必须是美的,是迷人的,很复杂,我根本……根本没法完全把握住。”
林海文眨眨眼,张曼玉演苏丽珍时是36岁,已经拿了金像金马柏林的一堆影后,恋爱分手绯闻也是车载斗量——确实不是祁卉能体会的。
祁卉不是他,没有外挂呀。
“哎呦,这么一来,项目还不如暂停算了?”
“啊?”王景峰刚刚正位总经理,那是相当不愿意啊。
林海文瞅他一眼:“你不乐意什么呀,我没怪你,你又只有我一个老板。”
“我也有经理人的自我修养好不好?赔钱的事怎么能做呢?”王景峰据理力争:“说不定你导了之后,祁卉就能把握角色了呢?你可以做到的,你没有做不到的呀。”
林海文被堵的心肝儿疼。
无敌是多么,多么——草蛋。
“我再想想。”
……
“《花样年华》导演患癌,林海文首部编剧电影前途未卜”
一篇报道,让这个消息传遍舆论圈,尤其是演员们、导演们,当初想要这个项目而得不到的,比如李斐大导演之流,现在就比较开心了。
“嘿,想不到。”李斐跟人聚会的时候,说出来脸上都带笑:“敦煌还没联系我,听说跟老吴,老王都联系过了,不过俩都没接,老吴一个商业片出身的,接文艺片谨慎着呢。老王手上有戏,一时半会肯定是不行的。”
坐在他对面的是个女的,保养的不错,但看着有三十岁的样子了,如果有关心娱乐圈的人看见,应该一眼就能认出来——肖芳然,拿过影后,但没有特别权威的,知名度相当高。此外,不为大众所知的是,她跟李斐谈过好几年,最后和平分手,现在还能互相支持。
娱乐圈常态。
肖芳然在李斐这里看过《花样年华》的本子和总体设计,很心动——但作为林海文给祁卉度身定制的本子,她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了,当初田呈宗大张旗鼓地找男主角,但女主却是第一时间就公布的了。
“田导真的病重了?”
“年纪到了总归是那样了,不过还算幸运吧,发现的早,还能手术。”李斐摇摇头:“继续导肯定是不行的了,就算田导自己坚持,他家人也不能看着他去拼命。”
肖芳然没说话。
李斐瞥了她一眼:“怎么?有想法?”
“你觉得可能么?”肖芳然也不遮掩:“这个项目是个热炉子,愿意进的人肯定不多,王导、吴导都不愿意,那就是你了——你说如果你接手,有没有可能让祁卉出局的?你也不要说我异想天开,我也是演了十五年戏了,苏丽珍这个角色,不是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可以演好的,她总不能以为坐着林海文的直升机,就无所不能了吧?娱乐圈,有那么简单么?”
“呵呵,这个局不好弄啊。”
林海文、敦煌,敦煌、林海文……李斐不是蠢人,但有时候不怕人蠢,就怕人太聪明。
第1117章
风起
肖芳然看着李斐,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肖李二人谈恋爱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有名,对于李斐是怎么起来的,怎么成为华国一只手数得上的大导演,她是再清楚不过。李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得好听点叫随行就市,说得不好听,就是个有奶就是娘的,能用上朝前,用不上朝后。
在圈内风评是不怎么样的,敦煌此前选择年纪更大的田呈宗,未必不是因为这一点——都知道敦煌的老板林海文很有性格,估计是看不上这种人物。
肖芳然一看李斐这样,就知道他又在想着能不能从中渔利了。
“这事儿……我劝你还是不要想太多,林海文是什么人,这些年想要在他身上算计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谁成功过?”
“成功的人还少了?台前的卞婉柔、贾世凯,幕后的更不必说了,如今电视剧圈数得上的,得益于林海文的就不少于一只手。”
“这怎么能一样?他们——”
李斐扯着嘴角,不屑的很:“你无非是想说我是有意为之,他们则是被林海文选中的。有区别么?你真把林海文当神仙了?有读心术,一眼就能看出是非忠奸,能分别出谁是真心好意,谁是别有用心?呵呵,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个28岁的年轻人——更何况,我又没有要怎么着他,无非是合作共赢而已。”
娱乐圈里头,大导演绝对是权力顶峰的人,李斐有这样一个心态,完全不出奇。
肖芳然皱着眉头,有一点点后悔,事情脱离掌控的感觉非常不好。按照她的希望,敦煌如今选择余地不大,如果李斐能够主动接洽,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那么接下来对于祁卉,完全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嘛,以肖芳然的经验,祁卉力不能及之下,放弃的可能性是不低的,如果顺利的话,她还能跟祁卉交个朋友,以后她有合适的角色也可以推荐给祁卉呀,祁卉的庞大人脉和林海文这座靠山,她也可以沾上光。
如此才是真正双赢。
但显然,李斐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希望从敦煌,从林海文身上得到更多——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华语大导演,想要的其实跟年轻导演也没区别,一个是钱,一个是名,当然钱是大钱,名也是大名。这两个大,林海文都是最有能力给他的。
《花样年华》是敦煌的第一部电影,他们是否就此迈入电影制作圈,尽管还没有明确回应,但可能性极大——一个财力如此雄厚,履历如此惊人的大公司迈入电影圈,伴随着的就是大量的资源——钱、人脉、关注度……而林海文电影项目的处女作,也就是《花样年华》剧本的水准,也给了他最大的定心丸,不管李斐人品如何,眼光是很好的,每一个顶级编剧,甚至传奇编剧的诞生,都意味着一波新的荣誉,编剧自己的,导演的,演员的,制片的——一场狂欢。
他想要从这场狂欢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
坊间关于李斐将接任田呈宗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也很自然,几个导演的状况,媒体是一清二楚的,数一数基本上就李斐最后可能,自然报导就出来了。
“消息指大导演李斐有可能接拍《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新进展,李斐将接棒田呈宗?敦煌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