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来找自己。


    “……现在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这样,在技术上即便是铁道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们,也觉得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为了提高速度,就需要加固车厢,而加固车厢就势必带来车厢超重的问题,而车厢超重,就意味着需要更强劲的动力……”


    解释着目前高速铁路碰到的一些问题,李鸿章甚至还主动的拿出了铁道技术研究所绘制的高速列车的想象图。


    “这是铁道技术研究所绘制的想象图……”


    打量着想象图上的列车,朱明忠发现它只是算是流线型,但是与另一个世界的动车还有很大的差距,想了一会,朱明忠说道。


    “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问题,想要解决超重的问题,首先是要优化结构,比如说高速列车的外形,因为它的速度超过500里,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风的阻力,在同样的动力条件下,阻力越小,它的速度也就越快,还有……”


    想了想朱明忠又问道。


    “我们制造车厢的材料是什么?”


    “钢材。”


    “什么钢材?”


    而对这个问题,因为不太了解,李鸿章仔细想了一会,才说道。


    “就是几种用来制造车厢的钢材,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让人查找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没关系,我也就是随便问问。”


    摆摆手,朱明忠继续说道。


    “其实,可以考虑使用高强度钢材,即然现在加固车身需要用更多的钢材,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来降低重量呢?当然还有就是全新的车厢设计,尽可能的发挥结构优势,甚至还可以使用铝合金制造车厢。”


    “铝合金,制造飞机的是吗?这可能吗?它的强度远远经不上钢材。”


    李鸿章惊讶的模样,让朱明忠疑惑道。


    “怎么,没有超高强度铝合金吗?”


    “超高强度铝合金?是什么?”


    李鸿章的语气里充满了疑惑,显然,他对于这个名词非常陌生,甚至于他还主动说道。


    “朱先生指的是制造飞机的硬铝吗?那种铝虽说是硬铝,可是这种铝也很软,根本就不适合飞机。这个超高强度铝合金,是最新的金属吗?”


    已经不需要李鸿章再说下去了,从他的回答中,朱明忠已经得到了答案,这个世界还没有发明超高强度铝合金,这意味着什么呢?


    机会!


    过去身为皇帝的时候,朱明忠从来都没有错过那些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在很多时候还会主动的去创造一些机会,现在同样也是如此,超高强度铝合金不就是一个机会吗?


    “嗯,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打着哈哈把这个话题岔开之后,朱明忠又和李鸿章聊了很多,尽管他并不能给予其太多的帮助,但是偶尔的一些建议仍然让李鸿章受益很多,最后,当约定的两个小时到了之后,李鸿章仍然意犹未尽地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朱先生的话,于高速铁路而言,可真是句句金玉良言啊!”


    因为知道朱明忠这样的大人物时间很珍贵,能给自己两个小时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所以尽管李鸿章还有很多疑问,但是他仍然起身告辞,不过在离开的时候,倒也有一些收获,比如说得到一张朱明忠的私人名片。


    “这是我的私人名片,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


    其实朱明忠对李鸿章倒是有一定的兴趣,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他挺想看看这个另一个世界的“裱糊匠”能在这个世界干出什么样的事业,能不能做出什么丰功伟绩,朱明忠并不清楚,但是他倒是挺期待对方的表现。


    “胡雪岩也有了,就是不知道,左宗棠他们还在不在,要是在的话,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心里这般寻思着,朱明忠倒是没有过去的去探究这一切,而是直接拿起了电话,给钱乐打了个电话。


    “公司里有金属方面的专家吗?对,就是了解钢材、铝合金之类的金属专家。嗯,好的,我知道了,让他过来一趟。”


    挂上电话之后,朱明忠随手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


    “超高强度铝合金、超高强度钢材……”


    写好这几个字后,朱明忠的目中闪过一道精光,这两样金属看似不怎么起眼,但是它们的却都带有某种颠覆性的性质,就像超高强度铝合金一样,在另一个时空中,是日本在二战前开发的“五十岚金属”。其强度甚至比钢还硬,而重量只有钢的三分之一,从而可以大大减轻整个飞机的起飞重量。有了这种超级铝合金,便可以设计出很细的飞机框架,甚至可以在框架上钻孔,以进一步减轻重量。这种超级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也相当好,最终成就了零式战斗机。当然更有戏剧性的是,美国的B29轰炸机在早期试飞时因为超重而屡屡发生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7075铝合金恰好是以缴获的零式战斗机使用的“五十岚金属”为基础研制的,然后B29成功的点燃了整个日本。


    当然,现在朱明忠并不需要用B-29轰炸机去点燃日本,但是却可以用它去解决高速列车超重的问题,而且它也可以像超高强度钢材一样应用在汽车上,当然,更重要的用途还是航空航天。


    “……目前使用的硬铝是用90%以上的铝与4%的铜以及少量镁和锰的合金,它的硬度和强度均有所增加,所以,在航空上应用极为广泛。”


    坐在老板的面前,杨辅国显得有些紧张,毕竟,那个电话接到的实在有些意外。


    “那么,没有比它强高更高的铝合金了?”


    现在朱明忠差不多有底了,这个世界的科技树在铝合金上看来和另一个世界差不多,一开始都是杜拉铝打遍天下。


    “据我了解还没有这方面的突破,还可以更硬吗?”


    杨辅国疑惑道。


    “可以尝试一下,你可以进行一些试验,我想一下。”


    一边回忆着另一个世界铝-锌-镁-铜系合金的超硬铝合金配方,朱明忠一边说道。


    “……往往加入少量铬、锰等。锌和镁是主要强化元素,铜起补充强化作用并提高抗应力腐蚀性,锰和铬可提高人工时效强化效果。基本上就是铝-锌-镁-铜系合金,至于比例,你可以试验一下。”


    “老板,公司准备从事金属方面的开发?”


    杨辅国不解的看着这个简易的没有比例的路径配方,有些不解的问道。


    “嗯,我们在火箭和汽车还有其它的一些研究,都需要用到超高强度铝合金,而且它的市场也很广阔,飞机制造以及未来的高速列车都需要它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你不用考虑其它的事情,先尝试一下,充分的进行试验,需要什么设备,直接打一份报告就可以了。”


    随后朱明忠又询问了一些有关的超高强度钢材和问题,别说是超高强度钢材,他发现甚至就连同不锈钢,这个世界都还没有发明。


    “这简单就是一个金矿!”


    在杨辅国离开之后,朱明忠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发达,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极为落后的,而这种落后往往就意味着机会,就像不锈钢,这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金属,在各方面的应用都极为广泛,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至少未来的十年内的利润都极为可观。


    “要是不办个钢铁厂,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


    喃喃自语着的功夫,朱明忠自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办钢铁厂,这等于是从勋臣的碗里捞肉吃,他们又岂会容忍自己把手伸进去?


    “这件事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太好办啊!”


    即便是心里这么想着,但是朱明忠仍然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去吃这块肉……


    第819章


    新的市场


    在午夜的钟声敲响时,朱明忠仍然伏身于书桌前,一边书写着,一边翻看着桌上的书籍,桌面上摆放着一沓厚厚的各种书籍和资料。


    《转炉炼钢学》、《电弧炉炼钢学》、《转炉原理设计》、《工业制氧原理》……


    书桌上,基本都是摆放着关于炼钢等方面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朱明忠让人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明忠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的“钢铁之父”,毕竟当年的利国驿铁厂的高炉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小高炉,从小高炉到坩锅炼钢,再到平炉炼钢、转炉炼钢,在那几十年间,他不断的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将那些钢铁技术引入那个时代的大明。


    正是钢铁改变了大明,改变了世界。


    大明的国力是随着钢轨延伸的!


    而现在有意进军钢铁工业的朱明忠,并不是想用钢轨继续延伸大明的国力,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机,而这个商机并不仅仅在意可以给他带来多少利润,而在于——可以给中都的勋臣集团以重创。


    毕竟,钢铁工业一直都是中都勋臣工商集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朱明忠就是要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击败他们。


    或许,这才是击败他们最好的选择。


    当然,在另一方面,高强度合金钢对于汽车工业而言,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原料,所以,在过去的几天中,他一直收集着这个世界的一些冶金资料。


    “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年代的水平……”


    看了两天的资料之后,朱明忠基本上可以断定,大明的钢铁技术并没有因为起了个“大早”,而有什么颠覆性的发展,毕竟,有些技术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有太多的进步。


    就像在大明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就没有得到发展,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十五年前工业制氧技术才发展起来,没有廉价的氧气,自然不可能采用氧气转炉炼钢。


    “氧气转炉炼钢……”


    朱明忠随手在纸上写下这么几个字,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炼钢技术他并不陌生,要不然也不会凭着对转炉、对平炉炼钢技术的了解,把它们复制了出来,但是在另一方面。


    他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仅供了解,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毕竟,只有真正从事冶金专业学习的,才会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而现在朱明忠之所以看这些书,主要是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冶金技术水平,同时借鉴这个世界的冶金技术,结合他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将两者合二为一,加以实际利用。


    而这或许正是这个世界的大明所需要。


    当然,除了炼制普钢的氧气顶软转炉之外,他真正关心的电弧炉技术!


    传统钢铁工业的核心是高炉!


    就是以高炉将矿石冶炼成生铁,然后再用铁水运输车将其送到平炉或者转炉车间炼制成钢材。即便是优质的合金钢材,大都也是用平炉炼制。


    高炉——平炉(转炉)这一工艺,是全世界钢铁工业的基本工艺流程,而这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铁矿石、焦炭!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