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终于造反了
3个月前 作者: Angel妖龙
声大炮掠空而过。[..info超多好看小说]号角手将长长的号角高高仰起悲凉鸣叫空寂的峰峦回音袅袅。惨白的阳光下一面明黄龙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舞动。上面竹着:“皇周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吴”十三个大字。
数千名军士全都换上了白衣白甲将辫散了照着先明式挽于头顶。不过前额上过的头却一时长不出来有的青有的溜白有的乱蓬蓬显得滑稽可笑吴三佳走出殿堂登上将台亲自检阅了三军仪仗命将朱国治绑在旗下向夏国相点头示意。
夏国相神色庄重地大踏步升阶登台对行刑的刽子手大声道:“开一刀――祭――旗!”
接着又是三声巨响朱国治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在潮湿的草地上。夏国相又高喊一声:“诸位将士肃立静听大元帅的讨清檄文!”
檄文读完吴三桂又转过身来向点将台正中供奉的“大明昭烈皇帝”崇祯的牌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端起一杯酒来朝天一擎轻地上这才又回身向众将布军令:
“天下都招讨大元帅吴谨告三军将士:福建耿精忠广东尚之信广西孙延龄陕西王辅臣各路勤王义师已升旗举兵同讨夷狄不日之内即可会师于扬子江畔!望我三军将士奋勇杀敌光复汉室江山共建皇周天下。”
下面军士举着刀剑齐声高呼:“皇周天朝万岁大元帅千岁”
这震天动地的山呼声。使得吴三桂地心情十分激动。多年来他想的、盼的就是这一天。今天终于既不从大明又不听大清树起了他吴三桂自己的旗号。若能从云南杀出去接连打它几个胜仗。以吴三桂为帝的大周朝就要正式建立。到那时兵士的山呼。将不再是“干岁”而是“大周皇帝万岁”了。多年来压在他心头的郁闷。在这山呼声中。一扫而光。他在此起彼伏的山呼声中似乎突然间年轻了二十岁在众军将地簇拥、护卫之下迈着轻捷地步子回到了银安殿地列翠轩。
但是等待他的却并不是好消息。
孙延龄求援:傅宏烈七千兵丁集结苍悟准备偷袭桂林……
耿精忠告急:台湾的郑经。挥师登岸已经占领了三个县城……
娄山关急报:钦差的随从党务扎萨穆哈带着甘文(火昆)和朱国治两人的儿子化装逃跑已经混出了娄山关……
派到云南府的内探急报:钦差折尔肯和傅达礼两人连夜出逃下落不明……
唉!旗号刚刚打出兵师尚未出征就是一连串的坏消息。一股不祥地预感深深地压在吴三桂的心头。尚可喜老奸巨滑。耿精忠后方不靖。孙延龄和王辅臣并不可靠朱国治宁死不屈折尔肯又连夜逃遁。更让吴三桂气恼的是。啸聚山东抱犊的朱甫祥和刘大疤拉刚刚起事就被朝廷派兵打了个落花流水。
而京城。派往云南的钦差已经去了三个多月了却音信杳无;到吴应熊和杨起隆那里当坐探的小毛子自半个月前离开皇宫之后再也没有露面;而那个身怀轻功绝技的皇甫保柱也突然失去了连络吴应熊深居不出杨起隆的钟三郎香堂则悄悄地撤出京师去向不明。所有地消息来源都被掐断了。
果辰敏锐地觉察到没有消息地本身就是最大消息一场大变故就要开始了。在这局势瞬息万变千钩一之时巍峨森严的皇宫却到处潜伏着对手的密探也潜伏着随时生意外地危机真令人担心啊!…bsp;
万般无奈之下的康熙采取了“你走我也走你藏我也藏”的办法带着果辰、魏东亭等一班近侍悄悄地躲到了通州严密封锁消息住在通州关帝庙里。他更清楚地仔细斟酌一下形势决定下一步的方略。此刻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和房内烧得通红的火盆康熙心中不由得一阵焦燥。假如伍先生还在跟前:一定能给他出个主意定个方略。可是先生如今在哪里呢?孔四贞路过兖州时曾有密报入京说伍先生险遭郑春友的毒手被女道士李云娘救出后下落不明。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先生音信杳然呢?三个
东盗贼在抱犊举旗叛变朕下诏令山东巡抚派兵也已传进京师可先生仍然是踪迹不见难道他又遭了暗算不成……
通州的临时行辕是宁静的但宁静有时却更显得恐布。
就在康熙被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苏嘛刺姑却奉了太皇太后的旨意来看望他来了。
苏嘛刺姑虽然出了家但她是康熙幼年时的伴当也是他的第一个老师。对于这位年青皇上的心思苏嘛刺姑看得最清楚最能在关键时刻给他安慰给他支持。所以太皇太后特意将她派来陪伴皇上。康熙一见苏嘛刺姑果然喜出望外连忙把她迎进屋内:“好了慧真大师你一来我就有了依靠了。快谈谈宫里有什么消息皇祖母对西南形势是个什么看法。”
自康熙八年以来苏嘛刺姑断了荤连油也不用身子很弱。果辰站在一边木衲的看着她伸出枯瘦的手烤着火所答非所问地说道:“小毛子这么久没有音讯天又下了雪万岁还是回宫办事为好。”
康熙明白苏嘛喇姑的意思其实他也正想这件事。这里虽严密些召见大臣却十分不方便:
“是啊朕也想着该回去了。也真怪杨起隆他们叫小毛子去有什么事这么久不回来?莫非瞧出什么破绽了。”
“万岁这是非常时期什么事都要想到。”果辰有意无意的插了一句。
“是啊这几天朕心神不宁觉得处处是不祥之兆。在孙延龄之后王辅臣受人胁迫反叛了。范承谟几乎一天一个六百里加急奏报福建情形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光地一去毫无音信陈梦雷去耿家做了官是吉还是凶也无消息。王辅臣反了他儿子王吉贞怎么办?吴三桂若反吴应熊又如何办?难哪!自十一月以来京官们便纷纷告假而且也愈来愈多这不是好兆头…bsp;
“皇上也不要疑心太重我虽好久不问俗事冷眼儿瞧李光地和陈梦雷还像是有良心的。”苏麻喇姑劝慰地说。
“文人无行。何况他们都是汉人。用他们汉人的说法就是‘非我类族其心必异’!大师我们什么时候都不敢忘了这话朕这个天下格外难坐呀!”
这话说的虽是一般汉人但苏麻喇姑因与伍次友有那一段瓜葛听来却有点刺心便笑着岔开话题:“万岁外边雪景必定好出去走走吧?明儿启驾回宫以后再来这地方儿可就不方便了。”果辰赞赏的看了看苏麻喇姑前世的他满以为康熙奉行‘满汉一家’不想也是如此……
“哦――出去走走你说得是也好”康熙站起身来自己拽了件羊皮风毛的金丝猴皮袍披了便同果辰、苏麻喇姑一齐走出大殿。守在檐下的魏东亭朝狼谭和穆子煦使了个眼色三人便远远尾随在康熙三人的身后。天阴得很重雪却下得不大地下也只有薄薄的一层白霜。康熙手搭凉棚远远望见远处的河滩上围了一片人挨挨挤挤地似乎在瞧什么热闹笑着遥遥一指道:“大师暂且做一回凡人一同瞧瞧热闹可好?”
“出家人心不静不如凡人心静却强似出家。万岁既了话奴才谨遵圣命!”
三人在朔风中踏着冻土南行忽然看见何桂柱带着十几个随从飞也似地打马迎来这个何桂柱就是伍次友先生的家生奴才原来的悦朋店掌柜康熙让他在宫里当差。现在何桂柱一见康熙立刻滚鞍下马伏在地下口里吐着白气说道:“奴才何桂柱给万岁爷送折子来了!”
“起来吧叫他们把折子送去你和我们一同去散散心。”
何桂柱爬起身来搓手跺脚地说道:“这天真冷!今儿已是腊月初十快过小年了!”
四人走近了人群方知是两个江湖艺人在卖艺。围观的竟有上百人有的缩着脖子有的袖手跺脚。一阵铮铮琴声伴着一个女腔悠然而起。康熙听着不禁点头赞道:“琴拉得好唱得也好。不料此地竟有这样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