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黑男爵
    因此上,萧逸不但权倾天下、位极人臣,在文坛上同样有极高的地位,深受魏、蜀、吴三国学子们的敬仰,赞美声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萧逸则很谦虚的表示,自己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得益于一位高人的指点--文抄公!


    结果真有不少文学愤青,背着干粮,带着笔墨,在名山大川中四处转悠,寻找这位文抄公,希望也得到他的指点!


    难得出来一趟,光欣赏美景是不够的,还得有美食美酒才行,而大雪纷飞天气中,没有比吃火锅更合适的了。


    知道大王的嗜好,侍从们早有准备了,红泥小火炉、黄铜炭锅子、最为新鲜的黄羊肉,沾着西域进贡来的各种调料,再配上珍藏美酒,别提多美味了!


    萧逸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吃的风卷残云一般,连着三斤多羊肉下肚了,还没有停下的意思,看的属官们一个劲的噎脖子,这还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吗,年轻壮小伙也未必有这胃口吧?


    “哒!--哒!哒!”


    正在吃喝之间,远处出现了一队骑手,大约有四五十人之数,向着通天台一路狂奔过来,还不时发出呼啸之声,显得是极为嚣张!


    这些人都穿着猎装,腰悬弓箭,马背上还挂着野鸡、野兔、狐狸等猎物,显然是刚刚射猎归来,还获得了大丰收!


    奇怪的是,沿途的玄甲军并不阻拦,反而主动把道路让开了,还纷纷的躬身行礼!


    骑手们很快冲到了台下,为首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体型矫健,狼背蜂腰,容貌也相当英俊,可惜小脸黑了一点点,而且眉宇间略带狂野之色!


    黑脸少年翻身下马,向着台上飞奔而来,很快就到了近前,先整理一下衣衫,推金山、倒玉柱,行大礼参拜!


    “孙儿拜见祖父大人!”


    “起来吧,又带人进山射猎了?”


    “再过几天,就是祖父的六十大寿了,孙儿进山转悠了几天,想弄一件像样的寿礼!”


    来的黑脸少年,正是萧逸的嫡长孙、萧玄的嫡长子--萧鼎!


    话说萧逸有十八个儿子,容貌上没一个像自己的,没想生个孙子却是小黑脸,祖孙两个性格也很相似,不禁让人想起四个字:隔代遗传!


    “哦,打到什么猎物了?”


    “托祖父大人的鸿福,孙儿弄到一件好寿礼,抬上来!”


    四名少年走上高台,合力抬着一只金钱豹,还是体重超过两百斤的成年雄豹,犬牙极长,利爪如刀,看着就狰狞恐怖,活着时候肯定是山中一霸!


    金钱豹浑身皮毛完整,不见任何刀痕、箭孔之类,只是眼睛、耳朵、嘴巴中有鲜血淌出来,已经冻成红色冰块了,证明这头金钱豹,竟是被人用拳头活活打死的!


    “孙儿听人说起过,祖父十七岁的时候,就在洛阳北邙山中,赤手空拳打死一头幽灵冥豹,并拔豹牙以证勇武!


    孙儿今年也十七岁了,这几天在山中转悠,恰好遇到了这头金钱豹,见其一身皮毛漂亮,就顺手猎了回来,准备送给祖父大人做寿礼,自己也弄一点小纪念品!”


    说话间,萧鼎从脖子上掏出一串项链,上面挂着两颗獠牙,血迹还没有擦干净,显然刚刚拔下没多久!


    “哈哈,鼎儿勇气可嘉,可惜拳脚功夫还嫩了点,虎豹这类的猛兽吗,都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应该先攻其腰部,待其失去攻击能力,这才一击毙命!


    你一个劲的攻其头部,全靠着蛮力取胜,实在是落了下乘,格斗猛兽与用兵相似,既要有勇,更要有谋,如此才能战无不胜!


    射猎回来肯定饿坏了吧,这有上好的嫩羊肉,还有珍藏二十多年的美酒,过来陪祖父喝几杯!”


    ……


    “孙儿遵命!”


    如果是一般的家长,得知自家孩子大雪天进山打猎,还跟金钱豹摔跤玩命,非得狠狠训斥一顿不可!


    萧逸则不然了,非但没有训斥孙子,还传授起手格猛兽的经验,并以肥羊、美酒奖励之,这般教育方法也是古今罕见了。


    天下人都知道,萧逸对这个嫡长孙相当重视,从小就带在身边,亲自传授他文韬武略、拳脚功夫,而且在三年之前,正式册封萧鼎为王太孙,确认为萧氏第三代继承人!


    自古以来,只有立太子的,少有立太孙者,萧逸这一重大政治决定,引起了轩然大波,且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而反对最强烈的就是萧玄,原因很简单:子不类父!


    萧玄生性沉稳、爱读诗书,其治理国家的路线风格,也是以文治为主,以武功为辅,颇似历史上的汉文帝、汉景帝!


    萧鼎恰恰相反,自幼就调皮捣蛋,三岁撵鸡、五岁追狗,七八岁就上房揭瓦了,十三岁以后更是变本加厉,聚集了一群顽皮少年,没事就进山打猎,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对治学则毫无兴趣,这样的人如何治理天下呢?


    萧玄担心的是,如果让这个顽劣的嫡长子继位,将来会重演‘太康失国’的悲剧!


    太康者,大禹之孙,帝启之子,夏朝第三代君主,也是个贪图玩乐的家伙,整天带着人喝酒、打猎,而疏于朝中事务,久而久之民心尽失!


    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就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机,领兵中途拦截,一箭射杀了太康,夺了夏朝的江山,史称之为太康失国!


    太康崩,弟中康立,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少康立,少康聪明绝顶,善于拉拢人心,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终于夺回了天下,这就是少康中兴!


    一失一得之间,经历了整整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对国家、百姓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历史教训不能不吸取啊!


    萧玄反对,萧逸支持,自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了,萧鼎被顺利立为王太孙,以后势必位登九五、统御天下!


    其实萧逸坚持册立萧鼎为太孙,不仅是这个孙子小脸黑,容貌跟自己长的像,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一则,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这种制度固然称不上完美,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可以保证内部团结,权力平稳交接!


    萧逸有十八个儿子,五十多个孙子,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不乏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家伙,如果不遵守嫡长继承制度,势必出现群起夺位的情况,那可就麻烦大了!


    因此上,萧逸必须维护嫡长孙,从而保证子孙们不会内斗,只要萧家子孙团结一心,必将无敌于整个世界!


    二则,萧逸有个百年大计,需要祖孙三代人才能完成,且有明确分工:


    自己作为萧氏始祖,任务是开创基业、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这些基本都完成了。


    第二代继承人,任务是吞吴灭蜀,完成统一大业,而后休养生息、增加人口,凝聚起综合国力,以萧玄文治为主的风格,肯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第三代继承人,则要带领华夏民族,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征伐其他民族,争夺生存空间,这就需要一个英明神武、且富有侵略性的皇帝才行!


    萧鼎精力充沛,好武功、喜征战,非常适合做第三代继承人,至于顽劣一些不算什么!


    少年人都有叛逆期的,往往越是叛逆的孩子,长大了反而越有出息呢,因此古人才有一句名言:‘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


    不见汉武帝少年之时,整天带着一群羽林卫跑马射猎,彻夜不归皇宫,还经常玩打仗游戏,绝对是标准的叛逆少年,结果又如何呢?


    征服南越,吊打匈奴,经营西域,为华夏民族开疆拓土,其功绩载于史书之上,可与秦始皇帝并驾齐驱了!


    萧逸非常坚信,自己的这个嫡长孙,以后也会成为一代大帝,不让秦皇、汉武专美于前!


    “哒!--哒!哒!”


    祖孙二人正吃喝的高兴呢,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又有一队人马来到了台下,为首者快速登上高台,正是萧玄!


    再过几天,就是萧逸的六十大寿了,萧氏子孙们云集甘泉宫,安排好朝政之后,萧玄也从洛阳赶来了,这下萧氏三代人聚齐,正好享受天伦之乐!


    第1727章


    急流勇退!


    伯商参拜父亲大人!”


    “免了,坐吧!”


    “鼎儿参拜父亲大人!”


    “免了,你也坐吧!”


    ……


    萧氏三代人相聚一起,各自行礼,分别落座,萧玄很快看了金钱豹,以及儿子身上的血迹,有心斥责几句,又担心惹怒自己的老子,只好瞪了儿子几眼!


    萧鼎梗着脖子,往祖父身边靠了靠,继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小黑脸上挂满了坏笑,气的萧玄直翻白眼,却又毫无办法!


    萧玄也非常疑惑,自己有十几个儿子,为何这个最顽劣的嫡长子倍受父亲宠爱,还册立为王太孙,那些乖巧听话、好好读书的反而不入法眼呢?


    不过萧玄坚信一点,自家老子目光如炬,一辈子都没看错过人,如此宠爱萧鼎,肯定有其原因,莫非这个顽劣的儿子日后能成大器?


    “看你匆匆忙忙赶过来,莫非汉中战局有变?”


    “父亲料事如神,却是战局有变,而且是大变!”


    萧玄掏出一份军报,是刚从汉中送来的,上面贴着四根羽毛,代表着十万火急!


    原来今年春天之时,诸葛亮倾尽蜀汉全国之力,又发起了第六次北伐,亲率二十二万人马,猛攻金牛道方向,这般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实让人为之钦佩!


    不过钦佩归钦佩,对手还是对手,萧逸立刻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让邓艾、姜维统领着前往迎战,两军对峙于剑门关,从春季一直打到了寒冬,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以诸葛亮的本领、以及蜀军的战斗力,是绝对攻不破剑门关的,现在送来了急报,莫非蜀军粮尽退兵了?


    萧逸打开急报观看,目光瞬间凝聚起来了,果然是蜀军退兵的消息,里面还夹着一份讣告:


    ‘青龙六年-十月初十,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军中,蜀军隐瞒死讯,连夜撤退,我军担心有诈,未敢冒然追击!


    二十三日,蜀军返回成都,正式公布死讯,刘禅、刘永、刘理皆披麻戴孝,以父礼为诸葛亮发丧,葬之于刘备陵墓旁边,追谥曰:‘忠武侯’,并立武侯祠堂祭祀之!


    另有准备消息称,诸葛亮临终向北叹息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又与蜀军诸将言道:‘未能与贪狼对决沙场,亮平生之大憾也,却是尔等与蜀地健儿之大幸也!’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