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特别白
人群里,有些见识的自议论起来,其中不乏羡慕的本地青壮,朔方军的待遇随着高进手底下那张越铺越大的货郎网,早已传遍了大半个陕西,要不是朔方军没有招兵,要不然便是内地的良家子都愿意赶上几百里去神木县投军。
张坚听到四周那隐约的议论声,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如今他在大都护麾下也算是熬出头,备御西路的参将,这朝廷的官职他不是很在乎,可是这备御西路下面管着十四个营堡,便是大都护对他的信任。
“这龙州城本是富庶之地,不过被糟蹋得不像样,你就任千户后,除了征募兵员,训练士卒外,也要记着大都护的教诲,务必要恢复农桑生产,使百姓有事可做,至于本地豪强,若是听话,便给他们条出路,若是暗地里阳奉阴违,便斩尽杀绝。”
张坚入城时,自是朝身边的侄子张乘虎详细吩咐起来,他是骆驼城里最早跟随大都护的,张家原本也是没落户,可是后来随着大都护崛起,他那老父倒也舍得,尽遣家中子弟随他侍奉大都护,眼下他身边这个侄子便是张家十三个子弟里最出众的,在白马骑历练近两年,也屡有斩获,这回大都护收回延绥镇兵权,各营堡的千户优先以加入白马骑的将门子弟充任。
张家十三个子弟,战死四人,剩下九人里,便数这个侄子日后前程远大,所以张坚才耳提面命地给他细说,眼下大都护麾下,河口堡那些老兄弟们自成派系,乃是大都护最信重的,剩下的元从里面,他也算是号人物,不过张坚不愿和骆驼城里那些后来的将门沾染,反倒是和张崇古、曹文诏几人交好。
入城后,张坚他们自是直扑龙州千户所,待到了地方后,张坚看着那高大的千户所衙门,再想想龙州城那年久失修的城墙,便清楚这位还在任上的龙州所千户也是个该死之人。
张坚他们气势汹汹,把守衙门的士兵瞧见后,不敢阻拦,这时候已有张坚身边亲兵喊道,“我家将主乃是备御西路参将,还不叫你们千户滚出来拜见。”
方自闯入千户所,那位龙州千户已经急匆匆地领着队家丁到了前堂,张坚老远便见到那胖成坨球,把千户官袍撑得鼓荡荡的矮装大汉,眯起了眼睛。
“下官拜见张参将……”
“废话就不必说了,本官前来巡查军备,立即升堂点兵,本官要在校场考教龙州军。”
张坚懒得理会这千户,这些人在地方上土皇帝当惯了,不但人废了,就连点眼力劲都没有。
“张参……张大人,这……您来得不巧,这所里军士正逢休沐……”
张乘虎见着叔父脸上不耐,直接一巴掌抽翻了这胖成球的千户,当着他手下那些家丁的面,踩着他的脸道,“给脸不要脸的东西,让你升堂点兵就点兵,哪来那么多的废话,你们几个还不速去点兵,于你们两刻钟时间,后衙校场见。”
看着自家老爷像是死狗般被那些如狼似虎的甲士拖走,那些家丁慌了神,两刻钟时间哪里够他们去街面上花钱雇佣人手,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先将所里在的兵卒都先拉出来应付番。
两刻钟后,龙州千户所的两百多名在册正兵只见平时那位作威作福的千户大人如今被五花大绑,脸颊被抽得老肿,宛如猪头般,都是强忍心中快意,没有当众笑出声来。
看到校场上稀稀拉拉的两百多号兵卒,张坚也不奇怪,龙州千户所在册正兵五百七十二人,军马三百七十七匹,如今只到了两百多号人,那马厩里也空空荡荡的,倒是符合国朝官兵的一贯水准。
“尔等都听好了,我叫张乘虎,乃是这龙州千户所的新任千户,从今往后,这龙州千户所便是我说了算。”
张乘虎直接将文书告身丢在那赶来的五个百户面前,待他们传阅后道,“原龙州千户王双勾结贼匪,荼毒士民,我奉命将其拿下,这千户所里谁是他的党羽,想必你们必然清楚,不要怪我不给你们机会……”
张乘虎的做法简单直接粗暴,可是校场上五十骑的朔方铁骑,叫那五个百户不敢生出半点不忿,至于那些底层士兵,更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就差直接叫好了。
五个百户里很快有人跳出来首告,谁都知道王双完蛋了,而且看样子就连王家都要被连根拔起,他们这些地方上的军将,又没甚背景,全仗着蓄养的家丁,可如今人家是猛龙过江,那几十号披甲铁骑,便是整个千户所的兵卒全上了都不够人家冲杀两个来回的。
被塞了嘴巴的王双看着几个百户争先恐后地抖出自己过往做的那些事情,脸上满是愤怒和惊恐,因为他手下的家丁居然直接被那个张乘虎带来的士兵当场格杀,当那几个家丁人头被割下来,张乘虎又高声道,会给底下兵卒发足三个月饷银后,校场上很快响起了欢呼声。
随后,张乘虎只带了二十骑,然后又从校场上点了五十来个看上去面相老实的军士,直接把王双在城外的庄子给抄了,直叫另外五个百户瑟瑟发抖,生怕步了王家后尘,然后当张乘虎暗示后,他们全都个个表示自己或是年纪大了,或是身患旧疾,不能再担任百户,还请解甲归田。
张乘虎全都答应,然后当众任命随他过来的五名白马骑同僚接任百户,至于后面的程序,备御衙门和总兵府自会补上,接下来他更是当众将许诺的补足三月军饷发放,接着便是派人往城中各豪强大户递帖子,要他们来千户所衙门赴宴。
傍晚时分,龙州城里有名有姓的豪强大户全都到齐了,这时候王双全家的脑袋都被砍了,就挂在千户所衙门前的旗杆上,只叫这些豪强大户个个心惊胆战,他们已经知道这新来的千户乃是朔方军出身,又有位参将大人给他做靠山,这王家世代武家,居然说没就没了,如何不叫他们害怕。
张乘虎晚宴上倒是没有再动手,不过言语间,也是将朔方的规矩讲了遍,既往不咎,可接下来谁要是犯了规矩,那就休怪他无情,叫那一众豪强大户都是点头唯唯诺诺,不敢不答应。
高进给张坚张乘虎他们这些人定下治理地方的规矩很简单,豪强大户要缴纳税粮,不能再欺男霸女,兼并土地,至于过去已经做的那些烂事,暂时不予追究。而这也让那些豪强大户们松了口气,都打算接下来安安分分当个良民。
豪强大户们不是没想过反抗,像他们过去能拒缴税粮,便是王双这样的千户拳头不够硬,刀子不够利,想收也收不上来,可朔方军甲坚刀利,谁愿意拿脖子去试下。龙州城本地也有所谓的士绅,可充其量就是个秀才功名,放在陕西边地这等文风不振的地方,秀才也算是大人物,可是在朔方军这样的庞然巨物前,却成了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
死个进士或许在陕西官场是大事,举人也能惊动一二,可秀才那真是死了白死,反正陕西地面上有的是穿州撞府的贼匪,大明朝民不举官不究吗,全家都死绝了,谁还来管!
“做得不错,接下来,你便要裁汰老弱,重新募兵,等到什么时候手上兵强马壮,再慢慢炮制那些豪强大户,让他们按着大都护的规划生产经营。”
宴会散去后,张坚朝侄子说道,那些豪强大户也好,所谓的士绅读书人也罢,全都是些贱皮子,好好说人话他们听不懂,直接用刀子他们就什么都懂了。
张坚在龙州城逗留了三日,直到侄子募集了五个百户的良家子后方才离去,有王双的家财支撑,又有今年的秋粮,龙州千户所的粮饷倒是无需担忧了。
将近两个多月时间,张坚领着手下走马上任的千户跑遍了备御西路下各个营堡,彻底将十四个营堡捏在手里,把新军的架子搭了起来,按着大都护的意思,两年过后,这些营堡都是完整的千户所,兵员足额,同时利用秋冬农闲,整训地方上的青壮。
万历四十七年的下半年,万历皇帝因病不能视事,太子朱常洛监国,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勉力在广宁城维持住了辽西地方形势不至于恶化,而在陕西都司延绥镇,朔方军则是以横冲直撞的姿态完全接管了三十五处营堡,而这些地方上历来积欠税粮的豪强大户们全都老老实实地缴纳了秋粮,当然这些税粮全都封入本地军仓,从没在所属各县的账簿上出现过。
第428章
难得清平
瑞雪兆丰年!
河口堡回龙湾的大坝上,高进怀里抱着的杜轻眉很是好奇地张望着,看到天边落下的雪片时笑了起来。
新年刚过,河口堡却浑然不像其他地方那般安静,沿河两岸的工坊全都开了工,卯足了劲道生产,尤其是铁厂,自从去年开始以来,那两座建起来的转炉就没有停歇过。
高进治下,神木府谷两县开了几个煤炭大矿,自然也有附属的铁矿,只不过陕西这边不缺生铁,对高进来说,与其耗费精力去治炼铁矿,不如直接购买生铁用来炼钢。
过去三年时间里,铁厂的工匠们得了高进的指点后,不再凭借经验炼钢,尤其是在捣鼓出转炉炼钢法后,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含碳量,出炉高碳钢和中低碳钢。
如今朔方军上下的军械甲胄已经从过去的精铁向着真正的钢铁过渡,原本的甲胄也在重新制作,全钢甲片做出的札甲防护力惊人,最关键是足够灵活,而且通用性也好,即便破损了,修复起来也方便。
今时今日,从河口堡到神木县,高进治下的人口里,从事手工业的赫然占了三成都不止,尤其是后面逃荒的人口,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蠢笨的去矿场做工,聪明灵活的则是去各工坊做工。
听着风中回荡的声音,高进亦是高兴起来,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尤其是这个时代,对于那些百姓们来说,他们要的很简单,只求平安度日,三餐粗茶淡饭能吃饱就是天大的幸福,哪怕高进手底下这些工坊工场,每旬只得休息一日,日出上工,日落下工,做起工来好似当牛做马,可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夫君在高兴什么呢?”
高进身后,刚整治完一条黄河大鲤鱼的木兰擦干净了手,笑着问道,身边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这两个科尔沁部的公主做了侍女打扮,各自牵着高平高安两兄弟,后面则是抱刀的丁白缨护卫。
“我在高兴大家都有活干,有工钱拿,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高进治下,若是把蒙古诸部的地盘都算进来,其实他所控制的区域已经大得惊人,而且还形成了经济循环,神木县的手工业几乎垄断了输往蒙古诸部的近四成商品,同样他也大肆收购着草原上各种特产,尤其是羊毛那是有多少收多少。
草原和关内各取所需,各有所补,眼下高进手上的现银依然算不上很多,可是充裕的物资足以让他支撑起朔方都护府和朔方军的开销,如今阻碍高进的反倒是神木县的产能已然无法满足蒙古诸部,他需要更多的地盘来组织生产。
魏忠贤还没有上位,高进就是想买官买功名,把半个陕西的县太爷都换成手底下那帮师爷,暂时都没有门路,于是就只能先把延绥镇三十五个营堡拿下,然后让白马骑出身的那些将门子弟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按着他的规划,组织军户和乡民们生产各种手工品。
“是啊,只要能有活干,日子便有盼头。”
木兰不由轻叹了声,陕西这两年旱涝蝗灾频发,神木县这边显得像是世外桃源,可其他地方可没有夫君这般爱护百姓的,光是去年神木县便又收拢邻近几县逃来的两万难民,要不是神木县这两年开荒屯田颇有成效,她便只能将那些难民拒之门外。
高平高安两兄弟不明白阿大阿娘在说些什么,兄弟两人只是盯着不远处那条刚出锅的糖醋鲤鱼,接着又抬头巴望着阿大。
高进看着两个儿子,不由笑得更加开心,随后便抱着小轻眉和木兰坐下后,自是逗着两个儿子吃起鱼来。
“吃慢些,小心有刺!”
木兰慢声细语地说着,浑然瞧不出半分罗刹模样,不过高平两兄弟在这位阿娘面前都乖得很,只是偶尔不时羡慕地看向小心翼翼地为着小轻眉剔鱼刺的阿大。
木兰倒是没觉得高进太过宠着小轻眉,大公子去了,她和夫君自该好好照顾好小轻眉,更何况小轻眉还是她的儿媳妇。
这顿难得清闲的家宴,让高进很是放松,吃过饭后,他还亲自考教了两个儿子的功课,虽然只有三岁,可是高平兄弟两个已经跟着木兰学了不少东西。
兄弟两个挥着小木刀,互相挥来砍去的还挺像样,高进不由笑起来,朝木兰道,“木兰,你怎么还教平儿他们耍刀了?”
“我平时练刀,他们瞧着觉得好看,非缠着要学,我便教他们了。”
木兰这般说道,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却是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她们初来时很是拘谨害怕,可是很快便被木兰这位主母所折服,跟着这位主母骑马射箭,舞刀弄枪,至于两位小少爷,当初喊着要学的时候,主母便说学了便不能反悔,后来两位小少爷想偷懒的时候可没少挨主母的训斥。
很快两兄弟便对练完,自吵着要和阿大玩耍,他们很是嫉妒每次阿大回家后都挂在阿大身上的小轻眉,对两兄弟来说,阿大不在,阿娘宠着小轻眉揍他们两个,阿大回来了,还要被小轻眉霸占,他们实在是不服。
高进把小轻眉放在脖子上,等她抓稳后,然后一手一个,抱起两个儿子,自是去了外面雪地上和他们玩耍,木兰并没有跟去,夫君平时忙得很,难得这段时日能带他们回河口堡,好好享受这天伦之乐,便由着他们爷几个好好相处。
万历四十八年的开春,在短暂的陪着家人过了大半个月的高进,因为京师送来的密信,不得不放弃了这种清平日子。
河口堡外的农田里,沈炼很是羡慕地看着那些在地里干活的农人,他在萨尔浒差点丢了性命,辽东的所见所闻也让他对朝廷彻底死心,要说这世上还有谁能天下百姓过上太平富庶的日子,也就只有眼前这位大都护了。
从自家的地里上来后,穿着身粗布衣服的高进坐在田垄边,喝着热茶,远远望去也和农夫没什么两样。
“大都护万金之躯,何必做这等农桑之事。”
高进身后,沈炼忍不住问道,他见识过的官员不少,就算是那些嘴上成天喊着民为贵的清贵翰林和言官们都不会亲自下地干农活,所谓的耕读传家,倒更像是个笑话。
“我若是不以身作则,底下的人哪里会重视农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来,坐这边?”
高进招呼着沈炼坐在身边,沈炼在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冻坏了两根手指,虽说打了两节铁指头套上,可武功还是大不如前了,单英派沈炼来送信,其实也是给沈炼个机会,只不过高进还是头回见到单英向他推荐人才。
“大都护,沈炼想去朔方军效力。”
“沈炼,你的本事不在战阵,去军中反倒是浪费了你的才能。”
高进知道沈炼的心思,他是厌倦了做锦衣卫的日子,想要求一份自在,可是单英走后,他麾下的密探系统,还缺个合格的首领,沈炼便是极好的人选。
“大都护。”
“这世道乱了,东虏兴起,朝廷日薄西山,苦的却是天下百姓,我能庇护这一二县的百姓,可是想要庇护天下人,还需要你的臂助。”
高进悠然看向不远处那些农田里的农夫,“你看他们,本是摩天岭的流民,也是朝廷口中的所谓白莲教余孽,可如今他们都是辛勤劳作将养妻儿的好丈夫好父亲,若是没有我,他们早就是山中白骨,没人知道的孤魂野鬼。”
“沈炼,你可知道,这陕西地面上,想着我死的人有多少,朝廷里面,望我失势的人又有多少?”
沈炼听到这番话,心情自是大为激荡,谁能想到大都护竟然会和他这个无名小卒吐露心声,这时候他已是起身,跪坐在高进身边。
“你去朔方军,只能逞匹夫之勇,能为我杀几个敌人,单英去了京师,这陕西便没有人能为我解忧,我问你,你可愿意为我效命,做我的耳目,做我门下鹰犬走狗,就算那些士绅豪强恨你入骨,你也不会后悔?”
沈炼叩首在地,胸膛起伏,“沈炼愿为大都护鹰犬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