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青史尽成灰
    他又从老爹这里学到了一招。


    五天之后,他们的船队驶入港口,终于登上了天竺的土地。


    伊王率众,迎接朱棣的到来。


    兄弟虽然分别时间不长,但是能在天竺相逢,还是很激动人心的。伊王拜倒地上,嚎啕大哭,扯着朱棣的袍子,涕泗横流。


    不光是朱棣,就连到了柳淳面前,也是抽泣哽咽,跟个小受气包似的。


    等他把朱棣请到宫殿,安排妥当之后,又来到了朱棣的面前。


    “四哥,小弟给您和太师准备了接风宴,天竺虽然贫瘠,但是孝敬四哥,那是天经地义!俗话说长兄如父,小弟能有今天,全靠四哥拉拔,说起父皇,我的印象不多,光剩下四哥了!”


    这货絮絮叨叨,说得都是好听的话。


    可柳淳和朱棣不约而同生出一个念头。


    浮夸!


    演技太差了!


    光是这点本事,可骗不过两条老狐狸。


    柳淳就点头道:“伊王殿下,你出海就藩也有不少年份了,这天竺的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心得体会没有?”


    朱棣也道:“没错,你要是有难处,可以跟四哥讲,我替你解决!”


    好个大方的朱棣!


    你要是不来,就没有麻烦。


    伊王只敢想想,却不敢说出来。


    “四哥,要说困难,的确不少。首先天竺这个鬼地方,气候炎热,人也懒散,和咱们根本没法比。您和太师或许不知道,他们是抽三鞭子,往前走一步,稍微不注意,立刻又退半步,简直不可救药了!”


    伊王疯狂吐槽,光是懒也就罢了,还不思进取,又笨又滑,愚昧无知……总而言之,是完了。


    “四哥,小弟的确有很多困难,可我也清楚,朝廷的日子同样不轻松。有多少难,我都自己扛着……另外呢,小弟愿意筹措五百万两,替朝廷分忧解难。”


    多好的藩王啊,自己忍受一切,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简直就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


    藩王的表率,好兄弟的代表。


    就冲他这么乖,舍得下手吗?


    伊王都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殿下!”柳淳开口了,“你说的我也有所听闻,天竺人的确这么不思进取?不可救药?”


    “是啊!”


    伊王用力点头,“太师,这个倒霉地方,神仙比人多,全都神神叨叨的……他们不修今生,专门修来世,脑子里简直是一团浆糊。过去我还觉得只是少数人这样,可是到了天竺之后,我发现所有人都是这样,明白人没几个。”


    柳淳又道:“那这么说……天竺人倒是很老实啊!”


    “什么老实!根本就是蠢笨,逆来顺受,他们就是一群两条腿的牲畜,我都愁死了!”


    柳淳突然笑了,“太上皇,我怎么觉得这样的天竺人挺好的?”


    朱棣也点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看的……某些人是空守宝山而不自知啊!”


    伊王被朱棣的笑容吓到了,这么一群不争气的玩意,也能榨出油来?


    我怎么这么不信啊!


    “太师,你给伊王指点一下,也省得让他这么苦恼为难。”


    柳淳笑呵呵道:“太上皇吩咐,臣义不容辞……”


    他扭头,看着伊王,笑呵呵道:“王爷,依照你的说法,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天竺推行经济作物啊!”


    伊王下意识一惊,“太师,天竺人可不少?不抓粮食,会饿死人的!”


    “饿死也不怕,轮回而已!”柳淳满不在乎道:“我建议你立刻推行茶叶和棉花种植……然后向大明出口原料,你很快就会发大财的!”


    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偿命


    柳淳和朱棣没来,伊王的日子就跟神仙差不多……他甚至不需要耗费多少人马,只要利用天竺各地的矛盾就够了。


    让南边的人统治北边,北边的人去南边当官,随便提拔几个低种姓的,去监督高种姓……这样就能轻轻松松,稳坐王位,还有一大堆人称颂,小日子不要太美好!


    可现在他笑不出来了。


    改种茶叶和棉花之后,虽然收入会增加,但是粮食产量势必下降,到时候闹了饥荒,饿死了一大堆人,他的日子只怕就不好过了。


    “太师高见,小王深以为然……这样吧,我先改种一百万亩,如果不够,就增加二百万亩?”


    伊王说完,抬头看去,结果发现了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我说伊王殿下,你把我当傻子吗?这天竺的耕地比大明还多,拿出一两百万亩,是不是太少了?”


    “什么?”


    主位上,朱棣先跳起来了。


    他万分惊讶,“柳淳,你说天竺的耕地比大明还多?”


    “嗯!”柳淳笑呵呵道:“不但多,而且水热条件还更好!”


    朱棣眼睛充血,呼吸急促,看样子竟然要昏过去!


    “太上皇,你没事吧?”柳淳惊讶问道。


    朱棣狠狠一甩袖子,恶狠狠道:“你怎么不早说?当年,当年若是让朕知道……朕岂会……”


    来了!


    伊王的心肝都颤抖起来,他拼命看向柳淳,心说太师啊,你可不能不管我啊!


    柳淳含笑道:“太上皇若是觉得不妥,大可以收回……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想伊王殿下很愿意换个封地的!”


    “不!”


    伊王扑通就跪倒了,爬到了朱棣面前,磕头作响。


    “四哥,小弟真的是忠心耿耿,而且……而且我这么没用,放在天竺,我也是一心一意,听从朝廷的命令。朝廷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就是改种棉花和茶叶!这事我答应了,我先准备两千万亩,若是顺利,接下来在再增加!总而言之,四哥可不要把小弟赶走啊!”


    说着,他还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十足可怜。


    朱棣俯视着伊王的后脑勺,又瞥了眼柳淳,嘴角含笑……分明在炫耀,他这手不错吧!


    柳淳轻笑道:“伊王,太上皇也怕你管不过来……其实我也替你担心啊……这天竺人这么多,贸然改种作物,该如何掌控,可是个麻烦,万一弄不好,烽烟遍地,可就不好了。”


    你们要是不来,就没有麻烦!


    伊王不敢说,只能苦苦哀求,“太师指点,全凭太师指点!”


    柳淳故作思索状,过了一会儿,拍着大腿笑道:“这事情还真不容易,我也就随便说说……这改种之后,必定会出现许多无地的百姓,他们流落四方,势必冲击现有的秩序,所以最好找个办法,把他们消化掉……伊王以为如何?”


    还能怎么样?听你的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算什么算盘,你就是馋天竺的人!


    呸!


    贪婪!


    伊王骂过之后,还是笑嘻嘻道:“太师的高论,从来都是对的。我琢磨着,别的地方也没法安顿这些两条腿的牲口,只有大明仁慈,不知道能不能赏口饭吃?”


    把贩卖劳力说得这么文雅,伊王也真是人才。


    朱棣绷着脸,沉吟道:“这个主意不错,不过现在是你侄儿说了算,还是要跟他说一声……不过以你侄儿的仁慈,随便提供百十万人的生计,不算难事!是吧!”


    “是,是!”


    伊王拼命点头,可是心里都流血了,虽然天竺的牲口多,可是也架不住这么往外送啊!


    一百万!


    这只是个开头罢了!


    接下来还不知道要多少呢!


    伊王的预感很正确,果然,转过天,朱棣又把他叫了过去……这一次除了柳淳之外,还多了小家伙柳钊。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