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青史尽成灰
朱高炽眼珠眨了眨,他竟然哈哈一笑,“大家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局,索性回去权衡一下,朕等候你们的消息。”
朱大胖使了个拖字诀。
解缙还不服气,可杨士奇和胡广两人却有些迟疑了。
“解缙急着攻击金幼孜,无非是想入主内阁……他要是这么想,我真想把首辅让给他,也省得操心!”杨士奇气咻咻道。
胡广早就跟解缙翻脸了,对这个二五仔半点没有好看法。
“咱们这位太子殿下绝对不简单,柳太师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还能差了!瞧着吧,解缙白折腾!”
杨士奇深以为然,可又有些迟疑。
“新君继位,最关键的是要有可用之人,没有人让出位置,不提拔几个自己人,有如何掌握朝局呢?”
杨士奇和胡广都是当年朱棣越级提拔,放在身边的心腹。
现在轮到朱高炽了。
他也需要听话的人,必须提拔自己的心腹。
而位置就这么多,不让解缙入阁,不拿下几个老的大学士,就没法破局!
杨士奇暗暗叹口气,“若是太子殿下能破了这个死局,从今往后,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三杨之首都发出了感叹,足见事情的棘手。
那朱大胖究竟有没有办法呢?
“先生,今年高寿了?”
在朱高炽对面的练子宁一愣,还是老老实实道:“回殿下,老臣已经六十八岁了。”
朱高炽微微点头,“可是不小了……先生精气神如何?”
练子宁也摸不到朱高炽的心思,只能实话实话,“陛下,老臣精神头十足,身体很好,自觉可以替殿下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高炽一听,忍不住摇头了。
“练先生,我知道你的忠心,只不过前些时候,那个逆贼纪纲,留下了一份东西……”
练子宁一听,顿时大惊,忙道:“殿下,老臣跟纪纲没有半点关系,都是那个畜生诬陷老臣,殿下,你可千万不能被他欺骗了啊!”
朱高炽轻笑,“怎么会!我早就知道,纪纲狼子野心,不过是拉几个替死鬼而已。我只是心疼练先生,年纪这么大了,还被小人无端陷害,不得安宁,我真是替练先生不值啊!”
话说到了这里,就算是傻子也清楚怎么回事了。
练子宁哀叹了一口气,啥也别说了,转过天,他就上书朱高炽,自称年老体衰,无法理事,请陛下准许他尽快辞官归隐。
接到了这份奏疏,朱高炽也没有挽留,只是给予了丰厚的赏赐,打发走了练子宁。
拿下了这一位不算什么,可接下来朱高炽的举动,吓坏了一大堆人!
“自古以来,士大夫七十致仕,为了给新人机会,为了朝中新陈代谢,一些老臣应该主动请辞,把位置让出来!”
朱大胖这一手,让人目瞪口呆……目前为止,朝中堪称老臣的,不过是道衍和尚和葛诚罢了,这都是朱棣倚重的心腹,朱高炽啊,你敢让他们致仕回家吗?
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有谁敢赌?朱高炽绝对会碰南墙!
第934章
新君的大胃口
火车隆隆作响,老贼秃道衍手捧着粥碗,吸溜吸溜喝着,在面前的小桌上,只有一碟腌菜根,老贼秃的牙早就掉到差不多了,幸好有能工巧匠,给他烧了一副烤瓷的,才能细嚼慢咽,吃的津津有味。
正在他喝粥的时候,有人推开了门,葛诚迈步走了进来。
“大师,你倒是安乐啊!”
道衍笑呵呵道:“谁说不是,自从我改了饮食习惯,每天四顿小米稀粥,配点苦菜根,精神头好了不少。腿脚也有劲了,不然我是没力气来应天了。”
葛诚看了一眼桌上的菜根,微微冷哼,老贼秃的心思,他哪里能猜不透,所以啊,别在我面前装蒜!
“大师今年八十,明年怕是要七十九了吧?现在就吃苦菜根,怕是还要吃几十年啊!”葛诚说着,随意坐在了道衍的对面。两个人四目相对,半晌,道衍终于把碗放下,微微叹口气。
谁不想高官厚禄,吃香的喝辣的,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无可奈何,没有法子!
“陛下能让位给太子,我等皆是老臣,理当退位,以避贤路。难不成还要一直霸占着位置不走吗?”
葛诚轻叹了口气,显得十分落寞。
道理谁都懂,可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就不是那么好玩了。
他已经忍了十几年,好容易捞到了一个能大显身手的位置,现在退下来,整个都察院怎么办?
新调整之后的都察院,权柄几乎大到了惊人的地步。
各部衙门的开支,地方吏治,勋贵宗亲,皇家公司,几乎除了天子一个人,什么都能管得到,而且更要紧的是除了权柄增加之外。
管理的事务也更加具体明晰,惩处贪官污吏,纠正贪腐案件……这些事情都刚刚展开,却已经得到了民间一片的赞扬。
不做事也就罢了,偏偏来个顺手的事情,刚刚做出来点模样,就要让出去,这不是折腾人吗?
“大师,咱们认识几十年了,我也就明说了……新君继位,内阁诸公上蹿下跳,那个杨荣、杨溥,还有黄淮他们,都鼓吹宽政,说白了,就是想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他们舒心安逸了,这天下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咱们都是陛下的人,断然不能坐视不理!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以我的身体,也撑不了几年,可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能放任这帮后辈胡来!”
葛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喘吁吁,嗓子冒烟,竟然咳嗽起来。道衍见周围没有茶水,只能把粥碗递了过去。
葛诚接过来,喝了两口,总算咳嗽止住了,但精气神也没了大半,只能垂头不语。显然,他很埋怨朱棣,哪有你这么干的?
什么事情都不准备好,就把皇位甩出来,摆明了是要天下大乱。
国家大事,哪有这么儿戏的?
就连太师柳淳都没了持重的劲儿,光是想着就藩海外,当自己的土皇帝,把国事扔在一边,这对君臣莫非都病了不成?
“那个……老葛啊!”道衍苦笑道:“瞧你这幅样子,纵然有心,还剩下多少力气?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既然到了这一步,你也该放手才是……”
道衍还想劝说,可葛诚听不进去,一甩袖子,就去了自己的专列。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道衍抓着胡须,微微含笑。
说实话,他也很想瞧瞧这位太子的本事。
如果说道衍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
那就是他一直没在柳淳手里讨到便宜,尤其是到了最后,竟然靠着柳淳救了一命,至少是延寿好多年,这就让道衍格外憋屈了。
今天的局面,肯定是柳淳鼓动的。
那小子八成是觉得他的弟子本事过人,能够收拾残局开创新局。
“那就让老夫瞧瞧,你这个弟子道行有多深吧!”
伴随着两位老臣到了应天,这座昔日的都城,竟然重现了京师气派!
除了太子之外,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首辅大学士杨士奇,总督金幼孜,还有其他的几位尚书部堂,悉数赶来。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梁国公蓝玉竟然也来了。
这就让人很迷惑了,他老不是一心负责皇家武学吗?他跑来干什么?
就在众人迷惑的时候,有一位大人物也被叫来了,他就是周王朱橚。
听到众人悉数赶来,朱大胖终于拍了拍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没有让别人去,而是亲自登门,邀请道衍、葛诚、蓝玉和朱橚,请他们入宫商谈。
这四个人凑在一起,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地位崇高,身份非比寻常!
道衍和葛诚是朱棣的老臣,资历比柳淳还老,蓝玉作为硕果仅存的淮西勋贵,武人的代表,更是跺一脚,军中乱颤。
至于朱橚,那就不用说了。
他这些年专心医术,全力消除陋习,培养医生,延长寿命。目前大明的人均寿命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是超过五十岁是没问题的。
更为重要的是婴儿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了,这就非常惊人了。
总而言之,朱橚不光是在宗室里面,在整个大明,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朱棣和柳淳。
“五叔、梁国公,还有道衍大师,葛老大人……请你们四人过来,就是想商讨一件事情。”朱高炽也没废话,这里面最小都是他叔叔辈的,还玩手段,实在是有点丢人了,干脆直接开门见山吧!
“有关老臣致仕的事情,我是想了很久的……毕竟政务繁杂,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撑得住,我也不想看到一些老臣,须发皆白,耳聋眼花,还留在位置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固然是人臣的本分,可天下大事,总不能寄希望在一群老人身上……”
朱高炽的开篇,很不好听,似乎是在指着几个老的,左右开弓。这里面除了朱橚之外,其他可都不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