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要离刺荆轲
    任何企图用温和方式或者想要不流血就得到工业化成果的人,其实就跟后世的小动保、白左们一样可笑。


    是以,刘彻很清楚,他必须压制住法家的反抗之声——此事虽然可能有些难,但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法家必定不会和皇帝的意志相悖!


    关键,还是在于儒家和黄老派。


    别看现在,黄老派是四肢都举起来支持此事的,但一旦未来此事恶果初现。


    你看他们会不会跳起来?


    还有儒家,儒家届时必定会暴走!


    因为他们会发现,一个恐怖的不可名状的怪物,正在暗中崛起,并撕毁他们所珍视和为之骄傲的一切事物。


    包括温情脉脉的社会人伦道德,也包括了他们所信奉的理想社会。


    反倒是法家,可能会更喜欢和更接受那个怪物。


    因为,那个怪物确实可以帮助法家实现他们的理想——富国强兵!


    想到这里,刘彻就笑得更开心了。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就是如此可笑。


    很多时候,恶果,其实正是人类自己亲自酿造的。


    杨开却是看着刘彻,稍稍有些畏惧。


    他是一个正统的法家大臣,面对君王的质问,不由自主的就有些没底气。


    但,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刘彻的眼神,拜道:“陛下,臣愚以为,老子所言小国寡民,虽也乃至理名言,然则,今陛下许民自选其里正亭长,然臣却心忧细民无知,不分贤愚,况民间恶霸豪强,势大权高,细民无以为凭,如何与之相争?臣恐此法若行,数十年后天下乡村,皆为豪强之地,恶霸之土……”


    这就是赤裸裸的不信任人民了。


    这也是法家的本能反应。


    对法家来说,人民?跟着哥的领导走就好了!


    人民也不需要知道太多东西。


    更不需要懂得什么辨别之道。


    越忠厚越淳朴越木讷越好!


    而这自然激怒了黄老派,窦广国闻言,就冷哼道:“无知之人,汝又岂知百姓之智?”


    于黄老派而言,法家真是一群讨厌的家伙!


    这些混蛋主政一地,必定掀起大案,而且必定搅动地方风雨,让百姓奔走相随。


    他们大兴土木,大搞刑讼。


    号称事必由法,在秦代的时候,这些混蛋甚至连老百姓交个朋友都要管一下,都要登记一下!


    如今,他们更企图用歪理邪说来蛊惑君父!


    真是混账!


    好在圣天子明见万里,这些奸邪小人的图谋必定不能成事!


    儒家的博士们,也都在心里暗暗腹诽:“商韩的徒子徒孙,果然皆是酷吏!”


    但表面上却都闭着嘴巴,不参与争议。


    窦广国向前一步,道:“昔在唐虞,圣王画像而民不犯,昔在成康,刑错不用,此皆圣王教化之果!”


    他面朝刘彻拱手道:“今陛下效法三代圣王之法,许民自治,老臣以为,此法若行之于天下,则必可重现三代之治,唐虞圣王之事!”


    在窦广国看来,这是肯定的!


    你想啊,百姓既然可以自己选择亭长里正了,那么村亭内部的多数事务,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


    官府只需要负责掌握发展方向,做好技术引导和政策宣讲就可以了。


    如此,人民与国家双赢!


    这么好的事情,法家和官僚们居然还要非议?


    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面对窦广国的咄咄逼人,杨开一时间有些顶不住了。


    毕竟,窦广国可是太学山长,还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


    资历、威望与地位,哪一个都不是他所可以比拟的。


    他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在殿中的老师——也是法家唯一一个可以与窦广国在地位和资历上掰手腕的巨头——张恢。


    张恢看着这个情况,却是叹了口气。


    若有可能,他实在不愿意出来与窦广国做过一场。


    但,他没有办法。


    倘若他不出手,整个法家绑起来,也不够窦广国打的——人家的地位和资历摆在那里,几乎所有法家大臣,都是他的晚辈。


    更有着太皇太后为靠山,谁敢与之顶嘴?


    窦广国完全可以拿着几杖,追着这个不孝忤逆之人满殿抽。


    就在张恢起身的瞬间,一直在观察情况的刘彻发现了此人的动作,他立刻走下御阶,笑着道:“章武侯、杨卿,都请稍安勿躁,就让朕来为卿等讲解一下此法的内情和相关制度配套吧……”


    刘彻抛出这条法令,虽然有着想要借地方豪强地主之手,来完成汉室的工业化进程的考量。


    但,他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况且,地主豪强虽然可能帮他完成工业化积累,但一个不小心,却也可能被这些渣渣开历史倒车,将工业革命,变成门阀世家制度。


    是故,他是留了几手的,而且也早就想好了,如何说服法家、军方。


    所谓政治,无法就是交易和妥协。


    第1612章


    说服(一)


    刘彻酝酿着基层亭长里正选举改革,已经很久了。


    自然他早就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


    不仅仅派遣了大量绣衣卫官吏深入关中亭里基层与地方士绅、百姓沟通并询问他们的意见。


    甚至还让墨家在岐山原的某几个乡村悄悄的做了试点。


    结果自然是非常好!


    不仅仅解决很多当地的问题,更解放了当地士绅百姓的积极性,人人欢欣鼓舞。


    虽然这只是建立在墨家的高效廉洁的基础上,但也表明了在西元前的中国,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士绅,对于村亭事物要求自治的心理,证明了村亭自治的可靠性——至少有了成功的样板!


    刘彻缓缓踱着步子,走到杨开身边,道:“卿所虑,朕知之!”


    他又看着将军列侯们——这个大汉帝国最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一手缔造的战争机器的发动机,轻声道“诸卿之虑,朕也知焉!”


    他最终看着儒、黄老的博士、贵族,道:“卿等之所想,朕亦明了!”


    随着他的话,法家博士与将军列侯都是深深顿首以示恭顺与服从!


    刘彻的信誉现在可是非常坚挺的!


    即位以来便几乎没有毁诺的行为!


    说永不加赋便真的不加赋!


    说不动田税便不动田税,汉家天下的田税迄今依然是先帝时期的三十税一,与法定的十五税一相差无算。


    国家收入渐渐从田税算赋为主,转向了盐铁铸币和商税、矿税、车船税。


    最起码,盐铁所得就渐渐赶上了过去的田税收入。


    群臣都是震惊不已,公卿们目瞪口呆,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做起买卖来是真强!


    不仅仅如此,更让人信服的是刘彻的狠辣!


    说杀你全家就一定杀你全家!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