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行者寒寒
    刘鸿渐也不客气,坐下给崇祯倒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上,随即拱手猛饮了一杯。


    现在的形势就像是一龙一蛇面对着一群吃肉都不吐骨头的老虎,他必须小心谨慎,整个北京城中的东林党人多如牛毛,每人家里都蓄着众多家奴,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况且现在他们竟然已经与满清野猪皮有了勾结,京城守备力量不足,如若这些国贼里应外合……因此他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稍有不慎,必将坠入万丈深渊。


    第38章


    帝都血夜(一)


    农历的四月八日,据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辰。


    皇城皇极殿,从一大早就开始为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大宴做准备,太监宫娥们端着各种器皿进进出出,领班太监吆喝着指挥手下摆放桌子等物。


    崇祯皇帝继位十七年以来,为了节约内帑开支,早在几年以前就取消了浴佛节大宴,可今次不知怎的,突然宣布重开大宴,庆祝浴佛节。


    明朝皇帝宴请群臣,分为小宴、中宴、大宴,因为大宴靡费良多,只有在春节、元宵节、祭祀等重要节日时才会有。


    皇帝大宴群臣,太监们本不该多言,但一向节俭的崇祯皇帝不仅要在浴佛节这样平时都不甚关心的节日大开宴席,还要宴请京城所有七品以上的在京官员,这就令宫里的人惊讶了。


    要知道七品以上在京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皇极殿肯定是坐不下,时值农历四月,天已放暖,崇祯一声令下,皇极殿外到皇极门,也摆满了酒席。


    四月八日下午六时,所有接到圣谕的官员,陆陆续续到场,寒暄客套之后,都在互相谈论着皇上这是怎么了,在这样一个不甚重要的节日宴请他们,不是据闻皇上的内帑早已空空如也了吗?


    即使群臣满肚子的疑问,但还是个个开开心心的跟左右同僚畅谈,虽然皇上的御宴不见得有家里的宴席丰盛,但因为只有身居要位的大臣才有资格参加,是个极有荣誉感的活动,所有的大臣脸上都挂着笑容。


    只有皇极殿内为首的两桌气氛有点冷场,皇极殿内靠近皇上的桌子上,坐着曾经的内阁首辅、现任礼部右侍郎魏藻德,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张缙彦,礼部尚书陈演,礼部右侍郎张琦……


    几人对了个眼神,都没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什么端倪,崇祯是个没有过多心机的皇帝,一直以来都被桌子上的众位玩弄于股掌之中还不自知。


    但这次……反而使他们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虽然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


    传膳的小黄门端着菜品从尚膳司方向逶迤而来,上桌按酒两盘,不落荚一碟,凉糕一碟,小点心一碟,菜四色(均为素菜),汤一碗,酒六盅。


    身着素衣的宫女们也穿行于各堂之间,给众位大臣斟上了酒。


    除了糕点,四色菜很容易辨认,一道是炒萝卜,一道是炒韭菜,还有一道是炒白菜,最后一道是炒菠菜,清淡寡味。


    众大臣看着桌上的菜品都有些发愣,全是素菜,没有一点荤腥,虽然知道崇祯穷,但也不至于连只鸡都不舍得买吧!大多数人不知就里摇着头以示酒宴的寒酸。


    只有右后方的户部尚书倪元璐看出些端倪,他侧身靠近身边早已老态龙钟的吏部尚书郑三俊。


    “老郑啊,你看皇上今天是不是不太一样?”以往御宴,如若没有皇后在场,皇帝一般都是与内阁成员以及各部尚书等朝廷柱石们同坐一桌。


    可今次崇祯只是坐在宝座上,虽面色如常,却不发一语,这让倪元璐分外诧异。


    “嗯,是有些不太对头,汝玉(倪元璐字汝玉),你还记得史书记载太祖高皇帝大宴群臣的那次吗?”郑三俊眼神微眯,小声的对倪元璐说了句。


    太祖高皇帝即为明朝开国大帝朱重八,他是所有皇帝中出身最苦的一个,当过和尚要过饭,最后在刀口舔血的日子里摸爬滚打建立大明。


    当了皇帝后朱重八眼见全国上下腐败之风盛行,达官贵人锦衣玉食、极尽奢靡,于是在宫中摆了一场特殊的宫宴,菜四色,皆为素品,而汤也与面前的葱花豆腐汤别无二致。


    后世传之四菜一汤,皆行于此。


    白菜和菠菜,比喻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葱花豆腐汤就更不用说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还待倪元璐说些什么,崇祯咳嗽了一声,示意众臣禁声,只见他从秉笔太监王承恩手中接过酒杯,面色冷峻,步下宝座。


    “自太祖高皇帝高举义旗,驱逐鞑虏,建立大明,如今已然两百七十六年,作为后人,诸臣与臣朕不可忘,曾经为我大明牺牲的无数将士们。”


    崇祯面色平静,高举酒杯,众大臣也赶忙端起酒杯站起来,面向崇祯。


    “这第一杯酒,敬那些曾为这万里河山流过血的勇士!”


    说完崇祯一饮而尽,众大臣也躬身举杯。


    “我朝建立伊始,百废待兴,举国上下饿殍满地,多亏高皇帝身边众文臣鞠躬尽瘁,赤心奉国才有了大明国泰民安,才有了百姓安居乐业。”


    秉笔太监王承恩给崇祯斟满了酒,宫女们也给桌边的大臣重新倒上了酒,崇祯扫视了一眼面前的这些所谓衷心为国的大臣,突然又收回目光。


    “这第二杯酒,敬那些丹心碧血造就大明昌盛的文臣!”


    崇祯又是一饮而尽,众大臣不知道崇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互相对视了一眼,也只好端起了酒杯。


    “如今这江山,传到了朕的手里,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朕以凉德,曾六下罪己诏,奋先祖之余烈,意与天下更新,朕每日里不沾荤腥、殚精竭虑,意恐国之倾颓。”


    崇祯语速变慢,双眼也隐隐泛红。


    “然令朕痛心的是,朕倚若国朝之柱石的某些官员,欺君罔上,贪赃枉法,每日里骄奢淫逸,鱼肉百姓,甚至于勾结建虏,意图颠覆我大明百年江山!”


    崇祯说到此处咬牙切齿,几欲喷血的眼神扫过面前的李建泰、魏藻德、陈演等人,目光冷厉之极,直看的几人举着酒杯的手开始战栗。


    底下相当一部分大臣也心虚的失了分寸,被崇祯的言语惊吓的冷汗直冒。


    “朕心甚痛,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以慰先灵!”崇祯声泪俱下字字如刀,刺在面前这些衣冠楚楚的国之栋梁心里。


    啪——崇祯把酒杯摔在皇极殿的石柱上,崩裂的碎片散落一地。


    “来人,给朕擒拿国贼,铲除奸佞!”


    第39章


    帝都血夜(二)


    崇祯一声令下,早已在皇极门外等候多时的京营士兵鱼贯而入,不一会就把皇极门内的众大臣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起来。


    王承恩站在御座旁,从身后的王二喜手中接过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右侍郎魏藻德,就职以来,不思为国分忧,贪污受贿,于崇祯十四年三月收受贿银八万两,五月收受地方官共计三万八千两白银,八月以赈灾之名,贪粮秣十万石,卖于奸商。”


    “崇祯十五年一月,收贿银一万三千两,十月收受地方孝敬两万四千两……”


    “崇祯十六年……”


    ……


    “将魏藻德除去官衣,革职查办,押下去!”


    期间魏藻德一言不发,这几年他做了多少贪赃枉法的事他自己都数不清,听到台上例数自己的一条条罪证,从最初的不停擦拭额头冷汗,到最后几乎站立不稳。


    身边早有三五个士兵摘下魏藻德的官帽,除去官衣,一左一右架住魏藻德双臂,押了下去。


    “查兵部尚书张缙彦,不思国之弥艰,私售朝廷火器、战甲于奸商,乃至国之重器流落于闯贼、建虏,罪大恶极,革职查办,等候发落!”


    听到自己名字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再也站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山呼冤枉。


    但身后的京营士兵哪里肯听他辩解,农民军两次围困京城,农民军手中的火器曾杀死他们多少弟兄,现在才知道那些杀死他们袍泽的火器,竟然出自他们的最尊敬的兵部尚书之手。


    眼中喷火的京营士兵,粗暴的一巴掌扇去张缙彦的乌纱帽,解去其官衣,不理会哭哭啼啼瘫软的张缙彦,拖死尸般拖了下去。


    “查吏部右侍郎李建泰……”


    随堂太监身后御案上摆满了小山一般的圣旨,王承恩宣读一道,王二喜就接过,然后递上另一道,京营士兵随即带走一人。


    皇极殿虽被挤的水泄不通,但气氛却极其诡异,只有王承恩略带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而崇祯则在宝座上冷眼看着底下的一切。


    周围站满了手持战刀的京营士兵,被点名的大臣已知在劫难逃,大都瘫软在地,也有几个硬气的武将想冲开守卫,但随即被士兵乱刀砍死。


    鲜血飞溅到皇极殿的石柱上,随即淌了一地,这座屹立大明两百余年的大殿,今夜血雨腥风。


    皇城外的北京城,夜色弥漫,整个京城全城戒严,所有城门皆已关闭,所有京营士兵严阵以待,早已得知命令的京营副提督李怀忠站在京城城墙上,手握战刀,远望着灯火通明的皇城,面色肃穆。


    锦衣卫衙门里,灯火通明。


    由于事关重大,一直到与崇祯大帝商议好具体事项,刘鸿渐才把这次行动告知了锦衣卫梁阳等人。


    梁阳大惊之余,也是满脸的兴奋,贪官污吏,朝纲败坏,百姓荼毒,曾一度使他心灰意冷,如今他方才明白面前的这位年轻人,是何等的沉得住气。


    也明白为什么近段时间刘鸿渐一直让锦衣卫加紧演练,甚至还要分成以百户为单位。


    梁阳自知这次行动的凶险,但脸色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梁家世袭锦衣卫千户已经有三代,心狠手辣的上官他见过,贪财好色的上官他也见过。


    他一直在蛰伏,等待那个为国除贼、一展身手的机会,三十年了,一直到他须发斑白,现在,机会来了,他看了一眼眼前这个有些莽撞的年轻人,是非成败老梁我陪你走一遭吧!


    晚八时,约定时间已到,刘鸿渐、梁阳、张顺、常钰等人从指挥使衙门走出,常钰手中拖着一摞子文书,上面正是所有罪状累累的官员名单。


    锦衣卫指挥衙门外,乌压压的站满了锦衣卫的缇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早已脱胎换骨的锦衣卫们虽然不知夜里突然召集他们究竟有何安排。


    但京城今夜别样的气氛早已让他们心潮澎湃,有大事要发生了,锦衣卫终于要重振雄风了!


    火把照亮面前缇骑们一个个面容刚毅却又带着兴奋的脸庞,刘鸿渐站在锦衣卫衙门外,四周一片寂静,微风浮起,吹动刘鸿渐身上华丽的蟒袍。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发号施令。


    “勇士们,你们曾为国除贼,享有无上荣光!然天道崩坍,贪官祸乱,今夜,随我一起,铲除奸佞,为国尽忠!”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