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行者寒寒
守城的副将是李怀忠,眼见工部尚书颤颤巍巍的竟然上了城墙,忙派了两个得力的亲兵左右护着老尚书,毕竟刀箭无眼。
刘鸿渐跑到一处敌台中,又检查了一下AKM的状态,伸头偷偷的瞄着城墙下的战况。
城墙下的农民军喊着不同方言的口号,顺着梯子往上爬,城墙上稀疏的明军士兵,不断的搬着木头、石块往下砸,民军被砸的哀嚎声不断,却又摄于后方的督战队,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攻城。
攻城部队身后是督战的将领,个个骑着威风凛凛的骏马,吆喝着让农民士兵们往上爬,自己却躲在城头箭羽射程之外。
刘鸿渐偷偷从垛口往下瞄了一眼,目光略过乌压压的农民军,在距离城墙约150米的距离,一个将领头戴铁盔,盔甲顶部一撮红英甚是亮眼,只见此将骑着高头大马慢悠悠的四处巡视吆喝,刘鸿渐乐了,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是靶子’吗?
刘鸿渐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一般的弓箭大约只有110米左右的攻击距离,即使是弩箭最多也就140米,而目前北京城所有的大炮都因为缺乏炮弹熄了火,这些将领当然敢这么嚣张的没有任何防备来督战。
在正阳门城墙下督战的正是刘宗敏的亲兄弟刘宗秀,眼见他的兄长马上要攻破城墙了,他骑着马有些兴奋的来回走动,心里幻想着他的兄长攻破了北京城后,他能封个什么官。
就是他了,刘鸿渐整理了一下AKM,眼睛死死盯住刘宗秀。
咔擦——一声拉动枪栓,NN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屏息,瞄准。
“砰——砰砰——”由于对自己的枪法没什么信心,为了以防万一,刘鸿渐对着那将领连开三枪。
第一枪斜擦着打在了马屁股上,第二枪打在刘宗秀的腰部盔甲上,第三枪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打在了刘宗秀的脖子上。
AKM巨大的破坏力,直接撕破了刘宗秀的颈部大动脉,巨大的压力使得血液从脖颈处喷出去半丈远,胯下的战马背部吃痛,惊的撒开蹄子就跑。
死去的刘宗秀睁着惊恐的眼睛被战马掀翻在地,脚却卡在马镫里,被惊了的战马拖着向远处跑去,只留下身后的一溜血迹。
刘鸿渐满意的收起枪,准备寻找下一个目标,一回头竟被吓了一跳。
身后工部尚书范景文、太监王二喜、副将李怀忠都目瞪口呆的盯着刘鸿渐手里的AKM。
刚才打死的刘宗秀距离敌台至少有五十丈的距离,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大明三眼火铳的攻击距离,而且刘鸿渐手中的武器不仅能连发,还特么不用点火,这如何能不让他们震精。
虽然大明的神器——三眼火铳也能做到连发,但却是三管互不相通,所谓的连发也只是点火三次,十分笨拙。
正待李怀忠和范景文上前询问时,后方冲进来一个满脸的血水传令兵。
“报——高公公战死,宣武门告急!”
第14章
连救三门(二)
敌台里的气氛瞬时有些凝重,微弱的阳光从窗口映照在李怀忠的脸上,那是一张面带痛苦的、铁青的脸。
“高公公战死了?”李怀忠声音有些颤抖,高时明对李怀忠有过知遇之恩,早上还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怎能不让人悲痛。
可战争不相信眼泪,除非你可以把悲痛化作力量!
现在城墙下激战正酣,正阳门离不开李怀忠,也不知下方的王提督如何了,李怀忠心乱如麻,不知该派谁去解宣武门之急。
“我去吧!给我找个带路的。”刘鸿渐左右看看好像也没什么猛将能去担当重任,想着帮人帮到底吧,不然北平城破了还得跑路。
李怀忠顿时喜出望外,刘鸿渐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那把奇怪的火器,况且刘鸿渐身为京营副提督,却并不做瞎指挥的浑事,这让李怀忠更加感激刘鸿渐。
而范景文和王二喜则告辞向宫中交差,此番二人也是不枉此行,王二喜亲眼见证了射程如此远的火器,而范景文更是兴奋的一个劲对刘鸿渐说战后一定要把火器送到工部研究云云。
李怀忠几乎是含着泪水把刘鸿渐送出敌台的,临行还专门挑出两个体格健壮的士兵随行护卫。
攻打宣武门的正是大顺国制将军绵侯袁宗第(别看我,史书上就这么写的,李自成没啥文化,封的爵位都比较奇怪,比如袁宗第是绵侯,刘宗敏是汝候等等)。
袁宗第号称神射手,箭术超群且臂力惊人能轻松拉动三石重的弓,镇守宣武门的高时明也是粗心大意,被袁宗第一箭射穿了脖子。
眼见上万人轮番攻击一个只有千把人防守且无人指挥的城门,仍然久攻不下,袁宗第气急败坏。
宣武门的明军本就不多,又因为指挥使高时明的战死,士气十分低落,贼军不要命似的轮番往上冲,虽然暂时还未攻破明军的防线,但明军却已是强弩之末。
刘鸿渐探头向下望去,想找找对方的首领在哪,刚探出头就感觉到一个锐利的眼神如钉子般射向自己,刘鸿渐也瞄了一眼底下的袁宗第,确认了眼神,这就是要找的人。
“拿弓箭来!”袁宗第朝着身后大吼,小小的宣武门已经折损了他不少弟兄。
本想着杀了守城的将军,此番定是能拿下此城,谁想不知从哪又冒出来个浑小子,多年的战争直觉告诉他,必须干掉这小子,否则会坏事。
袁宗第拈弓搭箭如行云流水般,犀利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盯着刚才刘鸿渐探出头的位置。
还在检查枪支的刘鸿渐只知道双方的距离远在弓箭射程之外,只有他的AKM能肆无忌惮,熟不知双方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思。
刘鸿渐慢慢的探出枪口,正准备探出头来瞄准开枪。
“大人小心!”关键时刻身旁一个手持圆盾的壮汉一盾牌把刚冒出头的刘鸿渐扣了下去。
“你二大爷的!谁拍我?”刘鸿渐郁闷的咋呼了一声,来不及惩罚把他脑门拍的生疼的士兵,趁着袁宗第换箭的空当,赶忙探出头瞄准射击。
“砰砰砰——”AKM刺耳的枪声响彻城墙。
刚换上箭羽的袁宗第还没来得及瞄准,就被AKM的子弹擦伤了左臂,巨大的冲击力即使是擦伤也直接带下来一块肉。
袁宗第身形一颤,但他仍然咬着牙,瞄准把箭羽射了出去,然后才来得及捂住手臂处喷涌的鲜血。
于是乎!
“大人小心啊!”身后满脸胡子的壮汉又是一盾牌。
“我日!”刘鸿渐满目喷火的抬头看向壮汉。
“嘿嘿,大人你没事吧!”刘鸿渐炯炯有神的注视,让满脸胡子的大汉有些不好意思,持盾的左手放下盾牌,盾牌上赫然插着两支箭羽。
刘鸿渐的火气顿时消了,多亏了这两板儿砖呀,要不然小命难保。
“大个子,你叫什么名字!”虽然额头被拍的肯定是肿了,但捡回了一条命,刘鸿渐还是很欣赏这个憨厚的大个子的,虽然有点虎。
“俺叫牛壮,他们都叫俺牛大棒槌!”说着还从地上捡起了自己的武器,可不就是一根粗大的狼牙棒吗?
“大棒槌?以后愿不愿意跟着我干!”刘鸿渐拍了拍牛壮壮实的肩膀。
“跟着你干能吃饱饭吗?”
“必须能!随便吃!”还是穷鬼的刘鸿渐大言不惭的道。
“那就好,可俺是军户,上面的人不会同意俺跟你走的!”明代的军户,世世代代为军人,即使你不想当也得当,明末时,军户们不仅土地被将领们抢走,而且还不发军饷,过的十分凄苦。
“那你就甭管了,回头我找皇上说去!”刘鸿渐说的轻松写意,就像拈花摘叶般简单,立时让周围的军户们的眼神亮了起来,能脱离军籍是所有军户们的梦想。
“麻利点,先跟我去一趟崇文门!”刚才连开几枪虽然没有打死袁宗第,但却导致他左臂受了重伤不得不回营诊治,民军们失去了指挥以及督战队,攻击立马松懈了下来。
刘鸿渐顾不得身边士兵热切的眼神直接带着牛大棒槌往崇文门赶去,他,没办法帮助所有军户,至少现在没办法。
攻击崇文门的贺锦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没有袁宗第般的箭术,也没有田见秀般的勇猛,被刘鸿渐一枪撂倒,随即一梭子子弹扫向了正在爬城墙的农民大军。
一梭子子弹打完,七八个中弹的农民兵从云梯上掉了下来,发出悲惨的叫声。
攻城的农民军竟然有一部分人直接呆滞,目瞪口呆的盯着如阎罗般的刘鸿渐,他们从未见过威力如此恐怖的火器。
“啊——”刘鸿渐举着AKM朝着农民军大吼一声,随即流寇们作鸟兽散……
等到刘鸿渐重新赶到正阳门时,城墙上已经没有几个身上没伤的士兵了,就连李怀忠的左腿都中了一刀。
刘宗敏果然是一员猛将呀,可惜遇到了我,刘鸿渐有些惋惜的在垛口瞄准,扣动扳机。
自此三路进军的农民军,在接连损失了两员大将、重伤一人后,稳坐中军的李自敬再也无法坐稳,一声令下,浩浩汤汤的农民大军向陕北老家仓皇逃去。
一刻钟后,当身受重伤的王承恩被抬到刘鸿渐面前时,王承恩忍着伤口的剧痛,拉着刘鸿渐的手说。
“大明有你在,有救了,有救了!”说完晕倒过去。
第15章
世袭罔替
范景文、刘鸿渐一行去守城后,崇祯就命令所有臣属不准下朝,所有人均在此等候,等候战争对大明帝国的审判,胜了,皆大欢喜各回各家,败了,那就一起‘回老家’吧!
京城外的战报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宫里,崇祯得知大明又熬过一次劫难,右手猛的拍在龙椅上,兴奋之情难以自制。
殿内的大臣也个个高兴的互相道贺,当然他们嘴里都在说着大明幸甚,大明万福定能转危为安之类的话,其实之前心里一直在打鼓,现在终于能保住小命了。
“拟旨!”崇祯咳嗽一声打断了大臣们的聒噪。
“王承恩、刘鸿渐、高时明、张国兴、李怀忠等护国有功,追封高时明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着礼部官员回乡厚葬,设立忠烈牌楼,以告其祖,李怀忠护国有功,晋升京营副总兵,张国兴晋升为御马监掌印太监。”
“王承恩敕封护国候,赐蟒服玉带。”崇祯停顿了一下。
“刘鸿渐,屡立奇功,解我大明燃眉之急,虽为市井之民却不贪赏赐,实乃国之栋梁,敕封安国伯,世袭罔替,赐蟒袍玉带,其余有功人员着兵部自行拟定赏赐!钦此!”
崇祯刚说完,底下的官员就开始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