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百四十七章 纾解

3个月前 作者: 梦夜的天空
    因为卷入到后宫桃色的旖旎纠纷中太子胤被康熙勒令闭门思过已经有整整六天的时间了。每一个冷眼旁观的别有用心的人他们的忍耐力很快就要到极限了。虽然目前绝大多数的朝臣都小心谨慎地保持着沉默但是这股因为明珠再次被参而引的政治风暴其危险的程度并未因此减少。


    以索额图为的强力支持太子胤的一派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斗争后终于把明珠等人逼入了绝境。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剽悍态势彻底断绝了大阿哥争斗的机会。只是那些摇旗呐喊的强出风头的统统被康熙以种种罪名罢官或是流放。如果把死在南巡返京路上的罪臣们也算进去这场长子与嫡子的争斗里两方无论胜败都是极其惨烈的。


    只不过决定了这场胜负的关键之人像是根本不在意这样的死亡与离别。迅的提拔了接任的人仿佛那些人的离去仅仅是为了腾位子。


    这时天际已逐渐泛白夜晚打得最后一道凉风依依不舍地穿过紫禁城九百九十九间半的亭台楼阁沿着护城河的水面轻轻拂过然后消散在人声愈加鼎沸的四九城内。


    在这个时间就算感到少许的寒意也根本不想从被窝里爬出来。因为这是夏天里唯一好眠的宝贵时间。所以通常会躲在被窝里半睡半醒的再眯上一阵直到太阳再次散出热情的火力不爬出来就有中暑的危险才会施施然伸一个懒腰。开始一天的忙碌。然而睡在紫禁城这种空旷地怨念颇深的。只有无休无止的争斗地金碧辉煌的地方。无论是何种身份就算是睡在楠木大床之上也没有心情或是资格赖床。


    而且紫禁城里地每一个人都知道康熙的心情糟透了。连带着仰仗他鼻息而活的无法逃离的每一个人的心情也都糟透了。


    有恐惧有惋惜有犹豫有鄙夷有嘲讽有期待……各种各样地情绪纠结着交织着翻滚着。


    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在这座宏伟华丽的宫殿里。曾经无数次演绎过的血与火。只不过这一次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被禁足的胤身上。至于一败涂地的大阿哥给予失败者同情虽然是一种美德。但是谁也没有想过在这个时候扬一下风格哪怕只是一句关心的问候。(..info好看的小说)


    帝位的争夺就是这样无情。许是只听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许是落井下石许是成王败寇。一个再也没有依靠和利用价值地阿哥。百年之后顶多能落下一个皇室宗亲的名头。在康熙看来他现在是完全放任着众人由得他们思忖由得他们摇摆由得他们跃跃欲试。他只是把太子妃石氏的侍卫又增加了二十四人并且增加了她地随邑。因为这位天下第一儿媳如今有孕在身。


    我被康熙安排在一间僻静的院子静养身子休息了眼睛却做不到视若无物地公休。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来看我看着他那张阴沉地脸我不用猜就能感觉到他在压抑着怒火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爆。虽然这样也许会害他积郁于胸但总比我变成炮灰强。其实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火药库的危险也都尽力做到小心谨慎以免殃及池鱼然而天子地雷霆之怒又岂是明哲保身就能躲开的。


    究竟有没有办法让他把怒气宣泄出来?不安的情绪一直在我的心底打转但我又立刻改变了想法。这种时候跳出来扭转乾坤的本事我自认是绝对没有的。


    因为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看待整个的问题也理所当然地把康熙阴郁的情绪全部归结为怒气说到底我依旧是不了解他的。


    康熙此时坐在我的屋子里手里拿着我正在看得的《赵氏孤儿》这是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写的本子。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奸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3oo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屠岸贾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杀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程婴为保全孤儿和全国幼儿毅然献出己子冒顶孤儿其至友公孙杵臼为开脱程婴救孤之罪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孤儿由程婴扶养成*人2o年后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算得上是一部典型的政治斗争悲剧。


    他翻看了几页叹息着然后像是灰心丧气一般地垂下肩膀很是沮丧。因为太子**母妃的恶行让他产生了支撑着自己后背的柱石被炸断了一样的感觉。


    我看着他无声地笑了起来。不过一面轻抚着他的头一面笑着的我看起来并没有戏弄他的意思仿佛是在安慰和鼓励他一般。


    “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却不知是不疯魔不成活。虽说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但宋真宗赵恒似乎没说过生如朝露苦无常书中自有嗟叹事吧?”


    康熙慢慢把手中的书放下“日月如跳丸人生如朝露生死事大无常迅。”


    我苦笑道“就不要再考我了吧?毕竟我看得书少。就算是每年和玄烨你看得书一样多但实际的差距在那里摆着呢。”我比划了一下。


    “真不知?”康熙轻轻打了一个哈欠问道。


    我扑哧一笑走过去把他拉起来带到睡榻边“赵弼《觉寿居士传》。其实第一个用得是《汉书.苏武传》里的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虽然我这样说着。但是异常主动的行为却让他眯起了双眼。当然我没他想得那么复杂我只是突然感觉到他身为父亲的苦闷。以及身为男人的难堪。在“来吧”这话传到康熙耳朵里地时候他的头已经被我按到了自己的膝上。


    康熙觉得自己一定是中了什么妖法。因为。尽管自己想要绷起脸叱责她身体里却无法产生站起来地力气。


    “睡着了就能恢复一些体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是再心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为此倒不如睡上一觉养足精神来得好。”


    我轻轻抚摩着他的头。后脑麻酥酥的感觉让康熙感觉到新奇和难以言表的舒适。他根本站不起来脖子完全失去了力气只能把头枕在我的膝上仰面躺着。


    “这就对啦。精疲力尽地时候就不要勉强。尽管放心在晚膳之前我会叫醒你的。”


    康熙的耳中是我温柔的话语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灵非常肮脏。并对此感到可悲。而最可悲的是听到我劝慰的话自己竟然真的感到放


    “没关系的。产生内疚才能温柔地对待对方。”


    康熙思考着这句话地含义。


    对孝诚仁皇后许下的承诺。对孝庄太皇太后应下的誓言……那些生在过去却依旧影响着现在以及将来地往略。犯下错误的地确是这个国家地储君。但更是他心爱的孩儿。


    太皇太后曾经说过“人总要犯错。才渐渐懂得做对地事。对任何人无论是孩子甚至是奴才都允许让他去犯些错。他如果错过了哀家会对他更有信心因为他以后一定会洁身自爱。错由别人来提醒并不足够要自己知道才有用。犯错之后下次是否重蹈覆辙已经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种际遇。”


    虽然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胤犯下的若是无关痛痒的错那就由他去!可他做下的竟是这般无耻下流的混账事朕颜面何存?朕何以立足于天地间?朕如何面对泉下有知的列祖列宗!


    即使已经夺去了德妃掌管后宫的权力即使已经处死了涉嫌的御医但是杀不尽已经知晓的后宫之人更无法堵住宫外议论纷纷的悠悠之口。胤这个曾经令他骄傲和自豪的儿子现在却变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说什么瑕不掩瑜说什么斋心涤虑说什么静影沉璧他根本就淡泊不起来也漠视不起来!


    可是胤毕竟是国之储君稍有异动其他那些成年的阿哥必然是争位之心一触即而且一隅动则牵全盘恐会招致灭国之灾。


    早立储君以固国本康熙原本是为了杜绝奸人窥伺觊觎之


    毕竟有先人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摆在那里。曾祖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继承人曾祖努尔哈赤死后由八旗旗主公推新汗而祖父皇太极死后由实力较强的诸王、大臣议立新君。由此引起争位事件几乎兵戎相见。


    而且这与皇权和旗权之间的矛盾有着很大的关系。先帝病逝前曾想不遵祖制但最终与太皇太后、诸王、大臣商量的结果是由当时的皇三子玄烨也就是现在的康熙来继承皇位四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辅政从而使皇权与旗权取得了折衷。身为皇帝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擒住鳌拜之后辅政大臣里只剩下一个老迈而且忠心耿耿的索尼由此康熙便着手开始削弱旗权。


    由于先帝崇尚汉学所以康熙自己本身也欣然地学习并接受了汉族儒家经典。熟读诸子百家注下的经史子集康熙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巩固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而随后生“三藩”之乱伪“朱三太子”蛊惑民心煽动叛乱使康熙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太子”的威力之大。他一边命人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也立下储君为身后预作准备以壮军威、定民心。


    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想到这个唯一的嫡子刚一降生便尝失母之痛孩提时常常孤犊触乳哀伤不已。虽然自己格外重视他虽然自己身为皇帝富有四海却无法以一人之力给予胤严父和慈母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爱……


    也许胤这次犯错是一种孤形吊影的无奈;也许是有人诱惑了他或是在他耳边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毕竟他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就算曾经误入歧途闭门思过后他一定会幡然醒悟重回正轨。睡醒之后去昌平的巩华城对她说说温柔地话吧。这些年除了腊月二十九以外他再也没有像从前那般疯狂地抚着她的梓宫思念着哀悼着。她走的时候只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儿子和痛失爱妻的丈夫。康熙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他亲自将梓宫送往昌平的巩华城从六月到十二月每隔七日他就要去巩华城一次;到了第二年每隔十四日他就要去巩华城对着亡妻说说心中的苦闷;第三年三藩之乱渐平被战火蹂躏的伤痕累累的大清百废待兴踌躇时受阻时虽然忍耐康熙依旧每个月都去巩华城再看看已经安睡了三年的亡妻。


    康熙的心里说着这样的借口因为他头下的温暖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困意。没过多久他便陷入到完全黑暗的睡梦之中。


    “接下来……”


    我看着康熙纾解开眉头的睡颜自言自语地说。


    这章有点长……


    下一更要凌晨了……越到收尾越觉得抓耳挠腮……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