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小离家
3个月前 作者: 御剑听风
更新时间:2013-08-06
一片山势险峻的大山之中,藏着大大小小数千个村落。村落有大有小,互相之间,隔着一片片老林。其中一个中型村落中,一片空地上,一个少年,手持一杆比他还要高出许多的大铁戟,正在一板一眼的演炼戟法。
这少年,便是刘云,十七岁,长相斯文,没有一身鼓起的肌肉,更像一个书生。出生在一个大山环绕,以打猎和种田为生的小村子里。山里人崇尚武力,也崇拜力者,而他,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能成为力者的少年。好在山里人善良,也没人看不起他,倒也让他有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不过,在这个力者纵横,仙者当道的世界,在这个战乱多发的国度,十七岁,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当然,好与坏,风云一生,或者平庸一世,乃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魂不得回归故里,在这一年,都将注定。
十七岁,是每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所有大庸王国的人,都要前往军中,检测灵根,有灵根,可以习仙法,在军中,做一个精锐。
当然,没有灵根,也要参军,做一个普通的军士。
在这个仙者横行的世界,每一战,都有修者参战,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普通的军士,更多的,是炮灰。
大庸王朝,这是一个耻辱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一个战败了,被战胜国奴役的国家,大庸,也是战胜国大乾帝国赐下的名字。
当然,每一个大庸王朝的人,从开始的被迫接受,到后来的认可,几百年下来,现在,已经没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带着耻辱了。反而,如今,所有大庸王朝的人,都以这个名字为荣。
因为大庸王朝,出了一个名扬大乾的牛人――罗振宇,那个率领麾下军团,以一国之力,硬抗周边诸国,打得大庸王朝周边邻国失声的军神。
有他的存在,大庸王朝,在大乾帝国所有属国中,地位反而不低,大庸大乾,名义上,是属国关系,实际上,更像是同盟关系。
大庸王朝国主一脉也明白,他们,依旧没有战胜大乾的实力,而且,他们也不再想着反抗了。
就算他们推翻了大乾帝国,国力必然也会极大衰弱,依旧会被其它王朝吞了。状况,反倒更不如现在。
这,也是一个被长期奴役的民族的悲哀。
只是如今,原本富庶的大庸王朝,却是四面皆敌,峰烟四起。国力每况愈下,长期的战乱,国中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内外交困。
好在大庸王朝有个罗振宇,倒也可以保得一方平安。
每一个大庸王朝的子民,都将罗振宇将军,当成神明。
每一个大庸王朝的少年,都在做着一个梦――成为罗振宇将军麾下一员,成为这支有铁军之称的军团的一员。
刘云,也不例外。
十月下旬,大庸王朝疆内,庄稼,基本都已入仓。
大庸王朝将新兵入伍的时间,定在十一月上旬的第一天,而全国范围内的灵根检查,在十月下旬最后一天进行。
所有十七岁的少年,有上等灵根的,都会被王朝内的修者门派接纳,成为修者。下等灵根的,少部分人,会成为仙者门派的外门弟子,为那些内门弟子服务,倒也一生衣食无忧。
但更多的人,却会被送往军队,当成精英培养。(..info无弹窗广告)至于那些没有灵根的,却只能入伍,成为一名普通的将士,征战杀场。这些人,至少有一半,埋骨荒野,孤坟一堆,枯骨一具。
好在大庸王朝,每个人,只有十年的兵役,十年后,是去是留,一切随己。
十月二十七大清早,刘云便背着母亲打好的包裹,来到了村里的演武场。说是演武场,实际上也就是村里留出的一块大点的空地而已,平时作为村中男丁进行日常训练的场所。
刘云背着包裹,仿佛能够闻到母亲滴落的泪的咸味。也是,这一去,至少十年,母子不得相见,甚至这一生,都难得再见一面了。
相较往日,今日的演武场,人更多了,但却少了几分热情,多了几分离愁。
刘广林陪着刘云走到场中,心里暗叹一声,脸上扯了扯,算是笑了笑,只是这笑,多了几分苦涩。拍了拍刘云肩膀,自顾自道:“小云啊,去了,不管是做精英,还是做普通士兵,都不要给咱大庸国丢脸。”声音却有些发颤。
刘云点了点头,强忍着泪水。毕竟只是十七岁的孩子,心里又能藏多少事。
又走了两步,刘广林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轻声道:“凡事多留个心眼,别太楞,记得,人,活着,才重要。”
刘云略微有些诧异,抬头看向父亲。确见父亲眼神坚毅,满脸严肃。
刘云轻轻点了点头,一双眼,却是坚定的看向正南方。那里,几千里外,便是有铁军之称的铁狮军团――罗振宇将军的军团所在。
刘广林看儿子这神情,心中叹了声,知道他这话,刘云是没听进去了。
又走了几步,眼看就要进场了,刘广林想了想,又道:“如果测出能够成为力士,做了精英,也就不说了。如果是一名普通将士,切记,沙场冲锋,留三分余地。”
刘云想了想,认真的点了点头。父亲在军中十五年,全在战场上,如今五十的人了,就他一个独子,他也不想老人担心。再说,他也认可父亲那句:“人,活着才重要。”
刘广林还待再多交待两句,却见老村长杨虎已经走了过来,便不多说了。对这位村长,刘广林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敬畏的。老村长在军中,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有苍虎之称,也算是小有名气,一身功夫,就算再来他十个,也不是老村长的对手。村子里人,大多都是老人手把手教出来的。
只是后来负伤,无法再战,才退了下来。
老村长伛偻着身子,缓缓走到演武场。抬眼看了看场中依依话别的众少年,淡淡道了声:“好了,都过来吧。”声音不大,但场中每个人,却能清晰的听到。
刘广林对刘云点了点头,道:“去吧,记得活着回来。”
刘云鼻头没来由的一酸,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索性便向着演武场正中走了过去。
演武场正中,已经有十几个和刘云一般大的少年了,只是从小玩闹到大的少年,今日里,却多了几分沉闷,连互相打个招呼的心情都没了。
杨虎看了看场中这十几个少年,淡笑一声,道:“好了,都是年轻人,别一个个跟老头子似的,闷里闷气的,没个朝气。见到我这老头子,连个好都不问。”
经他这一说,场中原本冷冷清清的气氛,反倒多了几分活跃,十几个少年,一时间,有叫“杨爷爷”的,有喊“杨爷爷好”的,气氛倒是多了几分活跃。
杨虎乐呵呵道:“嗯,这才像话嘛!嗯,没问题的话,我们就出发了。提前去,杨爷爷带你们去北牢城玩玩。嗯,我掏腰包。”
一群少年,也是正值年少活泼的年纪,心里不装事,听到有得玩,反倒乐呵起来了,齐声叫好,把这离愁,冲淡了好多。
杨虎抬头,对着场中送子的家长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转身便向着村外走去。
一帮少年,马上跟了上去,队伍中,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却是在讨论着城里怎么玩的事。毕竟,他们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去城里。
一行人出了村,越行越远,刘云回头,却见村口,不知道什么时候,站着二三十人,却是他们这十几人的家人。
刘云母亲,看着儿子越行越远,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刘广林,也是眼框发红,但好歹忍住了泪。
刘云看着人群中的父母,鼻头一酸,泪水滑落。
风中,几滴清泪,几多离愁。
ps:今天有人和御剑反映,说是御剑的书,章节字数太少,三两分钟就读完了。御剑被说得一愣一愣的,去看了下其他作者的书,发现果然,不如人家字数多,最多居然能差到一千字,这个御剑有点伤,以后御剑会改进的,争取让看御剑的书的读者,能够看个过瘾。后面的章节,御剑也会合一合,让字数保持在三千字以上同,尽量达到三千三到三千五,但是这一章,呵呵,御剑看了看,还是算了,不和其它章节合了,实在是没办法合,合了反而不沦不类,倒胃口,各位看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