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追忆
3个月前 作者: 皇衣
第三章:追忆
欧阳若欣两眼无神,瘫倒在地上。
当“唐朝”刚要把火焰往欧阳若欣丢去时,胸口初的玉佛剧烈颤抖,发出一道道柔和的金光,把唐朝包裹起来,飘渺,庄严的大悲金刚伏魔咒从玉佛中传出,飘到很远,让方圆几里外的人都感到一片宁静祥和。
玉佛上浮现出一个玄妙的法阵,条条纹路浮现在玉佛上,“啪”的一声,玉佛表面的一层玉脱落下来,散落地上,组成一个奇怪的阵法,赫然是修真界最强的伏魔阵法——九天十地伏魔阵,“唐朝”手上的森白火焰忽闪忽闪,“噗”的一下,消失不见。
一个“卍”字浮现唐朝头上。灼灼生辉,唐朝身周黑雾层层消散,七窍中流出暗红色的黑血。
金光如同道道纤细蚕丝,缠绕在唐朝四肢,眨眼间,就变成一个金色的茧蛹。
“唐朝”终于抵抗不住这庄严肃穆的梵音,身体一下子倒在地上,张嘴喷出一口黑血,黑色烟雾从七窍中溢出,盘旋在唐朝上丹泥丸穴,唐朝脸上黑气缭绕,狰狞可怖。
“德法!为何……五百多年,你还不放过本座,本座……”唐朝嘴里的鲜血不断流出,惨叫一声:“啊……”
随着一声惨叫,唐朝脸上的黑气逐渐消散,佛光也慢慢退到玉佛中。
而唐朝脸上一会宝相庄严一会凶神恶煞,身体的骨结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唐朝身上的肥肉也一会膨胀一会收缩,不知是福是祸矣。
等到唐朝再次恢复平静时,欧阳若欣才反应过来,慢慢挪到唐朝身前,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唐朝,见唐朝没反应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害怕的拍了拍耸立的胸脯。(..info)
欧阳若欣刚才吓死了,实质性的杀气让她生不出反抗之心,连一小步都挪动不了,只能看着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她永远不想经历第二次。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欧阳若欣见唐朝一动不动,起了恻隐之心,掏出手机,拨通了120急救热线。随后静静地坐在一旁等着救护车的到来。
四川望月峰,像是一座静静矗立的宝塔,通翠的山体让人感到它的不凡。山巅之上,若隐若现,似有两道修长身影,长衣飘飘,似于谪仙,飘渺出尘。
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仙风道骨的老者。
左边那个,身着金边玄衣,蚕丝袖口,丝绸布料,无处不透漏着雍容华贵,头戴冠帽,手持拂尘,两道长长的眉毛垂到胸前,随着微风左右摇摆。
右面那个,像一个笑脸弥勒,慈眉善目,微微带笑,身穿一件土黄色袈裟,可是,一点也不显老旧,倒有一副珠光宝气的韵味。
徳海眺望远方,凝起的眉毛证明他内心十分烦躁,“道长,你发现了吗?强大的魔煞力!”
九灵捻须远眺,开口道:“嗯,大师,应该是北冥邪!”
“唉……你我二人已经尽力了,日后修真界又不太平了。”徳海叹了一口气,要是当初把那小子收为徒弟,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一切难道天注定?
九灵听出徳海话里有话,开口问道:“嗯?大师,莫非……”
徳海解释道:“老衲不才,会一点“宿命通”的皮毛,查此子今生前世,但……都如同迷雾一般,不过……不管是前生还是今世的迷雾中都散发七彩祥光,但是还有黑气缭绕,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九灵老道知道德海大师的宿命通几年前已经大圆满了,所以一点也不怀疑德海说的话。
九灵疑惑的看着徳海,“那,大师,我们……”
“我们无需多做,只要静观其变方可。想当初,也不知道我们做的是对是错。”
“唉!结果自由天注定,想必结果早就有答案了,此子日后必在你我二人之上啊!!”九灵微微叹气,目光深邃,似穿过时空回到了22年前.。
二十二年前,嵩山少林寺。
黄昏日下,一僧一道静坐在一樽石桌前。两人连连落子,没有丝毫停顿,但是,如果你仔细听你就会发现,老道落子铿锵有力,而那老和尚落子彳亍不定。
“吧嗒!”
老道,身着金边玄衣,鹤发童颜,留八寸髯须,仙风道骨的飘渺气质显露无疑,只见他嘴角带笑,捋着八寸髯须,对坐在棋盘另一面的老和尚说道:“大师,你又输了!”
老和尚慈眉善目,白眉及胸,头顶十个戒疤,俨然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只见他微微摇头,沉默不语,两道似雪白眉颦起,满面的忧色。
九灵见他沉默不语,眉毛深皱,不解得开口道,“大师,怎么见你最近心神不宁啊?莫非……大师你快要突破了?”九灵说到这,眼中精光一闪,紧张的盯着德海!。
德海苦笑一声,摆了摆手,长叹了一口气,“想要修成正果,何谈容易,岂是我等资质平庸之人可以悟透,不提也罢,最近我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发生。”
“哦?还有这等事?”九灵的眉毛也深皱了起来。
“对,我也甚是奇怪,总……这是怎么回事?”德海还没有说完话,就惊的一声尖叫,原来慈眉善目的表情被惊恐所取代。
“这……这是怎么回事,真气怎么不受控制了!”仙风道骨的九灵老道也惊慌失措的窜了起来。
这时,神州大陆都被惊动了,天地灵气竟然不受控制了!向东方涌动!这是何等大事!简直要命啊!!
你想想,修行之人没有不下百岁的,皆为不死之躯,为何不死,全凭先天之气温养,要是把你的能量都抽了出来,那就会变成一堆尸骸啊!
“道长,快,菩提树!!”德海眉毛一挑,眼睛一转,看到了那棵护院菩提,撒丫子就冲了过去,一下子窜了上去。
九灵老道也不甘示弱,三步并做两步,也“嗖”的窜了上去。
这棵菩提树据说是梁武帝时的智药三藏从天竺带来的,赐给当时他的弟子,普法,也就是现代嵩山佛门师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菩提树又名觉悟树、智慧树,拥有大彻大悟的能力,更何况已经活一千多年,佛门弟子往往在菩提下悟道,中有所成,没想到,今日,救了两人一命。
菩提树散发出绿色光晕,庄严肃穆,待到体内元气不再流失,两人才松了口气。
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因古代神话传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而得名。
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可是,以前香火缭绕的青城山现在门可罗雀,连一个道士也没有,因为所有道士都躲到了素有仙人洞府的九老洞。
九老洞位于九老峰下,下临黑龙潭,洞口呈“人”字形,全长约一千五百米,高约四米,是峨眉山最大的天然溶洞。全称九老仙人洞,传说它是仙人聚会的洞府,许多神仙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又说这里是道教财神赵公明修炼洞府,里面有一张石床,相传为赵公明当年用过遗物。
一个身着华贵道袍的老者,眼帘低垂,似闭似睁,如同一尊雕像般盘坐石床之上,正是青城掌门,道元子。
道元子嘴唇微动,开口说道:“玄云。”
“师傅,徒儿在此!”一个二十多岁气宇轩昂的灰衣青年打了个稽首,恭敬地立在那里。
道元子双目缓缓睁开,眼神所过之处有如被实质性的尖刀扫过一般,坚硬的钟乳石墙壁上噗噗的往下掉着灰尘。
道元子长长舒了一口气,神光内敛,眼神变得浑浊,“徒儿,此次惊变,必为异像,等这次危机消失后,你带领,随风,随海,随鸣,前去查明真相。”
“是,师傅!”灰衣青年依然恭敬的立在那里。
“玄云,你去把清真师太找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是,师傅!”灰衣青年再次打了一个稽首,弯着腰退下。
道元子见到他这个样子,眉毛轻皱,呢喃道:“玄云啊!玄云!若我寻道离去,你又怎能掌管大局啊!”
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