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指南弟子

3个月前 作者: 青玉案上泥丸
    李玄没有想到一见面陈希烈就那么直接地问他关于人员安排的问题。(..info好看的小说)可见陈阁老对于夺李林甫的大权已经有些急不可奈了。李玄当即便从袖中抽出一张名单递给陈希烈恭谨地道:


    “恩师请看这是我剑南指道院今科中举的名录共有三十二人。玄以为这批新进的进士当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当今朝政表面上看来波澜不惊实则李相年迈多病边帅擅权的时代就要到来。若不趁早下手唯恐天下大乱再做处置就来不及了!”


    李玄这话正合陈希烈的口胃。他捻须笑道:“想不到子明年纪虽轻却有如些远见不容易啊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玄连忙答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玄虽年未及冠然却不敢不先天下之忧而忧!”


    “好个先天下之忧而忧老夫真的没有看错人啊!”陈希烈越觉得这个剑南李玄实在是了不起。当今天宝盛世有谁能够有些远见真不愧是人中之龙。


    李玄又道:“玄斗胆为恩师献上一策若恩师能够肯则我大唐幸甚矣!”


    陈希烈好奇地看着他口中轻轻的噢了一声一时之间他还没有摸清李玄所求者究竟为何?


    “这指南道院的三十余名进士其中鲜于瑾瑜可于户部供职。他生于鲜于世家素知商贾钱粮之道可委以户部主事专管商务贸易之事。其余人等请分派至各节度使以书记、长史、参军等职委之这些人便是恩相安插至边镇的眼线。由此可将边镇之事尽皆掌握在朝廷手中!”


    李玄的这个建议其实也是非常简单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当然熟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眼下他以非常手段进了庙堂但如何控制大唐的军权可不是光凭他一个人便能办到的如果将指南道院的新科进士们合理合法地字插到各大“军区”那么将来一旦边事顿起至少也好有人早些通风报信不至于手忙脚乱。临时应付。


    再说这些年轻人出塞地出塞戍边的戍边将来能磨练出几个将才来也未可知。


    李玄这个建议实在是非常大胆陈希烈虽有培植势力之心。但却没能想到过如此大胆的办法。不由得沉吟起来。


    “恩相眼下你身为大唐左相又兼着兵部尚书之职权力在手在边军中安插些文职人员本是份内之事就是李林甫。也恐怕就不出什么来。你就不如将我指南道院的人尽数要去兵部再以其它名目分给各镇节度眼下。就是安禄山也不敢拒收朝廷派来地文职官员吧?”


    李玄看着陈希烈加重语气道。


    “你可知边镇节度使本身便有荐才之权。一般而言向参军长史之类的文官既可由朝廷任命也可由边将自荐。报上兵部备案。老夫主掌兵部以来。从来没有在用人上驳过边镇节度使的面子如果贸然分派几个文职下去。要是边将不收岂不是失了朝廷的面子此时还须有圣上出面才能够顺水推舟啊。”陈希烈虽然也为李玄这个建议心动但他毕竟老好先生做了多年一时之间还拿出不什么魄力来。


    “若是李林甫李相出面边镇节度们敢推辞嘛?”李玄问道。


    “这……这李林甫有积年之威边将一般而言当不敢轻易冒犯!”陈希烈道。


    “那恩师何不跟李林甫做个交换请他在你的任命上签字嘛!”李玄提醒道。


    陈希烈忽地明白过来不由连连点头。笑着道:“看来你对老夫的心思摸得很透啊。哈哈哈……”


    李玄忙道:“晚生哪敢胡乱揣摸恩师只是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恩师尽管放心我这道院里出来的生员自然是听我的!听我地也就是听恩师的只要把他们到边塞那么恩师的兵部尚书则可以渐渐地掌握边镇的实情到时兵部的文书那些个边将们就不敢视若无睹了。”


    陈希烈道:“李林甫提出了大唐兵制之变革方案要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老夫不敢赞同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怕边军势大胡将骄横弄得不好就成了乱唐地祸根啊!”


    李玄道:“府兵确实不堪大用只有募兵才能炼出精兵强将这是大势所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开元天宝以来连后征战胜负各见。府兵为民间所抽无战则为农有事则为兵。夫兵者须日日操练才能胜任大战之需所以募兵制也是大唐开国之今必然要行的一步李林甫所提之方案其实也并非不妥只是若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则边兵一反我大唐何来精兵强将以应之?不如就此做个交换为好。”


    陈希烈见李玄侃侃而言字字句句都好似看到了历史未来一般真是好奇得无以复加这孩子今年才二十岁怎么眼光如此深远说出来的竟是老成谋国之言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


    其实李玄心里跟明镜似的天宝十年的南诏战争就损耗了大唐三分之一的国力其后地高仙芝大败于怛罗斯安禄山大败于契丹再加上第二次南诏之战再次大败大唐的国力几乎损耗殆尽。这时只要有一个边将扯旗造反大唐都无法应付所以最终当安禄山兵起幽燕一路横扫大唐竟然无兵可挡。


    眼下只是天宝八载早早地防患于未然当然是最佳良策。李玄想到的便是在各边镇节度使那里悄悄地安插上自己的人马这也算是一个长远地“无间道”吧。


    这个想法跟陈希烈一拍即合。这老头儿高兴地胡子都吹了起来拊掌大笑道:“李玄啊李玄叫老夫怎么说你好呢?老夫眼下正跟李林甫叫板呢如此一来就拿这用人之道跟这老儿换上一换我总要将这兵部实权慢慢地握在手中难道还怕那些胡人蕃将不成?”


    李玄忙点头道:“恩师既然如此爽应那么李玄这三十来号人就交给恩师了!虽然出塞是苦了点但我道院子弟必能不教恩师失望!”


    “好一言为定!”陈希烈高兴地大笑起来。


    妙常在一旁听得如坠五里雾中。她一个出家修真之人对边事向来不胜关心大唐煌煌盛世难道还怕那些胡人嘛小姑娘家的心事便是为自己择一个如意郎君眼见爷爷对李玄大加赞赏不由得也是喜不自胜。看来李郎真是个以天下为已任的好男儿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将来封侯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吧。想到这里小嘴儿不由得轻了开来一张俏脸之上悄悄地绽开了花朵眉眼之间尽显温柔之色。


    李玄偷眼看去见妙常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一下子头又大起来。刚才说些国事倒还没什么要是这老相爷说起家事硬要将妙常许配给自己却是如何是好?


    美人是要娶的但自己早已定下亲事而且还有鲜于大小姐也算是自己的人这妙常身为宰相之孙女这位置如何摆平倒教他好生难处。眼下他只希望老相爷莫提此事等到他想好了该怎么应付再来考虑这事为好。


    “子明啊你今年二十了吧?”陈希烈喝了口茶笑咪咪地问李玄道。


    咳不想来的还偏偏要来。李玄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心里七上八下地不知如何才好口中期期艾艾地道:“嗯今年二十了不过李玄自小父母双亡自己究竟有多大却是记不清了?”


    “啊?竟有此事?不过这也没什么甘露十二为宰相少年英才向不以年岁而论向老夫虚度光阴几十载倒也没有什么建树不能跟你们年轻人比啊。”


    陈希烈感叹唏吁起来李玄心中暗道你就感慨吧千万不要说出提亲之事我跟你孙女早就琴瑟相谐了嫁不嫁都无所谓啊。


    妙常在一边白了李玄一眼心说你鬼鬼崇崇地样子是怕我爷爷向你提亲吧哼看我如何收拾你!


    “子明啊你将那三十名指南弟子分兵部那你自己呢想到何处为官啊?”陈希烈猛然想起这李玄自己的位置还没有落实呢便开口问道。他心想这李玄若想在朝中立足自己到是可以为他谋个好位置至少是要个举足轻重地位置而不是像集贤院待诏这样的虚名。


    “这个晚生虽有所想但恐怕此事还得由圣上亲点吧。”李玄微笑着道。


    陈希烈知道明日皇上要召见李玄其间或许就会将李玄安置在某个位置上毕竟能够由皇上亲自召见的进士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确实也是凤毛麟角。更何况这李玄日前大闹朝堂明日的召见虽说是以琵琶之技侍驾但任谁都明白李玄能做个什么官就看明天皇上的心情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