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乡试!
3个月前 作者: 我是奸商
接下来的日子杜义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面温书学习了倒不是害怕纪雅雯而是因为乡试马上就要来临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道理谁都知道这个时候温习功课自然是应该的更何况老舅爷还给出了一些练习的题目。
乡试丝毫不估计人们的心情无论是期盼着大展身手也好还是如同杜义这样忐忑不安的也好乡试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只是一天天的来临。
这天杜义正在努力的将自己所能够想到的一些内容往自己的脑子里面灌输好在记忆力还算是可以否则的话还真是有些头疼古人最推崇的就是博闻所以说多读点书总是没有坏处的说不定到时候旁征博引的还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呢。
八月七日这天杜义正在书房里面读书却听到房门外忽然间有人说道:
“少爷苏州那边来人了。”
苏州来人了?难道说是倩娘他们?想到这里杜义不由急忙放下了手中的书随着王府的老管家到前面一看却是一个身着青衫的青年面容十分的清俊而且十分的面熟。
不等杜义开口那个人却先拱手说道:
“王庆辉见过东家!”
杜义被王庆辉这样自我介绍一样的见礼也给提醒了不由的开口说道:“
“义昂。真是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你!”
说真地要不是王庆辉自我介绍的话杜义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想不起来这位到底是谁现在的王庆辉一身青色长衫一块四方巾很是有些浊世公子的意味。哪里还有当年王三儿的一点影子啊看地出来他跟明玉两人个人的生活很不错。
“这次义昂来京师也是为了乡试的事情吧?”
杜义看到了王庆辉身上地儒衫。再加上现在的时间不由的开口问道。
王庆辉却摇了摇头回答说道:
“本来应该早就来苏州的可惜的是有些事情耽搁了一直到前不久我带着晚娘才到了苏州谁知道却知道东翁已经到应天参加乡试了正好晚娘也有几个知己的姐妹在这里而且家中几位夫人也有口信。所以我就假公济私跑这么一趟了。”
听到这个杜义也不由的笑了笑。看样子这个王庆辉是真地不打算再考了所以他也就不再说这些了岔开话题说道:
“这次也用不了多久秋闱完了之后我也要回苏州去京城这边虽然好不过我还是不放心家那边地事情。”
听到杜义说这个王庆辉也连忙从背后拿出来一个蓝花的小包袱说道:
“这是这次来的时候两位夫人特意叮嘱我给东翁带过来的。”
杜义点了点头说道:
“等下我让管家给你们安排客房。”
王庆辉自然也知道现在正值秋闱前期。时间很重要所以也就没有再多打扰杜义聊了没有几句也就跟着管家去客房了。
客厅中只留下杜义一个人了打开包袱却是一件崭新的长袍。正是这个季节穿着的衣物。上面的针脚密密麻麻的杜义不由的叹口气抬手抚摸着那件衣服。一看这就是倩娘和雪瑶地手艺一股暖洋洋的感动在杜义的心中流淌着。
两天转眼就过去了八月九日到了杜义身上穿着家中亲人新作的儒衫拿着已经准备好的了地“战斗箱”这个箱子里面有考试要用到地文具还有就是吃的糕点!
乡试地地方是南京的贡院也就是后世有名的江南贡院其实距离杜义上次所去的画舫并没有多远正所谓有文人的地方就有风流才子和佳人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最为奢华的秦淮河就在贡院的不远处。
一大早的徐军就已经上门了连带着王庆辉还有王府上的几个下人杜义的陪考团规模虽然说不上大可是却也不少了有王府的马车在一路上十分的畅通更何况从王府到贡院也并没有多远的距离。
下了马车杜义看到了贡院虽然说到京师有些日子了可是这贡院却还是第一次看到虽然来过这里不过都光顾着观光秦淮了。这个时候的江南贡院远远没有后世的恢弘门口也只是一个两层高的门楼楼上那层四面全是窗户从楼上可以全览贡院。
有许多考生都已经来到了明朝这个时候的乡试并不只是一般的科举生员可以参加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也需要参加乡试然后才能够做官所以说考生并不少。
杜义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由想起来自己当年参加高考时候的情景那个时候跟现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忽然间杜义感觉眼前闪过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再回头的时候却已经找不到那个人了心里面不由感到有些疑惑难道说是自己看错了?
这边杜义停了下来徐军开口问道:
“怎么了?”
杜义皱着眉头打量着四周的人群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我好像看到黄琦仁了。(..info好看的小说)”
徐军不由动容
“黄家的那个小子?他怎么还敢在这里出现呢?”杜义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
“不太清楚刚才人影一闪我似乎是看到他了。”
徐军听到这个。不由安慰杜义说道:
“他现在还是我们锦衣卫的通缉犯呢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肯定是看错了放心吧我在这里出不了事情!”
听到徐军说这个杜义想象也是这个道理。毕竟锦衣卫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黄琦仁被人救走了想来这个时候也不敢在这里出现。
其实贡院的地方并不算是很大。杜义一直以为贡院只不过是因为乍一听有千多间甚至是万多间地号房所以给人的感觉十分的震撼可是当他走了进去却是真的感到震撼。真正的身临其境跟自己随着导游参观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说他来过江南贡院可是和这个时候的比起来也是另外一种情景了这里有衣着鲜亮地可是也有面容憔悴。儒衫白上面甚至有层层补丁的。这些都是大明朝的读书人千姿百态可是个人地目的却都是一样的。
正对着大门的就是致公堂排着队随着人群一个个的往里面走到里面找到自己的名字签个到随后拿上密封着的考卷题目继续跟随着人群往里面走。
每排号房都取《千字文》中一个字作为名称每一排大概有十多个号房。巷口有栅栏门而巷尾就是厕所了。
拎着手中地篮子走进了号房面前是一宽一窄两块板子这就是他写字和坐着地地方了而两块板子凑凑也勉强能够算是一张床。供晚上睡觉的时候用。
钻进了号房。将里面积累下来的尘土和污秽都清理了出去将带来的东西摆放好。杜义这才喘着气坐了下来这里将会是他一个临时的家考试总共分三场一场三天就杜义以前的小身板能不能挨下来还真是一个问题其实说起来这个科举考试也是一个体力活儿。
“封号!”
外面传来一阵长悠悠的高喊声随着这声喊声又传来了一阵钟鸣这就算是正式开考了。
一阵铁链的拖动声随后小巷门口的栅栏门就被铁链给锁上了将小门锁上了之后那些监考地兵丁就站在了门口开始执勤。
而这个时候从贡院门楼上也传来了一阵吆喝声: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听到这个杜义不由的笑了一下这个口号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就是士兵在摇旗呐喊具体的起源无法追溯了其目的也不过是告诫那些学生平日里要多行善事否则地在考场地时候必遭报应。
要知道在这考场之间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一样的待遇无论你家财过万贯或者是家徒四壁都是一样地在号房里面但凡是有一个失火之类的谁也受不了。
打开了竹筒从里面掏出了考题一眼杜义不由的喜上眉头八股文虽然说要求十分的多可是对于杜义来说这题目却很恰当原因很简单以前做过!
不过杜义却并没有急于动手要知道科举考试跟高考可不一样一个是一天三科一个是三天一科光是时间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篇文章自然是要再三的推敲虽然杜义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文采可是经过了老舅爷点拨的想来也不会查到哪里去现在无非就是稍加润色罢了。
方寸空间不知时间流失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杜义伸了伸有些酸痛的腰背看到号房外面已经是有些黑暗了从篮子中将蜡烛和火折子拿了出来点亮了蜡烛随后继续琢磨自己的卷子。
一天的时间杜义做了一篇半的八股文章还有一五言八韵诗。晚饭的时间到了带来的糕点在中午已经吃完了没有办法八月的应天虽然说已经不再是艳阳高照了可是气温依旧不低在这狭小的号房之中吃食根本就无法留多长的时间。
没有人照顾离开了倩娘离开了王府杜义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动手了风干的面条还有一些王府厨子精心准备的肉干从号房里面出来在号门正对的高墙上挂起随身带来的锅炉做饭原本几乎封闭的的号筒更加不通空气长巷简直成了火巷。
好在杜义并不是不通厨事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男人君子远庖厨并不适用在杜义的身上不过看那些别的秀才却都是衣服为难的样子从栅栏口兵士拿来的水桶中打上了水点上了火随后就是等着水开了。
白水煮面这是大多数人的食物当然了也有一些条件差的会吃一些其他的不过很显然杜义所在的这个号筒里面并没有那种家庭条件穷的看那些秀才一个个肥硕的身躯就可以知道秦淮河的姑娘并没有将他们身上的油脂留下多少。
白水煮面里面加上荷包蛋还有一些散碎的肉干这就是杜义的晚餐了至于其他人那些半生不熟或者干脆面条变成糨糊粥的食物杜义是没有多大的兴趣观察的。
吃过饭之后点上蜡烛继续没有完成的文章可是号筒里面却已经有阵阵的鼾声了。考场里面时不时兵士们就会大声呼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惊醒话语。
没有了手表也不知道几点了揉了揉有些干的眼睛杜义吹灭了蜡烛也在那混合着各种气味和声音的环境中缓缓睡去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却是一个十分折磨人的天气太阳出奇的毒辣外面是烈日直射下面却是憋闷的号房如此严酷的考试环境已经将读书人最具有代表性的斯文礼仪全都磨灭了在这个跳龙门的关键时刻礼义廉耻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读书人的矜持和风度在这个时候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平时恨不得穿金戴银的富家子弟现在一个个也都打着赤膊甚至有一个胖子已经赤条条的一丝不挂。
时不时还有人在摇头晃脑的看着自己的文章也有人来回小步的走动白白的肥肉上面都还有汗珠的模样这一刻整个号房里面还市井小巷都还不如。
两天的时间三篇八股文一诗杜义已经将自己的文章内容写完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并不允许提前交卷所以说杜义也只能够在这里继续忍受着。
号筒里面时不时会响起一声清脆的响声肉打肉听到这个杜义不由的皱了下眉头这是号筒头间号房里面的胖子又在拍大腿了时不时还会出“这榜必中”的豪言壮语。
时间就在杜义的极度憋闷中度过夜色也再度笼罩了这个大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声惊呼却划破了夜空中的寂静
“走水了!号房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