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十童子票

3个月前 作者: 滚木擂石
    ……


    小朱微笑不是被郑三俊故作严肃的表情逗乐的而是他忽然现了一个东、西方的不同之处。


    在如何送礼的问题上其实法国人一直做得不错毕竟是浪漫的艺术国度嘛法国人是最早的成功以敬献祥瑞为名被中国皇帝所熟知的欧洲人。像当初赠送给成化皇帝的玻璃制法国波尔多红酒杯、以及赠送给万历皇帝的钢琴其中都透着异常精巧的构思。


    因此说在本次狂欢节日法国大使公开要给天子送终(钟)一事恰恰显示了法国人的乖巧知道你们中国人讲究谐音避讳这不特意挑一个好时候给你们送来多好呀!


    这里就展现了东、西方“人文理念”上的不同。西方人在告诉你一个坏消息的同时一定会找一个好消息给你备着因为希望与痛苦并存才是生活的美好与充实。


    东方人则不同什么青春永驻、寿比南山、再不就万事如意、白头偕老瞧见没有要好就必须永远好下去没有烦恼才是快乐之本。


    从当事人的立场出以旁观者的角度结束这种自我内省的感觉是异常奇妙而且艰难的小朱能随时领略到这些只能说他真是一个幸运儿。


    “郑先生”(臣在)“朕经常听那些内臣们讲一些民间的趣事通常来说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那黯庶民有的我皇家亦有。”


    “呃这个嘛!”


    郑三俊踯躅着没往下接话因为这个话题很难揣度在没明白皇帝心思之前最好耐心等待。好在小朱并没有太卖关子:


    “可要是仔细想的话我中华儿女更喜欢报喜不报忧这话可对?”


    “?到也是!”


    “嗡。”


    一旁的分议群臣都吃惊的哄了一声他们没想到郑三俊居然这么愚钝这话皇上虽然说得比较轻松但当臣子的却绝不可这么回答。因为如果上纲上线这就是欺君之罪了。大家都很吃惊的看着次辅大人。


    但郑三俊也是没法子眼前的天子属于跳跃性思维这点大家都清楚像熊文灿、卢象升、杨嗣昌、洪承畴这几位都可以轻松的跟上皇帝思路但郑三俊更偏于保守所以他只能顺着来。更何况报喜不报忧向来是中国人的可爱缺点因此他不可能也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驳天子的威严。


    眼见郑三俊虽说被大家看得满脸通红却还算君子坦荡小朱微笑着点了点头鼓励老先生继续说下去。


    “皇上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总是方家之道。吾皇圣睿能探明民间细故真真黎民福祉!”


    “呵呵”小朱得意的同时也很欠揍的摆了摆手巨大而又破旧的袖口露出很多线头不仅邋遢还有点脏兮兮的。


    “朕的文学一般当年写经论时经常急切的寻人代笔。但奏章批阅却一定要亲自过目。怕得就是不能做到兼听则明。如今这个麦伊-尼斯莱能想到航海之钟来敬献无论其目的何在朕都可以笑纳。我还就不信了”这流氓说得忘形居然翘起大腿用手啪的拍了一下响倒不怎么响但无赖却是一定的了


    “我还就不信了他有几个胆子敢触这个霉头。所以说没事儿明个儿先生领着太子去查问一下吧。”


    “嗨伊!”郑三俊立刻九十度深鞠躬君臣这番对话如果经由生花妙笔来个润色加工将来在史书上绝对是佳话一篇:


    先西洋人不懂规矩送的礼物不合时宜;由此引了天子与贤臣之间的一番“对话”贤臣以“居安思危”劝谏天子要做到“兼听则明”;最后天子非但宽恕了西洋人的愚蠢还让这位大“贤臣”担负起教导太子的重任。这么一看不是千古佳话是什么?这正是郑三俊激动的直鞠躬的原因所在。


    尽管事实满拧!


    郑三俊分管对俄外交与商贸洽谈进而全面负责外交、通商事宜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贺逢圣掌六部、李邦华管吏治、杨嗣昌理新政、洪承畴治法务都是人尽其才尤其郑三俊的外交与商贸这两大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狡猾与厚黑同时也对政治技巧颇有要求如果让范进这样的宝贝去干外交和通商那非出事儿不可。郑三俊在这些方面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这次让他带着太子去见法国大使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先这证明太子之前分管的粮油畜牧的工作是可以打满分的。那么现在让太子继续跟进外交及通商事宜这依旧是多方位锻炼接班人的工程。


    其次郑三俊与梅家关系过近对俄贸易又是未来大通商时代中三大主线之一这样暴利的职位如果只是皇上默许那将来太子继位郑家、梅家将很难有太好的下场。现在太子奉国期间就让郑家、梅家与太子合作那么以郑三俊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就算退一万步他死活也不被太子认可总可以急流勇退以求自保吧。


    随时替手下干活的人想好退路才是上位者最应该做的否则都特么不是人。


    第三毕竟这里是中国毕竟中国人是讲究级别的法国大使确实算得上高干但总不能整天想起来要见皇上就让他见吧?更何况东、西方的差异之处很多这次送终(钟)被皇上哈哈一笑给让过去了下次太子大婚他老先生送一筐雪花梨或者一把杭州天堂伞那还了得。这次其实也定下了一个章程以后正常情况下出面接待国外使节的官员最高不能过次辅及国家副元(太子)。


    适当的降低某人的政治级别与待遇往往是在保护他这恰恰是中国人的游戏规则。


    总之吧外交通商且以战略眼光布局世界这仅仅是小朱及其第三届政府所要完成众多事项中的一项另外一个重中之重是国内的沿江六省“技术性分裂”的可怕现实。


    目前的平叛工作是一场来到悬崖边上的舞蹈之前花样再多编队、组字、倒计时但只要最后一步没迈好立刻万劫不复。


    现在南北对峙双方都拥有自己坚定的政治信仰北京方面始终认为这么大的国家当然需要少数领导多数但“领导”不意味被领导者的经济、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控制。相对意义上的广泛自由与平等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南京方面则始终认为正是因为国家太大人数过多所以必须从精神上控制所有的人都要服从既定不变的规则甚至连做梦都要符合潮流。否则会出乱子。


    一边是有限的民主和自由一方面是无限的统治与禁锢。两者都是信仰两者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政治理由。但终归是要分出胜负的。


    体制改革的抉择方式历来不外乎三种手段:军事、经济、政治。


    军事的副作用太大都是一奶同胞何必非要你死我活?更何况目前的军事实力对比上双方各有千秋。毕竟火器技术仍处于换代阶段当冷兵器的技战术水平达到时代的高峰时足以同火器部队分庭抗礼。左良玉麾下六大总兵金声桓的悍勇韬略绝对是当今翘楚再加上宋应星研升级的“连双马合抬弩”、丘慧荣强行自阎应元那里要来的“烟雾弹配方”以及当年杨嗣昌为了困毙李自成而大量修建的“铁线连环堡”都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而且这六大总兵同袍多年互相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是战争获胜的基本保障。


    在军事手段的代价太过沉重的前提之下就只能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别入手了。先说政治方面:


    “皇上开启供奉丙榜牵连广博加之目前仅在北海做试手究竟长效如何还是言之过早且目前战时如若沿江六省的匠户们蜂拥而出恐怕于民反倒不利。再则刑部卢象升亦曾说过如放任南人北逃恐其间者甚。”


    这段言是辅贺逢圣的意见这里面透露出几个信息:


    先丙榜的名字终于敲定了全称叫做:供奉吏选科。


    供奉这个词最早起于唐代那个“落花时节又逢君”所指的乐师李龟年就是一名供奉。而汉语的词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供奉、员外、鸿儒这些原本的官职名称到了如今的大明崇祯朝已经渐变成一种尊谓包括太医在内的纯技术人员被统称为供奉;有点家底却没有功名的人被敬一声员外;而鸿儒这个词则变化最大既可以看作是饱学人士也可以看作是不具备事权却拥有绝对影响力的政坛大佬毕竟鸿儒社的成员都是退休的内阁成员以及六部众卿。


    那么覆盖了全才科举、分科取材、国家选吏、工商皆本等一系列重要新政理想的丙榜科举其命名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只有切实的确定下丙榜的正式名称这项新制才算正式实施。至于先期在北海行省由李定国、堵胤锡来督办试行反倒不算什么了。当年山陕新制的试点运营孕育出关于新政的一切理论及新经济模式使得国家政治正式向着“为民置产;竖立士、农、工、商四大平等阶层”方向展。如今的在北海试行供奉科选将为国家提供一条技术选材的良好渠道同时在数千年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对民众的诱惑力是难以想象的。


    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沿江六省的人员北逃过多则只能产生两个结果:要么东林党出台严厉法规禁锢百姓的脚步一来二去一定出现暴力镇压这不是逼着百姓们往刀口上撞嘛!而且北逃的人一旦达到基数其间一定会混杂进间谍人员目前因为锦衣卫、东厂、刑部组成的国安情报系统具备先天优势使得谍报战线上一直是北京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态势最好不要打破。


    开放丙榜的第二个目的其实是想借此机会分流东林旧党控制区内的劳动人民毕竟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您就是守着一座金山也得坐吃山空。考中丙榜你就是国家认可的供奉以前您叫王二狗现在您就是王供奉比来比去又是您自己最擅长的水稻插秧从来还没有一个政治制度下以如此简便易行却又影响深远的改良科举来提高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因此说这是一项划时代的举措(确实不算创举)。


    不过这么一看丙榜的考核内容和方向就涵盖了一切的自然科学因为不仅是农业技术甚至包括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人才。那么贺逢圣所谓的“牵连甚广”也就有了眉目。


    丙榜由科学院、工部、吏部、学政四部委联合主持其中科学院负责方向和内容;工部负责考核标准;吏部负责将通过考试的供奉们进行统一安排成为进士举子官员们的行政助手;学政则负责组织及教材编写同样三年一个循环并且在学政下面的教育机构里进行考核。


    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莫说四个部委主持就是一个部门来折腾都是很大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更何况目前的四部委分属不同的阁臣管辖了。


    吏部是贺逢圣来分管工部是郑三俊学政、科学院是杨嗣昌这三个人的性格迥异贺逢圣偏于谨慎杨嗣昌偏于锋芒郑三俊虽说是个成熟的政客但在原则问题上也是当仁不让。所以矛盾重重的丙榜事业现在就谈及效果确实为时尚早。


    贺逢圣的谨慎是对的。


    “但不能因噎废止!”


    杨嗣昌就好像会读心术一般很直接、很没礼貌的把这话给说了出来搞得很多人都很想点头却又打心眼里一百个不乐意。


    “好了好了”小朱连忙出来打圆场心中也不由得对杨嗣昌很有想法好话不会好好说明明换种方式就可以轻松获得通过的动议往往因为杨嗣昌的出现而横生波澜这家伙就是一个战火中获得永生的典范


    “毕竟现在北海试行沿江六省距离北海采莲堡可以说是千万里之遥而且到了冬天就是冰天雪地。莫说那些供奉考生们未必有这个精力就是国家放路费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过去。但丙榜开设功在千秋既然连名字都定下来了还是先行文下吧!”


    “臣等遵旨!”


    一众大臣眼见皇上出面圆场也就都同意了。正在这个时候熊文灿忽然红光满面的站了起来


    “皇上臣有闻圣意拟放3oo万白银专用于抚恤战殁遗族。才刚又有闻参考供奉科国家愿放路费。这两项一看似乎北地桃花票的行契机已然找到了。”


    “哦?”


    小朱很感兴趣的望着熊文灿从内心来说他对大熊这样的贪官印象很不错因为他是运气好成为了这个永远不用贪污的皇帝。如果换成是熊文灿这个位置小朱自问自己贪污的规模兴许会更大而工作却未必如熊文灿这般出色。能干这就够了。


    “熊卿家坐下说吧。”


    “谢皇上”熊文灿底气十足的回谢之后并没有坐下而是又走前几步在上书房最明亮的中央区域中这大熊的气色确实显得好!不仅现在北国各方面的财政都向着良好方向展东南沿海一带由于郑家的反正海洋贸易利润也如春暖冰开一般滚滚而来。再加上旧党惊天骗局的操作过程中上不得台面的幕后交易实在太多这家伙也是没少捞好处。他要还气色不好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皇上之前按桃花票制法行北地小额、限兑桃花票的议案臣等一直在尽心筹备只是缺乏一个适合的借口。这个借口如果选的不好很容易引起旧党人的警觉。是以臣想借着丙榜路费、抚恤战遗这两道旨意全面推行十童子票。”


    “……”


    即将行的新版银票之所以又称作北地桃花票完全是因为技术侵权蟾衣影纸蛤蟆票是属于不同材质的防伪措施。而桃花票则是相同材质不同密度的防伪措施从纯技术角度上讲蛤蟆票属于纸币防伪的2.o版本桃花票则属于3.o版之前通过盖章、印刷字迹进行防伪的属于1.o版。


    只不过在式样上做了区分桃花票取意“桃李满天下”整个票面布满优雅的桃花花瓣而新版银票票面上则变成了十童子嬉戏图这意头是不错的那边不是说学生遍布宇内吗?好我们这边来个接管下一代看谁斗的过谁。而且也体现了南北二京对民众的选择北京选择的是普通百姓的情趣南京则更阳春白雪一些。


    只不过有点可惜的就是成本太高好么十童子嬉戏这得耗费多少画工的心血啊因此一张纸币的最低成本也是5o个铜板这都算便宜的因为宗业司现在名存实亡诸大襄理都云飞消散总襄理朱廷鄣被丘慧荣刺杀于江阴城钟表襄理吉坦然被丘慧荣酷刑折磨致死车架襄理姜世襄现在是大通营的军官正在最前线战斗。剩下的几个襄理也都找不见了就连宗业司管辖的大部分藩王(七王为)也都跟着东林党嗒哄去了。最为重要的是宗业司原本的大宗资金储备都在南京刑部那边可倒好被丘慧荣给连锅端了。


    没钱、没襄理、丧失藩王这种种打击之下北京宗业司算是名存实亡了而纸币印刷一直是宗业的一个重头业务因此接到“十童子票”的印单业务后宗业司的报价被压得几乎没有利润可言5o个铜板也就算勉强收回成本。


    最为可气的是小额面值、限额兑换决定了十童子票的面值仅仅是1两银子。折合1ooo枚铜板算上5o个铜板的印刷成本国家每行一版纸币就先期损失了5%的财政预算如此愚蠢的纸币行模式可以说另类得惊天地泣鬼神。


    但不要忘记行北地桃花票亦即十童子票的真实目的:


    其一一国之内任何银票货币都应该由国家主导铸造这可是国法中的国法。


    其二小额、限额兑换纸币是金属本位币制度下为了降低货币乘级的标准模式。


    其三迷惑旧党继续误认为北地缺钱还可以因技术侵权这个现实让桃花票更加坚挺。


    其四将来惊天骗局成功户部通过回购小额银票来保障最草根民众的基本利益。因为桃花票面额一定过大毕竟行方都是江南诸大豪族这就使得沿江六省治下的民众们在短期内迅接受十童子票。


    其五整个骗局所涉及的金额、人员都非常庞杂纷乱届时可以通过以“十童子票”全面替代“蛤蟆票、桃花票”的过程顺利掌握那些胆敢国难财的蛀虫。


    有了这许多的目标背景北方行“十童子票”是一定的只不过就如熊文灿所言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


    现在好了供奉丙榜开立之后国家会给考生们报销一部分路费而路费也不能太多一两银子的票面额确实具备了报销的可操作性。这是其一。


    再一个户部已经定下来给黄得功十万两白银作为奖励再加上刚才小朱定的户部出3oo万两白银作为虎山基金将来投资到工商业中然后利用经营所得来负担阵亡将士家属、退伍老兵的抚恤工作这就需要制定一个规章出来:


    先为了保证投资时虎山基金不会被人挪用就需要在面额和兑换额度上做一个很流氓的约定:与户部结算时或者由政府出面进行投资、分红、放以及进行政府采购、销售、分时按面额等值计价。在民间以票面自由流通时同样百分百兑换(因为有户部兑换比做担保)。


    但问题的关键就是当民间想以纸币套换金属货币时则必须折扣2.5%。也就是25枚铜板。前面说过了十童子票的实际成本是5o铜板如果民间想放弃十童子票而换为金银双铤就必须与国家分摊成本。


    这样一来当那些商家领取到国家指派过来的虎山基金时唯一保值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十童子票都投资出去因为兑换是民间行为国家要收取兑换成本。而投资则属于上报户部帐目的国家行为国家按票面额结算。这一来一往商家就赚到了2.5%何乐不为?


    而资本投资的唯一结果就是存在预期收益投资必然带来收益这还真就是绝对真理。虎山基金越投资规模越大然后将收益所得用来抚恤战遗人员及退伍老兵这种良性循环下的基金模式还算通畅。


    第二个


    这种双轨兑换的方式也刚好避免了一个弊端:从本次惊天骗局的实施与操作中可以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民间大户在以金、银大量收购纸币时往往可以做到折价收购然后再拿着纸币去国家那里兑换金银时又是等额。这就创造了切汇现象。


    但现在的十童子票本身属于溢价行相关兑换比都公开而且固定。大户们要想切汇就必须以低于975铜板的价格收购十童子票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利。但是草民直接跟国家结算就可以拿到975铜板其自身用纸币自行流通时又是按照1ooo铜板来计价。换得越多亏的越多。这就规避了切汇行为。


    最后一个


    由于虎山基金、供奉考生路费报销这两个借口所涉及的金额不算太多总额最多也就几百万两白银国家有限行新版纸币对金融市场的触动不是很大而且还由于溢价行使得草民更乐于使用十童子票。再加上兑换比上的折价率这就创造了纸币流通的信用及人群基础。


    因为没人会疯狂到扛着一麻袋的钞票纸然后去强行贬损自身2.5%的财产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强行推动纸币流通也算一个成就。等到将来惊天骗局成功后国家重新启用低成本纸币将高成本的十童子票取消也就是了。


    ……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