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激战的后果
3个月前 作者: 大肚汉
()这个故事严格来说是一个后世的笑话,说的是有一位将军为了要激励士气,就到前线去视察,陪同的军官就跟将军报告说:“将军!前方两百公尺的石碓中有一个狙击手,不过他的枪法很烂,这几天开了好多枪,可是都没有命中!”将军听了很生气的说:“既然发现狙击手,为什么不把他干掉?”军官听了就说:“将军!你疯了吗?难道你要叫他们换一个比较准的吗?!”
乃木希典是个无能之辈,他来台湾正是给了七星营壮大发展的机会,如果行动过于猛烈,压力过于巨大,儿玉源太郎就有可能提前到来,王德标并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就象抗ri战争时期,对于八路军来说,多田骏总要比冈村宁次容易对付。
“大家都听明白了?”陈发笑道:“我们的既定方针是不变的,继续用不温不火的斗争方式削弱倭奴的实力,慢慢地发展我们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才是大举出动,决战决胜的时候。”
“所以说,我们不停止战斗,可也尽量不以大规模的行动刺激ri本人。”王德标接着说道:“三段jing备法的弱点已经分析清楚,那么应对之法也就呼之yu出了。”
经过王德标和陈发的提示,会议的结果与他们提前的设想没有大的偏离。利用三段jing备法中的疏漏,一部主力牵制外线的ri军,另一部军队化整为零,寻隙钻进去,重点打击战力较弱的宪兵及jing察,从根基上动摇ri本统治台湾的企图。
七星营始终避免暴露真正的实力,也就是尽量不全军出动,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ri军产生错觉,一方面使军队轮换作战,既增加经验,又能得到适当的休息而保持体力。
在整个台湾,各处皆有抗ri义军。台湾北部的抗ri义民军在第一次围攻台北城失败后,并不因火力的悬殊而退却,对ri抗战仍在各地分散于各地的山中险要如火如荼进行,并有许多新生的抗ri领袖出现,北部各地区的抗ri豪杰计有:简大狮、卢锦chun、李勇、林清秀、刘简全等据于淡水金包里地区;詹振等据于南港锡口地区;王猫研、陈猪英等据于三角涌地区;陈秋菊、徐禄迭、郑文流等据于景尾、深坑地区;林火旺、林小花、蒋老福、林朝俊等据于宜兰、头围地区;林李成等据于澳底瑞芳地区;江振源据于龙潭地区;陈瑞荣、林凉、林天义、许才、林清云等据于桃园南崁地区。这些抗ri义民军现在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原本仅对ri军攻击,但因ri人四处残杀台湾同胞,所以攻击对象就不限于ri本军jing,并延伸至ri人眷属。义军以游击战术,让ri军防不胜防。
在台中、南地区,声势最大的数铁国山,而实力最强的则非七星营莫属,即便在全台湾,王德标也可自称第一而不夸张。台南林少猫所部综合实力则排在第三,其余又有黄国镇、阮振等部与ri军不断作战。
在这种环境下,驻扎台湾的ri军既需要防守重要城镇和交通要线,又要应对抗ri军不断的袭击和sāo扰,能抽调的机动兵力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是所谓的重兵讨伐,也少有超过大队规模的行动。
鉴于这种情况,乃木希典对招抚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然而事与愿违,作为招抚工作试点的铁国山和七星营却没有给他带来好消息。于是他再次加紧了工作,命令辜显荣、陈绍年、林武琛等人继续不断的利诱及恐吓,并派兵进攻,以迫使义军就范。
面对ri军的进攻,七星营与铁国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作战策略:依靠已经相对完备的野外壕沟和地道,再加上防不胜防的各种地雷袭击,进攻七星营的ri军象陷入了泥潭的野兽,空自愤怒、生气,却无有效办法来应对,所携带的大炮等重武器竟力不从心,无从发挥。再加上七星营敌进我进的战术,使其后方不断告jing,折腾了半个月后,损兵折将的ri军终于无奈撤兵。
而铁国山义军则利用险要的地形,柯铁虎率领黄才、张吕赤、赖福来等一千余义军在铁国山的外围,奋勇拒敌于打猫东顶堡、吊境庄及同堡二坪仔庄。柯铁虎及其部属善加利用天然山地险竣,i军虽以大规模优势的武力信誓旦旦在三ri内攻占铁国山,但实际上花了三ri仍无法接近铁国山,更不用说是占领。所以改以炮兵来主攻,在湖仔寮东北高地建立炮兵阵地,向铁国山猛烈炮击,又急再调更多的兵力。柯铁虎及所率领的义军由于先期得到了七星营的武器支援,实力大增,对ri军火力的旺盛及兵力强大毫不畏缩,i军看不到敌人,全营惊醒后在极度的恐惧下战备,对着山林胡乱开枪、开炮,如此折腾了一夜。历经十五ri的血战,ri军一个大队的援军赶到,以火炮开路,步步为营,向铁国山攻击。柯铁虎与简jing华知道铁国山无法保住,遂下令部队化整为零,放弃铁国山,各自分散退入深山,i军费尽力量占据铁国山,却无法在深山中长久保持军力,搜寻一番无所收获,只得悄悄撤退,将铁国山再次让出。
虽然ri军的进攻收获不大,但却使九千岁简jing华的思想产生的变化。眼见ri军的猛烈炮火和凶狠攻势,再加上铁国山的失守,他丧失了胜利的信心,接受了辜显荣、陈绍年、林武琛等人不断的利诱及恐吓,辞别了铁国山的弟兄,仅带部属二人下山,向ri方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