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隽永的意蕴
3个月前 作者: 王社
第五卷第二十四章隽永的意蕴文/王社
“听说了你的一些事情,其实,我是真的希望和你多打一些交道的。---浏览器上输入-.看最新更新---不过,既然你要当兵,可惜没有这个机会的。”王社显得有些沮恼,他叹息一声说,“我也是不愿意走科举制这一条道路的。难道说咱们只有走考大学这一条路吗?我偏不信这个邪。我也想当兵,只是家里没有后台。当兵是有后台的,没有人帮忙怎么能当成兵呢?”
“不会吧。只要你各方面都合格,我不信部队不要你。”王社一下子来了精神,“王社,去吧,咱们一块去当兵吧。到了部队,咱们也好有个伴。”
“我考虑一下吧。”王社笑了笑说,“其实,我是想去少林寺的。我已经和少林寺的德虔长老写了一封信,让他给你取一个法名。”
“去少林寺?法名?”
“是的,王社,你不信?”王社叹息一声说,“我很愤世疾俗的一个人,你在学校里没有听说?你听一下我作的诗:世俗秽浊我颤栗,我似荷花出污泥。算了,不给你说这些了。王社,我也知道你是我们学校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很想接触你,只是你爸是咱们供销社的主任,我是贫民子弟,怕高樊不起你。现在,我听说了你有一些事情,再也抑不住自己想接触你的想法,于是,就来了。怎么,你不和你的家人住一块,一个人住在这个院落里?”
“和奶奶住一块。”王社看了看王社,他很想把自己从远古来的这个秘密告诉他,但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王社想,如果王社真的和自己一块去了部队,还是守住这个秘密吧。
“王社,你是我的故事,不知道我能否成为你的故事,从这一刻开始,只做两件事情——和你一样不走考学这条路,到部队去。”
“岁月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蜿蜒的河床,承载着多少人世的沧桑变幻,人情的悲欢离合,情念故交,追忆往事,从世事沧桑的演变中探寻岁月运行的轨迹。有些事情,作为我们这些少年,也许还不是太懂的。王社,你以为呢。”
“从泰坦之战到人间相见,从爱琴海边到尼罗河畔,千年的历程,万年的期盼。我想到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看不惯世人的一些做法。过去的一些好的东西越来越少。不适应这个社会的。真的不适应。”王社叹息一声,“我坚信,人生的道路会遇到很多坎坷,如果你走过去了就变成了财富,如果走不过去就是灾难。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就算当不了和尚,我也要当成兵。不穿袈裟着军服,也挺好的。以雪花的造型,蓓蕾的内容,眼泪的成份,浓浓淡淡,结构人生!我曾经以为成就事业是我生命中的主题,可现在依然是我自己在行走,有点累,却也有一种自豪的充实感!如果还有午夜梦回,不再依稀可辨自己理想的轮廓,苍穹之下,还我独尊。我就是我,我要做一个真实的我。王社,这样说,你一定会理解我的。”
“能和你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真好。生命里愈是快乐的记忆,现在想来愈是残忍和不舍。但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就在我转身离开的一瞬间,我明白了,两个人始终要选择不同的方向。上帝已经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后面要走的路就要用什麽心态去对待自己了。这也许就意味着从那里跌倒就要从那里爬起来吧!我们是知己,我们需要彼此倾诉心曲,分享我们内心深处的隐密,我们应该互相安慰鼓励;我们不需要风雨同舟,我们应该是若即若离,相聚时我们会收起全部的相互牵挂,分别时我们能放下所有的柔情蜜意;相聚时我们不需要伪装与面具,分别时我们也没有牵绊和索覊。”王社仿佛一下就和王社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又好象他们是注定下来要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一样。王社想把自己不是王社的秘密对王社说,但他还有些犹豫。
“两个人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能做敌人。王社,既然你看得起我,以后,我会珍惜咱们的朋友之情的。”王社有些激动了,“我是一个人敬我一尺,我就敬人一丈的人。王社,只要你看得起我,以后,我会把你当一个娘的兄弟看待的。”
“太多的曾经我们未曾把握,太多的机会我们一再错过。与其事过境迁时的感叹,不如用心的好好珍惜所有。你得到的时候你不会珍惜,失去了才知道他在我的心理是多么的重要,我知道这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就算以前王社在学校没有处多少好朋友,但有你这样愿意把自己心里话都和我谈的朋友,我也很知足了。我真的愿意和你做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一块去部队吧。认识你是一种无言的邂逅也好,是上天的安排也好,王社,左手刻着我,右手写着你,心中充满兄弟之情,以后,咱们就同生死,共患难,做一个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吧。”
“我愿意。苟富贵,勿相忘。”
“你会说我们的话?”王社笑容可掬地说,“你很喜欢古文吗?”
“只是看的古书多一些,也没有什么。刚才你说的什么?”王社有些惊奇地望着王社,“你刚才说我会说你们的话?你们的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没有什么的。”
“王社,一定有什么事情隐瞒着我。说说看,王社,我早都听说你摔了一下醒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说说看,是怎么一回事。”
“算了,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王社,你不上课,能来陪我谈心,我真的很感激你的。”
就在这时,刘晓涵来了。
“那我走了。”王社有些不太情愿地离开了。
“这个人在咱们学校是出了名的怪人,你怎么会和他接触上。王社,以前你是不愿意和他打交道的,你不记得了。”刘晓涵有些生气,“王社,以后,不许和他来往。在学校时,他和我问起你呢。我不想理他的。王社,记住,你以前是和我一样很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但又孤陋寡闻志大才疏的人。”
“只有知识的女人是不够的,做一位有情调的女人,才是女人生命质量的体现。还有,晓涵,只有魅力的女人是不够的,做一位情调自主的女人,有情趣的女人,这样,你才能给家人和周围带来新鲜的色调和芬芳。晓涵,人世上再没有无奈的分离,我当兵走的那一天,你不用去送我,我不用睁着眼看你离开的背影。我会记住你的,永远。晓涵,没有变坏的青春,没有失落的爱情,所有承诺永恒的像星星,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两个人的心灵不能相通。真的希望你有朝一日会明白我。”
“要忘记一个人就要用一辈子才能做到,王社,我们本是天上的雪花,一片一片的。互不干扰,但是从天上落到了地上,我们融化了,我们共同成了一滩水,快乐没有一种定义,正如悲伤并不代表着一种经历!我是一首悠悠小乐,愿缭绕你的身旁,驱走你的烦恼,带给你快乐!也许爱情的苍凉是一种宿命!那我接受!”刘晓涵把书包放下,她慢慢地走近王社,“从今以后,如果你快乐,就别怪我想你!我和你永远相爱,以后,你到了部队,就我一个人了。你要知道,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虽然有这么困惑的难题,生活还要继续,在某种意义上,生活比成功更重要哦!有一种感动无处不在,总有一种情怀轻舞飞扬;总有一种生活,在别处,闪动异样的光芒。王社,让我的心变成一支优美的曲子,随风轻轻飘入你的心。”
刘晓涵的泪水溢了出来。
王社爱怜地把刘晓涵拥在情里,他亲吻着刘晓涵眼角的泪花。
刘晓涵慢慢地闭上眼睛,任凭王社亲吻着。
“晓涵,因为我们彼此爱过。所以我们只能成了世界上是熟悉的陌生人,真的,晓涵,你不理解我,不了解我,真的很令人苦恼。融在了一起爱一个人要是很痛苦,是不是应该放弃,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晓涵,我真的很矛盾。”
“别这样说,王社,你是什么都无关紧要了,关键地是我离不开你。我也试着想逃避,但总是做不到。”刘晓涵说着慢慢地脱去自己的衣衫,露出的是紧贴在胸脯上的红肚兜儿,那一片,血红,鲜艳,炫得王社有些睁不开眼了。
刘晓涵毕竟是一个把自己的情感世界看得很重的少女。
自从她第一次与王社接触之后,少女的情愫有时候会令她有一种静夜缱绻的感觉。她时常在内心里对王社说:我们有各自的情感世界,谁都不是对方故事的主角,但作为朋友不能给予我们的,我们却能从对方身上得到满足。那一年她去外婆家的时候是一个雪花纷飞的寒冬。寒假刚放,她想去外婆家过年。在到村口的时候,村头河边的那根独木桥断了。当时,刘晓涵急得想哭。正在这时,一个臂膀伸到她面前。是王社。在刘晓涵的印象中,王社是一个很古怪的学生。进学校时总是低着头,好象一个思想家,总是在深思着什么。她和王社同校,但不同班。那时,她也曾留意过王社,但只是觉得这个人怪怪的。自从那一、次去外婆家,和王社有了接触之后,她便和王社相处了。她没有想到王社真的是一个挺有思想的人。她设想着她们会在一个班,会同桌,这些,在进入高中草药之后,居然真的是天遂人愿了。曾经的美丽在岁月流逝中慢慢改变而改变有一种快乐飘飘洒洒,有一种自在平平淡淡,有一种美丽温温柔柔,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她坚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坚信世界会因她而改变!曾经在某一瞬间,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在生活面前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那一种疼痛的美丽不是谁都明白。现在,眼前的一切,却永恒地定格在她的记忆深处。
风云流散,一切的一切都将是少女的故事了。有时候人生总在得失之间徘徊,短短几十年,岁月在得与失之间悄然逝去。刘晓涵也想真实地拥有王社,她不想生活在神化与现实之间,她需要一切都真实起来。现在,眼下,她一下子就从结束少女时代的生活,有一种似梦非梦的感觉。
王社算什么,刘晓涵有些弄不太明白。只是觉得自己在心里最真切的激动的那刹那,她是真的觉得愿意投其所好,愿意真的就这样生生世世爱下去的。自从和王社同桌同班之后,刘晓涵也慢慢真的喜欢上了文科,她象王社一样有时候会通宵达旦地读一些所谓的四大名著七大才子书,三坟五典九经八索,只要她能看得到的,她都要秉烛夜读,有时候也会象王社一样试着写一些东西。其底蕴是那么丰富隽永又潇洒超脱,想象着自己尽快圆了当作家的文学梦。刘晓涵想象自己是一条河流,顺着自己的方向向前走,有时丰沛,有时干涸。但路边的草木依然。日子过得很闲散,抓紧一切时间到学校的图书馆看书,到有书的同学家看书,抓住一切机会一些文科的老师讲课,抓住一切机会去拜会自己生活圈子里名流。佛说,有缘修得同船坐。是不是要前世500年的修行才能一块坐一辆车,眼下,王社摔了一个跟头之后,居然总是叨唠着自己从八百年前来的,不知道,刘晓涵有些似梦非梦的感觉,她想起王社脱去自己衣衫的时候,只记得当时是非常冲动的。她回想着自己和王社在一起的日子,总是想看到对方,也总是愿看到对方,可以和对方无拘无束地叙述自己的故事,却从来没想过把自己的生命与对方联系在一起。现在,她和王社真的合二为一了。
刘晓涵却不愿意体会生命的快乐在于人的心态,在于她的心灵如何与生命相适应。她把所谓的爱情理解成随时开放的花儿,将未来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因此,这注定她们只能是朋友。朋友是永远的朋友,爱人是遥远而美丽的神化。王社真的要当兵走了,她为对方的忧愁万里担心,为对方的满足而喜悦,为对方的突然患上感冒而焦急,却从未考虑让自己介入到对方的命运转折之中。现在,好已经真实地拥有了王社,却一点也没有觉得和自己有了肤肌之亲的王社是自己想象的那一个王社。难道说王社真是是另一个八百前来的王社吗?不能说她和王社彼此相爱。因为她并不想彼此拥有。但刘晓涵知道她和王社再也会是普通朋友,因为我们彼此的关注已渗入到了深处。在爱与喜欢之间的夹逢里,她和王社走得一点儿也不局促,倒向任何一边都不是她期望的选择。既然进入到这个境界,那么不妨保持在爱与喜欢之间。这样,朋友是永远真实的朋友,爱人则是遥远而美丽的神话。
在王社当兵走的一些日子里,刘晓涵生活在神话与真实之间,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她谨记着自己不要伤害另一个神话与真实。人生活在虚和真之中,流逝也是好的,空白加无言就是无限。在滚滚红尘中,她觉得自己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在学校里,刘晓涵一下子变得敏感、偏执;她总觉得有一些人都在议论着她,也在议论着王社,有时候有一种芒剌在背的感觉。她从不轻易的伤害别人,同时也不想被别人所伤;她在内心深处思念着王社,追逐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曾经在某一瞬间,以为自己长大了!
其实,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呆着的时候,刘晓涵才知道自己在生活面前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那一种疼痛的美丽不是谁都明白。有些爱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只能珍藏在记忆里用来怀念风,轻轻的吹。面对形形**的人,自然有大相径庭的感觉。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因为她知道她王社现在都没有太深的责任义务,没有太全面的体验与了解,反倒能从朦胧中保持不变的欣赏。刘晓涵在收到王社从部队寄来的信之后,她给王社寄了一张卡片,上面是一对小可爱的小猫,她的题言是“让这一份缄默共系我们的心灵”。王社走了,刘晓涵觉得一个人的天空很蓝,蓝的有点忧郁;一个人的日子很自由,自由的有点孤单;一个人的生活很轻松,轻松的有点无聊;如是,只有走自己的精彩和寂寞。最好的幸福,是把一个人记住,也许只有爱受了些苦,才变得铭心刻骨。她回想自己己和王社在一起的时候,其潇洒与超脱似乎多了一些来自异性的吸引和其丰富隽永的意蕴,又非单纯的友情能与之相比。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当时,刘晓涵只是在寂静的喧闹中寻找自己。她在写给王社的回信里说,真挚的友情不需要有承诺,注定的缘分不需要有约定,因为生命就是顺其自然。现在,一切都已随风而逝,想念你的日子则有点幸福,幸福的有点难过。人生之缘如冬日的雪,洁白而轻盈,愿它在世间轻舞飞扬,随着风儿把不尽的祝福送给那个单纯得干干净净的异性朋友吧。以后的日子,累了,你就将心靠岸。醉了,你也会象一样知道难忘。爱一个人就要一心一意的爱,还要爱他的全部和一切。我和你有了肌肤之亲了,也好,这使软弱的我懂得残忍,狠狠面对未来的人生每次寒冷。依依不舍的爱过的人,往往有缘没有份的。如果记忆是美丽,为何我会笑得这样勉强;如果记忆是凄凉,为何总忘不了你的模样?梦随心求,心随梦动,一份淡淡的爱,一种浅浅的忧伤,就像风吹过花儿,随风相附,如茵所归。一切皆有定数的。佛说:“前世的五百次轮回,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不可实现的诺言最动人如此美丽的夜晚,孤独是一种遗憾,想念着得不到的爱情成为习惯,当一切都已成风,我面对冷冷的寂寞,独自体会点点滴滴的往事,从从容容地翻开和你在一起真心付出的日子,只感到晓风残月的凄美,我们谁也留不住时间的。日车翻新,我和你一样,明天太阳升起时,还要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王社,我们都很平常,也都非常普通。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看一下街市的人流,每个人身上都是有故事的。只是有一件事没有多少人去想:谁在写我和你的故事,是不是我们的故事早都被人写好了,只是我们都在不能自抑地演义着,仅此而已,而已而已。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