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09、双喜临门
3个月前 作者: 回望风尘
回归09、双喜临门
童秀英的主意的确太高明了。
是不是已经高明到高仁孝的心坎里去了?
高仁孝没有在争辩什么,他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那柳三娘的家人怎么办?汊”
童秀英瘪了瘪嘴:“她的家人要十年、二十年找不到呢?你为了救柳三娘,已经和她有了肌肤之亲。为了她的名节也应该纳了她。”
是啊。这个在现代观念看来及其荒唐的理论,在那个时代,却是最正人君子的义行。
纳了她,还是为了她好朕。
今天正是大年三十。
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择日不如撞日,纳妾本来就可以一乘小轿抬进家门,本来就不必铺张的四邻八舍都知道。
反正年夜的东西都已经备齐了。
童秀英张罗了起来。
立即买好了婚书喜帖,填好高仁孝的姓名八字和柳三娘的姓名。
高仁孝也提起笔写好了备案:
“兹于腊月初归,途经巴山,遇一频亡冻僵之弱女柳三娘,为救其性命不得已有肌肤之亲。该女伤冻过深,神智尽失,寻其亲无门。为保女名节,善养天年,特纳柳三娘为妾。”
童秀英又赶着把里正和邻里间德高望重的几个族老一起请到了隆昌镖局。
柳三娘一直双眼茫然的站在那里,一点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些什么。
柳三娘依旧双眼茫然的站在那里,只是她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
年后的第一趟镖,总是特别的烦乱。还有好多想跟着镖车远行的客人,也纷纷跑来商榷出行的路程和日期。
当然年后货运量最大、客运量也最大的,往长安的西线,肯定是洛阳最大的白马镖局承包了。
隆昌确定的目标是走南线,一直向南过南阳、过襄阳、过江陵、过长沙,直到柳州。
这一趟走好了,也不会比走西线逊色多少。
加上跟着走的客人行李,满满七辆大车的货物。
镖师们全都忙碌了起来,用油布把一车车的货物铺盖捆扎起来,好防止一路的风雨。
隆昌镖局的大院都快没有立锥之地了。
高玉楼瞪着眼睛,使劲地扎着大大的包袱。这回的包袱比以往都要大好多,里面不仅要有自己的换洗衣物,还要有柳三娘的换洗衣物。
那个时候,出趟远门真的很不容易。
从柳州那么远的地方回来,怕要四月、五月了,所以还要带齐换季的衣物。
江湖的摸爬滚打,她已不需要别人来照料她什么。她不仅有能力照料好自己,还要照料好一路同行的柳三娘。
小心地把爹爹和柳三娘的婚书,以及老何和十几个镖师签名的婚书备案,都扎到了随身背的小包袱里。
爹爹说过,一定要找到柳三娘的家人。
要是路上找到的话,婚书和婚书备案就是最好的说明了。
姐姐已经是我们家的人了。
一声声清脆的鞭声响了起来。
九辆大车缓缓地驶出了隆昌镖局的大院。
长街上还处处残留着节日的气息,车轮压着堆积的残雪嘎吱嘎吱作响。
高玉楼骑着马跟着镖师们一起前前后后的照应着。
跟着爹爹走镖已经一年多了吧?
江湖女儿早当家。
高玉楼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江湖女儿。
她眯起眼睛,前前后后的看着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她已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出发场景,喜欢上了这样的江湖感觉。
高玉楼扬起头,看到了坐在老何身边的柳三娘。
柳三娘没有骑马,她依旧双眼茫然地坐在靠车辕的最前面,静静地望着远方。身旁的老何一边赶着车,一边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江湖段子。
车厢里随行的客人,听着老何的江湖段子,爆出一阵又一阵的欢笑。
不知从哪儿早来了一个棉垫子。
轻轻一磕马镫来到了柳三娘的身边:
“姐姐,垫上吧。车板太凉了,对女孩子不好。”